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冰”后意想不到的“恐怖”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a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某,男性,32岁,由家属伴随进入诊室,患者进入诊室后表现紧张。家属报告患者近3日突然出现紧张、害怕,怀疑有人害他,不敢出门等现象。今日在来医院的过程中,患者在车中更是害怕,并要求家人走逆行车道。在家属汇报病史的时候,患者环顾四周,坐立不安,在医生一再解释诊室很安全,没有陌生人,而且有保安把守时,患者才开始回答医生的问题。经询问得知,患者突然听到有人说要杀他,在路上总是有人在跟踪他,所以才会要求家里人走在马路的逆行道。而且在家的时候也总是听到有声音在商量怎么害他,所以不敢出门。随着交谈,患者的紧张情绪逐渐缓解。问其为什么突然如此害怕时,患者称3天前和朋友一起用了点“冰”,并且说自己以前也经常用,偶尔会出现一些不安全感,但是没有这么厉害,而且以前这种感觉很快就会消失的,这次是越来越厉害,甚至还能听到声音,所以就感到害怕了。听完家属的病史报告以及对患者的精神检查,我可以确定这个患者就是使用苯丙胺类毒品所致的精神障碍。
  苯丙胺类毒品也称苯丙胺类兴奋剂,自1887年首次采用麻黄素合成苯丙胺(amphetamine,安非他明)后,与苯丙胺相关的化合物不断出现,同时滥用人群数量明显增加,目前社会上常用的就是“冰”、“摇头丸”等。苯丙胺类兴奋剂使用后会出现活动增加、自信心增强、愉快、睡眠减少、抑制食欲。因为目前生活节奏快、竞争压力大,加之使用苯丙胺类兴奋剂后的躯体戒断症状相对较轻,所以很多人认为冰毒的危害小于海洛因,可以想用就用,不用就停,不会有什么痛苦,甚至有很多像李某那样的出现早期短暂的精神病性症状,但是随着停止使用的时间延长,精神症状可以自行缓解,因此就更不把苯丙胺类兴奋剂的危害当回事,造成滥用苯丙胺类兴奋剂的人数逐年增加。
  其实,尽管苯丙胺类兴奋剂的躯体戒断症状不严重,但是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是非常重的,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已经有诸多的影像学研究证实使用一次苯丙胺类兴奋剂后,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可持续6个月,有的人甚至可能到12个月,并不像滥用者认为的那样精神症状消失了,就没事了。
  使用苯丙胺类兴奋剂是怎么产生精神症状的呢?
  苯丙胺类兴奋剂促进神经末梢内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并阻止它们的重吸收,高剂量的时候还可以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此外,研究证实它们还具有明显的神经毒性,滥用者随着年龄的增长易罹患帕金森病;通过神经通路的损害,从而对记忆和认知功能产生影响。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的欣快、愉悦甚至是精神病症状主要与影响多巴胺释放、阻止其重吸收有关。当然,除此以外还会出现包括觉醒度增加、支气管扩张、心率加快、心排出量增加、血压增高、胃肠蠕动降低、口干、食欲降低等,均与其作用机制有关。
  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的精神症状可以出现在刚刚使用完或者是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以及戒断的时候,多数人精神症状往往出现在刚刚用完短时间内,也称之为急性中毒,多表现为幻觉、妄想,急性中毒还会有中枢神经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症状。轻度表现为瞳孔扩大、血压升高、脉搏加快、出汗、口渴、呼吸困难、震颤、反射亢进、头痛、兴奋躁动等症状;中度出现精神错乱、谵妄、幻听、幻视、被害妄想等精神症状;重度可出现心律失常、痉挛、循环衰竭、出血或凝血、高热、胸痛、昏迷,甚至死亡。
  长期使用可能出现刻板性行为或类偏执性精神分裂症表现,包括:被害妄想、视或听幻觉、敌对性和冲动性行为、躁狂、抑郁状态及人格和现实解体症状、焦虑状态、认知功能损害等,还可出现明显的暴力、伤害和杀人犯罪倾向。长期使用者则会出现人格的改变,幻觉、妄想的症状,多数人需要治疗才能緩解。
  一般认为,苯丙胺类兴奋剂的躯体戒断症状相对较轻,但心理渴求较强烈,严重者可能会伴发自伤、自杀,部分人员在戒断的时候会出现情绪低、焦虑、活动减少、食欲增加。青少年因为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健全,因此使用苯丙胺类物质所致的损伤更为严重。另外,精神症状会影响使用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甚至在症状的影响下出现暴力、违法行为等,也是对苯丙胺类兴奋剂使用者的附加伤害。
  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如何治疗?
