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余温下进击的中国电商

来源 :销售与市场·营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21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的“618”,电商平台纷纷拿出了空前的促销优惠力度,在营销节奏上,也延续了长战线特点,各厂商正面对打与差异化竞争并存。淘宝(包括天猫)、京东、苏宁易购几大电商在6月1日和6月18日两大节点全面对打,但在品类日促销上采取差异化策略,仅在家电、进口等少量品类上存在同期PK。
  相比之下,拼多多由于更注重社交与分享,多以瀑布流形式而不是橱窗形式进行展示,因此在本次大促期间没有过多采取品类日专场的促销形式,而是把重点放到了拼团、补贴与直播上。

消费盛宴,各有千秋


  具体来看,各平台积极参战,不仅拼真金白银的诚意,还拼眼花缭乱的创意。
  阿里让利用户,推动消费爆发
  新场景——直播占据C位。
  1.全新入口:超级推荐、全域联播、排位赛、跨品类连麦等;



  2.创新玩法:天团主播、超新星、直播拼团、“集美”(姐妹)必入单品等;
  3.直播入驻大爆发:50线下商圈+1万家线下门店,4大卫视+40档综艺+300多位明星,天猫、聚划算、天天特价、天猫国际等官方直播间相继上线。
  新体验——创新升级不断。
  1.技术创新:比如3D购物,躺在家里就可以逛宜家,比如AR试妆、试鞋,所见即所得;
  2.服务升级:1小时达大范围开通、同城购线上下单楼下送货;
  3.互动游戏升级:如“618”理想生活列车,瓜分10亿红包,寻味中国,为家乡城市带货。
  新供给——品质产品爆发。
  1.尖货新品:200万新品首发;
  2.大牌定制:100家大牌开通商品定制;
  3.国家馆:9国开通国家馆;
  4.无印良品:100万个厂家直供性价比商品;
  5.C2M直播:淘宝特价版直播,助力C2M。
  京东不负热爱,提升用户体验
  今年的京东以“不负每一份热爱”为主题,除了推出超级百亿补贴、千亿优惠和百亿消费券之外,还携快手推出雙百亿补贴,打造史上最优惠的“618”。此外,京东还在场景、服务、用户权益等方面全面升级,通过打造有趣、丰富的互动游戏与直播玩法来为消费者带来沉浸式的购物体验,同时强化了购物全流程的品质保障服务,让消费者购物更放心。
  场景升级——丰富有趣的互动体验。
  1.京东直播:30万+场直播盛宴、100+超级明星助阵、5场演唱会音乐节;
  2.互动玩法:叠蛋糕分红包、品牌狂欢城、图书叠叠乐等;
  3.全渠道狂欢:城市嘉年华、线上线下同款同价、24小时云逛店。
  服务升级——购物全流程品质保障。
  如30天价保服务、家电只换不修、生鲜只赔不退、京品试服务、先享后付服务、城市群半日达、京东到家1小时达、家装建材5个0服务、多品类个性化保障。



  用户深耕——让利会员与下沉用户。
  如15亿补贴打造“PLUS会员超级生活卡”,线下吃喝玩乐多项权益;京东秒杀持续在线,京喜带来超1亿件低价爆品,京东极速版海量低价好物。
  拼多多扩大补贴,加码直播综艺与互动游戏
  拼多多今年“618”大促持续发力“百亿补贴”,不断拓展补贴的品类。同时加码直播,通过引入明星并且举办综艺晚会来吸引流量,通过超级秒杀、万人拼团、狂撒红包等方式持续让利用户。
  苏宁打破底价,打造年中购物狂欢
  一方面,推出多项计划,掀起平价风暴。一是再推下沉风暴,联合TOP品牌,提供10%的补贴助力家电下乡,覆盖6000+个县镇乡;二是升级以旧换新服务,推出家电3倍补贴、3C一站式换新、信用换新等;三是推出三免服务,即限时免单、分期免息、退货免邮,为用户打造更便捷、更贴心的购物体验;四是升级会员权益,会员精选店上线,家庭装、量贩装、大包装,享受会员专属价;五是苏宁拼购,产地直卖风暴,在J-10%(J-10%省钱计划,即承诺比京东百亿补贴商品到手价至少低10%)的基础上再降价20%。
  另一方面,通过云店+直播+综艺的形式,打造全渠道购物狂欢。一是门店云化,万家门店+1个App,推动线上线下全融合;二是苏宁直播,包括10万爆款店播秒杀、20亿红包全场景通用、500场总裁驻店开播等;三是打造直播电商综艺盛典SUPER SHOW,贯穿大屏小屏。
  抖音、快手各找合作伙伴,入局搅风云
  抖音正式加入“618”电商大战,推出“抖音直播秒杀狂欢节”;打造食品生鲜、服饰鞋包、文化教育、家居生活、美妆日化、二手奢侈品等7大行业主题日大促;与苏宁合作开设“超级买手”直播间;孵化独立App“抖店”,商家可实现移动端管店操作。此外,字节跳动还正式成立以“电商”明确命名的一级业务部门,电商成为字节跳动的战略级业务,而抖音是落实这一战略业务最核心的平台。



