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用卡
灵感来源:爱德华·贝拉米的小说《回溯过去》(1887年)
实现时长:大约30年
1887年,爱德华·贝拉米在他的小说《回溯过去》里,首先发明了“信用卡”这个词,以及它可以被拿来代替现金支付的概念。当时他说的是“一张纸卡片”,但现在的技术还没法做到。直到20世纪20年代,真正的信用卡才被发明出来,20世纪50年代才投入使用,进入了我们的生活。
万维网
灵感来源:亚瑟·C·克拉克的短篇小说 《拨弗兰肯斯坦请拨F》(1964年)
实现时长:大约30年
1997年,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发明人蒂姆·伯纳斯·李在接受《时代》杂志采访的时候,提到了关于他发明万维网的启发,灵感来源于亚瑟·C·克拉克在1964年发表的短篇小说《拨弗兰肯斯坦请拨F》。不过克拉克《拨弗兰肯斯坦请拨F》里面构成超级意识的并不是电脑网络,而是电话网络。因为当时全世界的计算机尚未普及。虽然蒂姆·伯纳斯·李没能做到像小说里的那样,让电脑可以通过网络互连并最终成为一个独立思考的超级大脑,但他仅仅实现了前半部分就已经改变了世界。
虚似现实
灵感来源:尼尔·斯蒂芬森的小说《雪崩》(1992年)
实现时长:大约7年
在尼尔·斯蒂芬森于1992年发表的小说《雪崩》里,描述了一个叫做门塔文思的虚似社区,在里面人类通过虚似的形象与其他角色进行互动,这个社区是三维的,和真实世界没有什么两样。7年后的1999年,线上虚拟社区“第二人生”被发明了出来,发明人飞利浦·罗斯戴勒正是由于看到这本小说,才得到了无穷的灵感。他说小说“描绘了一个看上去像未来的虚似世界的图画”,这让他深受鼓舞。
火箭
灵感来源: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世界大战》(1891年)
实现时长:大约35年
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枚液燃料火箭的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哈金斯·戈达德,一直对星际旅行抱有美好的希望,而这个梦想就来源于他看过的一本名叫《世界大战》的小说(作者就是与儒勒·凡尔纳齐名的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当他的火箭终于在1926年3月16日发射成功时,他说:“星际旅行的概念令人无法自拔。”他花了几十年的时间终于将梦想变成现实。
洞穴探测机器人
灵感来源:电影《普罗米修斯》(2012年)
实现时长:大约1年
看过《普罗米修斯》的人大多对片中出现的洞穴探测机器人印象深刻,如今,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几个尚未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仅仅用1年的时间就将它变成现实,而这一发明一经亮相就获得了国际大赛的特等奖。准确地说,这项发明叫做环境生成器“E-建设者”——它是一个机器人,可以自行描绘并建立二维和三维地图的环境。在发明者的描述中,这个机器人可以应用在很多场合,比如,你可以用它来映射恐怖分子的藏身之处,或查看生化泄漏、气体泄漏,然后在地图中标记出异常区。它也可以被用来探索未知,像洞穴环境,或将其发送到倒塌的建筑物找寻幸存者,以及自然灾害后评估损失等等。5名中国的大学生看过科幻电影《普罗米修斯》并没有一笑了之,而是让未来提前到来,虽然他们的机器人还不能飞,但已经具备大部分的功能。
(全文完)
灵感来源:爱德华·贝拉米的小说《回溯过去》(1887年)
实现时长:大约30年
1887年,爱德华·贝拉米在他的小说《回溯过去》里,首先发明了“信用卡”这个词,以及它可以被拿来代替现金支付的概念。当时他说的是“一张纸卡片”,但现在的技术还没法做到。直到20世纪20年代,真正的信用卡才被发明出来,20世纪50年代才投入使用,进入了我们的生活。
万维网
灵感来源:亚瑟·C·克拉克的短篇小说 《拨弗兰肯斯坦请拨F》(1964年)
实现时长:大约30年
1997年,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发明人蒂姆·伯纳斯·李在接受《时代》杂志采访的时候,提到了关于他发明万维网的启发,灵感来源于亚瑟·C·克拉克在1964年发表的短篇小说《拨弗兰肯斯坦请拨F》。不过克拉克《拨弗兰肯斯坦请拨F》里面构成超级意识的并不是电脑网络,而是电话网络。因为当时全世界的计算机尚未普及。虽然蒂姆·伯纳斯·李没能做到像小说里的那样,让电脑可以通过网络互连并最终成为一个独立思考的超级大脑,但他仅仅实现了前半部分就已经改变了世界。
虚似现实
灵感来源:尼尔·斯蒂芬森的小说《雪崩》(1992年)
实现时长:大约7年
在尼尔·斯蒂芬森于1992年发表的小说《雪崩》里,描述了一个叫做门塔文思的虚似社区,在里面人类通过虚似的形象与其他角色进行互动,这个社区是三维的,和真实世界没有什么两样。7年后的1999年,线上虚拟社区“第二人生”被发明了出来,发明人飞利浦·罗斯戴勒正是由于看到这本小说,才得到了无穷的灵感。他说小说“描绘了一个看上去像未来的虚似世界的图画”,这让他深受鼓舞。
火箭
灵感来源: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世界大战》(1891年)
实现时长:大约35年
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枚液燃料火箭的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哈金斯·戈达德,一直对星际旅行抱有美好的希望,而这个梦想就来源于他看过的一本名叫《世界大战》的小说(作者就是与儒勒·凡尔纳齐名的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当他的火箭终于在1926年3月16日发射成功时,他说:“星际旅行的概念令人无法自拔。”他花了几十年的时间终于将梦想变成现实。
洞穴探测机器人
灵感来源:电影《普罗米修斯》(2012年)
实现时长:大约1年
看过《普罗米修斯》的人大多对片中出现的洞穴探测机器人印象深刻,如今,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几个尚未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仅仅用1年的时间就将它变成现实,而这一发明一经亮相就获得了国际大赛的特等奖。准确地说,这项发明叫做环境生成器“E-建设者”——它是一个机器人,可以自行描绘并建立二维和三维地图的环境。在发明者的描述中,这个机器人可以应用在很多场合,比如,你可以用它来映射恐怖分子的藏身之处,或查看生化泄漏、气体泄漏,然后在地图中标记出异常区。它也可以被用来探索未知,像洞穴环境,或将其发送到倒塌的建筑物找寻幸存者,以及自然灾害后评估损失等等。5名中国的大学生看过科幻电影《普罗米修斯》并没有一笑了之,而是让未来提前到来,虽然他们的机器人还不能飞,但已经具备大部分的功能。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