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文勇——企业家的书香人生

来源 :阅读(书香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ubup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记住雷文勇的名字,不因他是铁骑力士集团的董事长,而是因为一则趣闻:
  铁骑力士庆功宴上,成百上千的人举着酒杯,等着董事长雷文勇发表祝酒辞,雷文勇高举酒杯,运足了气,所有人的期待达到饱和时,雷文勇却道:“说句耿直话,哪个儿不干!”
  1992年,雷文勇怀揣3.5万元资金下海,租下一个仓库,办起了饲料厂。22年过去,如今的铁骑力士,已成为旗下拥有3条产业链、51家分公司、年产值50多亿元的产业王国,雷文勇也因此成为现代农牧行业的领军人物。无论是铁骑力士,还是雷文勇个人,都拥有了太多的荣誉:
  铁骑力士: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饲料行业最具竞争力十大品牌、5个国家级副会长单位等一系列“国字号”荣誉。
  雷文勇:全国劳动模范、中国饲料行业年度经济人物、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中国饲料经济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这些含金量极高的荣誉或身份,雷文勇似乎全不在意。走进雷文勇的办公室,你会发现,看不见一块奖牌一张证书,更看不见司空见惯的,与各级领导的合影,倒是满屋子的书,让你误以为撞进了某座图书馆。正因为此,年前由国家新闻出版总局评选的首届“全国书香之家”揭晓,全国996个家庭上榜,雷文勇的家庭榜上有名—这一看似虚幻的荣誉却让雷文勇极为安慰。他称,这是他所有荣誉中最重要的一项。也因为书的话题,我们进行了交流,由此了解到一些意外而感慨的故事,将这些故事串起来,你会看见一位企业家不一样的高度,也会看见雷文勇及其家庭不一样的人生。

书迷·书缘


  雷文勇爱书仿佛天生。出生于剑阁县开封镇的他,家境并不宽裕。他的书多半是从小伙伴处借来的,借啥读啥,但凡有字的东西,都恨不得拿来读:历史,小说,诗歌……上小学、初中时,他和二哥雷文军睡一张床,盖一床被子,一本《春秋》,他打着手电,在被子里翻来覆去读。常常是二哥一觉醒来,他还在被子里弓身看书。几十年后的2015年3月5日,二哥雷文军60岁生日时,雷文勇深情地对二哥说:我读书的那点底子,都是在你温暖的被窝里培养起来的。
  从省粮校毕业后,雷文勇被分到粮站工作,业务能力首屈一指,成为饲料方面的技术科长。可雷文勇非但不感到满足,甚至还有些煎熬。因为书,他过得十分窘迫:遇上一本好书,他不但读,还要“据为己有”。兜里的钱除了吃饭,都买成了书。以至于他和妻子杨秋平结婚时,两人搬到一起的最大家当,就是满满两大箱书。
  没钱买书就想挣钱。1992年,他下海创业时,他的目标已不仅是挣钱买书,而是挣够60万,出国留学—到国外去,读更多的书,见更大更广阔的世界。
  路在很多时候,一旦上了轨道,就有自己的逻辑。雷文勇创办了铁骑力士后,虽然未能如愿出国留学,可他爱书如命的性情一如既往:办公室像图书馆,家中随处是书,桌上、沙发、床头甚至厕所里,都有随手可拿的书。他笑侃自己:宁可半月无肉,不可一日无书。出门在外,候机或者等人,只要有一本书,时间便变得分秒可贵。即使在喧闹的街市、广场,他翻开书,世界便宁静无人。
  从冯友兰的《中国哲学通史》到《中外企业家传》,从《微软的比尔·盖茨》到《中国企业500强》,从古典诗文到当代文选……读书让他温雅,也让他生命里的血性奔涌。他喜欢成为成吉思汗那样的英雄,他的铁骑力士,便是由此获得的意象:长矛、骑士、战马。
  由书,他还珍惜所有有字的世界。无论是家里的保姆还是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都深知他的脾性,有字的纸张或字条,哪怕只写了一个字,都不能随便扔弃,得他自己处理。
  闲暇之时,他最喜欢的休闲是去新华书店,或者去旧书摊“淘宝”。旧书摊上的陈旧和灰尘在他眼里一点不觉得脏,反倒有一种疼惜和感动。新书旧书,他一视同仁,被他抱回家上賓一般放进书架,适时翻来,书香弥漫。常常在世界各地飞,他淘书的世界更加广阔,行李箱被书塞得满满的,过安检时超重已是常事。他便笑侃自己说:这是我一个恶习。
  如今,作为全国农牧行业首屈一指的企业家,雷文勇时常感慨的并不是他的成功和财富,而是他对书的感情:我比普通人幸运,我是个买得起书的读书人,在书店买书,无需翻看价格,只要喜欢,尽收囊中。
  他坦言,创建铁骑力士23年,他最大的财富,一是有一群共同抱团打天下的铁骑力士人,二是家中数以万计的藏书。熟悉雷文勇的人都知道,因为读书,他有了不一样的思维和方略,有了寻常人难以理解的远见和卓识,也因此,铁骑力士自诞生起,就出手不凡,战绩卓著,扩张之势稳健迅猛,成为绵阳乃至更广泛地区成功与财富的代名词。