  快手启动首个短视频直播平台打造的购物节,推出“快手616品质购物节”“618快手电商狂欢月”活动;与京东合作推出“双百亿补贴”活动;推出奇趣亲子节、购车狂欢节、焕新美妆节、3C乐活节、家装焕新节、夏夜嗨吃节6大主题季。

困境下的新机勃发


  尽管下沉市场的拓展为电商行业带来了新的流量,但是整体来看,增长乏力态势初步显现。面对增速困境,电商企业从新消费、新场景、新供给、新零售四方面着手突破,为行业带来新的活力和生机。
  新消费
  消费升级趋势深化演进,潮品国货迎来消费春天。伴随着消费结构的调整,一方面,中国居民购买力增强,品牌消费意愿旺盛,乐意为科技和创意付出溢价;另一方面,消费者又价格敏感、挑剔与个性化。年轻用户逐渐成为主流的消费用户,他们被称为“奔涌的后浪”,他们更注重圈层文化、新奇潮流、轻养健康。与此同时,消费理念也在发生着深层变化:从炫耀和符号消费到追求自我的消费;从崇尚国际品牌到信任本土品牌;从注重功能导向到关注文化和体验;从便宜不讲究到性价比制胜。
  在此基础上,中国品牌消费成为一股新的力量,一些中国制造的商品不仅品质不输大牌,外观设计和品牌力也迎头赶上,成为广大年轻用户青睐的品牌。
  今天的中国消费市场,正处在传统消费与新消费交替融合、消费多元化和个性化释放的交汇口,而品牌则通过产品创新激发消费活力,推动市场规模扩大。电商大数据的应用促成了消费需求的逆向传导,这可以帮助品牌商更加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因此,电商平台成为电商新品首发的阵地,而重大促销节日也成为新品集中爆发的重要节点。



  新场景
  “618”期间,以阿里为代表的各大电商平台积极参与直播,而以抖音和快手为代表的社交短视频平台也在加码布局电商业务,孵化平台内的带货达人和商家。但从整体看,直播带货的主场还是在电商平台,短视频平台更多的是做各大电商平台流量入口,其自建小店在营销玩法、售后、客户管控等方面与电商平台还有一定差距。
  目前来看,开播的主体(KOL、明星、网红、柜姐、店主、农户、总裁、专家、人民公仆)、形式(达人播、官方播、店播)、玩法(秒杀、抽奖、红包互动、关注有礼、连麦PK)更加多元化,全民直播带货已成潮流。
  同时,带货场景也在不断地探索创新。“618”期間大量明星作为嘉宾到直播间带货,催生娱乐化、剧场式直播电商带货模式的兴起,虽然这种模式的带货效率极低,但是用户体验较高。另外,电商直播还在积极探索与多种传播形式(电视台、演唱会、音乐节)的融合。
  新供给
  电商持续向产业上游渗透,推动供给侧数字化转型加速。受国际疫情不稳定形势影响,外贸业务受阻驱动订单回流,进一步促进了工厂/产地直供模式的发展,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在产业带进行布局。
  阿里巴巴启动“春雷计划”,计划打造10个产值过百亿的数字化产业带集群,建设1000个数字化农业基地;拼多多升级“新品牌计划”,从扶持单个企业升级为激活产业带集群;京东推“产业带溯源巡播计划”,旗下京喜将重点孵化100个产业带溯源主播,全年开展超1000场溯源直播;苏宁推“包山包海包厂”计划,签约12条民生刚需产业带,买断200条生产线,打造1000个苏宁平价工厂,实现50个原产地直采。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扩展供应链路,吸纳更多高性价比品质货源,达成消费者、商家与平台的多方共赢;另一方面,对于产业带的生产商来说,在与电商平台合作的过程中,可以帮助他们提升消费者洞察能力,从而制定更加精准的生产计划,减少产能过剩,推动供给侧的数字化转型。



