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创造了一个个历史奇迹,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第一”。限于篇幅,本文仅撷取新中国成立65年来在政治、经济、科技、外交、体育等领域中所创造的若干值得圈点的精彩“第一”。这些“第一”只是一些典型代表,虽然不尽全面,但从某种程度上也能生动直观地展现新中国是如何在一穷二白的废墟上崛起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泱泱大国,足以充分形象地折射出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在神州大地上创造的令人瞩目的辉煌业绩。这些新中国建设成就上无数骄人的“第一”对时代产生深远影响的同时,更传递一种艰苦创业的宝贵精神。它是中国精神的最好注脚,是中国在危机和困难面前屹立不倒的底气和力量所在,“中国精神”将深深激发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首部施政之根本大法《共同纲领》出台
《共同纲领》特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个纲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于1949年9月通过的。它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权制度,规定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各项民主自由权利,以及政治、经济、民族、文化教育、外交等基本政策。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发布公告,宣布中央人民政府“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本政府的施政方针”。
开国大典及第一个建交举措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典礼。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工人、农民、学校师生、城防部队等共30万人参加。观礼台上还有外宾。下午3点整,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乐队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并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升起五星红旗。同时,礼炮响起。毛泽东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随后,阅兵式、群众游行接续进行。晚上9点半游行结束。整个开国大典过程,井然有序,群情振奋。《政府公告》还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了新中国的外交意向与原则。公告发布后,许多国家纷纷表示愿意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苏联首先做出积极回应,第一个承认新中国。随即,中苏任命首任大使,苏联为罗申,我国为王稼祥。
第一部基本法规《婚姻法》诞生
该法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1950年4月13日通过。早在刚建国毛泽东就称“《婚姻法》是有关一切男女利害的、普遍性仅次于宪法的国家的根本大法之一”。5月1日,该法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基本法付诸实施。它曾被外国学者誉为新中国“恢复女性人权的宣言”,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无疑改变了许多中国人的生活轨迹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思维与观念。
第一届全国英模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
1950年9月25日至10月2日,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在北京联合召开。战斗英雄代表360人,工农兵劳模代表462人,列席战斗英雄代表会议的还有国民党军起义部队代表64人。在9月25日的开幕式上,政务院副总理兼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陈云致开幕词。毛泽东主席代表中共中央致贺词,朱德副主席致演说词。10月1日,英模代表在天安门观礼台上参加了开国大典。会后即发出《告全国军队和劳动人民书》,倡议全国军民以更高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建设强大的国防力量与经济力量,为祖国的独立、自由、繁荣而加倍努力。
在新中国召开的首届国际盛会亚太和会
1952年10月,亚洲及太平洋区域人民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建国以来在我国举行的第一次大规模国际会议。共有353名代表,38名列席代表和23名特邀代表和来宾共414人出席。大多数代表来自尚未与我国建交的国家,会议历时10天。会上通过了《告世界人民书》等决议,并决定在北京设立“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联络委员会”,宋庆龄当选委员会主席。这次会议不仅推动了亚太地区的和平运动,而且对打破美国的封锁,使各国人民了解新中国,加强我国与亚太国家的联系,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奥林匹克会场升起
1952年7月19日至8月3日,第十五届奥运会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我国接到国际奥委会的通知后,派出了一个由38名男运动员和2名女运动员组成的代表团参赛。但是由于通知发得晚,我国代表团到达芬兰时,比赛已近尾声,只有吴传玉1人参加了100米仰泳比赛。
第一条完全国产化的铁路干线建成
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建成全线通车。这是中国自行设计施工,完全采用国产材料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胜利建成通车,形成了新的交通系统,为西南的工业化建设铺平了道路。
中国运动员在重大体育赛事中
首获突破性成绩
1953年8月9日,中国运动员吴传玉在罗马尼亚举行的第一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游泳比赛中,以1分8秒4的成绩夺得男子100米仰泳第一名。这是建国后中国运动员在重大国际比赛中获得的第一块金牌。1956年6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举重运动员陈镜开在上海举办的一场中苏比赛中,以133公斤的成绩,打破了美国运动员温奇创造的最轻量级挺举132.5公斤的世界纪录,成为新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1957年11月,20岁的济南姑娘郑凤荣在北京田径运动会上跃过1.77米的高度,打破了由美国选手麦克丹尼尔保持的1.76米的世界纪录,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创造世界纪录的女运动员。1959年4月5日,容国团在德国多特蒙德举行的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打败曾7次获得世界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的匈牙利运动员西多,获得冠军。这是中国在世界性体育比赛中获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新中国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
——日内瓦“破冰之旅”
