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yl1s1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泽民总书记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一个人到一个民族,都需要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可以培养出来的,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小学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舞台。科学教师要利用好这个舞台,把学生的创新潜能挖掘出来,让学生多积累创新体验,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那么,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现结合我多年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认识。
  一、在学生心中播撒创新的种子《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
  这种开放性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使得课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尽可能地提供创新机会,让他们亲历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创新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目的。把创新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幼小的心灵,让学生圆科学之梦。
  二、利用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人类只有不断创造,社会才会不断向前发展,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为人类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小学科学教材中蕴含着大量中外科学家发明创造故事的素材。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诱发创造动机,培养创造志向。如学习《生物的启示》一课时,给学生讲鲁班发明锯的故事,以及火箭、飞机的发明史等,让学生向科学家学习,从小立志。在教学中我还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身边的发明创造事例,如无尘粉笔的发明:以前,人们生产出来的是有尘粉笔,教师在黑板上写字和擦黑板时,有很多灰尘弥漫在空气中,教师吸入大量的灰尘,影响身体健康。现在人们生产出来的无尘粉笔解决了这一问题。让学生懂得,创造并不神秘,只要自己平时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勤看书、勤动手、勤动脑,是可以创造出新东西来的。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珍惜机会,做创造的有心人,才会为人民做出贡献。
  三、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真正体现“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坚持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就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教师首先应当转变观念,主动改变长期以来旧的教学模式。比如,在四年级下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一课的教学。这一课的认知目标是:1、认识带电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知道通过摩擦可以使物体呈现带电状态,电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3、认识带同种电荷的物体靠近时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靠近时相互吸引。不同的教法都能不同程度地达到认知目标的要求,但对于能力素质的训练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来说,不同教法达到的效果却大不相同。在教学孩中,我对学生说:“这堂课我们来‘玩游戏’,在‘玩’的过程中要开动脑筋,发现静电的奥秘,看哪一位同学发现得最多”。然后分组实验,可以相互讨论。课堂的气氛立即活跃起来,他们会拿着各种各样的实验材料,这里摩擦,那里摩擦,甚至可以拿着塑料梳子离座位去接近别人的头发、小纸片等。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做小结:你们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并让学生演示给同学们看。让没有发现静电这种性质的学生模仿刚才同学的演示方法自己做一做。这个‘玩’的过程就是学生的探索过程,既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又使每个学生都达到本课的认知目标要求。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只起了架桥铺路和引导启发的作用,学生自己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这节课,优势在于重一个“导”字,让学生自己探索,自己实践,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发现自然规律,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培养了学生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有利于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
  四、大胆放手、体现自主性、鼓励学生自己创新实验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课重在学生自主地操作活动,让孩子在亲身实践中探索知识、领悟科学的真谛,这就要求教师放手,不“放”何来自主?学生的知识、能力、对学习的情感态度,都是通过他们亲身卷入实践活动才能形成的。教师放了手,学生处在主动地位,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观察、实验、描述、整理、加工事实材料,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收获都有了。?如在教学《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时,我让学生自主选用各种器材,运用已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自己设计实验并操作,学生不仅完成了教材中的实验,还想出了与教材不同的实验方法。他们认为:在试管里滴几滴红墨水,操作起来较难,不易使试管内外空气隔绝。有的学生竟然想出用气球套在烧瓶口上,把烧瓶放在热水中加热,气球渐渐地膨胀起来,将烧瓶移到凉处,原来已充气的气球就慢慢瘪了。学生不唯书,不唯师,在“观察——猜想——思考——得出结论”这一活动中,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得到了培养。
  五、创造探究条件、正确引导和训练学生创新能力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教育资源,将学生的探究活动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 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生会各种不同的探究方法。比如:在观察中探究、在实验中探究、在思考中探究、在合作中探究等等。此外,探究是学生的一种学习行为,要教育学生持之以恒。学生在探究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与困难,这时,教师应进行适时的引导,主动倾听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学生遇难而退。同时,教师还可将有关的材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由支配,使之有所发现,以达到培养认识事物的目的。
  总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小学阶段是学生想象力最丰富,最活跃的阶段。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不断地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大胆创新和构思,让学生们经过独立思考产生新的认识、发现不同的学习方法,运用已知解决实际问题,最终进一步引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组织及其教学效果,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因而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教学的“催化剂”,是师生间的“润滑剂”。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热爱一位老师,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由此可见,师生间的沟通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桥梁”,也可以改变自己的教育。自己浅谈如何搞好师生间的沟通的几点做法:  一、充分利用好“教室”这个主
期刊
摘要:面对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如何利用每周音乐课有限的课时,发挥课堂教学内容的最大容量,教学方法的最大功效,提高教学效率,是摆在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紧迫问题。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音乐 课堂教学 效率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我们音乐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重视
从众是个体在群体压力的影响下,放弃个人意见而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行为。他是一种个体出于自愿的放弃个人意见的行为。造成从众的原因主要是群体压力(即心理压力)。“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从众的表里关系有四种表现形式:1、表面从众,内心也接受。这就是所谓的“心服口服”状态。这是群体与个体之间最理想的关系,确实将多数人的看法当成正确的。2、表面从众,内心却拒绝。这是口是心非的
期刊
作者用15N示踪技术,对早稻和晚季稻分别作了秋田施用起身肥作用和效果的试验,证明:1.水稻秧苗对起身肥氮素反映敏感。2.起身肥氮素由根部吸收后,便很快向叶鞘和叶片运转供植株生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教育具有了新的特征,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师角色,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设备,Internet网络和通讯技术等资源,创建具有地方化、校本特色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积极扮演新的角色,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教育的需求。  关键词:教师角色 转变 教学设备 教学评价  长久以来,我也在了解、学习并尝试进行教师角色转变,但总觉得只停留在形式的层面,没有
期刊
期刊
近年来,随着单亲家庭的日益增多,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成了家庭、学校和社会急需关注的问题 。父母离异, 家庭的变故,尤其对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无疑是天降横祸,孩子不得不生活在一个不再健全的家庭中,失去了原本健全的爱,加之单亲家庭中的父母一方的某些心理偏差以及来自外界的有意或无意的伤害,致使孩子幼小的心灵遭受创伤, 必然会产生心理上的压力,精神上的困扰,形成与一般家庭孩子不同的心理状态,表现出一些消
期刊
该会议收集有关植物生理学综述报告20篇,论文摘要93篇。综述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生理学的发展趋势和前景;空间生命科学;水稻高产研究中的几个生理学问题;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现
温柔中夹杂着细碎,宽容中掺合着疼爱,贬抑中连带着担心,这便是父爱和母爱了。若将这般极致的爱播撒于学生心田,收获的将会是什么?  我的教学风格一向是“严于律人”,对学生的要求近乎苛刻,说话一针见血,批评学生一语中的,极具杀伤力,当学生感到切肤之痛后,就能做到不贰过了,效果昭著。但最终的结果呢?学生往往对我望而生畏,敬而远之,我明白,我输了,在宽容学生的过错和理性的对待学生的态度上,我患了“贫血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