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广宁老促会积极投身到老区的发展中来。他们充分发挥参谋助手和桥梁纽带的作用,围绕老区人民的企盼和诉求,勤恳、扎实地开展工作,努力在“促”字上做文章,在“进”字上争实效,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为老区的发展献计出力,以促进老区发展为己任,使广宁老区的发展取得了实质性成效。
用足用活老区政策,找准老区建设项目
“广宁是广东的重点革命老区之一,抓全县工作也是抓老区工作。”县老促会会长吴冠儒说。吴冠儒是县委专职副书记,主抓老区工作。由县委副书记兼任老促会会长,在广宁已经是一个历史传统了。吴冠儒认为,这正说明广宁县委、县政府对老区工作的重视,老区人民的困难和问题,可以很快上升到县委决策层。“老区人民为革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和牺牲,但现在广宁老区发展还相对比较落后,要缩小老区和发达地区的差距,就必须全力支持老区战略性重点项目建设。”“担任县老促会会长,发自内心愿意把这份工作做好,老区人民的那种淳朴令我感动,我们要争取一年为他们办几件实事。”
2012年以来,广宁老促会认真传达和贯彻时任省委书记汪洋关于“区别对待、扶持重点、分类指导、带动全局”的讲话精神,结合广宁老区的实际,提前对老区建设的新思路进行了谋划,并在县委副书记吴冠儒主持下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收集相关资料,撰写出《关于要求把广宁列入省革命老区建设重点扶持县》的申报材料。在市老促会的大力支持下。该申报材料已上送到省有关部门,并得到了高度重视。该县用足用活了革命老区建设政策的做法,值得称赞。
近年来,在老促会的不懈努力下,广宁成功申报“把革命老区广宁县列入全国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为老区人民找到一条脱贫致富的长效路子。广宁老促会协同林业部门,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实现老区人民长效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规划用4年时间新种油茶8万亩,至2015年全县油茶面积将达到10万亩。功夫不负有心人,广宁顺利“列入全国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这为广宁老区人们的油茶发展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据了解,该县老促会还为革命老区镇石咀镇争取农建项目做了大量工作。石咀是革命老区镇,农田水利落后。县老促会根据调研了解到,该镇群众迫切需要改善该镇的水利设施,随即向上级部门汇报,调研报告得到了水利部门的重视。石咀镇农田水利建设整治项目在省、市老促会的支持和指导下,成功列入省级规划的小型灌区改造工程3宗,共投入资金380万元;列入小型水利改造的山塘2宗、陂头2宗,引排水8公里项目安排建设资金120万元。此外,还把石咀镇列入市级小型农田水利示范镇。按照市小型水利示范镇的标准建设,共四个小项目,安排投入资金1000万元;成功把石咀镇列入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规划,在石咀镇小流域内建设18个小项目,规划投入资金2500万元。以上项目实施,共争取到建设资金4000多万元,覆盖石咀镇全镇,受益老区群众17000多人。目前,这一系列项目已进入施工前期阶段。据悉,这些工程将彻底地改变石咀镇水利的落后状况,老区人民将得到真真正正的实惠。
在向上级争取资金方面,广宁老促会同样没闲着。为帮扶老区村办油茶种植项目,2012年,广宁老促会向上争取老区建设资金20万元,分别在排沙镇沙心崀乌石坑村、赤坑镇赤坑村开办种植油茶基地各100亩;为解决边远老区自然村沙埔路建设,2012年,广宁老促会向上级争取到解决老区自然村沙埔路建设资金12万元,帮助排沙镇蚌溪村、联和镇联星村、赤坑镇合成村,解决共8公里长的自然村沙埔路的改造,为铺硬底化水泥路打下基础,解决了老区群众“行路难”问题。
广宁老促会历来重视发放烈士后裔助学金工作,2012年,老促会争取到上级下拨资金2.3万元,发放给36个在读高中、中技、大专、本科的烈士后裔,资助其学业,使其不因贫困而辍学,告慰了烈士在天之灵。按照省老促会的要求,广宁老促会还对1995年以来毕业的由老促会资助过的烈士后裔成长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和记录。
继续做好项目的跟踪落实
近年来,广宁老促会积极跟踪落实镇卫生院建设项目,其中,有横山、螺岗、谭布、赤坑、排沙、坑口6个老区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建设。去年,县政府投入资金600万元,每个镇100万元。现已有三个镇的楼房竣工交付使用,有三个县镇已进入收尾工作,近期可投入使用。老促会的促进和跟踪落实,使老区镇卫生院的医疗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收到了实效。
为跟踪落实老区群众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县老促会向上级争取资金282万元,促成了10个镇81所学校饮水安全扩网工程的建设,16000师生和老区百姓饮上“安全放心水”。
目前,广宁县行政村道硬底化虽然已经全面完成,但对于一些落后的老区镇村,不少偏远的自然村道路硬底化尚需解决。为继续跟踪落实解决“行路难”问题,在县老促会的督促和建议之下,2012年县交通部门花大力气做好老区分散自然村公路硬底化建设,共投入资金2324万元,为51条老区自然村铺通硬底化公路83公里,使16000多老区人民走上幸福路,“行路难”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县老促会的工作很繁杂,开展起来并不容易。老促会的老同志们不遗余力,不计得失,为老区群众排忧解难不停地鼓与呼。他们的精神,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大公无私。