1954年,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出席举世瞩目的日内瓦会议。在为期3个月的会议中,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中国斡旋破解印度支那和平难题。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周恩来访问了印度和缅甸,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7月18日,周恩来在日内瓦宴请居住在瑞士的美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卓别林及夫人。 第一架自行制造的飞机上天
1954年7月,新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初教-5”,在南昌飞机制造厂研制并首次试飞成功,毛泽东亲自签署了嘉勉信。
第一部《宪法》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该《宪法》除序言外共4章106条,包括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旗、国徽、首都等基本内容。它继承和发展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自主修建的第一座黄河大桥落成通车
1955年7月1日,兰新铁路黄河大桥正式落成通车。大桥全长278.4米,此桥原来使用的便桥是木架钢梁,行车速度限制在每小时10公里以内,完工的这座正桥,符合现代化桥梁标准,行车速度不受限制。
第一座跨越长江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
该桥由国务院于1955年7月18日批准技术设计方案,同年9月正式开工,至1957年9月25日完工,并于10月15日正式通车。它是一座双轨双层的两用桥,下层铺着可同时对开两列火车的双轨铁路,上层的公路桥可并行六辆汽车,桥下可航行轮船。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授衔授勋
1955年9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授勋典礼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国家主席毛泽东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元帅军衔,并将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分别授予在中国工农红军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战争的有功人员,在解放战争时期直接领导原国民党军队起义的有功人员,对人民解放战争有功人员,以及对和平解放西藏有功人员。
第一辆汽车诞生
1956年7月13日,新中国第一辆汽车在吉林省长春市诞生。它是在日本侵华时留下的细菌工厂的残垣中建立起来的。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正式奠基,奠基石上面是毛主席亲笔题写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从此,新中国有了自己的汽车工业。名字最后由毛泽东敲定叫“解放”牌。1958年又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东风牌小轿车和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
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和超额完成
第一个五年计划即一五计划,指从1953年到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该计划由周恩来、陈云主持制定,其指导思想是“把重点转到基本建设上来”。 1953年5月14日全国开始实施。“有了科学规划,就有了奋斗目标”,该计划制订后,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蓬勃发展。1956年提前完成了计划规定的任务。1957年生产钢 535万吨,原煤 1.3亿吨,粮食1.95亿吨。社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3%,工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1%,农业为4.5%,工业为 18%。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30%上升到1957年的56.7%,经济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5年中,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52.1%,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11.9%,工业物质消耗降低2.3%,每百元产值提供利润17.1元;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8.9%。全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平均每年增长4.2%。同时,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生产力发展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喜报频传。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初步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第一个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胜利实现
新中国成立以来编制过9次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1956-1967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86-200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91-1995-2000年科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全国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长期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科技教育发展专项规划;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其中最成功、最有影响的,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关怀和领导下制订的《1956-1967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它是新中国首个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内外政治经济迅猛发展变化的历史条件下制定和实施的。1956年3月14日,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成立。经过全国600位专家学者半年的努力,8月,该规划基本完成制订工作。最终制定了57项重要科技任务和616个中心问题。实践证明,该规划较好地体现了当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战略性预期。在制订阶段,既照顾了当前,又考虑到长远;在组织实施阶段,由专业组督促、检查、协调,及时解决问题,使规划的实施效果得到了切实保证。原定用12年完成的科学发展的主要任务,大多提前5年即到1962年就完成了。该规划的制订实施对我国的科技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一台国产电视机诞生
1958年1月,天津无线电厂试制出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北京”牌820型35CM电子管黑白电视机,并于3月17日实地接收信号试验成功。
国产第一架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问世
