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的国家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一些发展处于领先地位的区域,城市和农村的面貌已难以分辨。但是,就教育而言,城乡差别却依然鲜明,甚至有日益扩大的趋势,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城乡教育失衡。那么,目前教育的城乡失衡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些什么?
一、城市学校生数的爆满和农村学校生数的锐减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造成了“守巢”的人和“留守儿童”的大量出现。部分父母不惜花费自己多年的积蓄,在城里购买住房,将儿女带到城里自己的身边去读书,成了新的“城里人”;还有部分父母在城里租房,供自己居住和子女读书。这样一来,城里的学校便人满为患,班级容量大,老师负担加重,身心疲累可想而知。一些在社会上声誉较高的星级学校,一个年级就能有三十多个班级,比多数乡镇一个中学或小学的人还多。相比之下,农村中小学的在校生数逐年减少,有的已形不成办学规模,面临即将被撤并的境地。真正的“门庭冷落鞍马稀”。有些农村中小学由于种种原因已被“布局调整”了,只剩下空荡荡的校舍。笔者所在的县是有着一百多万人口的一个大县,以前大多数乡镇的中、小学都有千人以上,而现在仅一个县城的生数与全县二十多个乡镇的总和已几乎相等。据笔者调查,目前全县乡镇中学生数超出一千以上的只有3所,小学只有2所了,大多数的学校只有几百人,少的学校仅有二百人左右,有一所学校的初三学生竟然还不足二十人。
二、城镇的繁华和农村的冷落
大量的进城务工人员,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的繁华兴旺,还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城里的学校多起来了,公办学校不断扩大自己的规模,民办学校此起彼伏。房价自2003年以来已涨了几倍,尤其在城里重点学校周围的房价更贵,让人瞠目结舌;城里的学校、工厂、商场、饭店多起来了,楼房的层数赛着增高:街道宽起来了,行人和来往车辆多起来了,霓虹灯目不暇接;每当学校放学或节假日,学校门口好不热闹,接送学生的车辆比比皆是,只能在如蚁的人群里慢慢蠕动。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农村中小学的生数已是今非昔比,且每学期都在不断流失。虽然学校面貌经过这些年来“危房改造”、“六有”、“三新一亮”、“四配套”的建设,但因生数甚微、尖子生不断流失、教学质量下降、人心不安等原因,学校的人气始终旺不起来。
三、新的教育不平衡
1.城乡、施教区非施教区学生读书费用负担的不公平。虽然新义务教育法已经实施,规定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书本费和学费,但局限于学生只能在自己户口的所在地“施教区”就读,对于要到城里读书的“非施教区”农村孩子而言,等于没有这个政策一样,仍然得交付巨额的“择校费”、“贊助费”或借读费,要承受城里大多数家庭不必承担的巨额经济负担。牌子响师资硬的学校,门槛就更高了,让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望尘莫及。一家市区里条件好的幼儿园,更是开出天价“赞助费”。学校尤其是学前教育的幼儿园和高中不同名目的高额收费,给家长们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在高额的读书费用面前,部分孩子放弃求学,又像他们的父母一样走上打工谋生之路。难怪人们总结出了当今社会的新“三座大山”:买房、读书、看病,难怪一些人大代表呼吁应将幼儿和高中教育纳入国家义务教育的范畴。
2.校与校之间、城与乡之间教师待遇收入的不平衡。农村孩子的大量进城。导致了城里学校公办学校规模的扩大和民办学校的增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了优势的学校和原本条件就好的重点学校,处于良性发展的阶段,生源不愁,经费不愁。笔者所在地是苏北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县城,然而城区目前条件好的学校,每个月的奖金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同处城区的其他学校则因校而异,多少不等。农村的学校就差得多了,几乎没有所谓的“奖金”。不仅城与乡,就是县城与市区、县与县之间,教师的待遇差别也很大,别的县和市区的老师,工资除了国标、省标外还有市标,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等,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还只拿着尚未完全的国标工资,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可能还是属于未来的梦,同等职称的老师月工资比起市区来要差一大截。
3.城乡学校师资配备的不平衡。城里的学校有着优美的教学环境,雄厚的师资,设备配备齐全,占据天然优越的地理位置,拥有相对充足的优质生源,比较丰厚的教师待遇,再加上上级行政主管部门“锦上添花”的重视与支持,大大增强了在教育竞争中的优势。相比起来,农村的中小学,生员逐渐减少,优生不断流失,整体素质、升学率明显低于城里学校:老师待遇不高,队伍欠稳:很少有师范院校毕业生愿意下乡任教,每年的毕业生招聘分配,又总是首先考虑城里学校的需要,加上素质较高的骨干教师早被城里学校逐步挖走,无奈之下,为了维持正常教学,跨学科任教、拔高使用便成了农村学校的正常现象,教学质量短时期内难以提高,这又加剧了农村学校发展的恶性循环。
由此看来,城市教育的迅速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带来了有利发展的一面,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城市要建设,但不应以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为前提;国家要发展,应建立在提高全体公民的整体素质基础上:社会要前进,也应充分考虑城乡居民应享受的公平权利与社会的和谐。
