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的“建模”与灵活“用模”

来源 :地理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c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建模”重要,灵活“用模”更重要
  
  区位是高考永恒的主题,区位因素分析是高中地理模块2教学及高三复习阶段的重中之重。大部分教师在高中地理模块2教学和高三第一轮复习时都是先对工业、农业、交通、城市、港口等区位因素逐个进行详细分析,并加以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结构;然后再把区位作为一个专题系统复习,找出上述几种区位因素的异同点,进行知识的梳理归纳,建立答题模式,完成“建模”,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记忆和掌握。但有的地理教师却机械地把这些共同的区位因素归纳成排比句的模式,如“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政策支持、科技发达”等,让学生死记硬背,答题时简单套用。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结合试题图文材料进行具体分析,灵活应用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答题的针对性,从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和理想的考试成绩。
  
  二、灵活“用模”典型案例分析
  
  “政策”因素是影响区位的重要因素,答题时通常学生只是机械的回答为“政策支持”、“政策扶持”、“政策优惠”等。学生如此答题,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试题,有的时候甚至一分未得。
  
  1、从试题素材中所隐含的国家大政方针分析其政策因素。
  例1:2011年高考文综福建卷第37题第(2)小题。
  第(2)小题:图14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与甲国西部沿海地区相比,R河沿岸地区工业较不发达,分析其原因。
  本小题针对“政策”因素设计的参考答案是:“R河中上游为重要的水源保护区,且流域生态环境脆弱,限制了工业发展”。该得分点要求学生必须从图中获取R河中上游位于内陆山区以及流域内有多个“国家公园”图例符号的信息,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往往决定着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应该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首要任务,区域开发要注意“度”的把握。本小题答案的设计体现了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指导思想。
  所谓主体功能区规划,即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确定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我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就提出“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思想,制定全国国土空间布局新格局。
  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思想分析,本小题中R河流域工业较不发达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本地区深居内陆,降水较少,水资源不丰富,加之山地、峡谷等地形条件限制,生态环境较脆弱,属于“限制开发”地区,本地区开发应该以保护水源地为重点,控制工业发展规模。因此,学生通过图中“国家公园”图例信息的提取,得出该区域是甲国中西部重要的水源保护地,进而限制了工业的发展。本小题具有很好的教学导向性,一方面引导师生关注国家大政方针,另一方面提醒教师需加强学生从图文材料中获取、提炼信息的能力,并组织有针对性的语言灵活作答,而不是简单、机械地套用答题模式。
  
  2、从试题中给出的国与国(或地区与地区)之间关系的素材概括其政策因素。
  例2:2011年厦门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综卷第37题第(4)小题。
  材料:图12中甲国面积196万千米2,人口约1.12亿,国内生产总值1.04万亿美元;乙国面积937万千米2,人口3.087亿,国内生产总值14.5万亿美元。甲乙两国签署区域自由贸易协议后,乙国的汽车产业加快向甲国转移,使甲国成为最有活力的汽车出口国之一。
  读图1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第(4)小题:分析乙国汽车产业加快转移至甲国的原因。
  本小题针对“政策”因素设计的参考答案是:“甲乙两国相邻,且不受关税壁垒影响,便于甲国生产的汽车运往乙国”。要想得到这个答案,学生首先必须充分利用材料中给出的甲乙两个国家人口、国内生产总值等数据信息,并判断出乙国经济发达,汽车消费市场大;而甲国经济欠发达,汽车消费市场有限。其次,通过读图得知甲乙两国是陆上邻国,距离近,运输成本较低。至此,可以根据上述提供的信息进行逻辑推理:乙国看重的是甲国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及土地租金等区位优势。将汽车产业转移到甲国,以此降低生产成本,然后把在甲国生产的汽车再运回乙国销售,汽车的消费市场依然是在乙国。乙国为了避开关税壁垒,进一步降低汽车生产成本并充分利用两国近邻的区位优势,便与甲国签定相关的政策,即试题材料中给出的“甲乙两国签署区域自由贸易协议”。如果学生只是按照机械的答题模式,看到试题材料中“甲乙两国签署区域自由贸易协议”后就直接套用模式,回答“有政策支持”,而没有进一步分析关税、运输费用对汽车生产成本的影响或者错误地回答为“甲国是重要的汽车消费市场”,这样最多只能得低分,甚至不得分。通过本小题答案设计,给学生答题时的启示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不是见到试题中只要一出现看似与设问有相关联的信息就直接套用答题模式。答题时只有不被其它信息所迷惑,并真正抓住最关键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才能得到高分。
  
