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92例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dycome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不同抗真菌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10年9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92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伏立康唑组(31例)、两性霉素B组(31例)和氟康唑组(30例),对三组患者的致病因素和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并与同期住院治疗的92例无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分析.结果 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感染部位主要为单纯肺部72.83%(67/92)和胃肠道15.22%(14/92).伏立康唑组、两性霉素B组和氟康唑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87%(26/31)、87.10%(27/31)和66.67%(20/30),伏立康唑组和两性霉素B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氟康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广谱抗生素使用超过7 d(x2=18.342,P=0.000)、持续粒细胞缺乏5d以上(x2=17.452,P=0.000)、治疗期间使用糖皮质激素(x2=16.537,P=0.000)、住院时间超过20 d(x2=10.324,P=0.001)是导致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存在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危险因素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应早期进行经验性抗真菌治疗,伏立康唑是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较好选择。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 检测EB病毒(EBV)-潜伏膜蛋白1(LMP1)在作为癌前病变的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胃黏膜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经病理确诊的45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组织、63例CAG伴肠上皮化生组织、36例胃癌组织中EBV-LMP1的表达.结果 45例CSG和36例胃癌组织中未见EBV-LMP1的表达,63例CAG伴肠上皮化生胃黏
期刊
笔者自 1983年以来用抵挡汤加味治疗子宫肌瘤 28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肥胖是由于机体能量过剩所导致的脂肪在体内过度堆积或分布异常,进而使体质量增加的一种疾病。其不但可以促进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癌症的发生,同时也是牙周炎的危险因素。近
期刊
目的:评价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CAM)多层色贴面修复切牙复杂缺损的美学效果和成功率。方法:对60例切牙复杂缺损患者的66个患牙进行0.2 mm 厚度以内的牙体预备或不进行牙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