橡树·木棉


  爱读书的雷文勇,多年来保留着一个习惯:写信。他写信,不是QQ邮箱里的简短留言,也不是半公开半做秀的微信微博,而是一对一真情实感的书信:给亲人,给朋友,给同事……
  读和写往往是相连的,文字的深处,有唯你才适的情感。雷文勇十分器重如今已成为公司执行总裁的李全。在培养李全的过程中,雷文勇没少花心思,除了言传身教,聘请大学教授专门为他授课外,他还给他写信,用文字的方式,贴己的情感,与他交流思想,为他分析自身的优缺点,帮他拓展视野和潜能。
  对同事,对朋友,对亲人,雷文勇伏案写信,传递真情,可对父辈,对老师,雷文勇的用心又有不同。读书人尊师,奉行的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雷文勇为恩师李正德持续28年过生日的故事,在铁骑力士传为佳话。
  雷文勇刚参加工作时,李正德是粮店所属浓缩饲料厂的厂长,雷文勇任技术科长。李厂长爱才惜才,对雷文勇十分关爱。他知道雷文勇爱读书,常常读至深夜,为了能让他多睡会,李正德每天早上跑步回来,都要为雷文勇打一壶开水,放两个馒头在桌上。工作上,更是对他悉心教指,大胆信任。细微的情义往往能深入骨髓。自那时起,雷文勇就将李正德视为“恩师”,并将恩师的生日,作为自己表达感恩之情最重要的日子: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四,他都要亲自为恩师操办生日,28年来,从未间断。今年的农历二月初四,是李正德70大寿,雷文勇为他举行了隆重的生日庆典。庆典上,雷文勇恭敬地站立,向老师深深地三鞠躬:谢天谢地谢正德!   在场的人目睹着这个场面,无不为雷文勇的真诚情怀所感动。
  对老师如此,对父亲,雷文勇又是一番不同的感悟:“有钱的人出力,那才是孝顺。”雷文勇的父亲已经103岁,身体健朗,为了表达孝顺,雷文勇专门为父亲准备了一辆三轮车,但凡有时间,他便自当“车夫”,拉着父亲到处走,到处看。
  为女儿取名雷博,可见雷文勇对女儿的期望。女儿刚满周岁,便带她去书店,女儿对书的热爱源自基因,伸出小手去摸书,店里的阿姨上前阻止,要小孩不摸书,一向温雅的雷文勇生气了,怨阿姨不明白书的真义。
  女儿十八岁时,父亲为她举行了成人礼,礼物是一张“碟片”:《雷博那些事儿》。片子里,画面与文字交融,情感与岁月历显:成长的足迹,亲情的细微,希翼的真切……







