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效应”视域下的图书馆服务智慧化研究——基于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的实证研究探索

来源 :图书馆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wxy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时代,人们更倾向于将互联网看作是自己记忆的一部分(即“谷歌效应”),带来了阅读方式的转变.本文基于LibQUAL+TM构建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主客观题目设置调查问卷,综合分析“谷歌效应”影响下图书馆服务智慧化三要素“人” “资源” “空间”的现实困境.基于此提出融合与重构的图书馆智慧化服务创新对策,即推进细、精、准服务机制,构建知识网络化组织,虚实融合提升阅读体验.
其他文献
文章从《佛山市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的调研和起草经验出发,探讨了地方图书馆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地方图书馆法的学术图景下总结了《佛山市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四个特色与亮点:明确政府责任,加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保障性;规范联合体系,凝练地方图书馆经验的先行性;鼓励服务创新,拓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想象力;提升职业能力,锻造公共图书馆管理的专业性.文章认为在“十四五”时期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地方图书馆法或将发挥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呼吁学界和业界重视地方图书馆法的研究与实践.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构成,是提高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的现实要求和必要选择,是拓展公共图书馆服务空间、延伸服务能力的有效路径.分析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现状、亮点、问题是保障其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总结梳理佛山市联合图书馆体系“十三五”期间在保障措施、网络建设、服务效能、创新亮点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分析联合图书馆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十四五”期间的业务发展和创新服务提出铺排和设想,以期推动联合图书馆体系的高质量发展.
公共图书馆地方立法有利于解决地方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地方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和科学指引.回顾佛山市联合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归纳经验、总结问题,以此分析《佛山市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对于佛山市联合图书馆体系发展的重要意义,一是固化体系发展的优势经验,二是解决体系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推动联合图书馆体系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文章对1949年以来我国大陆地区公共图书馆地方立法实践进行调研及分布分析,参考文化体制改革分期将其分为前立法阶段、试行探索期、部分地区立法先行期、法治新时期;着重从保障、管理体制、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四个方面比较现行地方图书馆法在内容设置上的特色,并结合《公共图书馆法》探讨潜在问题.文章指出: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为进一步落实国法、深化改革,推动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应重视地方图书馆立法工作,对标看齐,因地制宜启动立法修订或立法出台.
《公共图书馆法》第43条确立了读者个人信息、借阅信息及隐私信息的法律保护制度,但其并未明确规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导致人们在对三者应予区分保护还是平等保护的问题上存在分歧.读者的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识别特定读者的各种信息,其与借阅信息、隐私信息具有形式上的相似性.但借阅信息来源于读者而并不必然具有作为个人信息本质属性的可识别性,隐私信息则兼具可识别性和私密性的双重属性,这种本质属性的不同预示着读者的个人信息、借阅信息与隐私信息在保护方式、处理规则等实质层面上存在差别.鉴于读者的个人信息、借阅信
政府购买公共图书馆服务具备行政属性、契约属性以及公益属性.以政府(购买主体)、社会力量(承接主体)和公众(接受主体)三方在公共图书馆服务购买中的法权角色定位为整体视角,深度解构兰者的三维互动关系以及存在的风险.本文分别从法权规制论,考察政府和社会力量在提供图书馆服务时的义务与责任承担,接受服务的公众在行使参与权时的合法途径;从法权保障论,探究政府在监管服务承接主体过程中的行政职权与行政优益权,社会组织权利的激励机制,以及其与公众权益在受到政府行为侵害时的救济机制.基于此,构建政府购买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法权互
文章通过梳理我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和地方立法的概况,从时间维度对两者进行比对,发现我国普遍存在图书馆总分馆制地方立法进程落后于总分馆制建设的情况;分析现行15部地方公共图书馆条例、管理办法中总分馆制建设相关条款存在的问题,以广州与佛山两地的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与图书馆地方立法为例,考察地方立法对总分馆制建设的保障和促进机制,思考我国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制度设计方案.
社会记忆性是智慧图书馆的本质属性,智慧图书馆属性内涵有文献载体汇聚性、文献内容组织结构性、文献数据整合关联性.智慧图书馆职能要素有数据职能、组织职能、分析职能、服务职能、智库职能、智慧职能,分为基础职能、核心职能、目标职能三个层次,其内容彼此逻辑关联构成智慧图书馆职能体系.
为优化跨空间检索情境下图书馆用户实体资源检索体验,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论,经用户访谈文本扎根理论概念模型与结构方程模型搭建,探索图书馆用户实体资源检索行为影响机理.研究发现,跨空间检索情境下图书馆用户的实体资源检索行为影响要素分为主体与环境两类,用户检索效能感除受检索动机与能力的正向影响外,还受馆内空间导向能力、馆舍路线识别便利性,以及用户潜在环境认知水平的显著影响.本研究同时探讨了图书馆升级用户实体资源检索体验的实践路径.
文章针对《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纲要(2016-2020年)》提出的“发挥图书馆在传播生态文化方面作用”的政策要求和我国图书馆环境教育现状,借鉴俄罗斯图书馆界全俄图书馆“生态知识日”统一行动的做法,分析举办全国图书馆“环境日”共同行动(以下简称“共同行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指出举办“共同行动”有助于推进环境教育活动在我国图书馆的普遍、深入、持久地开展,并提出实施“共同行动”以提升图书馆环境教育水平和效果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