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歌的情感美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shixu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是人类文学史上的智慧结晶,在我国文学史上更是占有重要的地位。人类于劳动之余或之时,歌之舞之,产生了诗歌的语言形式,美韵无穷,也就成了人们千古以来不衰的文学创作形式了。而“美韵无穷”就成了人们评价诗歌这一文学创作形式的主要语言了,这样就产生了“诗美”这一概念。
  
  一、诗的第一要素是情感,无情即无诗
  
  情感是诗歌创作的动力,也是诗歌创作的核心。诗歌本质是抒情的,陆机说:“诗缘情而绮靡。”(《文赋》)严羽认为:“诗者,吟咏性情也。”(《沧浪诗话》)“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白居易《与元九书》)灵魂的净化,思想的升华,是以“情”的投入作为先决条件的。一位诗人以真情并在神圣灵感下所创作的一切诗句,当然是美的,也是能感染读者的心灵的。或者说是情感使诗洋溢着美。
  我们读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时,无不为它那潇洒豪放的风格、气韵贯注的流动美所感染。但我们必须承认实际上是因为这首诗里所写壮景、所抒豪情感染了我们,使我们感受到了诗美。“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多美啊!再如普希金的《致大海》,也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诗人感情炽热而又深沉,从临别的忧郁、眷恋,到回忆时相对的沉静和郁郁不平;从追忆拿破仑、拜伦时的热烈、激昂,到最后一次告别时的悲壮、决绝,无不令人心潮澎湃,难以遏抑。而这正是诗美之源:没有情感,就没有诗美。
  但诗对情感是有要求的,不可滥情,不可伪情、矫情,否则就不是什么好诗,且伤诗于致命了。归纳起来,我们可从三方面来谈诗对情感的要求:
  其一是真挚性。
  感情的真挚是诗美的基本素质,矫情或伪情是诗的致命伤,是诗美的大敌。像古人的应酬、应时之作,就谈不上美韵无穷了。有人写诗万篇,但妙篇“奇绝”,当是情真意切缺乏之故。《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唐诗”不就因“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之情而千古流传吗?
  其二是强烈性。
  强烈性是指感情波动的幅度与力量,即覆盖面和作用的范围。只有真挚而强烈的情感,才有打动人心的美学力量。我们读李白的《蜀道难》。诗人开篇即“噫吁唏,危乎高哉”一起,一平“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落“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给读者以强烈情感冲击。而在诗中,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又称反复),主旨句凡三见。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这样就形成了以主旨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让读者有无穷之叹。难怪清代诗评家沈德潜曾评此诗是“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唐诗别裁》)。
  再如其诗《将进酒》,诗人感情大起大落,发展变化极快:开篇“君不见”两个排比句,如天风海雨,气势壮阔;而从“人生得意”以下六句写欢,是为转悲为欢,耽于眼前朋友聚会的快事之中;酒宴开始又写愤激之情,“但愿长醉不复醒”,一抒心中长期郁积不平之气;而“主人”以下句则为狂放之情。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令人感慨万千,心潮起伏啊。李白这首诗之所以为千古名篇,也证实了强烈性这一打动人心的美学力量。
  其三是深刻性。
  这是指感情的纵向体验程度,主要是从诗的情感与思想性关系角度来谈的。在诗中,我们往往看到对祖国对民族对人民的爱的表达,这是一种高级的审美情感,也是诗的永恒感情。滥情或滥感,粗疏浮泛,就缺乏诗的魅力了,这一点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就不再赘述了。
  情感是思想的生动体现,而思想美是诗的灵魂,是诗美的重要美学内涵。没有思想美的诗作犹如天空中没有太阳和彩霞,没有月亮和星星,只剩下一片灰黑。诗的思想美是和饱满强烈的感情交融在一起的,即情理交融。没有诗情就没有思想美。正如屈原的《离骚》,陆游的《书愤》《孤愤》等,其内含忧国忧民的浓郁之情,故恒久!
  而诗的思想美还可附丽于新鲜的意象,使感情的愉悦、理智的启示与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的欣赏结合起来,例如闻一多的《死水》,穆旦的《赞美》。在《死水》中,诗人故意用“翡翠”“罗绮”“云霞”“绿酒”“珍珠”等美好的形象,来反衬铜绿、铁锈、油腻、白沫等丑恶的事物,目的是为了揭露旧中国表面下的繁华腐朽肮脏的本质。诗人成功地运用了比喻、象征手法,虚实相映,创造出诗的意境美。而这也旗帜鲜明地表明诗人的态度,诗人情感也从这鲜明而强烈的意象对比中,得到极大的张力。穆旦的《赞美》,诗人在诗中塑造的是一农民形象,但诗人却结合山峦、河流、草原,联系村庄、鸡鸣、狗吠,表达出对哺育自己的土地的深切的爱,又用黑暗的茅屋、呻吟的风,表达自己为民族仍将面临耻辱的痛苦、徘徊。这些正体现了诗的情理交融的美。
  但诗的思想美,对感情的抒发也是有所制约的。这主要表现在使真善美结合起来。道德伦理标准使感情之醇化为感情之美。诗的思想制约着对感情的提炼,而情感中最富有思想性的是与时代、与人民相通的感情。这一点可在美国作家惠特曼的《啊,船长,我的船长哟》、俄国作家普希金的《致大海》中得到具体而生动的体现。
  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因此,在诗歌中,贯穿其间的往往就是“情感”这条看不见的线索。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极具感染力的美好的情感,就体现了诗歌中的情感美。欣赏诗歌,就是欣赏诗歌蕴含的情感美。欣赏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我们的审美能力自然也会得到提高。
  