1958年8月1日,我国第一架小型(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有线电厂和其他有关单位合作制成。计算结果的精确度达到9位数。1959年9月14日,我国第一台快速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试制成功。这台104型机平均每秒运算1万次,接近当时英国、日本计算机的指标。通过这台计算机的研制,创造了我国自主开发的条件,培养出从研究设计、生产制造、系统调试到技术保证的配套队伍。1964年4月,我国第一台自行研究、设计和制造的大型通用数字计算机——119型电子管计算机研制成功。该机承担了研制中国第一颗氢弹的有关计算任务和全国首次大油田实际资料动态预报的计算任务。这台计算机从总体设计到整机系统的研制,都是中国科学家独立完成的,对中国计算机的发展具有奠基性意义。1978年3月,第一台亿次计算机由国防科技大学开始研制,至1983年研制成功,命名为“银河—I”。 第一届全运会举办
1959年秋,为了响应毛泽东“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第一届全运会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办。它是由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而召开的新中国首次大规模、综合性的体育运动大会。出席第一届全运会开幕式的有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外宾有苏联、越南等10个兄弟国家的代表和11个军队体育代表团,以及法国、伊拉克、苏丹等三个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表团。参加开幕式的共有8万多人。作为第一次全国性的大规模运动会,它有着与后来其他几届不同的特点。除足、篮、排球、田径、游泳等外,还有很多军事类如射击、无线电收发报、航海多项、航海模型、飞机跳伞、伞塔跳伞、滑翔等共36项。来自各省区市和解放军共30个单位的10658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运动会上7人4次打破4项世界纪录,664人844次打破和新创106项全国纪录。10月3日全运会圆满闭幕。周恩来和贺龙在闭幕式上向建国十年来打破世界纪录和获得世界冠军的40名优秀运动员颁发“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首座合成纤维厂试车生产
中国第一座合成纤维厂——北京合成纤维实验厂,1957年8月动工兴建,1959年9月投产。它以煤焦副产品为原料,年产合成纤维380多吨。该厂的建成,为试制各种规格的合成纤维,积累技术资料和培养技术人才,发展中国的合成纤维工业打下了基础。
中国登山队首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
1960年5月底,来自珠穆朗玛峰北坡海拔6400米营地的特大喜讯传遍了中华大地,也传遍了全球:中国登山队队员王富洲、贡布(藏族)、屈银华在25日黎明北京时间4点20分安全登上了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顶峰。至此,中国人在世界登山史上第一次创造了从北坡征服珠穆朗玛峰的空前成就,全国人民无不扬眉吐气,欢欣鼓舞。
第一个与我国建交的西方大国——法国
1963年10月,法国总统戴高乐授权总理富尔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和外交部长陈毅在瑞士就建交具体事宜进行谈判,于1964年1月27日发表联合公报,宣布两国建立外交关系。法国成为第一个同我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
“两弹一星”首创奇迹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我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24日,命名为“东方红一号”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甘肃酒泉发射成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5个独立研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合成胰岛素
1965年9月1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所和北大化学系密切合作,首次成功合成胰岛素,随后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的一种具有生物活动力的结晶蛋白质。
首座自动化纯氧顶吹转炉车间
炼出第一炉钢水
中国第一个自动化纯氧顶吹转炉车间1966年6月1日动工兴建,同年9月6日炼出第一炉钢水。此事被看作是世界炼钢工业的一项重大技术革命。
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建成通车
1975年7月1日,长达676公里的宝成铁路电气化工程建成通车,使我国铁路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五星红旗首次在联合国升起
1971年10月,纽约时间25日晚上(北京时间26日上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758号决议,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性多数,一举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以及一切机构的合法席位、并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很快,以乔冠华为首的代表团在一周内组成。中国在联合国的历史上留下了难忘的瞬间。
成功发射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地球卫星
1975年11月26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地球卫星。卫星在正常运行3天后按预定计划返回地面。这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第一个经济特区成立
1980年5月,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根据中央指示,深圳特区将建成以发展工业为重点的工、商、农、牧、住宅、旅游等多种行业的综合性特区。继深圳后,中国又相继成立了4个经济特区:1980年开始建设的珠海经济特区,1981年开始建设的厦门经济特区,1982年开始建设的汕头经济特区。1988年4月13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决议,划定海南岛为海南经济特区,实行比中国其他经济特区更加开放、灵活的体制和政策。
第一个特等发明奖
1981年6月6日,国家科委、农委联合召开授奖大会,授予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袁隆平等人特等发明奖。
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
一号文件原指中共中央每年发的第一份文件。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纪要》指出,目前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随后至1986年连续5年发布三农主题的一号文件,在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有名词——“五个一号文件”。2004年起中央又连续10年发布关注三农的一号文件。足见中央的重视程度。
第一家商业股份制企业登记注册
1984年7月25日,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记注册。第一期股票总额300万元,股票大小如一元人民币,下附一张草绿色的股息、红利票,背面注明5年还本,除分红外,保证每年5.4%的利息。
夺得第一枚奥运会金牌
1984年7月29日,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23届奥运会上,以566环的成绩,为我国夺得第一枚奥运会金牌。
兴建第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4年8月,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和兴办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10月15日起在大连海滨动工兴建。 首次在南极建立长年考察站——长城站
