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锈病是我国玉米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其病原菌隶属于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柄锈菌属真菌.我国发生的玉米锈病主要是玉米南方锈病和普通锈病(梁克恭和武小菲,1993),分别由多堆柄锈菌Puccinia polysora和高粱柄锈菌P.sorghi引起.多堆柄锈菌夏孢子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有少量刺状突起,橘黄色至红褐色(赵志祥等,2018).高粱柄锈菌夏孢子近似球形或椭圆形,淡黄色或黄褐色,表面有微刺(傅俊范等,2011).段定仁和何宏珍(1984)在海南省首次发现玉米南方锈病,此后该病逐年往北蔓延.玉米南方锈病危害较大,严重时可导致绝收.该病北移后,有些地区2种玉米锈病混合发生,给玉米锈病的鉴别和监测预警工作带来了困难.国内外学者采用分子鉴定方法对玉米锈病类型进行检测区分,如Crouch&Szabo(2011)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将高粱柄锈菌和多堆柄锈菌加以区分;冷伟锋等(2012)利用ITS序列对我国玉米锈病进行了分子检测;马庆周等(2017)利用3对引物也对河南省玉米锈病病原菌进行了诊断,但分子鉴定过程繁琐,试验成本高,所需时间长,不适于实际生产.为了寻找一种快速、简便鉴别高粱柄锈菌和多堆柄锈菌这2种玉米锈病病原菌的方法,本研究拟采用硫酸和盐酸对这2种玉米锈菌夏孢子进行处理,并对处理后的形态进行观察和分析,以期为玉米锈病的快速诊断和鉴别提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