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花鲈淡水池塘养殖关键技术

来源 :河北渔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huangjia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4—2015年在东营市垦利县垦利街道开展了花鲈淡水池塘养殖关键技术研究,开展了鱼种淡化与培育、鲤鱼混养模式等试验。试验结果,鱼种淡化时每天降低盐度2~3个千分点,淡化效果较好,花鲈成鱼平均规格725.2 g/尾,平均单产9 750 kg/hm2,成活率89.6%,平均产值243 750元/hm2,实现总产值32.5万元,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关键词:花鲈;淡水池塘;淡化;混养
  花鲈又称鲈鱼、海鲈等,隶属于鲈形目、鲈科、花鲈属,主要分布于我国、日本、朝鲜半岛沿海。花鲈因其肉质鲜美,颇受普通消费者欢迎,是我国海水养殖的传统种类和淡水养殖的优质鱼类。由于花鲈对水温、盐度适应性强,目前已成为水产养殖业备受关注的品种之一。东营市淡水池塘养殖的鱼类多为常规的普通淡水鱼,经济效益较低。通过实施花鲈淡水池塘养殖技术研究,突破淡化技术、越冬技术及混养技术,形成本地优势鱼类养殖品种,笔者在2014—2015年开展了相关试验,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池塘条件
  池塘位于东营市垦利县垦利街道景明水产养殖基地,池塘面积1.3 hm2(20亩),南北走向,坡比1:2.5,最高水位可达2.5 m,为新开挖池塘。池塘设有完整的进排水系统,池塘紧靠黄河七干渠,水源充足。电力、交通方便,周围没有“三废”污染。池塘附近打深水井1口,井深60 m,口径50 cm,出水量可达30 m3/h,盐度25‰左右。有暂养车间一栋,车间进排水方便并有充氧设施,可用于苗种淡化和暂养。
  1.2池塘消毒和水质培育
  放养前半个月将池塘水排干,用生石灰1500kg/hm2化浆后全池泼洒,进行全池消毒。3~5 d后进水,进水时要用60目的网袋过滤,防止野杂鱼进入。放苗前5 d左右,施经发酵的鸡粪3 750kg/hm2进行肥水。在鱼苗下塘时使水色呈淡绿色或黄褐色,并使轮虫等浮游动物大量繁殖呈现高峰值,利于苗种摄食。
  1.3鱼种淡化与培育
  4月下旬,购得人工繁育苗种2.1万尾,鱼苗规格3~4 cm,在室内进行淡化和驯食。先放人车间淡化池中暂养,池水使用地下井水(盐度25‰),配成与购苗地区相同盐度(24‰),曝气后使用。鱼苗放养密度为400~500尾/m2,采用增氧流水淡化方式淡化,淡化梯度每天降低2~3千分点盐度,经过10 d左右的淡化,池水的盐度在1.0‰以下。淡化期间,鱼苗刚入池时,以投喂新鲜鱼糜为主,2 d后在鱼糜饵料中拌入粉碎的花鲈稚鱼人工配合饵料,并逐渐加大配合饵料的比例,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0%~15%;鱼苗长到5~8 cm,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 %~6%,淡化和驯化期间日投饵定时定点,投饵时注意驯食。
  1.4花鲈鱼种淡化梯度试验
  为确定花鲈淡化梯度对成活率的影响,开展了淡化梯度试验。在0 d、1 d、2 d、3 d、4 d、5 d、6d、7 d、8 d、9 d等10个时间段内将花鲈鱼苗淡化至盐度为淡水,留一桶不淡化作为对照,暂养一周后计数存活尾数,计算每桶的存活率加以比较,求得最佳淡化梯度。
  1.5鱼种放养
  5月份花鲈长至9 cm以上,转入池塘养殖。花鲈鱼种放养密度15 000尾/hm2,套养了体长15 cm以上鲤鱼,放养密度6 000尾/hm2
  1.6饵料投喂
  试验实施中,使用花鲈膨化饵料掺入鲤鱼膨化饵料或者黄颡鱼膨化饵料,花鲈吃食效果较好,同时生产成本较低。每天投喂3~4次,投喂量以每次至花鲈大部分不来抢食为止(投饵量占体重的2%~5%)。
  1.7养成管理
  1.7.1水质管理 在养殖过程中,保证水质清新和溶氧量充足十分重要。一是在放苗早期控制池塘水位在80 cm左右,以后逐渐加深。6月底,随着鱼体生长,池水保持在1.5 m以上,透明度30~40 cm。7月份后温度升高,每3~5 d进行换水,每次15~20 cm。每半个月使用光合细菌、EM菌等微生态制剂,调节和改善水质;二是根据天气水质情况,科学使用增氧机增氧,晴天午后开机1~2 h,遇到天气闷热或阴雨天也及时开启增氧机以提高水体溶氧。
  1.7.2病害防治 将疾病的预防贯穿于养殖的整个过程,从改善和维护池塘的生态系统人手,实施生态养殖和生态防病。在放养早期实行生物饵料培育,减少了污染,增强了苗种的体质;中后期投喂专用膨化浮性颗粒饵料,既满足了营养需要,又减少了饵料的浪费,减少了饵料对水质的污染;后期应用微生物制剂,分解水质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保持藻相的稳定,修复水体环境。
  1.7.3越冬管理 花鲈越冬养殖管理是本地区花鲈养殖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花鲈池塘养殖成功的关键。受温度、环境、饵料等因素影响,越冬期,池塘养殖花鲈死亡率较高。为解决这一问题,一是加强养殖管理。定期检查水质、水色、池鱼活动情况,定期测定水中溶氧量。越冬期池塘水位达到2 m以上;二是保持溶氧量,防止缺氧。
  2结果
  2.1鱼种淡化梯度试验
  试验表明,用10种淡化速度将花鲈苗由24‰淡化到淡水,每天降低2~3个千分点盐度,成活率与对照组成活率相近,可以认为是在较长的淡化时间内,花鲈苗对盐度的变化逐渐适应。淡化速度越快的池中,鱼苗越不适应环境,鱼苗在池内狂游,部分苗种静卧水底,失去活力。
