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更深层的反思,应该放在如何培养出成熟的马路秩序上
身边的欧洲朋友,每次来中国,都会发出“速度好快”的感慨。而“速度好快”的典型体现之一,就是机动车、助动车为了赶路,有时不遵守交规,不时冲将出来成为隐形“马路杀手”。再加上急着横穿马路的行人和试图维护秩序的协警,过个马路让人感觉像打了一场恶仗。
一位德国朋友开玩笑说,一个严谨的德国人要适应令人高度紧张的中国马路,一般至少要经过3个月时间,和10次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
在中国,马路之所以成为 “高危地带”,人们心态急躁当然是一个原因,但更深层的反思,其实应该放在如何培养出成熟的马路秩序上——马路其实也是一个小社会,应该建立起如大社会一般合理有序、有效监督的秩序,而不是仅仅依靠人的自觉。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中国马路上,行人成了绝对的“弱势群体”,老人和小孩又是弱势中的弱势。有朋友告诉我,他已经严禁家里78岁的老父亲独自过马路,因为反应较为缓慢的老年人被横冲直撞的各种车辆撞倒的风险太高 “还是在家太平一点好”。
在欧洲的马路秩序里,行人却是“强势群体”。
机动车和自行车看到行人一定会提前避让。如果是老人和小孩,车辆一般还会耐心等待,直至他(她)穿过斑马线后才会开动,一不会抢,二不会催。
还有,在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之间,应该有清晰专用的自行车道。
中国是曾经的“自行车王国”,但如今中国的马路却似乎只为汽车而铺设,自行车差不多已经被挤出了马路。于是,自行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常常不得不挤在一条窄窄的道上,增加了互相冲撞的危险。
在欧洲,环保自由的自行车不但成为越来越多人出行首选的交通工具,而且几乎所有的欧洲大城市马路上都有专用的自行车道,与机动车道并行不悖。
中国,是不是也到了重新认识和定位自行车的时候?
具有中国特色的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可能也需要将其纳入马路秩序之中,规定合理的车道,制定相应的违规惩罚措施,而不是视而不见,任其飞驰。
更重要的一点,则是明示马路秩序,以此教育每一位行人和司机,并公示出违规惩罚措施,不打折扣,不可偏私。如此日积月累,才能最终打造出即使速度飞快也井然有序、行人和自行车与汽车同样受尊重、不必担心老人和小孩的成熟从容的马路秩序。
这其实也是所有发达国家都走过的路。
身边的欧洲朋友,每次来中国,都会发出“速度好快”的感慨。而“速度好快”的典型体现之一,就是机动车、助动车为了赶路,有时不遵守交规,不时冲将出来成为隐形“马路杀手”。再加上急着横穿马路的行人和试图维护秩序的协警,过个马路让人感觉像打了一场恶仗。
一位德国朋友开玩笑说,一个严谨的德国人要适应令人高度紧张的中国马路,一般至少要经过3个月时间,和10次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
在中国,马路之所以成为 “高危地带”,人们心态急躁当然是一个原因,但更深层的反思,其实应该放在如何培养出成熟的马路秩序上——马路其实也是一个小社会,应该建立起如大社会一般合理有序、有效监督的秩序,而不是仅仅依靠人的自觉。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中国马路上,行人成了绝对的“弱势群体”,老人和小孩又是弱势中的弱势。有朋友告诉我,他已经严禁家里78岁的老父亲独自过马路,因为反应较为缓慢的老年人被横冲直撞的各种车辆撞倒的风险太高 “还是在家太平一点好”。
在欧洲的马路秩序里,行人却是“强势群体”。
机动车和自行车看到行人一定会提前避让。如果是老人和小孩,车辆一般还会耐心等待,直至他(她)穿过斑马线后才会开动,一不会抢,二不会催。
还有,在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之间,应该有清晰专用的自行车道。
中国是曾经的“自行车王国”,但如今中国的马路却似乎只为汽车而铺设,自行车差不多已经被挤出了马路。于是,自行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常常不得不挤在一条窄窄的道上,增加了互相冲撞的危险。
在欧洲,环保自由的自行车不但成为越来越多人出行首选的交通工具,而且几乎所有的欧洲大城市马路上都有专用的自行车道,与机动车道并行不悖。
中国,是不是也到了重新认识和定位自行车的时候?
具有中国特色的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可能也需要将其纳入马路秩序之中,规定合理的车道,制定相应的违规惩罚措施,而不是视而不见,任其飞驰。
更重要的一点,则是明示马路秩序,以此教育每一位行人和司机,并公示出违规惩罚措施,不打折扣,不可偏私。如此日积月累,才能最终打造出即使速度飞快也井然有序、行人和自行车与汽车同样受尊重、不必担心老人和小孩的成熟从容的马路秩序。
这其实也是所有发达国家都走过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