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的表现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kyh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自古就有画龙点睛的故事。将它用在人像摄影中再贴切不过了。一张人像摄影作品中,眼神的成功运用将有助于人物感情的表达。人物的丰富情感世界,或喜、或怒、或悲、或迷茫、或陶醉……都要通过眼睛这扇心灵的窗户展现出来。同样,在人像摄影作品里,眼神还有重要的指示作用。人物的眼睛看到哪里,哪里就是作品的趣味中心,也就是摄影师要向读者表达的创作意图。因此,眼神表达得好,可以使作品传神,增加作品的感染力。反之,眼神会成为一幅作品失败的根源。
  下面就几幅人像摄影作品进行点评,以便对眼神的实际运用作出点滴说明。◆



  图1:作品用斜对角线构图,使画面有一种旋转感,与人物闭上的眼睛相互呼应,充分表达了人物陶醉和快慰的情绪。闭上的眼睛虽然看不到其眼神,但却是对人物内心更深刻的表达。



  图2:照片的光比是1:5,增强了脸部的立体感。构图较大胆,但作品最大的特点还是人物眼神的表现。这样的眼神体现出人物倔强的性格和野性的张扬。缺点是黑眼球稍稍向上,使眼白过多。



  图3:人物的眼神充满喜悦之情,给人以甜蜜的感觉。摄影师利用反光的白板作道具,突出了这种画面气氛。但构图过于生硬,如果能将画面的左右侧各去掉1/4,形成头部特写画面,则人物的眼神会更加突出。



  图4:模特的眼睛直视相机镜头,这种表现方法比较死板。这是初学者容易犯的错误。纠正的方法是:将眼睛瞟向一边,朝向主光源处。这样使眼神不会流于空洞无物。
其他文献
在美国居住的一年时间里,我从亚特兰大到纽约走过许多州,拜访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照相馆和个人工作室。在那里,没有中国近年来呈现的影楼热,也没有相互压价的残酷竞争。相反,这个行业显得格外“宁静”,倒好象五、六十年代中国照相业的景象。可能因为美国人在经商过程中特别遵守“游戏规则”,所以无论是照相馆还是个人工作室,它们的生存机会都是公平而均等的。在平静的气氛中,它们能相安无事。你打你的牌,我做我的风格。  再
期刊
四川·米亚罗
期刊
美国摄影家李元去2000年在中国出版了两本风光摄影集,拜读之后,感到其中的确有不少新东西值得体味。但当《大众摄影》要我就几个方面谈谈看法时,又觉无从下手。对一个陌生的外国摄影家,人们多少有些资料就可以说东道西,但那不过是资料传抄。而对于李先生,影友们太熟悉了,他身上究竟有些什么,就得动脑筋去观察,去研究。近二十年来,我注意到他的作品在变,究竟变成什么?怎样变的?又很难说清楚。无可奈何之下,还是说说
期刊
风雪人生 广东 陈碧信摄         视觉 江苏 朱汉举摄 U2灯照亮2000年影赛获奖名单 风光类 一等奖 海礁 北京 齐凤臣   二等奖 月下的印象 广东 何棋荣   二等奖 夜色 甘肃 刘克军 三等奖 夜幕
期刊
玛丽·埃伦·马寇(mary Ellen Mark)是美国最著名的纪实摄影家。1962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1964年又毕业于安纳伯格学院摄影专业,取得学士学位。在为《生活》、《国家地理》和《纽约星期日时代》工作期间,玛丽·埃伦·马寇走遍了世界各地。玛丽的摄影作品内容几乎都是人,有社会名流、明星、吸毒者、妓女、无家可归的青少年以及精神病人等等。但她最感兴趣的还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她曾说过
期刊
现在社会进步了,这种进步不光是表现在物质的进步和思想的活跃,更多的是人们对于文化现象冠以层出不穷的新名词。诸如“解构”“后现代”“后封建”“什么什么以降”等等。就象我们通常把阅读叫做“解读”,把看照片叫做“读图”。这当然是好事情,说明我们的思维方法更加缜密了,对于社会文化的思索更加理性化。然而事情的本身并不会因为我们使用了新的名词而使事情有了什么质的变化。象我这种以摄影为生的人,为了跟上时代的进步
期刊
现代建筑可谓发展迅速,视线中突然拔起一座高楼在大多数城市中也已是司空见惯了,所以本期“演兵场”的题目就是“现代建筑”。也许很多影友认为现代建筑随处可见,这个题目是不是有点儿太简单了?大家不妨先看看我们提供的样片,然后再按照我们的要求去拍摄,在体味和实践之后,或许会感受到这种看似简单的摄影其实并不简单。  《张杨路建筑群》是建筑工程师何惟增使用哈苏ArcBody相机拍摄的,由于合理地运用了ArcBo
期刊
现在,数字化浪潮在各个领域涌起,在摄影行业,数字化概念也几乎已经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了,传统的商业影楼也在所难免,这一浪潮究竟带来了怎样的冲击呢?面对百姓影像消费的传统影楼又要如何面对呢?这里所要介绍的这个案例,希望会对关心这些问题的人们有所启迪。  地点:北京“浪漫经典”婚纱影楼   案例背景:爱普生公司2000年11月到2001年4月举行了一个EPSON大幅面彩色喷墨打印机的试用活动,主要业务为
期刊
▲ 这幅内景照片在拍摄中,运用了沙氏定律,并通过一次成像胶片拍摄后,加用了用于调整色温的柯达CC滤色片。拍摄使用仙娜f1型4×5相机;施耐得90mmF8镜头;捷信三脚架;柯达EPP4×5反转片;光圈F22、速度4秒 。   在一般情况下,建筑摄影往往是记录性的。客观、准确地记录建筑物的特征是建筑摄影师的工作宗旨。建筑摄影师在他的摄影中应尽量准确地表达建筑师的创作意图,照片的表现与建筑必须是互相协
期刊
摄影离不开光,有光才有影。摄影就是用光来作画的,如何利用光与影的关系来构成影像和影调,是摄影创作中的一大关键。现实生活中的自然光来自唯一的太阳光,对于投射在被摄体上的光线,因方向和角度不同,不只是阴影的位置和面积会随之改变,而被摄体的印象、感觉,包括影调和色调也会呈现出明显不同的视觉效果。所以,选择适当的光线,包括适当的光线方向和角度,便是从事摄影创作不容忽视的第一步。  一般来说,光线从照射方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