1984年底,我国组建了第一支南极科考队进入南极进行科考活动。1985年2月20日,建起我国第一个科学考察站——中国南极长城站。并且进行了多学科卓有成效的考察,正式取得协约国的地位。
第一座自行研究设计的核电站
——秦山核电站开工
该核电站位于浙江海盐县城东南11公里的杭州湾北岸,1985年1月24日全面开工建设。1995年1月21日,电站完成了首次换料、按计划检修、安全壳密封试验、反应堆各种性能试验,一次并网获得成功,同年7月13日正式通过国家验收。我国成为世界上第8个能够出口核电的国家。
第一个现代化露天煤矿建成投产
中国第一个现代化露天煤矿——年产300万吨的霍林河南露天煤矿,于1976年4月开始兴建,1984年9月1日建成投产。该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的科尔沁草原上,是建设中的霍林河大型露天煤矿的第一期工程。
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88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以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为基础建立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
第一座高能加速器首次对撞成功
1988年10月16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
第一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1988年10月31日,我国第一条高速公珞——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世界上最大的低水头大流量、
径流式水电站——葛洲坝水利枢纽
葛洲坝水利枢纽位于湖北宜昌境内的长江三峡末端河段上,距上游的三峡水电站38公里。它是长江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1971年5月开工兴建,1972年12月停工,1974年10月复工,1988年12月全部峻工。坝型为闸坝,最大坝高47米,总库容15.8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271.5万千瓦。年均发电量140亿千瓦时。第一台17万千瓦机组于1981年12月投入运行。
海峡两岸高层人士第一次以民间名义会晤
1993年4月,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
第一台载人磁悬浮列车研制成功
1995年5月11日,中国第一台载人磁悬浮列车在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使中国成为继德国、日本、英国、苏联、韩国之后,第6个研制成功磁悬浮列车的国家。这标志着中国磁悬浮技术研究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第一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1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授予吴文俊、袁隆平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人获得500万元奖金。
世界上最大的桥式起重机
2001年8月20日,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两台1200/125t桥式起重机在山西太原重型机器厂试车成功,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桥式起重机。经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质量检查验收合格,标志着我国研制起重机水平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第一条跨海铁路建成通车
粤海铁路通道是我国第一条跨海铁路,于2002年12月28日建成通车。结束了海南岛与大陆间不通火车的历史,标志着我国跨海铁路轮渡工程建设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人均GDP首次超过1000美元
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相当于1.4万亿美元,人均GDP1090美元,这是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
首次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组成,具有在轨自主应急返回、人工控制等功能。
中国男选手在奥运会上夺得第一枚田径金牌
2004年8月28日,在雅典举行的第28届奥运会上,时年21岁的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夺得男子110米栏金牌。这是中国男选手在奥运会上夺得的第一枚田径金牌。2006年7月11日,刘翔又在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瑞士洛桑站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以12秒88打破了封尘13年之久的世界纪录。
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2006年7月1日,我国全线开通运营青海西宁至西藏拉萨的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比原计划提前一年终结西藏没有火车通行的历史。
外汇储备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2006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达到10663亿美元。它好比“信用证”,有利于提高海内外对我国经济和货币的信心;好比“稳定器”,有利于应对突发事件和防范金融风险;好比“护航船”,有利于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供雄厚的资金保障。
第一次月球探测工程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第一次举办夏季奥运会
2008年8月8日至24日,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行。此次主办权是2001年7月13日北京在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上获得的。
航天事业新突破
2010年1月17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2011年11月1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八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583秒后成功进入预定轨道。11月3日1时36分,神舟八号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成功交会对接。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完全独立掌握太空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2012年6月16日,载有景海鹏、刘旺、刘洋三位航天员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国首位女航天员进入太空。
首条海底隧道建成通车
2010年4月26日上午9时,我国内地首条海底隧道、全长8.695公里的福建厦门翔安隧道正式通车,标志着我国海底隧道自主设计、自行施工的能力跃入世界先进行列。
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
上海世界博览会是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市举行的第53届世界博览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博会。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为主题,总投资达450亿元人民币,创造了世博会史上最大规模记录。同时7308万的参观人数也创下了历届世博会之最。
