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什么不理我

来源 :中学生心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ooooo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刚和别人认识的时候,都很要好,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越是彼此了解就越是渐渐疏远了,到最后,身边连一个长久的朋友都没有,到底怎么回事?
  晚上,心灵俱乐部里意外的冷清。我刚打开电脑,准备查些资料,电话就响了。
  一个女孩有点试探地问道:“老师,我……我有点事想跟你说说,不知道可不可以?”
  “可以啊,如果方便,你就来俱乐部,我们聊聊!”
  “好的!那我马上过去!”
  果然没几分钟,一个短头发,穿着运动服的女生出现了。第一眼觉得她是一个乐观的人。
  
  没人愿意跟我在一起
  
  “老师,你说我为什么就没有长久的朋友呢?刚认识的时候,都很要好,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就慢慢疏远了,甚至现在身边没有一个朋友。上次开校运会时,我到的比较早,看见好几个同学在那里聊天,我打招呼:‘哟,这么早啊,聊什么呢?’有两个同学还用眼睛看了我一下,但是没有人出声。我站在那里,感觉特别的尴尬,很不是滋味。而正是这个时候,又有一个同学过来,她们就很热情笑着:‘来啦,赶快坐啊!嘿嘿,都在等你呢。’她们一起有说有笑的。我觉得很无地自容,好心情一下子都没了。本来我以为跟她们挺熟悉的,却没有一个人理我,把我晾在一边。我在那里呆了大概两分钟,然后就回宿舍了,之后两天的校运会,我没再出现过。这事过后,我跟一个我认为比较熟悉的同学说了一下,她的反应也是平平淡淡的,她认为是我的错觉!但是,我觉得她没说真话!这件事,一直让我很压抑,觉得自己怎么成了这样的人!”
  “哦,成了什么样的人?”
  “一个没人理的,一个不受欢迎的人!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毕竟同学在一起差不多一年了,女孩子都喜欢三三两两结伴一起做事的,可是就是没有人愿意跟我在一起。”
  “呵呵,你注意没有?你老在说‘别人怎样,别人不理你,别人不愿意跟你一起’,你有没有做过一些尝试呢?比如邀请她们一起吃饭、逛街、学习等?”
  “有!在一开始的时候,我都会邀请一些比较熟悉的同学结伴去做事。但是慢慢地,我们就不是那么好了。再邀请她们的时候,她们就会推说‘要等谁一起,要不你先走吧。’时间一久,我就变成自己一个人了,所以我心里面特别害怕那些集体活动,总是觉得自己一个人,别人都是一伙有说有笑的。”
  “那你看到她们走在一起,你有主动跟上她们一起走吗,主动跟她们一起说笑什么的?”
  “有,当自己跟她们在一起的时候,我就感觉不是很舒服,总觉得很别扭似的。”(当一个人很少与别人交流,就容易变的更恐惧与别人交流了)
  “你虽然觉得自己一个人比较坦然,但内心又渴望与她们一起,所以心里很矛盾,是这样吗?”
  “大概是这样的。”
  “你想知道你在同学心中是怎样一个人吗?要不要帮你问问呢?”
  “这样……不是很好吧?我怕她们更认为我是有心理病的!”
  “呵呵,我只是问问,我会为你保密的哦。”
  “那也好,我也想知道,别人对我的评价。”
  
  别人的坏习惯我难以忍受
  
  第二天。
  “你的同学反映她们跟你一起时感觉不自在哦。在这个问题上,你觉得是你的原因,还是她们的原因?”
  “各占50%吧。”
  “呵,虽然你口里说的是50%,其实你在描述这些事情的时候,你老是无意识地说‘别人怎样不理你,别人怎样不跟你一起’,应该是别人占的比例大吧。”
  “(有点不好意思了)但我的内心是渴望有朋友的,我也愿意和她们在一起。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她们都不理我?”
  “从老师对你的反馈中,有一条比较重要的信息就是你对朋友要求比较高,你觉得属实吗?比如说别人做些事情一定要合乎自己的生活习惯思维,如果不是,你就觉得很不舒服,然后就会有意见……”
  “是的。我很难忍受别人那些生活习惯,比如饭盒随意摆放、衣服乱放等。很容易为这些事情闹别扭。”
  
