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海璐:不能选择长相,但可以活出精彩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feng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连受挫


  1978年,秦海璐出生在辽宁营口。父母忙于生意,对她照顾很少,她经常不能正经吃饭。9岁时,父母把秦海璐送到一所寄宿的戏校学习京剧。她长相一般,也没有什么玩得来的朋友,室友都在一起玩时,她却在练习刀马旦的基本功。几年后,凭借过硬的基本功,秦海璐轻松考入中央戏剧学院。
  去戏剧学院的路上,秦海璐还一路哼着歌,可是一看到同班同学章子怡、袁泉、胡静、梅婷等等一个个长得跟花儿似的,她的情绪顿时低落了下来。
  有一次,秦海璐陪朋友去剧组见导演,她也特意制作了一份简历。和导演不冷不热地聊了一番后,秦海璐返回学校。路上,她发现忘了东西,于是回去取,没想到在导演的办公室,她见到自己的简历和照片竟被撕碎了扔在垃圾桶里。秦海璐心里堵得难受,她暗下决心:再也不去见导演了。
  当其他同学马不停蹄、削尖脑袋往娱乐圈钻时,秦海璐却觉得:自己在长相上没有任何优势,与其到娱乐圈混,还不如早点毕业,做个准点下班的小白领,再找个好男人把自己嫁了。
  就在秦海璐等待着毕业时,大四的一天,她穿着军大衣在校园里四处闲逛,突然被一个男子拦住了。男子自我介绍叫陈果,是香港的导演,并说如果她感兴趣的话,可以出演电影《榴莲飘飘》的女主角。秦海璐打量着陈果,以为他是骗子,连忙推脱说:“你找我们老师吧!老师同意我就演。”几天后老师找到秦海璐,劝她不要放弃这样难得的机会。
  可秦海璐一到剧组,差点崩溃了:陈果让她饰演的竟然是一个妓女!调整好心态后,秦海璐开始下苦功揣摩妓女的心态。经过细致入微的准备,她力压许多老牌巨星,斩获当年的金马奖影后以及金马、金像奖最佳新演员奖。
  一夜之间,秦海璐成了大明星。亲友们都认为通往影视圈的红毯已经铺到了她脚下,秦海璐却觉得已经扬眉吐气,证明了自己,拒绝了接下來好多导演的邀请。家人不理解,问她到底想走怎样的路,秦海璐直言:“我只想当一个公司的小白领,准时上下班,然后找一个爱我的人嫁了。”
  不久,秦海璐应聘到一家公司,实现了她当小白领的愿望。可是她在工作中状况频出,英语结结巴巴,电脑操作笨拙,打印机搞不定,连煮个咖啡也接连烧坏了两个咖啡壶,结果老板请她走人。白领梦破灭了,秦海璐又燃起了当老板的梦想。开火锅店、开美发店、开广告公司,然而她很快发现自己并不是当老板的料,不仅败光了积蓄,最惨的时候连饭都吃不上。
  都说社会是最好的舞台,经历了生活的起起伏伏,秦海璐终于明白,自己做不成白领,也玩不转商场,自己的未来应该在影视圈。

不断挑战


  秦海璐重新将精力投入演艺事业中。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年代,娱乐圈的推陈出新非常快。尽管秦海璐当年斩获了金马奖影后以及金马、金像奖最佳新演员奖,可是她淡出娱乐圈几年,江湖地位早已被人取代,而且她的外貌是硬伤,一演美女就被网友嘲笑。在《骊姬传奇》中饰演绝世美人骊姬时,她的回眸一笑被人说是辣眼睛。
  外貌被网友调侃,情感也遭遇重击:男友李厚霖和李湘闪婚了。
  面对前男友的婚讯,秦海璐有点蒙,于是每次媒体采访她问及这段情伤时,她都会倾诉。次数一多,就有人觉得她是在借机炒作。很多人嘲讽:两个女明星抢一个钻石商人,姿势难看,而输的那个,更是难看中的难看。秦海璐为了摆脱“抢富商失败”的怨妇女明星形象接受了一个专访,标题是“秦海璐:我为奢华而生”。
  为了迅速走出情伤,秦海璐开始沉下心,认真挑选剧本。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只要角色吸引人、有挑战她就接。在《白鹿原》中,秦海璐饰演贤淑的吴仙草。为了更加深刻地体会角色,她提前进剧组体验生活,一边减肥减了20多斤,一边练成了一手好厨艺。剧中多次出现仙草擀面皮、下面条的场景,都是秦海璐亲自上阵的。
  2006年,话剧《红玫瑰与白玫瑰》剧组向秦海璐发出了邀请。她看上了寡淡素净的白玫瑰一角,却被导演指派演娇媚热情的红玫瑰。因为对角色的理解不深,她根本不能入戏。
  有一次,导演和其他演员的对话传到了她的耳朵里—“在我看来,她还是12岁的红玫瑰。”秦海璐委屈得泪流满面。可是擦干泪水之后,回到家里,她让全家人帮忙翻书分析角色。压抑至极时,她就听林夕的《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听着听着就放声大哭。一段时间后,秦海璐调整好了心态,终于能够恰到好处地拿捏娇媚热情的红玫瑰这一人物的心理。2007年底,《红玫瑰与白玫瑰》以6场3200万元的收入创下了话剧票房纪录。