  二、把握旨趣,领会情感美
  
  诗总是把人的精神世界坦露于人,即使是对客观生活的描写,也必须经过诗人主观情感的淘洗、酿造、升华,使之充满情感力量。因此,鉴赏诗歌必须首先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把握诗人的抒情基调和情感旨趣。
  1.知人论世,找准情感突破口。
  欣赏任何一首诗歌,总要对它的作者和它所诞生的时代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否则,我们的欣赏就是盲目的,甚至是歪曲的。要领会情感美,知人论世是第一步。同时,从创作规律来看,诗人平时积淀的情感要受到某种契机的触发,才能演绎成章,把自己的情感倾泻在字里行间,这种契机就是情感突破口。找准情感突破口也是把握诗歌旨趣、领会情感美的有效方法。激发诗人写作灵感的情感突破口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种事物、一次经历或一个念头。艾青正是因为一次被捕、一场大雪,想到了身世凄凉的大堰河,从而引起了对她的怀念、追忆乃至歌颂,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鉴赏诗歌,找准了情感突破口,对诗歌主旨的把握就会更准确,对情感美的领悟就会更深刻。
  2.避实就虚,咀嚼诗歌真味。
  在诗歌创作中,诗人的主观情感,往往通过具体的生活图画和自然形象来展现,是以实写虚的过程;那么,阅读鉴赏时,我们就得用诗意的眼光避实就虚,慢慢咀嚼出诗歌的真味。以实写虚,化抽象为形象,这是诗人创作的高超本领;避实就虚,反复咀嚼又是我们领会情感美的巧妙途径。
  3.由表及里,品读形象寓意。
  阅读和鉴赏诗歌时,我们要学会品读形象的寓意,由表及里,探测诗人物化的情绪,领会诗歌的旨趣。由表及里,通过品读形象寓意去发掘情感内涵是领会情感美的重要渠道。
  
  参考文献:
  1、《毛泽东诗词集》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2、《朱光潜美学论文集》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作者单位:湖南省郴州市十一中学)
其他文献
红木业界有种说法:杂木是百姓,花梨木、酸枝木、鸡翅木是贵族,紫檀是皇帝。此说法饱受争议。支持者们却不管这些,他们抱着死了都要爱的决心,对紫檀木推崇备至,厚爱无比。面对种种诟
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日益提升,我国市政道路工程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推动城市进步的同时,路面问裂缝问题也日益凸显,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市政施工的整体质量。在这种背景下,本
本刊讯 特约记者邹飞报道2012年12月14日,“2012海南国际木结构论坛暨企业家年会”在海口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林产工业协会主办、北京伟士佳合展览策划有限公司、北京海墅展
托幼机构一直是社会各界人士的重点关注对象,而越来越多的报道称托幼机构手部卫生能引起一系列相关传染病的发生,且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托幼机构手部卫生成为了当
世友的成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始终坚持诚实守信和质量为本,将企业经营相关方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构建一个让监管者认同、消费者信赖、员工忠诚、供销方愿意合作的和
森林食品相对普通食材具有无污染、原产地、高营养、药食同源四大优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我国森林食品仍存在科技投入不足、绿色生产和消费观念不强、相关管理体制不健全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县位于桂中偏东大瑶山区,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瑶族自治县。全县土地总面积2518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208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0%。总人口14.73万人,其中瑶、壮
最近我听了一节语文活动课《莲文化的魅力》,两节课连着上了下来,课间十分钟也没有休息,原因很简单,学生们准备的资料很充足。各大组都想向同学和听课的老师展示一下活动的成果。
“颜筋”是颜真卿书写笔画过程中“横细竖重”、“撇轻捺重”、“左轻右重”、“里方外圆”、“笔断意连”等丰富而可感的线条笔法中表现出来的“筋味”;“柳骨”则是柳公权用
刚才几位领导都对杜仲这种植物的药用价值以及规划提了很多很好的意见.我本人是一个门外汉,不是很了解。对于杜仲产业发展规划,下面我说一些个人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