  2.2成鱼养殖效果
  到2015年10月,花鲈成鱼平均规格725.2g/尾,体长41.3 cm,平均单产9 750 kg/hm2,成活率89.6%,平均产值243 750元/hm2,实现总产值32.5万元,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3讨论分析
  3.1强化培育,提高养殖成活率
  花鲈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在饵料供应不足时会出现相互残杀,影响养殖产量和成活率。可以进行分级养殖,保持同一养殖池塘中的规格均匀,大幅度提高养殖的成活率。另外可行而简单的方法就是在花鲈放养时,将其先集中在一定的小区域范围内进行强化培育,定时定点进行投喂,保证饵料充足,尽可能让养殖个体都能在区域内吃食,形成条件反射,避免拆围散养后因吃不到饵料而造成个体差异,达到减少和防止相互残杀、提高成活率的目的。
  3.2利用混养模式增加养殖效益
  花鲈养殖病害少,产量高,但价格受市场影响波动较大,为减少价格波动对池塘养殖效益的影响,花鲈主养池塘套养其他品种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套养鲤鱼、花鲢、白鲢等,既净化水质,充分利用养殖空间,又能提高养殖效益。
其他文献
《荷花淀》这篇小说着重写了一群青年妇女在抗日斗争中成长的故事。作者将其美好的心灵感情渗透于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语言之中,使得作品具有一种独特的审美价值,探讨、发
素质教育强调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教师必须紧扣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这一重要环节
正确理解一篇英语阅读材料,首先要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了解作者对事物的观点和看法:其次要正确对待文中的生词,查字典和猜测词义是两种常用的方法:再次要对文章进行合理的推论。此
摘 要:根据2012年—2014年5月、8月、10月对五垒岛湾的调查数据,分析了该海域COD的分布特征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该海域近3年COD含量介于0.49~2.57 mg/L,平均值为1.22 mg/L;空间分布上,呈现出由北向南逐渐递减以及近岸水域含量大于远岸的变化趋势;年际间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污染指数评价表明,COD污染指数介于0.16~0.93,平均0.41,均达到国家II类海水标准
2014—2015年,我们引进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与昌邑市海丰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联合选育的国家水产新品种“黄选1号”三疣梭子蟹(品种登记号:GS—01—002—2012),与本地未经选育的三疣梭子蟹在养殖条件、养殖品种、放养密度、管理方法均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对比试验,“黄选1号”三疣梭子蟹比本地三疣梭子蟹产量提高21.9%,体重增加8.6%,成活率提高12.2%,净收入提高30.8%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它的生存、发展和崛起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中华民族所以能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就在于有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并深深溶人民族灵魂和血脉
为进一步提高全省水生动物疫病监测与防控技术水平,推动全省休闲渔业生产健康稳定发展,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于12月21-22日在石家庄举办了全省水生动物疫病监测与防控技术培
摘要:目前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利用大棚进行养殖成为了一种新的模式。通过利用大棚,不但可以解决养殖温度问题,也实现了春季和秋季两个季节都可以进行南美白对虾养殖,增加了南美白对虾养殖时间,提高了南美白对虾的养殖产量。基于对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的了解,以及春秋季大棚养殖方式的特点,我们应认真总结春秋季大棚南美白对虾养殖管理经验,并积极探索养殖管理技术,确保春秋季大棚南美白对虾养殖管理达到预期目标,提高
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是一种技巧,只有不断地反复练习,我们才能真正掌握这门技巧。
为加强河北省水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河北省现代渔业种业建设管理水平和水产原良种选育、繁育、保种技术能力,8月24-25日,河北省农业厅渔业处在张家口市举办了水产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