  新零售
  线下业态经营压力犹在,门店重视技术实现业务在线化。在疫情不确定因素影响下,实体商业格外关注如何通过新技术实现业务的在线化,如品牌门店直播、本地生活服务直播、商圈/商场直播等。其中,门店直播从效率层面上讲,实现了导购一对多的服务,改变了门店位置决定门店流量的局限。
  由于品牌方线上和线下渠道管理方式的不同,品牌店的线下直播方案也会有所差异。一是旗舰店统筹导购直播,如九阳、林清轩等品牌,品牌方统一管理所有导购人员,线上线下销售货品相同;二是线下门店管理导购直播,如良品铺子以及服饰行业品牌,线下门店为直播方,与线上体系不打通,门店可发货或者上门提取;三是线下分销管理导购直播,如珠宝、食品行业,线下大区进行导购管理,与线上体系不打通,主打导购直播群体,会引入MCN机构。
  另外,伴随5G、AI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商业创新将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体验,也让线下零售行业发展有了更多的机会。比如天猫与宜家的3D实景购物技术。
  电商行业在促进消费、推动经济复苏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未来,电商行业将继续放大其在技术、资源、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助力品牌升级,找到刺激消费的新增长点,同时持续深挖下沉市场,发掘数字化服务新的价值点,多维度赋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对于在本次“618”中成为焦点的直播,新零售落地专家、猎科咨询创始人陈欢认为:“随着品牌对于新零售玩法的熟悉,成熟品牌和供应链运作的优势将会愈加凸显。大品牌纷纷下场围绕直播场景构建营销全案,不再把直播当成试水的噱头,而是配置营销打法的主会场。”直播,正在作为基础设施承载越来越多的营销玩法。
  本文整理自易观分析发布的《疫情余温下进击的中国电商——2020年“618”年中购物节盘点》报告
其他文献
作为后疫情时期的首个全民购物节,在国民消费亟需重新激活的大背景下,今年的“618”被赋予了“促销费、扩内需”的重要使命,意义非凡。各大平台也通过多样化的巨额补贴优惠,刺激消费需求的释放,助力全渠道的消费复苏。  如果说以前的电商节是消费狂欢——买家省钱,卖家赚钱,那么今年的“618”就更像是“买家为了生活,卖家为了流量”。无论是电商平台还是品牌主,都更关注如何吸引消费者消费,回到了最原始的商业企图
期刊
什么是战略?战略的原意,是对战争全局的筹划与指导。被誉为“竞争战略之父”的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曾说:“战略就是创造一种独特、有利的定位,涉及各种不同的运营活动。”他所谈到的战略,更多的是从战略定位的角度,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获得更有利的竞争空间,与本文所谈的生态位战略,在含义上有相似之处。  什么是生态位战略?既然生态位是指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物种所拥有的自己的角色和地位,那么,应
期刊
今年天貓“618”与往年相比有些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年轻化的新锐品牌及食品类新消费品牌的集中爆发。以自热食品品牌自嗨锅为例,其线上全渠道销售额突破了1亿元,其中自热米饭销量同比增长达1000%,助自嗨锅一举拿下自热食品品类的榜首。  值得称道的是,天猫平台搜索数据显示,“618”期间自嗨锅品牌自热品类搜索量全网第一,相比依靠营销拉升的销量,“自搜索”这种用户“主动为之”的行为更能反映一个品牌在用户
