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不能这样对我!7岁留守男孩对妈妈的哭喊

来源 :家教世界·创新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dx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宵将至,在城里打工的父母开始陆续返城,留守儿童和父母又要开始上演一场场令人心酸的分离戏码。一个7岁多、小名峰峰的小男孩拉扯着妈妈的手,哭得撕心裂肺,嘴里一直说着:“你们不能这样对我!”的画面让人看了甚是心酸。
  这是来自四川成都瑞林村的一家,孩子那让人心碎的哭嚎向我们传达了一个信号:他不想跟妈妈分开!但我们也看到了母亲心酸的眼泪。
  和很多外出打工的父母一样,峰峰妈妈需要出去挣钱以供两个孩子读书。她还是单亲妈妈,经济压力特别大。峰峰的妈妈边流泪边说:“春节回来峰峰一直拉着她玩耍,连睡觉都要抱着,也不出去找小朋友耍。”这一切超乎寻常的黏妈妈的行为,只因孩子心里明白:如此亲密的时光只有一周,而他,已经缺失了太多太多的母爱。大年初八之后,妈妈又要离开,他又要变成了“留守儿童”了。
  峰峰只是六千多万留守儿童之一
  来自全国妇联2015年6月的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达6102.55万,其中独居留守儿童已达205.7万,也就是说,我国有六千多万的“峰峰”。
  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政府每一年都在努力。给予他们越来越好的生存条件,让留守的孩子也有学可上。但是,当一些儿童依旧与亲情阻隔,当他们依旧是“父母双全的孤儿”时,他们“留守儿童”的身份真的改变了吗?显然没有。
  仅仅靠政府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因为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取代家庭生活对儿童性格的塑造,也不会有任何关爱可以完全取代父母的关爱。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核心,亲子团聚才是根本。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外出务工人员要尽量携带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也是基于此考虑。
  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我想你们
  全国6100万留守儿童中约15.1%、近1000万孩子一年到头见不到父母,即使在春节也无法团聚。有4.3%的留守儿童甚至一年连父母的电话也接不到一次,一年电话联系一到两次的有885万,3个月通话一次的有1519万。
  在与父母通话都成为“奢侈品”时,留守儿童对亲情的渴望已到极限。曾有帮助过留守儿童的朋友回忆,一个四五岁大的小女孩,每天抱着妈妈的衣服睡觉,“因为上面有妈妈的味道”。孩子们的心声,有着多少对爱的渴望?
  糕妈之前说过一个故事:我老家有一个妈妈,孩子出生不久就参与了一个境外的劳务输出项目,收入颇为诱人,但3年不能回家,只能与孩子视频。亲友们虽感惋惜,却也一致觉得“用3年时间去赚10年的钱是划算的”。可是你们问过孩子的感受没有?是想要大房子还是妈妈的陪伴?
  妈妈的眼泪:哪一位母亲舍得与孩子分离
  看着峰峰妈的眼泪,所有当妈的都会觉得很心痛。如果有可能,我相信没有一位母亲舍得与孩子长时间地分离,但事实却往往无奈。一方面,家庭的贫困使得父母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以赚取家庭收入;另一方面,家中老人无法跟随到城中帮忙带孩子、孩子在城里入园入学难等问题,又阻碍了外出务工者“携娃”的可能性,连在身边都做不到,何谈亲子陪伴?
  最终,当父母亲尘埃落定回归家中时,却发现因为缺席得太久,尽管物质条件比之前优渥,但与孩子的心却越来越远,“管不好也管不了”,不少父母看着既熟悉又陌生的孩子,只能一声长叹。
  别让你的孩子成为 “新留守一代”
  说到贫困阶层的留守儿童,大部分妈妈可能并没有很强烈的共鸣。那么城市里的“新留守儿童”呢?很多家庭条件不错的孩子,一直跟老人或者保姆生活在一起,因为“爸爸妈妈要赚钱给宝宝买好吃的”。
  我们身边有不少朋友,带孩子的事情基本全部交给老人或阿姨,白天不带,晚上也不带。这样的亲子关系中,孩子的亲密感和安全感从何而来?妈妈如何敏锐地感受到孩子成长中的需求?还有一些父母,因为工作繁忙,而老人不愿意同住,只好把孩子送回老家。
  这些孩子,虽然生活优渥,也有隔代的宠溺,但很难享受到足够的父爱和母爱,这算不算“新留守”一代?