  在陪伴女儿成长的过程中,做父亲的雷文勇也体味着成长的快乐,为了与女儿有共同话题,他看韩剧,看日剧,看郭敬明;女儿要去美国留学,学经济学,学美国历史,他找来经济学和美国历史认真研读。
  毫无疑问,女儿秉承了父亲爱书的性情,走到哪里,口袋里都带着书,到美国来去,行李再重也舍不得少搁几本书。
  女儿20岁时,从美国回公司授课,面对众多比她成熟甚至年长的“学生”,女儿响亮提出:要精神时尚,内心强大。
  最让人感慨的是雷文勇和妻子杨秋平的情感历程。雷文勇和杨秋平的爱情,是从图书馆里“泡”出来的。结婚之后,两人爱读书的习性从未改变。杨秋平至爱的一首诗,是舒婷的《致橡树》: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多年来,书作为桥梁始终将“橡树和木棉”紧紧连结在一起,既相依相偎,又相对独立,雷文勇和杨秋平之间,便不可能出现许多成功家庭常出现的境遇:一个人进步了,成功了,另一个人却远远地落在后面,最终导致分离和怨尤。
  出现在他们之间的,是一种奇迹般的惊人的相似:
  丈夫雷文勇就读武汉粮院,妻子杨秋平就读郑州粮院;夫是四川大学MBA、妻是南京理工大学MBA;夫是14期长江商学院学员,妻是20期长江商学院学员;夫是全国劳模,妻是全国三八红旗手;夫是绵阳商会会长,妻是绵阳女企业家协会会长;夫是四川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妻是四川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夫是四川十大杰出青年,妻是四川十大杰出女性等等。
  2014年,雷文勇妻子杨秋平五十岁生日那天,雷文勇给妻子备好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碟片《知·秋》。妻子名杨秋平,五十岁生日,又是人生之秋的开始,名《知·秋》,朴实深情。碟片中详细记述了二十多年来夫妻共同的记忆,妻子的情趣情致,一些难忘的小故事,并特意附上一封“情书”。

