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纲要》指出:"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整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作为《品德与社会》的教师怎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呢?现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增强《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把握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品德与社会》学科与其他课程的主要区别是德育教育贯穿整堂课的始终,牢记这个理念,才能实现目标。在进行品德与社会教学时,如果有生动的开头,对学生来说就像兴奋剂,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开始的内在动力在今后的学习中,有利于学生克服困难。因此我在讲课时,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爱国教育,这样使学生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理想。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品德与社会》课的每一课就那么几幅图,使学生感到陌生,难以理解,学起来十分困难,那么作为任课教师,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到学习《品德与社会》的兴趣呢?这就要根据每一课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一)注重启发性
例如,我在讲《大家的事情大家做》一课时,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点,我通过"三个和尚没水喝"这一学生熟悉又爱听的故事入手,引发学生兴趣和思考:"今后一旦遇到此类事情,大家应该怎么做,该谁来做?"通过交流和讨论,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事情,引导学生树立"大家的事情大家做"的意识。也是让学生明白社会上有很多事情是大家的事情,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担当。这种完成的行为不是"做好事",也谈不上"受表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作为一个普通公民应有的社会责任。
(二)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
《 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开发、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和教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将模糊的东西清晰化。
例如,在讲《我们的生命》一课时,由于学生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很多孩子都问过家人,我是从哪儿来的,多数家人都没有正面回答,孩子感到很困惑。还有他们对自己出生前及婴儿时期家人细致呵护小生命的辛苦与快乐知之甚少,难以体会到生命的不易。所以,在教学中,我通过视频资源,让学生了解妈妈肚子里的"我";通过动画片"产房外"了解出生时的"我",以及家人的兴奋;通过一些图片,了解成长中的"我"。使学生知道了自己的生命历程,感受成长过程中家人倾注的心血,以及承载着许多亲人的关爱和期望。让学生充分体会成长的不易。从而让学生懂得生命是宝贵的、是有限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就不能再来。最终让学生知道珍惜生命,学会感恩。
三、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品德与社会》指出:就是把学生的生活作为本源,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关注学生的价值。本课程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安全常识等都是从生活中来,都是出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
(一)深入生活
例如,我在讲《包装袋上学问多》一课时,让学生交流生活中你买到的食品,吃了之后有不舒服的现象吗? 学生说:"有不舒服的现象,还肚子疼。"我又问:"为什么?"学生说:"当时没有看说明书,可能是食品过期了或者不合格。"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懂得买食品时养成看说明书的习惯。
(二)参与社会
在学生的成长进步中,学习的对象不仅仅限于课本,还包括社会里的各种实践活动,学习的内容不仅有知识,而且还有能力和道德品质。基于这种想法,我经常让学生到社会上搞调查,通过调查知道学什么,摒弃什么。
四、设计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品德与社会课标》指出: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感悟,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让学生从自己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创建多样化情境引导学生辨别是非、提高认识、规范行为、培养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年龄特点,选择丰富多样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灵活的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的认识、体验、感悟生活,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增强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作为《品德与社会》的教师怎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呢?现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增强《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把握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品德与社会》学科与其他课程的主要区别是德育教育贯穿整堂课的始终,牢记这个理念,才能实现目标。在进行品德与社会教学时,如果有生动的开头,对学生来说就像兴奋剂,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开始的内在动力在今后的学习中,有利于学生克服困难。因此我在讲课时,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爱国教育,这样使学生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理想。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品德与社会》课的每一课就那么几幅图,使学生感到陌生,难以理解,学起来十分困难,那么作为任课教师,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到学习《品德与社会》的兴趣呢?这就要根据每一课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一)注重启发性
例如,我在讲《大家的事情大家做》一课时,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点,我通过"三个和尚没水喝"这一学生熟悉又爱听的故事入手,引发学生兴趣和思考:"今后一旦遇到此类事情,大家应该怎么做,该谁来做?"通过交流和讨论,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事情,引导学生树立"大家的事情大家做"的意识。也是让学生明白社会上有很多事情是大家的事情,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担当。这种完成的行为不是"做好事",也谈不上"受表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作为一个普通公民应有的社会责任。
(二)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
《 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开发、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和教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将模糊的东西清晰化。
例如,在讲《我们的生命》一课时,由于学生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很多孩子都问过家人,我是从哪儿来的,多数家人都没有正面回答,孩子感到很困惑。还有他们对自己出生前及婴儿时期家人细致呵护小生命的辛苦与快乐知之甚少,难以体会到生命的不易。所以,在教学中,我通过视频资源,让学生了解妈妈肚子里的"我";通过动画片"产房外"了解出生时的"我",以及家人的兴奋;通过一些图片,了解成长中的"我"。使学生知道了自己的生命历程,感受成长过程中家人倾注的心血,以及承载着许多亲人的关爱和期望。让学生充分体会成长的不易。从而让学生懂得生命是宝贵的、是有限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就不能再来。最终让学生知道珍惜生命,学会感恩。
三、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品德与社会》指出:就是把学生的生活作为本源,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关注学生的价值。本课程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安全常识等都是从生活中来,都是出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
(一)深入生活
例如,我在讲《包装袋上学问多》一课时,让学生交流生活中你买到的食品,吃了之后有不舒服的现象吗? 学生说:"有不舒服的现象,还肚子疼。"我又问:"为什么?"学生说:"当时没有看说明书,可能是食品过期了或者不合格。"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懂得买食品时养成看说明书的习惯。
(二)参与社会
在学生的成长进步中,学习的对象不仅仅限于课本,还包括社会里的各种实践活动,学习的内容不仅有知识,而且还有能力和道德品质。基于这种想法,我经常让学生到社会上搞调查,通过调查知道学什么,摒弃什么。
四、设计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品德与社会课标》指出: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感悟,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让学生从自己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创建多样化情境引导学生辨别是非、提高认识、规范行为、培养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年龄特点,选择丰富多样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灵活的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的认识、体验、感悟生活,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增强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