  有段时间,网上流传着一段秦海璐在地下车库“发疯”的视频:大半夜的她一个人在地下车库掐脖子,揪头发,对着空气又打又踢、嘶吼、下跪磕头,整个人歇斯底里。“秦海璐一定有神经病!”“她至今都走不出前男友被李湘抢走的阴霾。”
  对于各种猜测,秦海璐懒得去回应。直到不久后她和霍建华合作的电影《捉迷藏》上映,观众才恍然大悟:那段时间她一直潜心研究角色,停车场昏暗、封闭的环境,激发了她的表演欲,却没想到这一场景被狗仔队拍到了。观众被《捉迷藏》中秦海璐精湛的表演折服了。“在这个靠颜值博取眼球的时代,秦海璐却用自己的演技征服观众。”著名话剧导演田沁鑫在微博中赞美秦海璐,“在戏里,她是疯子,在戏外她同样是戏疯子。”
  作为对田沁鑫赞美的回应,秦海璐在博客中写道:观众从我的印堂这儿开了一道口,剥了我一层皮,我太疼了。可是疼过之后我发现,原来我也可以演娇俏妩媚的女子。

跨越长相


  随着不断地拍戏,秦海璐的演技越来越好。在《像鸡毛一样飞》里,她饰演怪癖的孤独女孩方芳;在《冬至》里,饰演前夫入狱的离婚少妇小白菜;在《桃姐》里,饰演落寞的养老院负责人蔡姑娘;在话剧《四世同堂》里,饰演自私丑陋的“大赤包”。她用那张被人诟病为平淡无奇的脸诠释了诸多经典。
  有人说,这些角色从一开始就是为秦海璐量身打造的,但事实上,她对角色的塑造源于她對这些角色的喜欢。在拍摄《钢的琴》时,秦海璐饰演女工淑娴。朋友们劝她说这样的题材不可能受到市场的喜欢,在拍到一半时,投资人就打起了退堂鼓。为了完成这个作品,秦海璐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惊讶的决定:自己投钱继续拍摄。影片上映后,果然出现了朋友们担心的事情:票房不到300万元,秦海璐血本无归。媒体笑称别人演戏赚钱,她演戏赔钱,秦海璐却说:“作为演员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诠释角色,过分迎合市场的人那叫明星。”

