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教学法在高职护理专业生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 :护理实践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123321y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高职护理专业生理学课程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7月学校2019级高职护理专业在校学生106名,按组间基本特征匹配原则分为观察组54名和对照组52名.观察组采取PDCA循环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学生教学后各项考核成绩、学生对教师教学满意度评价、学生对自身认可度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能有效提高高职护理专业生理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对自身及教师教学效果的满意度.
其他文献
本文阐释了电絮凝脱色机理,介绍了电絮凝结合上浮糖浆对原糖浆脱色的工艺流程,阐述了电化学技术在制糖工业中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基于CFD对一艘大型集装箱船在模型尺度下进行了自航数值模拟,从厚度比、后掠角和展径比3个因素研究了舵鳍对船舶推进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安装舵鳍有利于提升船舶推进效率.随着舵鳍剖面厚度比的增大,船体推进功率先减小再增大,出现极值;随着舵鳍后掠角增大,船体推进功率先减小再增大,出现极值;随着舵鳍展径比增大,船体推进功率先减小再增大,再呈现缓慢增长趋势,出现最佳值.CFD分析结果与模型试验相比,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海洋立管是连接浮式平台和海底井口的关键设备,涡激振动是其疲劳损伤的主要原因,海洋生物吸附等因素会影响立管表面的粗糙度,使涡激振动特性更加复杂.论文基于CFD(计算流体动力学)与CSD(计算结构动力学)的双向流-固耦合方法,引入粗糙壁面速度梯度修正模型,构建粗糙立管涡激振动数值计算程序,研究粗糙度、来流速度等参数对涡激振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来流速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增大,立管来流向与横流向的振动频率显著增大.较大的表面粗糙度会强化立管来流向多频和宽频振动,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会抑制立管来流向多频和宽频
研究并靠系泊双浮体系统耦合动力响应特性.建立了时域动力学模型.基于三维势流理论和时频转换关系计算浮体水动力,编制动力学求解程序,并验证了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分析了耦合水动力对并靠双浮体运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水动力耦合对两船运动影响机理复杂.其中,对横摇影响最为显著,横摇极值最大增量大于25%;横荡、垂荡、纵摇受到的影响次之,运动极值最大增加量为10%~20%;纵荡和艏摇受到的影响最小,运动极值最大增量在10%以内.当波浪周期较高时,船舶运动剧烈,其纵荡、横荡、艏摇均呈现显著的非线性特性.船间系缆拉力极
随着水深增加,深水油气田结构物的安装对施工设备和资源的要求也变得更高,需要分析确定合适的作业气候窗口来确保安装作业顺利完成.以1 500m水深的深水管汇吸力桩为例,通过对其水动力参数进行详细分析,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吸力桩下放安装过程中的3个关键过程进行了研究,包括飞溅区穿越,下放中通过不同水深和海底附近着陆阶段等.飞溅区穿越阶段重点评估了结构受到的砰击载荷;在下放中通过不同水深阶段,采用PHC装置有效避免了随着水深和吊装总体重量的增加可能出现的系统共振现象;在海底附近着陆阶段对同时利用AHC和PHC装置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模型,在船体型线参数化的基础上,建立了船型特征参数到船体型线几何点坐标的映射,形成了一种基于船型特征参数的船体型线逆向重构方法.在含有450余个样本的超大型油船数据集上开展了应用研究,对比两种参数组合的逆向重构效果.经CFD方法验证,建立的船体型线逆向重构方法能够更加快速地生成船型几何,与原型相比,重构船型总阻力系数的CFD计算误差约为1%~2%.
目的 探讨全程跟进式赋能教育及营养管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康复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8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营养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全程跟进式赋能教育及营养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营养指标、疾病认知水平及锻炼依从性.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体质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鼻咽癌、放疗、饮食方案、自我护理方面疾病认知水平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路径式管理法在断指再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12月于医院行断指再植手术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2020年1—12月于医院行断指再植手术的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式家庭护理管理,观察组接受家庭护理路径管理法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手功能恢复优良率和家庭照顾者家庭护理技能掌握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照顾者家庭护理技能掌握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家庭护理路径管理法
目的 探讨7S管理融合清单改革法在ICU患者人工气道湿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福建省某三级甲等医院ICU建立人工气道的4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0例.对照组按常规气道湿化操作标准进行气道湿化,观察组在常规气道湿化操作基础上应用“7S管理融合清单改革法”进行气道湿化.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痰痂形成率.结果 观察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痰痂形成
目的 探讨预见性优质护理干预在人工耳蜗微创植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医院接受人工耳蜗微创植入术治疗的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组间年龄、性别匹配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应急处理反应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患儿及家属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言语识别率,听觉行为分级问卷(CAP)、言语可懂度分级(SIR)、听觉整合量表测试(MAI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