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
2012年6月27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实现了我国深海装备和深海技术的重大突破。
世界装机容量最大水电站
——三峡电站32台机组全部投产
2012年7月4日,三峡工程最后一台70万千瓦巨型机组正式交付投产。至此,世界装机容量最大水电站——三峡电站32台机组全部投产。
(责编 王燕萍)
首部施政之根本大法《共同纲领》出台
《共同纲领》特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个纲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于1949年9月通过的。它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权制度,规定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各项民主自由权利,以及政治、经济、民族、文化教育、外交等基本政策。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发布公告,宣布中央人民政府“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本政府的施政方针”。
开国大典及第一个建交举措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典礼。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工人、农民、学校师生、城防部队等共30万人参加。观礼台上还有外宾。下午3点整,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乐队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并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升起五星红旗。同时,礼炮响起。毛泽东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随后,阅兵式、群众游行接续进行。晚上9点半游行结束。整个开国大典过程,井然有序,群情振奋。《政府公告》还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了新中国的外交意向与原则。公告发布后,许多国家纷纷表示愿意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苏联首先做出积极回应,第一个承认新中国。随即,中苏任命首任大使,苏联为罗申,我国为王稼祥。
第一部基本法规《婚姻法》诞生
该法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1950年4月13日通过。早在刚建国毛泽东就称“《婚姻法》是有关一切男女利害的、普遍性仅次于宪法的国家的根本大法之一”。5月1日,该法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基本法付诸实施。它曾被外国学者誉为新中国“恢复女性人权的宣言”,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无疑改变了许多中国人的生活轨迹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思维与观念。
第一届全国英模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
1950年9月25日至10月2日,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在北京联合召开。战斗英雄代表360人,工农兵劳模代表462人,列席战斗英雄代表会议的还有国民党军起义部队代表64人。在9月25日的开幕式上,政务院副总理兼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陈云致开幕词。毛泽东主席代表中共中央致贺词,朱德副主席致演说词。10月1日,英模代表在天安门观礼台上参加了开国大典。会后即发出《告全国军队和劳动人民书》,倡议全国军民以更高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建设强大的国防力量与经济力量,为祖国的独立、自由、繁荣而加倍努力。
在新中国召开的首届国际盛会亚太和会
1952年10月,亚洲及太平洋区域人民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建国以来在我国举行的第一次大规模国际会议。共有353名代表,38名列席代表和23名特邀代表和来宾共414人出席。大多数代表来自尚未与我国建交的国家,会议历时10天。会上通过了《告世界人民书》等决议,并决定在北京设立“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联络委员会”,宋庆龄当选委员会主席。这次会议不仅推动了亚太地区的和平运动,而且对打破美国的封锁,使各国人民了解新中国,加强我国与亚太国家的联系,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奥林匹克会场升起
1952年7月19日至8月3日,第十五届奥运会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我国接到国际奥委会的通知后,派出了一个由38名男运动员和2名女运动员组成的代表团参赛。但是由于通知发得晚,我国代表团到达芬兰时,比赛已近尾声,只有吴传玉1人参加了100米仰泳比赛。
第一条完全国产化的铁路干线建成
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建成全线通车。这是中国自行设计施工,完全采用国产材料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胜利建成通车,形成了新的交通系统,为西南的工业化建设铺平了道路。
中国运动员在重大体育赛事中
首获突破性成绩
1953年8月9日,中国运动员吴传玉在罗马尼亚举行的第一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游泳比赛中,以1分8秒4的成绩夺得男子100米仰泳第一名。这是建国后中国运动员在重大国际比赛中获得的第一块金牌。1956年6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举重运动员陈镜开在上海举办的一场中苏比赛中,以133公斤的成绩,打破了美国运动员温奇创造的最轻量级挺举132.5公斤的世界纪录,成为新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1957年11月,20岁的济南姑娘郑凤荣在北京田径运动会上跃过1.77米的高度,打破了由美国选手麦克丹尼尔保持的1.76米的世界纪录,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创造世界纪录的女运动员。1959年4月5日,容国团在德国多特蒙德举行的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打败曾7次获得世界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的匈牙利运动员西多,获得冠军。这是中国在世界性体育比赛中获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新中国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
——日内瓦“破冰之旅”
1954年,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出席举世瞩目的日内瓦会议。在为期3个月的会议中,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中国斡旋破解印度支那和平难题。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周恩来访问了印度和缅甸,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7月18日,周恩来在日内瓦宴请居住在瑞士的美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卓别林及夫人。 第一架自行制造的飞机上天
1954年7月,新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初教-5”,在南昌飞机制造厂研制并首次试飞成功,毛泽东亲自签署了嘉勉信。