期刊
“适者生存”的道理完全适用于商业领域,当商业生态发生变化的时候,企业必须调整自身的商业模式来加以适应。  企业的适应至少可以分为两类—正常适应和病态适应。从表面来看,两者都表现出了适应,甚至病态适应的企业的生存姿态比正常适应的企业看上去还要靓丽光鲜。比如,此前瑞幸咖啡疯狂烧钱、疯狂扩张的行为就曾获得商界、学界以及资本市场的追捧。商业正确的“闪电式扩张”  在当前的移动互联网大生态下,由PayPal
期刊
No.1今年“姐姐们”都放飞自我了?  前有刘敏涛因一曲《红色高跟鞋》强势出圈,后有选秀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一大批姐姐的“直言直语”被顶上热搜,今年火出圈的“姐姐”可谓一波接着一波。  时说新语:  不管是刘敏涛,还是《乘风破浪的姐姐》里的30位姐姐们,抑或是其他姐姐,当这些中生代演员再次走进大众的视野,除了必要的炒热度,她们似乎更注重自身商业价值的展示。由于今年各行各业都遭受了疫情的影响,再
期刊
“你的梦想是住在高科技豪宅里,听着音乐按着摩?”  “对不起,我们的奶牛先享受了!因为这样,你才能喝到这杯高标准的安全好牛奶!”  认养一头牛,这家创立于2016年的新锐品牌,不仅具备话题性,在销量上也不含糊。根据天猫发布的《2020年天猫“618”乳饮冰总战报》,“618”期间(基于6月1日—6月20日的消费数据),认养一头牛的品牌整体成交同比增速超600%,旗舰店成交登顶行业TOP1,其中奶卡
期刊
淘宝是阿里帝国业务的黑土地与大森林,是其业务生态系统的市场根基。回顾淘宝走过的17年,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PC时代模式(2003—2012年);第二阶段为移动转型时代模式(2013—2016年);第三阶段为数字经济时代模式(2017年至今)。淘宝虽然几经分拆与合并,但它始终是阿里帝国的核心基石与流量之源。本文意在解读淘宝在PC时代的模式探索之路及其启示。营销模式:更懂“你心”  1.基于
期刊
No.1钉钉48名程序员化身女装大佬成团出道  钉钉生态48名工作人员为了给钉钉“618”带货,穿上了女装,并发布了一支视频及系列海报。这群可爱又有趣的程序员,被称为“钉钉宝藏男孩”。你以为的“618”是在淘宝赚金币开列车,钉钉的“618”是智能办公硬件、企业服务、企业应用……应有尽有,任君PICK! No.2阿迪达斯×麦当劳推出篮球鞋,灵感来自蘸酱  阿迪达斯联合麦当劳推出四款篮球鞋,分别是HA
期刊
随着李敏镐主演的韩剧《The King:永远的君主》的大结局,迷妹们的“舔屏”也终告一段落。不得不说,该剧编辑的巧思的确是别具一格。该剧以平行世界为背景,反派人物皇叔打开平行世界的大门,大家发现原来另一个世界真的存在一个一模一样的自己,生活境遇却有天壤之别,平静一度被打破,自此男主人公就开始了漫长的正义之旅。当然,有男主人公在的地方自然少不了一段动人的罗曼史。用AI思维看未来  说到这,并不是在给
期刊
“品牌同质化”真的是一种风靡全国的营销病。无论是走进商超还是打开手机,我们都面对着一众面目相同的品牌。例如小额信贷都在说“门槛低”“放款快”;纸尿裤都在喊“易吸收、不过敏、防侧漏”;牛奶品牌都在打“奶源地”“蛋白质含量”;饮料都在喊“零糖、零脂、零卡”。  而且我发现,无论是市面上谈论“品牌同质化”的理论文章,还是企业在解决“品牌同质化”的实操上,都有非常大的认知误区。为什么别人“同质化”,却活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