  2014年对秦海璐来说,可谓事业、家庭“双喜临门”的一年。事业上,她在《红高粱》中诠释了贤良淑德的大少奶奶淑贤一角,将人物复杂矛盾的性格演绎得淋漓尽致。在吴宇森导演的爱情灾难片巨制《太平轮》中,她出演了个性鲜明的夏珊。而在话剧方面,她主演的《青蛇》在美国演出大获成功,她还受到驻美大使的接见。生活上,秦海璐和“正牌十三姨夫”王新军喜结连理,并荣升幸福妈妈,美满温馨。同时,秦海璐出镜多组时尚大片,造型多变,展现出万种风情。
  都说婚姻让一个女人成熟,一点不假。和王新军结婚后,秦海璐更加自信,记者提出关于她长相的问题,她要么一笑置之,要么反问一句:“在你看来,什么是美呢?”
  一次饭后,王新军也向秦海璐谈起这个话题。王新军做好了妻子会发怒的准备,可是秦海璐思考了片刻之后回答道:“以前我最怕别人说我丑,现在不怕了。我都35岁开外了,都做妈妈了!美没有一定的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于漂亮这事儿呢,其实女演员需要漂亮,但更需要有观众缘,这是两回事。我希望别人说我会演戏。”
  如今,秦海璐成功地在观众心里留下了实力派演员的印象,经过时光的修饰,她比刚出道的时候反而漂亮多了。
其他文献
我妈是个经历丰富的人—这可能是所有有趣儿的人的前提—虽然她从来不说。她和我爸曾经都是奔赴黑龙江插队的知青。我爸在那儿待了8年,他给我讲过很多那时候的事:插秧、伐木、追野猪、偷黄豆,带领受欺负的北京知青打架,在珍宝岛反击战的余波下半夜扛枪守卫……谈到那段岁月,他总是有很多话,神采奕奕威风凛凛。而我妈就不太主动聊这些,只是在我爸讲到故事高潮时“嘁”上一声—事实上她在同一个建设兵团待了9年,比我爸还要多
期刊
“今天杭州蛮热的哦!”拍摄用的脚本成了她的扇子,在她手中轻轻地晃动。没人会相信,眼前的这位老人已经71周岁。而更让人惊奇的是,她还是名“淘女郎”。她叫杨光。  这天,她从上海赶到杭州,拎着一只足有30斤重的箱子。没有助理,没带老伴,也没有子女陪伴在侧。“我喜欢一个人行动,方便。”她很喜欢笑,而且笑起来又暖又好看。2015年8月,她接下了淘宝的第一个单子。此后,网友们在淘宝搜“老年装”,就总能看见满
期刊
方言难懂、易生歧义,然而方言又很有趣。  同一件事,用方言说,可能就比用普通话说有趣。广州有个说法叫“砂煲兄弟”。砂煲兄弟就是酒肉朋友,但比酒肉朋友的说法更俏皮,因为有双关的意义。广州人把“混”叫作“捞”,把“泡”叫作“煲”。“混日子”就叫“捞世界”,“泡电话”就叫“煲电话粥”。吃砂锅,是既要“煲”又要“捞”的,所以砂煲兄弟就是一起混世面、泡生活的人。至于他们“煲”的是不是“无米粥”(没有结果的事
期刊
在我以往的认知中,老年人也就是养养鱼、遛遛狗,跟年轻人抢地盘跳跳广场舞……  因为人人都说:老啦,哪兒都去不了了,安安分分地在家待着就行了。  少年人认为这是对的,因为世界等着的好像一直是他们;中年人认为这是对的,因为世界好像一直是他们的;老年人自己也认为,世界再好,好像也与自己没什么相干了。  所幸,世事最温暖的地方就在于:即使你已预知无常,内心仍可向往。  正因如此,我才见到了传奇的李阿姨:6
期刊
近年来,形形色色的微型博物馆成为各国街头巷尾的风景,其中很多还申请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但也许是由于竞争激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博物馆获得这一殊荣。  据统计,全英国有6万多个电话亭,但还在运行的只剩下1000个左右。2016年,约克郡沃利镇居民把一个废弃电话亭改造成了博物馆,用于展出“当地历史的见证物”。该博物馆每次只能容纳1名观众,展品却十分丰富,有老照片、蚀刻玻璃、旧时装和珠宝等。博物馆负责
期刊
在美国和加拿大的边境有一座百年图书馆,刚好横跨两国的国界,这就是哈斯克尔图书馆。哈斯克尔图书馆的风格古典雅致,馆内放置着20世纪初的木制品和软垫座椅,除此之外,看起来和其他图书馆并无二致。  不过,如果对它不了解,进去后很快你就会有很多疑问。比如:为什么图书管理员都精通英法两种语言?为什么书架上有那么多有关法国殖民时期加拿大历史的书籍?最令人感到不解的是,横贯图书馆地面的那条黑线是做什么用的?  
期刊
在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一名老人正通过智能养老机器人“阿铁”与家属视频通话。  一只数显手环佩戴在刘奕汉老人的手腕上,全天无间断地测量着他的血压、心率、体温等数据,同时将数据同步传输到他的子女和医生都可实时查看的管理平台上。平时,子女在客户端上可以“视频探望”,老人“近在眼前”;若遇紧急状况,老人可以随时随地一键呼救……这是近日记者在山东潍坊“户户养老”项目现场看到的情景。这个入围国家发改委“基于北
期刊
揉皱、抚平、边线对齐,罗伯特·朗纤长灵活的手指在薄薄的正方形纸片间穿梭,像在弹奏一段美妙的旋律。隨着他的动作,一只惟妙惟肖的甲壳虫轮廓渐渐清晰,两根触角微微颤动,细细的足尖顶着精巧的小钳子,看起来宛如活物。  数百年来,折纸艺术家大多只能重复过去的100多种经典作品,而对做这些结构复杂的小玩意儿束手无策。直到20世纪90年代早期,世界各地的折纸爱好者掀起了一场长达数年的“折纸昆虫大战”,朗才创造出
期刊
斯里兰卡是个热带岛国,素有“印度洋上的珍珠”之称。这里接近赤道,终年如夏,年平均气温在28℃以上。炎热的天气丝毫没有影响斯里兰卡人读报的热情,在这里,一边啃着馒头一边看报的路人比比皆是,家庭妇女也把看早报当作一天中的头等大事。  然而近几年,随着网络的盛行,纸质媒体在斯里兰卡同样受到了冲击,斯里兰卡原本最畅销的周报之一M a wb im a也未能幸免。主编阿帝卡利·古塔为如何扩大发行量伤透了脑筋。
期刊
300個人参加一个研讨会,讨论快乐的秘诀是什么。课堂上,一位演讲者请大家参与一个活动。他让每一位参会者都领一个气球,将自己的名字写在气球上,然后他把这300个写着每个人名字的气球放进了另一个房间。接着,他让大家去那个房间,在5分钟之内找到写有自己名字的那个气球。大家立即开始行动,忙不迭地冲进那个房间找写有自己名字的气球。一大群人在房间里拥挤、碰撞,现场乱成一团。  5分钟很快就过去了,没有人找到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