第一部《宪法》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该《宪法》除序言外共4章106条,包括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旗、国徽、首都等基本内容。它继承和发展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自主修建的第一座黄河大桥落成通车
1955年7月1日,兰新铁路黄河大桥正式落成通车。大桥全长278.4米,此桥原来使用的便桥是木架钢梁,行车速度限制在每小时10公里以内,完工的这座正桥,符合现代化桥梁标准,行车速度不受限制。
第一座跨越长江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
该桥由国务院于1955年7月18日批准技术设计方案,同年9月正式开工,至1957年9月25日完工,并于10月15日正式通车。它是一座双轨双层的两用桥,下层铺着可同时对开两列火车的双轨铁路,上层的公路桥可并行六辆汽车,桥下可航行轮船。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授衔授勋
1955年9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授勋典礼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国家主席毛泽东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元帅军衔,并将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分别授予在中国工农红军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战争的有功人员,在解放战争时期直接领导原国民党军队起义的有功人员,对人民解放战争有功人员,以及对和平解放西藏有功人员。
第一辆汽车诞生
1956年7月13日,新中国第一辆汽车在吉林省长春市诞生。它是在日本侵华时留下的细菌工厂的残垣中建立起来的。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正式奠基,奠基石上面是毛主席亲笔题写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从此,新中国有了自己的汽车工业。名字最后由毛泽东敲定叫“解放”牌。1958年又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东风牌小轿车和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
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和超额完成
第一个五年计划即一五计划,指从1953年到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该计划由周恩来、陈云主持制定,其指导思想是“把重点转到基本建设上来”。 1953年5月14日全国开始实施。“有了科学规划,就有了奋斗目标”,该计划制订后,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蓬勃发展。1956年提前完成了计划规定的任务。1957年生产钢 535万吨,原煤 1.3亿吨,粮食1.95亿吨。社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3%,工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1%,农业为4.5%,工业为 18%。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30%上升到1957年的56.7%,经济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5年中,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52.1%,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11.9%,工业物质消耗降低2.3%,每百元产值提供利润17.1元;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8.9%。全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平均每年增长4.2%。同时,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生产力发展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喜报频传。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初步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第一个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胜利实现
新中国成立以来编制过9次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1956-1967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86-200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91-1995-2000年科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全国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长期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科技教育发展专项规划;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其中最成功、最有影响的,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关怀和领导下制订的《1956-1967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它是新中国首个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内外政治经济迅猛发展变化的历史条件下制定和实施的。1956年3月14日,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成立。经过全国600位专家学者半年的努力,8月,该规划基本完成制订工作。最终制定了57项重要科技任务和616个中心问题。实践证明,该规划较好地体现了当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战略性预期。在制订阶段,既照顾了当前,又考虑到长远;在组织实施阶段,由专业组督促、检查、协调,及时解决问题,使规划的实施效果得到了切实保证。原定用12年完成的科学发展的主要任务,大多提前5年即到1962年就完成了。该规划的制订实施对我国的科技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一台国产电视机诞生
1958年1月,天津无线电厂试制出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北京”牌820型35CM电子管黑白电视机,并于3月17日实地接收信号试验成功。
国产第一架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问世
1958年8月1日,我国第一架小型(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有线电厂和其他有关单位合作制成。计算结果的精确度达到9位数。1959年9月14日,我国第一台快速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试制成功。这台104型机平均每秒运算1万次,接近当时英国、日本计算机的指标。通过这台计算机的研制,创造了我国自主开发的条件,培养出从研究设计、生产制造、系统调试到技术保证的配套队伍。1964年4月,我国第一台自行研究、设计和制造的大型通用数字计算机——119型电子管计算机研制成功。该机承担了研制中国第一颗氢弹的有关计算任务和全国首次大油田实际资料动态预报的计算任务。这台计算机从总体设计到整机系统的研制,都是中国科学家独立完成的,对中国计算机的发展具有奠基性意义。1978年3月,第一台亿次计算机由国防科技大学开始研制,至1983年研制成功,命名为“银河—I”。 第一届全运会举办
