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信是汉朝最会带兵的大将,他不仅擅长用兵,而且他的战略思想很有智慧。
韩信“背水一战”是经典战术,他说置之死地而后生有两种结果,一种是“生”,一种是“死”,不过当人被逼入绝境时,士兵们就会有超出平时潜能的发挥,而借助这股力量或许可以“向死而生”。这场历史上著名的战役是在井陉口进行的,当时韩信带着数万汉军越过太行山,而赵王歇集中20万兵力等待着跟韩信决战。从地理位置上赵军扼守井陉口,居高临下,而且兵力雄厚。韩信不仅长途跋涉,他的兵力很多都是拼凑的,从各地招募的,在这种情况下,韩信如何“向死而生”的呢?
韩信的对手是个蠢货,跟袁绍一样刚愎自用,仗着自己的兵力多不把对方放在眼里,他帐下的李左车倒是个聪明人,说要偷襲韩信的粮草,要提防韩信,但陈余不听。战役结束后韩信拿出重金捉拿李左车,生擒了他,抓到韩信帐下当了谋士。韩信在打仗期间就注意情报的搜集,他发现李左车是个有脑子的人,就先派出探子,确定陈余没采纳李左车的战术,才敢排兵布局,这说明韩信为人的谨慎。韩信不但会战略战术,还会搞鬼。他弄了两干骑兵假扮赵军绕到赵军身后,让他们拔出赵军的战旗,插上自己的汉旗,这个小动作虽然不起眼,却是影响战争胜负的关键。
旗帜代表军心,如果赵军战斗到一半发现身后都是敌军的军旗,他们会军心大乱,从而影响战争的结果。其实汉军虽然在背水列阵中牢不可破,但赵军依然有很大可能突围,但韩信“偷袭”赵军后方兵力,将他们的旗都换了后,前排的赵军一定以为遭到汉军伏兵夹击,心急如焚之下必然军心大溃。赵军越慌乱,汉军越安全。而当背水列阵的汉军勇士再次发出绝望的呐喊,赵军的心理崩溃了。
就这样,韩信将这场力量悬殊的、正面战场作战对自己没任何胜算的战争,活活地变成一场心理战,说明他过人的军事才能,这不是每个人都能模仿的。背水列阵是一步险棋,不是每个将领发出这一号令,都能取得胜利的,实际上只有韩信能做到,这要结合当时的情况以及敌方的情况。
首先是敌方将领陈余的轻敌才给了韩信孤注一掷的可能。其次,这也与韩信个人的军事天赋有关,他能根据当时的形势灵活变化,他所创立的兵法,兵书上都没有。而韩信虽然将一万精锐摆在背水一战的战场上,但仍然不是将“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他布置了更多的兵力在暗处,也就是所谓的“伏兵”。这么做看似凶险,其实稳妥,而且韩信还能安排两干骑兵在赵军身后捣鼓,这些人数加起来还不到他所将兵力总数的三分之一。几万人马被韩信安排做“伏兵”,当赵军溃退后,汉军前后夹击让赵军损兵折将,还擒获了赵王。如果没有他安排的“伏兵”,赵军20万之众能那么好搞定?
背水列阵并非简单的“向死而生”,也不仅仅是让士兵们感受到死的恐惧,还要让他们感受到生的渴望。韩信是怎么做到的呢?韩信配发士兵们的粮食都按照固定的量,既不至于让他们饿得头晕眼花,影响作战效率,又不会让他们吃得很饱,消磨战斗意志。韩信说:“今天,我们打赢赵军,就去赵军家里吃饭。”
士兵一听都来了精神,个个力战到死,就为了能早点吃上晚饭。背水列阵的战役让韩信一战成名,他的军事天才也为后代人所称赞,很多唐代诗人还写了诗赞美韩信将兵的能力。
邢大军据《看历史》整理
韩信“背水一战”是经典战术,他说置之死地而后生有两种结果,一种是“生”,一种是“死”,不过当人被逼入绝境时,士兵们就会有超出平时潜能的发挥,而借助这股力量或许可以“向死而生”。这场历史上著名的战役是在井陉口进行的,当时韩信带着数万汉军越过太行山,而赵王歇集中20万兵力等待着跟韩信决战。从地理位置上赵军扼守井陉口,居高临下,而且兵力雄厚。韩信不仅长途跋涉,他的兵力很多都是拼凑的,从各地招募的,在这种情况下,韩信如何“向死而生”的呢?
韩信的对手是个蠢货,跟袁绍一样刚愎自用,仗着自己的兵力多不把对方放在眼里,他帐下的李左车倒是个聪明人,说要偷襲韩信的粮草,要提防韩信,但陈余不听。战役结束后韩信拿出重金捉拿李左车,生擒了他,抓到韩信帐下当了谋士。韩信在打仗期间就注意情报的搜集,他发现李左车是个有脑子的人,就先派出探子,确定陈余没采纳李左车的战术,才敢排兵布局,这说明韩信为人的谨慎。韩信不但会战略战术,还会搞鬼。他弄了两干骑兵假扮赵军绕到赵军身后,让他们拔出赵军的战旗,插上自己的汉旗,这个小动作虽然不起眼,却是影响战争胜负的关键。
旗帜代表军心,如果赵军战斗到一半发现身后都是敌军的军旗,他们会军心大乱,从而影响战争的结果。其实汉军虽然在背水列阵中牢不可破,但赵军依然有很大可能突围,但韩信“偷袭”赵军后方兵力,将他们的旗都换了后,前排的赵军一定以为遭到汉军伏兵夹击,心急如焚之下必然军心大溃。赵军越慌乱,汉军越安全。而当背水列阵的汉军勇士再次发出绝望的呐喊,赵军的心理崩溃了。
就这样,韩信将这场力量悬殊的、正面战场作战对自己没任何胜算的战争,活活地变成一场心理战,说明他过人的军事才能,这不是每个人都能模仿的。背水列阵是一步险棋,不是每个将领发出这一号令,都能取得胜利的,实际上只有韩信能做到,这要结合当时的情况以及敌方的情况。
首先是敌方将领陈余的轻敌才给了韩信孤注一掷的可能。其次,这也与韩信个人的军事天赋有关,他能根据当时的形势灵活变化,他所创立的兵法,兵书上都没有。而韩信虽然将一万精锐摆在背水一战的战场上,但仍然不是将“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他布置了更多的兵力在暗处,也就是所谓的“伏兵”。这么做看似凶险,其实稳妥,而且韩信还能安排两干骑兵在赵军身后捣鼓,这些人数加起来还不到他所将兵力总数的三分之一。几万人马被韩信安排做“伏兵”,当赵军溃退后,汉军前后夹击让赵军损兵折将,还擒获了赵王。如果没有他安排的“伏兵”,赵军20万之众能那么好搞定?
背水列阵并非简单的“向死而生”,也不仅仅是让士兵们感受到死的恐惧,还要让他们感受到生的渴望。韩信是怎么做到的呢?韩信配发士兵们的粮食都按照固定的量,既不至于让他们饿得头晕眼花,影响作战效率,又不会让他们吃得很饱,消磨战斗意志。韩信说:“今天,我们打赢赵军,就去赵军家里吃饭。”
士兵一听都来了精神,个个力战到死,就为了能早点吃上晚饭。背水列阵的战役让韩信一战成名,他的军事天才也为后代人所称赞,很多唐代诗人还写了诗赞美韩信将兵的能力。
邢大军据《看历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