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您今天测了吗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ngtuzhm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患者把每天各个时段的血糖数据记录下来,能够给医生提供详细的参考,制定更为准确的治疗方案。可以说,对糖尿病患者而言,自测血糖是必须定期做的一门功课。
  
  糖尿病的治疗,首要目标是稳定血糖。因此糖尿病患者自测血糖对疾病的康复非常重要,患者应该掌握正确的方法。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糖尿病患者如何自测血糖。
  
  “点线面”结合监测血糖
  反映血糖控制的好坏有4个指标: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波动。如何监测这些指标呢?说来也简单,就是要做到“点线面”相结合。
  点——指时间点,例如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都是测量某个具体时间点的血糖。
  线——就是连续血糖监测,连续测1~3天。
  面——就是测量糖化血红蛋白。
  要做到“点线面”相结合,可以依据病情采用以下3种方法监测血糖:
  第一、随机血糖的监测,可以通过快速血糖测定仪测血糖或测静脉血糖。前者是患者用针刺手指、耳垂或足趾后,挤出极微量血,滴在特定的血糖试纸末端,然后将该纸末端插入袖珍血糖检测仪内,1分钟后,仪器便可显示出血糖数值。本方法简便、迅速、无需抽血,患者乐意接受。但缺点是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结果不够稳定。
  静脉血糖是抽取静脉血1.5~2毫升放入血糖专用试管内摇匀后送验,全过程需要2小时左右。此法优点为所测血糖值准确,缺点为等候时间长,且患者不能自己在家中监测血糖。
  第二、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化血清白蛋白。这两个指标反映血糖控制好坏的长短不一样,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而糖化血清白蛋白反映近2~3周血糖的控制状况。
  第三、动态血糖监测,通过连续监测患者1~3天的血糖,不但可以了解各点的血糖水平,还可以知道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
  
  血糖监测时间与频率
  那么,血糖监测要多久进行1次?怎么选择测量的时间?在饮食量和运动量相对固定的基础上,糖尿病患者可以这样做:
  监测血糖的频率
  1.血糖平稳、基本达标的患者,一般每周做1~2次血糖监测就行。监测的时间点最好不要固定,可以交叉监测。例如,今天测早餐前和早餐后,明天可以测中餐前和中餐后,再一天测晚餐前和晚餐后,因为这样可以全面了解血糖的控制。
  2.血糖没有达标的患者、多次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和容易出现低血糖的患者,建议增加血糖的监测,每天可以测4个点、7个点或9个点等。具体来说,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每天最少做2次血糖监测;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一般在家监测3~4次血糖,住院治疗时监测次数会增多到7个点或9个点,以适应调整治疗的需要。
  3.糖化血红蛋白,一般每3~6个月查1次就可以了,其间隔时间需看患者血糖控制是否达标。对于血糖控制治疗稳定达标的糖尿病患者,每年应该至少进行2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更改治疗方案或血糖控制未达标患者,应每年进行4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即3个月测1次。
  监测血糖的时间
  每天监测4次(即 4个点血糖监测):早餐前、早餐后、晚餐前、晚餐后(或睡前)血糖;也有人测早餐前、早餐后、中餐后和晚餐后这4点血糖。
  每天监测7次(即 7个点血糖监测):测3餐前和餐后2个小时血糖加睡前血糖。
  每天监测9次(即 9个点血糖监测):7个点血糖监测加零点、凌晨3点血糖监测。这主要针对用中效和长效胰岛素或用胰岛素泵的患者以及频发低血糖的患者。
  最后提醒大家,了解了血糖监测的方法和频率,别忘了血糖控制目标:空腹血糖≤5.6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后者的达标才是我们的目的。
  编辑/严敏 jtyy6730@163.com
其他文献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很重视养生之道,在他的《老学庵笔记》中记载着不少值得后人借鉴的强身延年之术,其中之一为“拜”法。说的是有一位姓张的老人,虽然已经年过七十,但身体非常健康,走路十分灵活,行动敏捷轻快,使许多人感到奇怪。  因为当时是“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代,人们的寿命并不像今天一般长,但张老不但度过了这个“古来稀”,而且还如此健康,所以难怪人们为之惊奇。有许多好学或好奇的人,很想了解这是怎么一回事,
许老太今年67岁.家住皖北农村。最近她老说身体不太舒服,家人把她从老家接到合肥来看病。经过检查,医生说她有轻微肺炎,开了些药。前几天,儿子媳妇一早都出门办事了。
自9月上半月的《家庭医药》披露了明年杂志将从6元涨刮8元的消息后,到底市场的接受程度如何?读者能否承受?这些问题一直在我们脑海中挥之不去。
面对父亲身患绝症的事实,身为病毒专家、医学博士的陈作兵为了减少父亲的痛苦,选择放弃为父亲医治。这一事件在媒体上被广泛报道后,又一次引发了人们对选择“‘尊严死’还是‘痛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心慌的经历,有的人表现为一阵阵心慌不适,有的人则是偶尔感觉心脏漏跳了一下,还有的人则是心慌、气短的同时伴有胸闷、胸痛,这些都可能是心律失常的表现。进入夏季,机体对炎热的气候不适应,往往会使心律失常的发作频率进入高峰。那么,一旦发生“心慌慌”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    心慌不一定有病  很多人认为,自己之所以出现心慌的情况,一定是心脏出现了问题,为此整天忧心忡忡。其实这是没
我今年63岁,男性。因患高血压服降压药已经9年,血压基本稳定在80/130mmHg,最近几个月血压在80-95/130-155mmHg之间波动.并且出现左小腿抽筋、发软、疼痛、脚底发麻等现象。前些天突
人类种植和食用大蒜已有6600多年的历史,我国自汉代张骞从西域将大蒜引入陕西关中地区之后,很快开始大规模的种植,其食疗、用药价值也逐渐被中医所发掘,《本草纲目》等多个中医典籍中,都把大蒜列入其中。到了现代,大蒜的功效更是越来越多地被现代医学和营养学研究所证实。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中医、西医和营养学家分别是怎样评价大蒜的。    中医说:大蒜是解毒辟邪的“五辛菜”  大蒜入药,最早见于汉末的《
我们都知道.在现代医学中,患者从就诊开始就有严谨的关于医疗活动的记录,这就是病历,非常重要。
江苏刘女士:我今年26岁,近1年月经不调,现在已经有3个月没来月经了,在医院检查内分泌,结果睾酮高和胰岛素偏高。请问,我的情况会影响怀孕吗?该怎样治疗?性博士:从你所述症状和检查情况
众所周知,高盐饮食会引发高血压、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而人们在把注意力放在“限盐”之上的同时,却忽略了同样重要的一点:补钾。  其实,高血压的发生不仅与钠有关,钾的摄入不足或钾/钠比值偏低,也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    危险的“钠高钾低”  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居民饮食含钾量平均约1.9克/天,氯化钠(即食盐)约10~15克/天。而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