  【糕妈说】
  糕妈的父母都在农村长大。父亲退伍后,带着我跟母亲到城市里生活。没有老人,没有保姆,一穷二白的小两口白手起家,想想就知有多辛苦。我上幼儿园,妈妈就复工了,爸爸下班之后就把我拴在裤腰带上,他去哪儿我就去哪儿。跟着爸爸走街串巷,听爸爸讲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童年的记忆虽然清贫,却满满都是父母的爱和陪伴。
  电影《宝莲灯》中有句台词,“幸福就是沉香和妈妈在一起”,这应该是所有孩子简单又最大的心愿。如果可以,愿天下的宝贝们都不被留守,都能拥有自己童年的那一份专属幸福。
  “再难,也要把孩子带在身边。”现在的你也许很困难,但之后收获的也一定远超出你想象,总有一天,你会感谢自己的这个决定。
其他文献
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能带给人很多的好处,我喜欢读书,书本就像会散发香味的花朵一样,让我笑,让我哭,让我感动,让我思考……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叫《爱心树》,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谢尔·弗斯坦。  这本书讲的是男孩和树的故事。男孩和大树的感情很深,大树很喜欢小男孩,小男孩要什么,树就给他什么。最后树只剩下一小截木桩了,而小男孩也变成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最让我感动的是结尾时,男
比喻:“把一个东西比作另一个东西”  当我们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的时候,看一下有没有这“两个东西”,它们的名字是“本体”和“喻体”。  想想:怎么找出一句话里的本体和喻体呢?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本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喻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玉屑似的雪末随风飘扬。  本体是__________
有句俗语叫“端着金饭碗讨饭吃”,讽刺的是不懂变通、思维僵硬的人。把饭碗变成摇钱树,这就是云南白药牙膏的成功哲学。  云南白药牙膏的诞生,源于一次聊天。有位朋友对云南白药集团董事长王明辉说:“我刷牙经常满嘴血泡,就往牙膏里加一点云南白药药粉,还蛮有效果。”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王明辉眼睛一亮。回到集团,他要求公司的研发团队,进行科技攻关,生产含有云南白药活性成分的牙膏。研发团队经过一年时间的攻关,
18世纪,索非·热尔曼在一本名为《数学的历史》的书中看到,年近80岁的阿基米德因为专注地研究沙堆上的一个几何图形,疏忽了罗马士兵的问话,结果被长矛戳死。她想,能令人痴迷到将生死置之度外的问题,必定是世界上最迷人的问题了。  从那以后,15岁的索非·热尔曼对数学着了迷。可那时,学术界不鼓励女性研究数学。  邻居男生勒布朗,是巴黎综合工科学校大数学家拉格朗日的学生,因为学業艰难中途辍学了。索非·热尔曼
小明央求哥哥说:“你去向妈妈要点钱吧,周末咱俩去看场电影。”  哥哥不愿意,說道:“要去你自己去,妈妈又不光是我一个人的。”  “可你跟妈妈认识得早一些嘛!”  小明振振有词地说。
风,是猛烈的,它有时能轰隆隆地把很多很多的物品吹上蓝天,让人怎么蹦跳也拿不到。(这里是不是要分层?起笔写“风”的猛烈,很有现场感。)风是温柔的,它能使人变得凉快,也能使人变得闷热。(再写风的温柔,形成了对比。你小小年纪,写作的手法不错呀!)  春天的风,是温暖的,它将花吹开了,使大地万物复苏。(可以略展开一些吗?)  夏天的风,是懒惰的,不论人们怎么叫喊就是不肯起床。(这一句好像对应生活不紧密啊!
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老天爷去哪了?(起笔扣住自己的标题,好。我想问:这单独做一段,如何?)每天都下雨,下得还断断续续的,这雨绝对不是老天爷下的(为什么这样说?请交代一下。不然,大家不明白呀!),老天爷去哪了呢?(再次扣题)我猜啊,老天爷他出去玩了,和雷公电母一起,玉帝给他们放了假,他们的岗位由小雷公、小电母和小天爷担任。(呵呵,大胆的想象。不错。)小雷公、小电母、小天爷他们白天玩得很开心,
摘要:教育需要爱,爱也需要教育。本文从班级文化建设的角度结合班级环境、经典文化、班级活动三方面讨论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班级文化;爱的教育  爱是人性中最美的一面。一个具有爱的人,自信、坚强、幸福。在我国社会关系、家庭人口结构已发生巨大变化的新形势下,学生爱的意识在逐渐淡漠。教育需要爱,爱也需要教育,身为教育者要勇担此任。班级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整个学校教育功能的发
深圳作家刘美松口袋里不带一分钱,在全国各地进行了一场名为“诚信出发:一人一车,身无分文,100天游遍天下”的行动。他想用自己所谓的冒险之旅,来证明我们的社会,只要诚信在,信任仍在。   出发的当天,刘美松计划从深圳到海口。然而让他始料未及的是出发当天就遭遇迎头一瓢冷水。在海口海岸港,刘美松苦口婆心地向码头收费员、领导以及过轮渡的旅客一一亮出自己的底牌,报上自己的姓名和目的,态度也极其诚恳,然而两
我13岁的女儿玛蒂跟随一个慈善机构从中国汕头回来的那天,一脸兴奋。她不停地跟我说着她跟那些孤儿在一起时的情形。“妈妈,”她说,“我和他们一起玩,他们被我逗得哈哈大笑。”  “很好,甜心。”这并不令我感到意外,因为有玛蒂的地方总是笑声不断。而令我意想不到的是,玛蒂接着向我了解了许多关于婴儿的知识。  “妈妈,我有个想法,”玛蒂两眼闪着光,继续说,“我们收养汕头孤儿院的一个孤儿吧。”  玛蒂的话吓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