一、城市学校生数的爆满和农村学校生数的锐减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造成了“守巢”的人和“留守儿童”的大量出现。部分父母不惜花费自己多年的积蓄,在城里购买住房,将儿女带到城里自己的身边去读书,成了新的“城里人”;还有部分父母在城里租房,供自己居住和子女读书。这样一来,城里的学校便人满为患,班级容量大,老师负担加重,身心疲累可想而知。一些在社会上声誉较高的星级学校,一个年级就能有三十多个班级,比多数乡镇一个中学或小学的人还多。相比之下,农村中小学的在校生数逐年减少,有的已形不成办学规模,面临即将被撤并的境地。真正的“门庭冷落鞍马稀”。有些农村中小学由于种种原因已被“布局调整”了,只剩下空荡荡的校舍。笔者所在的县是有着一百多万人口的一个大县,以前大多数乡镇的中、小学都有千人以上,而现在仅一个县城的生数与全县二十多个乡镇的总和已几乎相等。据笔者调查,目前全县乡镇中学生数超出一千以上的只有3所,小学只有2所了,大多数的学校只有几百人,少的学校仅有二百人左右,有一所学校的初三学生竟然还不足二十人。
二、城镇的繁华和农村的冷落
大量的进城务工人员,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的繁华兴旺,还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城里的学校多起来了,公办学校不断扩大自己的规模,民办学校此起彼伏。房价自2003年以来已涨了几倍,尤其在城里重点学校周围的房价更贵,让人瞠目结舌;城里的学校、工厂、商场、饭店多起来了,楼房的层数赛着增高:街道宽起来了,行人和来往车辆多起来了,霓虹灯目不暇接;每当学校放学或节假日,学校门口好不热闹,接送学生的车辆比比皆是,只能在如蚁的人群里慢慢蠕动。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农村中小学的生数已是今非昔比,且每学期都在不断流失。虽然学校面貌经过这些年来“危房改造”、“六有”、“三新一亮”、“四配套”的建设,但因生数甚微、尖子生不断流失、教学质量下降、人心不安等原因,学校的人气始终旺不起来。
三、新的教育不平衡
1.城乡、施教区非施教区学生读书费用负担的不公平。虽然新义务教育法已经实施,规定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书本费和学费,但局限于学生只能在自己户口的所在地“施教区”就读,对于要到城里读书的“非施教区”农村孩子而言,等于没有这个政策一样,仍然得交付巨额的“择校费”、“贊助费”或借读费,要承受城里大多数家庭不必承担的巨额经济负担。牌子响师资硬的学校,门槛就更高了,让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望尘莫及。一家市区里条件好的幼儿园,更是开出天价“赞助费”。学校尤其是学前教育的幼儿园和高中不同名目的高额收费,给家长们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在高额的读书费用面前,部分孩子放弃求学,又像他们的父母一样走上打工谋生之路。难怪人们总结出了当今社会的新“三座大山”:买房、读书、看病,难怪一些人大代表呼吁应将幼儿和高中教育纳入国家义务教育的范畴。
2.校与校之间、城与乡之间教师待遇收入的不平衡。农村孩子的大量进城。导致了城里学校公办学校规模的扩大和民办学校的增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了优势的学校和原本条件就好的重点学校,处于良性发展的阶段,生源不愁,经费不愁。笔者所在地是苏北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县城,然而城区目前条件好的学校,每个月的奖金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同处城区的其他学校则因校而异,多少不等。农村的学校就差得多了,几乎没有所谓的“奖金”。不仅城与乡,就是县城与市区、县与县之间,教师的待遇差别也很大,别的县和市区的老师,工资除了国标、省标外还有市标,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等,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还只拿着尚未完全的国标工资,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可能还是属于未来的梦,同等职称的老师月工资比起市区来要差一大截。
3.城乡学校师资配备的不平衡。城里的学校有着优美的教学环境,雄厚的师资,设备配备齐全,占据天然优越的地理位置,拥有相对充足的优质生源,比较丰厚的教师待遇,再加上上级行政主管部门“锦上添花”的重视与支持,大大增强了在教育竞争中的优势。相比起来,农村的中小学,生员逐渐减少,优生不断流失,整体素质、升学率明显低于城里学校:老师待遇不高,队伍欠稳:很少有师范院校毕业生愿意下乡任教,每年的毕业生招聘分配,又总是首先考虑城里学校的需要,加上素质较高的骨干教师早被城里学校逐步挖走,无奈之下,为了维持正常教学,跨学科任教、拔高使用便成了农村学校的正常现象,教学质量短时期内难以提高,这又加剧了农村学校发展的恶性循环。
由此看来,城市教育的迅速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带来了有利发展的一面,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城市要建设,但不应以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为前提;国家要发展,应建立在提高全体公民的整体素质基础上:社会要前进,也应充分考虑城乡居民应享受的公平权利与社会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