  3、对试题中提供的素材进行适当归纳、整理,凝练其政策因素。
  例3:2011年宁德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综卷第37题第(4)小题。
  材料:郑州自古就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现在是全国商贸中心改革试点城市,中国三大邮政枢纽之一。
  第(4)小题:简述郑州建设现代物流枢纽城市的有利区住条件。
  本小题针对“政策”因素设计的参考答案是:“作为全国商贸改革试点的城市,具有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回答该小题,如果学生只是机械套用模式回答“政策支持”、“政策扶持”,最多只能得到部分分数。而类似于本小题的大部分试题,都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提取到有用信息后,必须根据设问对其进行适当的归纳和整理,并经过相应的分析,灵活组织答案,才能取得高分。
  通过对上述区位因素中“政策”因素案例的典型分析,可以总结出复习区位因素时,教师在学生对各个区位因素已经有比较清晰和牢固认识及理解的基础上,必须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灵活应用,才能不断提高答题能力,避免机械地套用答题模式。
  
  三、正确处理好“建模”与灵活“用模”的关系
  
  通过“建模”,使用答题模式,在学生建立答题套路、寻找答题方向的初始阶段是十分有用和必要的。学生只有知道区位分析从哪些方面人手、哪些因素是优势或限制(劣势)因素后,才能对其进行分析并作答。在学生对所获取的信息能够正确归类、判断出该往哪个方向答题后,就必须加强学生综合分析、灵活“用模”答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引导学生针对不同试题提供的具体情景材料,灵活运用平时学习过程中构建的模式和所学知识,有侧重地进行分析和答题,而不是依然停留在根据答题模式,机械地将所有内容搬到答题卷上。只有将答题建立在充分理解和分析试题设问意图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简单的试题不失分、中等的试题少丢分、难的试题多拿分。
  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平时的知识学习过程中先完善“建模”,然后逐渐通过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不断提高灵活“用模”的能力。
其他文献
炎炎夏日,人们经常感觉到阴雨天时或者下雨前的一段时间非常闷热难受。这就是常说的“桑拿天”,即那种又闷又热,令人浑身汗水外浸的天气。气象学中的规定是温度在32℃以上,最小相对湿度达到80%的天气。不管怎样,天气闷热已经成为了“桑拿天”的标志。  为什么桑拿天会令人闷热难受?首先,“桑拿天”的气温非常高,近地面空气受热之后膨胀上升,造成地表空气稀薄,令人呼吸起来感觉不舒服,人体呼吸次数增加,就产生了心
1.充分挖掘教材,课堂导入生活化  新课程强调:“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具体来说就是要在生活中找教育,这在教学导入过程中非常关键,如同一出戏的“序幕”,要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帮助学生建立课本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其强烈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人教版必修1“地
一、教学设计是有效课堂的基础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课程标准,依据学习者具体的学习要求与学习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案例:《地理 (湘教版)》4.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根据课程标准与学生具体的学习要求与学习特点,确定的教学目标是:了解人类面临的几种主要环境问题及成因;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提高学生收集、分
江苏省盐城市初级中学郑新薇教师问答:  教学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能否处理好以下方面,关系到整个教学系统的成效。    一、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知识与能力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但也不能只重视知识,忽视能力的培养,问题的解决最终靠的是能力,掌握一大堆知识,而不会运用,终究只能纸上谈兵,对实际问
2009年11月13~14日,重庆市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又称地理教学研究会)在重庆市秀山县召开了以“总结和推广新课程学科教学经验”为主题的学术年会。重庆教科院地理教研室、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专家,重庆市各区县地理教研员、一线地理教师以及湖南教育出版社、《地理教育》杂志社代表等共计100余人出席了本次大会。  重庆市秀山县教委高度重视本次大会,年会由重庆市教育学会地理教学
浙江省临海市大田中学杨静雯教师回答:    1.搭建桥梁,新课导入“生活化”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上课前的3至5分钟内,教师如能利用身边地理知识导入新课,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定能将学生很快引入教学情境中。  案例:讲述地震与地表形态,可将以下资料及相关图片作为新课导入: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里氏7.3级地震,共造成31.6万人死亡,35万
一、投入热情,抱以关心  没有中考束缚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师所关心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成功,而是学生是否在地理课上学会认识自己的潜力、学会承担责任和义务、发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奇妙作用。  充满关心的地理课堂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创造和维系一种充满信任的师生关系,从自己的角度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为了完善学生的世界观,教师需要经常以学生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不否定学生表现出来的任何需要和进步。教师应认真倾听和
“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纽带,是联系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桥梁,历年来都是高考命题关注的焦点之一。新课标版的地理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对该部分的要求主要有: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特点、分布,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危害及预防,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
绿色农业指以生产并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轴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绿色农业以“绿色环境”、“绿色技术”、“绿色产品”为主体,促使过分依赖化肥、农药的化学农业向主要依靠生物内在机制的生态农业转变。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特定方式进行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的,允许使用绿色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生态农业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
黄潭河是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的第三大河流,集水面积1 222千米2,河长139千米,上杭县境内长98千米。黄潭河作为沿岸人民的母亲河,是两岸10多万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水源。由于各种原因,黄潭河的水污染现象比较突出,为此,明强中学黄潭河调查组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对学校附近村镇的水环境污染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了解造成黄潭河水污染的各种原因,并探索治理农村水污染的有关对策。    一、调查目的    通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