雷门家训


  侄儿生日时,雷文勇想着送一件礼物给侄儿,最终他送出的礼物出乎意料,“雷门家训”:
  厚道做人,勤奋做事,诚信立业,厚德载福,身有绝技,善干善成,孝道为先,爱国爱家。
  八句话32个字,寓意深远涵盖广阔,做事做人,品格才能,父母家国……用篆字刻在一方玉石上,为庄重深厚的内容赋予了一种古朴典雅的形式,抽象的精神有了具象的载体。雷文勇说,我以后的财富就是“雷门家训”,如果有什么传家宝的话,也就是“雷门家训”。
  古往今来,中国多数的书香之家,都有类似的“传家宝”。难怪之前,说到荣获“全国书香之家”的感受時,雷文勇表现出少有的欣喜与安慰:如果我这代人不能成为书香之家,那我的女儿、我的孙子肯定是。
  如今,他的家庭成了货真价实榜上有名的国家级“书香之家”。
  然而,雷文勇深知,“书香之家”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种修养和积淀的历程。在中国,“书香之家”大体对应于西方所言的“贵族”。而贵族,绝不仅仅指财富的拥有。常言道,三代人才能培训出一个“贵族”,可见“贵族”一词里,财富的积累,精神的高贵,时间的久远,历史的传承,缺一不可。
  由此,我仿佛洞见了深藏在雷文勇心底里真正的“野心”,也由此洞见了在商战中常胜、以成功者身份立于世的雷文勇,其着力点更在于精神世界的拓展和生命意义的追寻,更在于以价值立世—他是和平年代里难得的,以勤奋和激情征战“疆场”的真正的骑士。
  (摘编自“中国文明网”)
其他文献
夏目漱石(1867-1916),本名夏目金之助,笔名漱石,日本近代作家。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他对东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诣,既是英文学者,又精擅俳句、汉诗和书法。写小说时他擅长运用对句、迭句、幽默的语言和新颖的形式。他对个人心理的描写精确细微,开启了后世私小说的风气之先。  十月搬到了早稻田。在寺庙般的书斋里一脸清净地支颐独坐,三重吉来了,说养只鸟吧。我说
期刊
在我观察过的独居的昆虫中,蜘蛛最聪明。它的动作,就是对曾经专心研究过它们的我来说也似乎难以置信。这种昆虫的天生形体,是为了战斗,不仅和其他昆虫,而且和它们的同类相斗。大自然似乎就是为了这种生活场景而设计了它们的形体。  它们的头和胸覆以天然的坚硬甲胄,这是其他昆虫无法刺破的。它们的身躯裹以柔韧的皮甲,可以抵挡黄蜂的蜇刺。它们的腿部末端的强壮,与龙爪类似,并且脚爪之长简直像矛一般,足以对付远处的进攻
期刊
“南唐二主”李璟和李煜父子,在历史上是以文学史人物著称的。王安石曾与黄庭坚谈“江南词何处最好”,山谷云“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荆公则认为未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而我们知道,这些妙句都分别出自李煜和李璟之手。若以王国维的观点,则是李璟“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在“小楼吹彻”之上,“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第一流的词人,治国理政的手段又如何呢?—毕竟他们的本职是帝王。本
期刊
2016年最后一天晚上,我从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出来,沿着劳动南路向南走。一路车水马龙,火树银花,流光璀璨。走到友谊西路交界的广场,西边是西安计量院大楼,西南是高新电子市场,南面“一品足轩”四个大字灿烂四射。东边“永明岐山哨子面”的招牌金光闪闪。此店东邻西北工业大学,所处位置在唐代叫光德坊,东北隅是京兆府公廨,旁边是慈悲寺。在两者之间,夹着一处不起眼的偏院,本是孙思邈的故宅,在马伯庸《长安十二时辰》
期刊
大学作为独特的文化机构,其首要功能还是“教书育人”,而不是让人观赏。若管理者只是从游客的观赏中看到了“商机”,就有不务正业之嫌。  “四川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称,2017年7月27日,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官网挂出《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校园3A景区建设规划方案征集比选公告》,旨在按照3A景区旅游规划要求,将学院打造成3A级景区。兴师重教之地究竟该不该成为景区,校园该不该成为游客穿梭的场所……一系列疑
期刊
2017年7月1日,美国ABC团队师生一行10人来澄,在江阴市峭岐实验小学开展为期近一个月的文化教育交流活动。  美国ABC项目全称America Bridge China (中美桥),是中美两国学校间跨文化語言、教育的交换项目,在江阴籍美籍华人吴南燕女士的促成下,从2005年开始就在江阴市开展活动,并安排峭岐实验小学的师生多次出访美国。  活动期间,美国ABC团队师生相继参观游览了鹅鼻嘴公园、黄
期刊
自小记忆力超群,  《滕王阁序》过目成诵  茅以升,字唐臣,1896年1月9日出生于镇江。以升自幼就显露出与众不同的地方。从性格上看,以升继承母亲韩石渠的地方较多,而他的哥哥以南和弟弟以新则更像父亲。以升生来就很聪明,记忆力超强,口才也很好,喜欢交际和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这一点很像其祖父茅谦。以升7岁进入柳翼谋办的新学校—思益小学。但此前他在3岁的时候就随母亲识字并和祖父学写毛笔字,4岁的时候同哥哥
期刊
俄羅斯艺术家安东·古季姆用充斥黑色幽默的漫画,告诉我们生活除了有趣,更有让人深思的荒诞和冷酷。考验智商的时候又到了,这些极具内涵的漫画你能看懂多少?
期刊
从小时候听闻茜茜公主的传说,再到中学课本里的音乐家李斯特、诗人裴多菲……对于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我向往已久。  最近,我终于如愿以偿去布达佩斯待了几天。除了厚重的历史,对那里的另一种印象更为深刻:当地人对于记忆的敬重由来已久,而这正是这座城市巨大魅力的真正源泉。  正如中国的武汉由三镇合成,布达佩斯也是1873年由多瑙河左岸的城市布达、老布达和右岸的佩斯三座城市合并而成。虽然叫“
期刊
《天龙八部》里,慕容复是个绕不开的角色,他矢志复国,却行为卑鄙、功败垂成。慕容复在姑苏燕子坞的庄园叫参合庄,一门家传武功叫参合指,正是源自令慕容家族痛心疾首的参合陂之战。  在参合陂战场上,后燕帝国的霸业由盛转衰,看似弱小的拓跋鲜卑北魏国却趁势崛起,最终完成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就请列位看官跟随笔者走近残阳如血的参合陂,看看历史上真实的“慕容复”和他那昙花一现的帝国。  源出一脉,并立称雄  慕容鲜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