1959年秋,为了响应毛泽东“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第一届全运会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办。它是由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而召开的新中国首次大规模、综合性的体育运动大会。出席第一届全运会开幕式的有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外宾有苏联、越南等10个兄弟国家的代表和11个军队体育代表团,以及法国、伊拉克、苏丹等三个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表团。参加开幕式的共有8万多人。作为第一次全国性的大规模运动会,它有着与后来其他几届不同的特点。除足、篮、排球、田径、游泳等外,还有很多军事类如射击、无线电收发报、航海多项、航海模型、飞机跳伞、伞塔跳伞、滑翔等共36项。来自各省区市和解放军共30个单位的10658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运动会上7人4次打破4项世界纪录,664人844次打破和新创106项全国纪录。10月3日全运会圆满闭幕。周恩来和贺龙在闭幕式上向建国十年来打破世界纪录和获得世界冠军的40名优秀运动员颁发“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首座合成纤维厂试车生产
中国第一座合成纤维厂——北京合成纤维实验厂,1957年8月动工兴建,1959年9月投产。它以煤焦副产品为原料,年产合成纤维380多吨。该厂的建成,为试制各种规格的合成纤维,积累技术资料和培养技术人才,发展中国的合成纤维工业打下了基础。
中国登山队首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
1960年5月底,来自珠穆朗玛峰北坡海拔6400米营地的特大喜讯传遍了中华大地,也传遍了全球:中国登山队队员王富洲、贡布(藏族)、屈银华在25日黎明北京时间4点20分安全登上了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顶峰。至此,中国人在世界登山史上第一次创造了从北坡征服珠穆朗玛峰的空前成就,全国人民无不扬眉吐气,欢欣鼓舞。
第一个与我国建交的西方大国——法国
1963年10月,法国总统戴高乐授权总理富尔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和外交部长陈毅在瑞士就建交具体事宜进行谈判,于1964年1月27日发表联合公报,宣布两国建立外交关系。法国成为第一个同我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
“两弹一星”首创奇迹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我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24日,命名为“东方红一号”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甘肃酒泉发射成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5个独立研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合成胰岛素
1965年9月1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所和北大化学系密切合作,首次成功合成胰岛素,随后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的一种具有生物活动力的结晶蛋白质。
首座自动化纯氧顶吹转炉车间
炼出第一炉钢水
中国第一个自动化纯氧顶吹转炉车间1966年6月1日动工兴建,同年9月6日炼出第一炉钢水。此事被看作是世界炼钢工业的一项重大技术革命。
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建成通车
1975年7月1日,长达676公里的宝成铁路电气化工程建成通车,使我国铁路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五星红旗首次在联合国升起
1971年10月,纽约时间25日晚上(北京时间26日上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758号决议,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性多数,一举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以及一切机构的合法席位、并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很快,以乔冠华为首的代表团在一周内组成。中国在联合国的历史上留下了难忘的瞬间。
成功发射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地球卫星
1975年11月26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地球卫星。卫星在正常运行3天后按预定计划返回地面。这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第一个经济特区成立
1980年5月,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根据中央指示,深圳特区将建成以发展工业为重点的工、商、农、牧、住宅、旅游等多种行业的综合性特区。继深圳后,中国又相继成立了4个经济特区:1980年开始建设的珠海经济特区,1981年开始建设的厦门经济特区,1982年开始建设的汕头经济特区。1988年4月13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决议,划定海南岛为海南经济特区,实行比中国其他经济特区更加开放、灵活的体制和政策。
第一个特等发明奖
1981年6月6日,国家科委、农委联合召开授奖大会,授予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袁隆平等人特等发明奖。
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
一号文件原指中共中央每年发的第一份文件。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纪要》指出,目前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随后至1986年连续5年发布三农主题的一号文件,在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有名词——“五个一号文件”。2004年起中央又连续10年发布关注三农的一号文件。足见中央的重视程度。
第一家商业股份制企业登记注册
1984年7月25日,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记注册。第一期股票总额300万元,股票大小如一元人民币,下附一张草绿色的股息、红利票,背面注明5年还本,除分红外,保证每年5.4%的利息。
夺得第一枚奥运会金牌
1984年7月29日,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23届奥运会上,以566环的成绩,为我国夺得第一枚奥运会金牌。
兴建第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4年8月,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和兴办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10月15日起在大连海滨动工兴建。 首次在南极建立长年考察站——长城站
1984年底,我国组建了第一支南极科考队进入南极进行科考活动。1985年2月20日,建起我国第一个科学考察站——中国南极长城站。并且进行了多学科卓有成效的考察,正式取得协约国的地位。
第一座自行研究设计的核电站
——秦山核电站开工
该核电站位于浙江海盐县城东南11公里的杭州湾北岸,1985年1月24日全面开工建设。1995年1月21日,电站完成了首次换料、按计划检修、安全壳密封试验、反应堆各种性能试验,一次并网获得成功,同年7月13日正式通过国家验收。我国成为世界上第8个能够出口核电的国家。
第一个现代化露天煤矿建成投产