用足用活老区政策,找准老区建设项目
“广宁是广东的重点革命老区之一,抓全县工作也是抓老区工作。”县老促会会长吴冠儒说。吴冠儒是县委专职副书记,主抓老区工作。由县委副书记兼任老促会会长,在广宁已经是一个历史传统了。吴冠儒认为,这正说明广宁县委、县政府对老区工作的重视,老区人民的困难和问题,可以很快上升到县委决策层。“老区人民为革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和牺牲,但现在广宁老区发展还相对比较落后,要缩小老区和发达地区的差距,就必须全力支持老区战略性重点项目建设。”“担任县老促会会长,发自内心愿意把这份工作做好,老区人民的那种淳朴令我感动,我们要争取一年为他们办几件实事。”
2012年以来,广宁老促会认真传达和贯彻时任省委书记汪洋关于“区别对待、扶持重点、分类指导、带动全局”的讲话精神,结合广宁老区的实际,提前对老区建设的新思路进行了谋划,并在县委副书记吴冠儒主持下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收集相关资料,撰写出《关于要求把广宁列入省革命老区建设重点扶持县》的申报材料。在市老促会的大力支持下。该申报材料已上送到省有关部门,并得到了高度重视。该县用足用活了革命老区建设政策的做法,值得称赞。
近年来,在老促会的不懈努力下,广宁成功申报“把革命老区广宁县列入全国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为老区人民找到一条脱贫致富的长效路子。广宁老促会协同林业部门,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实现老区人民长效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规划用4年时间新种油茶8万亩,至2015年全县油茶面积将达到10万亩。功夫不负有心人,广宁顺利“列入全国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这为广宁老区人们的油茶发展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据了解,该县老促会还为革命老区镇石咀镇争取农建项目做了大量工作。石咀是革命老区镇,农田水利落后。县老促会根据调研了解到,该镇群众迫切需要改善该镇的水利设施,随即向上级部门汇报,调研报告得到了水利部门的重视。石咀镇农田水利建设整治项目在省、市老促会的支持和指导下,成功列入省级规划的小型灌区改造工程3宗,共投入资金380万元;列入小型水利改造的山塘2宗、陂头2宗,引排水8公里项目安排建设资金120万元。此外,还把石咀镇列入市级小型农田水利示范镇。按照市小型水利示范镇的标准建设,共四个小项目,安排投入资金1000万元;成功把石咀镇列入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规划,在石咀镇小流域内建设18个小项目,规划投入资金2500万元。以上项目实施,共争取到建设资金4000多万元,覆盖石咀镇全镇,受益老区群众17000多人。目前,这一系列项目已进入施工前期阶段。据悉,这些工程将彻底地改变石咀镇水利的落后状况,老区人民将得到真真正正的实惠。
在向上级争取资金方面,广宁老促会同样没闲着。为帮扶老区村办油茶种植项目,2012年,广宁老促会向上争取老区建设资金20万元,分别在排沙镇沙心崀乌石坑村、赤坑镇赤坑村开办种植油茶基地各100亩;为解决边远老区自然村沙埔路建设,2012年,广宁老促会向上级争取到解决老区自然村沙埔路建设资金12万元,帮助排沙镇蚌溪村、联和镇联星村、赤坑镇合成村,解决共8公里长的自然村沙埔路的改造,为铺硬底化水泥路打下基础,解决了老区群众“行路难”问题。
广宁老促会历来重视发放烈士后裔助学金工作,2012年,老促会争取到上级下拨资金2.3万元,发放给36个在读高中、中技、大专、本科的烈士后裔,资助其学业,使其不因贫困而辍学,告慰了烈士在天之灵。按照省老促会的要求,广宁老促会还对1995年以来毕业的由老促会资助过的烈士后裔成长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和记录。
继续做好项目的跟踪落实
近年来,广宁老促会积极跟踪落实镇卫生院建设项目,其中,有横山、螺岗、谭布、赤坑、排沙、坑口6个老区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建设。去年,县政府投入资金600万元,每个镇100万元。现已有三个镇的楼房竣工交付使用,有三个县镇已进入收尾工作,近期可投入使用。老促会的促进和跟踪落实,使老区镇卫生院的医疗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收到了实效。
为跟踪落实老区群众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县老促会向上级争取资金282万元,促成了10个镇81所学校饮水安全扩网工程的建设,16000师生和老区百姓饮上“安全放心水”。
目前,广宁县行政村道硬底化虽然已经全面完成,但对于一些落后的老区镇村,不少偏远的自然村道路硬底化尚需解决。为继续跟踪落实解决“行路难”问题,在县老促会的督促和建议之下,2012年县交通部门花大力气做好老区分散自然村公路硬底化建设,共投入资金2324万元,为51条老区自然村铺通硬底化公路83公里,使16000多老区人民走上幸福路,“行路难”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县老促会的工作很繁杂,开展起来并不容易。老促会的老同志们不遗余力,不计得失,为老区群众排忧解难不停地鼓与呼。他们的精神,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大公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