  我小时候做事就很有规矩
  
  “小时候,爸妈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教育你的?”
  “(愣了好一会,眼睛突然有点发红了)我很少见爸爸妈妈,他们常年在外工作。我是寄宿在舅舅家的,现在周末也还是回舅舅家。我很少跟爸妈说话,过年回家的时候,偶尔交流一下,还会因为一些事情谈不拢而吵架。而且我的姐妹也比较多,父母也很难顾及到每一个吧。”
  “在你舅舅家,你会主动做家里活儿吗,你与他们的感情好吗?”
  “感情是挺好的,他们也时常称赞我懂事,做事灵活。”
  “也许这正是你交友障碍的原因。在父母身边的孩子都是比较自由的,是弹性的自由,会有很轻松的,随心所欲的感觉,那么这样的成长就会形成一种具有弹性的行为。但是在舅舅家,你可能会对自己的要求比较多,让自己变得规矩起来,才能得到舅舅的认可和喜欢。所以就给自己定了很多的规矩,比如说什么事能做的,什么事不能做的;什么东西一定放在哪;吃饭时,夹菜都要注意些什么;晚上什么时候睡觉,睡觉前要做什么等等。是这样的吗?”
  “你说得很准,我是非常注意这些的。”
  “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带有强迫味道的生活了。因为在儿童时期,我们都喜欢玩、任性等,但你却这么懂事,做事有规矩,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久了,长大后就把生活习惯格式化了,对自己、对别人都高要求。也许正是你把这样的行为模式放在你同学身上了,别人很难适应,就选择一种逃避你的方式,你看会不会是这样呢?”
  “这么一说,我明白了。一次别人帮我买饭,买的菜不是我想要的,我说吃不下,就倒掉了。后来那同学再也不帮我打饭了!那,我该怎样做呢?”
  “要改变这种心理上的生活模式,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所以你需要一些时间来调整。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自己意识到,把自己的生活模式强加给同学,肯定不受欢迎。第二就是尽量跟同学多交流,让她们了解你的为人。第三,当你出现要求别人按照你的思维来做事的念头的时候,你就需要停下来思考一下。”
  “好的,我会尽量去调整的。谢谢老师。”
  
  心理透视: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也格外引人注意。会特别关心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被人尊重的愿望也更强烈;当遭受误解、经历失败时,挫折感也格外沉重。人际关系的紧张就更容易引起不良的情绪,从而对生活、学习等都有比较大的影响。在人际交往障碍上表现也大概相似,比如胆小、羞涩、多疑、说话得罪人等等。造成障碍原因与人交往的方式、态度、行为与家庭背景有很大关系,因为家庭教育对他的人格形成有比较大的影响。当人际关系紧张时,需要进行调整的顺序是意识——态度——行动。只有完成这三步曲,才算真正的改善人际关系。
  编辑/春艳
其他文献
毕业后我留在北京教书,父亲闲着寂寞,便打电话托我买台电脑,他要和我视频聊天。我笑他,五十多岁的人了,对电脑一窍不通,可得专门请个老师才 After graduating, I stayed in
亚伯拉竿·马斯洛(1908-1970),美国心理学家,智商高达194的天才,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伟大的先知,犹太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的一个移民家庭,兄妹共7人,儿童时代过得很不开心,
“你经常偷东西,难道不怕受到上帝的惩罚吗?”兔子告诫老鼠。“上帝高高在上,我们做点小偷小摸,他老人家哪看得见呢?” “You often steal things. Are you not afraid of G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郭纬成,是我中学时代最要好的同学,出生于空军干部家庭,他的父亲是新中国第一代飞行员,在“抗美援朝”的年代里,是当时国内为数不多的空军战斗英雄之一,在当时他的家庭背景是
王从:“传话”是一种游戏,若千人纵向站成一排,由排头往下传一句话,传到结束,这话往往面目全非。这实际上是信息传递过程中由信号的耗减和变形造成的失误。教育中也要注意这
流言一千分贝那是个阳光充足的午后,教室里静得只有阳光在跳舞。然后不知道楼上是谁挪动桌椅,整间教室里都是响声,再然后墙上那张写着“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的条幅就弯腰掉了
当第一缕阳光柔柔地射进窗户的时候,花房里的老人,已经收拾好一篮子粉红色的康乃馨,她用布满松树皮的手,推开那扇木窗户,望着窗外的世界。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一天啊!今天,一定能卖掉好多康乃馨吧!”   阳光照到老人的那满是皱纹的脸上,她的脸上挂着一丝凄凉、一丝微笑。    1  老人挎着花篮,来到街心。  “买一束康乃馨,送给妈妈吧!祝愿她永远健康美丽!”老人微笑着对一个穿着笔挺的西装的男士说。  
他操着一口完全是广东腔的普通话和我交流起来,弄得我笑得差点从椅子上掉下来。第一次见到小潘,是读高二的一个早上,那时他刚转到我们班做插班生,老师把他安排在我的旁边。下
那是在15年前,我到这个城市出差,谈完生意,我去商场给同事买些礼物。平时,我逛商场时喜欢随身带一些硬币,因为商场附近有时会有乞讨的人,给上一两枚硬币我心里会踏实些。这天也是这样,口袋里依旧有些硬币,于是我就将十几枚硬币散给一帮乞讨的小乞丐。就在这时,我看见一个男孩高举着一块牌子看着我,无疑,他想引起我的注意。我朝他走过去,看到他约摸十三四岁,衣着破旧却很干净,头发也梳得整齐。他不像别人手里拿个搪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