中国第一个现代化露天煤矿——年产300万吨的霍林河南露天煤矿,于1976年4月开始兴建,1984年9月1日建成投产。该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的科尔沁草原上,是建设中的霍林河大型露天煤矿的第一期工程。
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88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以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为基础建立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
第一座高能加速器首次对撞成功
1988年10月16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
第一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1988年10月31日,我国第一条高速公珞——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世界上最大的低水头大流量、
径流式水电站——葛洲坝水利枢纽
葛洲坝水利枢纽位于湖北宜昌境内的长江三峡末端河段上,距上游的三峡水电站38公里。它是长江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1971年5月开工兴建,1972年12月停工,1974年10月复工,1988年12月全部峻工。坝型为闸坝,最大坝高47米,总库容15.8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271.5万千瓦。年均发电量140亿千瓦时。第一台17万千瓦机组于1981年12月投入运行。
海峡两岸高层人士第一次以民间名义会晤
1993年4月,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
第一台载人磁悬浮列车研制成功
1995年5月11日,中国第一台载人磁悬浮列车在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使中国成为继德国、日本、英国、苏联、韩国之后,第6个研制成功磁悬浮列车的国家。这标志着中国磁悬浮技术研究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第一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1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授予吴文俊、袁隆平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人获得500万元奖金。
世界上最大的桥式起重机
2001年8月20日,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两台1200/125t桥式起重机在山西太原重型机器厂试车成功,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桥式起重机。经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质量检查验收合格,标志着我国研制起重机水平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第一条跨海铁路建成通车
粤海铁路通道是我国第一条跨海铁路,于2002年12月28日建成通车。结束了海南岛与大陆间不通火车的历史,标志着我国跨海铁路轮渡工程建设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人均GDP首次超过1000美元
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相当于1.4万亿美元,人均GDP1090美元,这是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
首次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组成,具有在轨自主应急返回、人工控制等功能。
中国男选手在奥运会上夺得第一枚田径金牌
2004年8月28日,在雅典举行的第28届奥运会上,时年21岁的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夺得男子110米栏金牌。这是中国男选手在奥运会上夺得的第一枚田径金牌。2006年7月11日,刘翔又在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瑞士洛桑站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以12秒88打破了封尘13年之久的世界纪录。
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2006年7月1日,我国全线开通运营青海西宁至西藏拉萨的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比原计划提前一年终结西藏没有火车通行的历史。
外汇储备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2006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达到10663亿美元。它好比“信用证”,有利于提高海内外对我国经济和货币的信心;好比“稳定器”,有利于应对突发事件和防范金融风险;好比“护航船”,有利于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供雄厚的资金保障。
第一次月球探测工程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第一次举办夏季奥运会
2008年8月8日至24日,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行。此次主办权是2001年7月13日北京在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上获得的。
航天事业新突破
2010年1月17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2011年11月1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八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583秒后成功进入预定轨道。11月3日1时36分,神舟八号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成功交会对接。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完全独立掌握太空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2012年6月16日,载有景海鹏、刘旺、刘洋三位航天员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国首位女航天员进入太空。
首条海底隧道建成通车
2010年4月26日上午9时,我国内地首条海底隧道、全长8.695公里的福建厦门翔安隧道正式通车,标志着我国海底隧道自主设计、自行施工的能力跃入世界先进行列。
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
上海世界博览会是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市举行的第53届世界博览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博会。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为主题,总投资达450亿元人民币,创造了世博会史上最大规模记录。同时7308万的参观人数也创下了历届世博会之最。
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
2012年6月27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实现了我国深海装备和深海技术的重大突破。
世界装机容量最大水电站
——三峡电站32台机组全部投产
2012年7月4日,三峡工程最后一台70万千瓦巨型机组正式交付投产。至此,世界装机容量最大水电站——三峡电站32台机组全部投产。
(责编 王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