  苯丙胺类兴奋剂的药物治疗目前仅限于使用后出现的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的对症治疗,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性治疗,因为其躯体戒断症状相对较轻,所以不需要替代治疗。针对苯丙胺类兴奋剂使用者的心瘾治疗没有有效的药物。
  尤其是精神症状的治疗,因为苯丙胺类兴奋剂的使用行为较隐蔽,不易被家属发现,往往需要更加详细地了解患者的既往史。出现精神症状切不可盲目自信,认为自己的症状可自行缓解,因为症状一旦转为慢性,将增加治疗难度甚至影响预后。
  目前,针对心瘾的治疗主要是个别或集体心理治疗,这就需要使用者的配合,否则很难达到好的效果。因此,预防更胜于治疗。苯丙胺类物质社会上常使用的方式包括口服和烫吸。因此建议,在公开场合或娱乐场所,人员多且杂乱的地方,饮料杯时刻握在自己的手中,不喝陌生人给的饮料,如果看到有人类似于吸毒的行为,要远离,毒品烟雾也会对人造成一定的影响,也免被他人教唆使用。
其他文献
大明是一位工程师,平时不吸烟不喝酒,为人敦厚老实,话也不多,甚至一张口就脸红。但他有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就是花钱太多。周围的同事好友都曾是他借钱的对象。开始,大家觉得大明老实巴交的,能开口借钱已经不容易了,觉得他一定是有急用,于是纷纷解囊相助。可大明借钱容易,还钱就没那么容易了。有时说好的一个星期,可一个月甚至一年也还不上。一段时间里,大家私下里都在议论,这大明不会是去嫖去赌了吧?他收入也不算低,
期刊
思想家奥古斯汀在《忏悔录》中写道,“没有人问我,我倒清楚,有人问我,我想说明,便茫然不解了”,它就是时间。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时间黑箱”,或许你永远意识不到它的存在,但是它却真真切切地存在。它时时刻刻地影响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科学家一直在关注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和偏好是如何影响着我们健康行为的。已有的研究发现了一些或许我们都难以想到的事情,我们对待时间的态度
期刊
前言:  我们经常讲:“好心没好报”“好心当成驴肝肺”“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很多人会匆忙下结论,认为肯定是对方人品不行。事实真的如此吗?  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  林女士是一名典型的女强人,备受老板的赏识,年纪轻轻就已经做到了公司高层管理的位置。可是,在感情上她却频繁受挫,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目前是她的第三段感情,就像前两段感情一样,刚开始半年非常甜蜜幸福,即使再忙也会抽出时间见面和沟通。而
期刊
一  雪儿己32岁了,身边却仍找不到小伙子的身影。每次一想到自己都是奔六的人了,还不知道女婿长得是啥样,她心里就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难受。  可雪儿不急。那天吃饭时,她忍不住又多说了几句:“雪儿,你也老大不小了,赶紧找个好人家嫁了吧?妈希望你幸福……”没等她说完,雪儿就把她的话顶了回去:“谁说的结婚就会幸福了?妈,你也结过婚,可你幸福吗?嫁的第一任男人重男轻女,没有责任心,第二任男人又是个打老婆、骂
期刊
成人多动症是一种怎样的疾病?  提到“多动症”这个词,大家可能都不陌生,多见于学龄期的儿童和青少年,其主要表现就是: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冲动任性,学习困难等。  其实儿童患了多动症若不及时治疗,50%-80%可持续到成年而成为“成人多动症”。  影视剧《顾乐家的幸福生活》中顾乐的爸爸顾立伟出身于书香门第,父母是大学教授,但是顾立伟自幼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冲动,与同学关系紧张。没有完成正规学业
期刊
睡眠问题是被咨询最多的问题之一,也是大家误解最多的问题。  1 你可能会认为,高质量的睡眠需要每晚睡够8个小时。  很多人觉得自己失眠了,指的是自己没睡够8个小时,这其实是对睡眠很大的误解。8小时只是我们人类每晚睡眠时长的平均数,但平均数不是及格线,睡眠的时间长短,是因人而异的。  2 人们常说“早睡早起身体好,晚睡晚起伤身体”。  這其实也是一种误解,因为我们知道,人类是有“百灵鸟”和“猫头鹰”
期刊
两年前,姗姗在一次早高峰坐地铁时突然感到呼吸困难、极度心慌、眩晕伴随濒死感。此后她不敢再坐地铁,即使不坐地铁也会时不时地感到头晕、心慌、呼吸困难,甚至出门都要有人陪伴,生怕自己出现“意外”得不到救治而死掉。后来,在精神心理科,医生给她诊断为“惊恐障碍”(焦虑症的一种,是一类急性严重焦虑发作,病人在发作时常有明显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症状,如心悸、胸闷、气急等严重者可有濒死体验或担心失控、发疯或死掉等)
期刊
个案资料:小W,男性30岁,本科学历,已婚已育,因反复思考、反复检查十余年,伴情绪低落半年,首次住院。  小W入院时强迫症状与抑郁症状同样严重,而临床中强迫症共病抑郁也比较常见,为临床中常见病例。本文主要介绍强迫症的全病程治疗方案:即如何结合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如何将住院治疗延续至门诊治疗,如何帮助病人取得社会支持重归社会。  A 药物治疗:  小W入院时抑郁情绪较为严重,但仍以强迫性思维为主要表
期刊
深度睡眠在人类大脑处理记忆的过程中作用非常重要,而那些患阿尔兹海默症的患者,则因为深度睡眠障碍,一夜之间就会忘记昨天学到的新知识。对年轻人来说,缺觉也会加大以后中老年时期患上阿尔兹海默症的概率。一项生物学实验结果发现,人类在深度睡眠時淋巴细胞会清洁大脑中的废物,其中就包括那种影响人类认知的“毒蛋白”。而如果你缺觉,这种“毒蛋白”就不会及时被清理而是会显著增加。  研究者马修·沃克强调睡眠不足只是导
期刊
框架效应由美国科学家特沃斯基和克赫曼首次提出,是指面对同一问题,如果采用不同方式进行表征,即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会导致人们做出不同的决策和判断的现象。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  一个吝啬鬼走路不小心掉进了河里,他惊恐万分,大声呼救,河岸上的行人听到声音赶忙来救他“快点把你的手给我,我救你上岸”但吝啬鬼无论如何都不伸手,眼看吝啬鬼就要被河水冲走,救助者灵机一动,对吝啬鬼说“我把手给你,抓住我!”吝啬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