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英语课程界定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的课程,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同时还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关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意志品质、生活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素养的熏陶。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英语课程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改变传统教学中过于关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英语课程人文性的教学现状。
一、融入情境,走进文本,体验情感,提升人文素养
(一)巧用素材资源,激发内在情感
在现今这个信息时代,日常教学中,我们教师最欠缺的不是素材资源,而是对纷繁多样的资源的筛选使用的能力。丰富的课程资源为英语教学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契机。我们可巧用这些视听资源,创设各种生动的情境,构建学生情感体验的平台。
1. 激活内在情感
新课伊始,老师采用了师生对话的形式,問一些和当天主题直接相关的话题。学生回答后,随即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学生在课前欣赏相关的各种图片。通过图片欣赏,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体验人与动物的真挚情感。为本故事的学习垫定了情感的基石。
2. 借助音乐素材,丰富情感体验
好的音乐给予人美的享受,是帮助学生体验情感的有效载体,在英语课中适当的配乐能给课堂创造感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反思自己的教学以及平时听课所看到的一些现象,我们有时候在课堂上也会用一些配乐,但有时候此举没能为课堂服务,例如有些老师单纯把配乐当作是学生做练习时的“计时器”,又或是为了课堂“有气氛”一些,在学生写作时放音乐,这无疑干扰了学生的思维,显得“画蛇添足”了。
(二)巧设情境,激发情感共鸣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能使教学活动生活化、趣味化和真实化。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想尽办法创设的情境却不贴切,有很多问题,这不仅占用了课堂教学的宝贵时间,而且干扰学生感悟和理解语言意义。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领悟语言内涵,触动内心情感。这样的活动设计,能给小学生深刻的感受和印象,是普通说教无法达到的思想教育效果。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展示一幅幅色彩逼真、形象生动的画面,配有乐器声,栩栩如生。再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和真人的录音,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全体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教育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思想素质、情感素质和英语语言素质。
(三)朗读感悟,内化语言,回味情感
语文课讲究“读”书,有感情地朗读。现今我们英语课更注重的是“能读出”“能读准”,而感情朗读则是另一个层次。很多学生读书都变成唱书,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没有感情的融入,听起来生硬,更没触动到学生的感情。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恰当的语气朗读,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感悟所学文字的含义,感受文本的韵律美、内涵美和情感美,达到语言和情感的有机统一。在不断尝试中让学生理解文本含义,体会文本所蕴含的情感。理解文本后,让学生自主朗读整个文本,从而加深对语言的理解,进一步内化语言。
(四)作业延伸,情感升华,以学导行
巧妙布置作业能把课堂延伸到课外。我们平时布置作业一般比较偏向语言知识与技能的训练,情感教育作业这一方面在英语课里面几乎是空白。教师应布置开放性的作业,设置一个情景,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尽情表达心中所想,再次深化情感目标,升华主题,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达到以学导行的目的。
二、问题引导,激发想象,创新思维,提高学习能力
(一)问题引导,放飞思维
新修订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通过自主探索、合作阅读等多种阅读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二)借助插图,推测想象
我们要创造性地利用好插图资源,设疑让学生去推测、联想。学生通过观察插图,在问题的引领下,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推测和想象,激活已有知识,诱发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求异思维。
责任编辑 李少杰
一、融入情境,走进文本,体验情感,提升人文素养
(一)巧用素材资源,激发内在情感
在现今这个信息时代,日常教学中,我们教师最欠缺的不是素材资源,而是对纷繁多样的资源的筛选使用的能力。丰富的课程资源为英语教学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契机。我们可巧用这些视听资源,创设各种生动的情境,构建学生情感体验的平台。
1. 激活内在情感
新课伊始,老师采用了师生对话的形式,問一些和当天主题直接相关的话题。学生回答后,随即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学生在课前欣赏相关的各种图片。通过图片欣赏,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体验人与动物的真挚情感。为本故事的学习垫定了情感的基石。
2. 借助音乐素材,丰富情感体验
好的音乐给予人美的享受,是帮助学生体验情感的有效载体,在英语课中适当的配乐能给课堂创造感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反思自己的教学以及平时听课所看到的一些现象,我们有时候在课堂上也会用一些配乐,但有时候此举没能为课堂服务,例如有些老师单纯把配乐当作是学生做练习时的“计时器”,又或是为了课堂“有气氛”一些,在学生写作时放音乐,这无疑干扰了学生的思维,显得“画蛇添足”了。
(二)巧设情境,激发情感共鸣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能使教学活动生活化、趣味化和真实化。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想尽办法创设的情境却不贴切,有很多问题,这不仅占用了课堂教学的宝贵时间,而且干扰学生感悟和理解语言意义。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领悟语言内涵,触动内心情感。这样的活动设计,能给小学生深刻的感受和印象,是普通说教无法达到的思想教育效果。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展示一幅幅色彩逼真、形象生动的画面,配有乐器声,栩栩如生。再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和真人的录音,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全体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教育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思想素质、情感素质和英语语言素质。
(三)朗读感悟,内化语言,回味情感
语文课讲究“读”书,有感情地朗读。现今我们英语课更注重的是“能读出”“能读准”,而感情朗读则是另一个层次。很多学生读书都变成唱书,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没有感情的融入,听起来生硬,更没触动到学生的感情。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恰当的语气朗读,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感悟所学文字的含义,感受文本的韵律美、内涵美和情感美,达到语言和情感的有机统一。在不断尝试中让学生理解文本含义,体会文本所蕴含的情感。理解文本后,让学生自主朗读整个文本,从而加深对语言的理解,进一步内化语言。
(四)作业延伸,情感升华,以学导行
巧妙布置作业能把课堂延伸到课外。我们平时布置作业一般比较偏向语言知识与技能的训练,情感教育作业这一方面在英语课里面几乎是空白。教师应布置开放性的作业,设置一个情景,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尽情表达心中所想,再次深化情感目标,升华主题,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达到以学导行的目的。
二、问题引导,激发想象,创新思维,提高学习能力
(一)问题引导,放飞思维
新修订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通过自主探索、合作阅读等多种阅读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二)借助插图,推测想象
我们要创造性地利用好插图资源,设疑让学生去推测、联想。学生通过观察插图,在问题的引领下,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推测和想象,激活已有知识,诱发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求异思维。
责任编辑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