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近几年高考政治科目得分情况看,很多考生的主观试题得分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考生不会审设问、审材料,更不会组织答案。对此,老师们不断探索,有的从设问的角度分析,有的从试题的类型探究,总结出了许多解答政治主观试题的方法。但由于都是文字表述,学生听起来很抽象,效果甚微。
为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研究了大量的政治主观试题,总结出图解该类试题的方法。
一、图解法的解题步骤
图解政治主观试题要做到两个步骤:一是审题,二是答题。如图1。
审题要“两审”, 即“审设问”和“审材料”。 “审设问”需明确三点,即“知识范围”、“思考对象”和“设问角度”,有的题还要审“行为主体”。
审材料是指根据设问要求分析材料,寻找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和段落,提取与设问要求、原理相符的有效信息,再依据材料、设问筛选与设问相关的原理或知识点。如图1,箭头右指方向为审题过程。
答题是在审清试题的基础上组织答案的过程,与审题的过程相反。审题过程是归纳概括的过程,答题过程是运用原理分析材料的过程,让原理、知识点走进材料,实现原理与材料的有机结合。如图1,箭头左指方向为答题过程。
二、举例说明
以2015年高考新课标I卷38题第一问为例。
【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财政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作用,财政预算的编制和管理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材料一:2014年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
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精神,按照新修订的预算法,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财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管理的通知》,地方各级政府为预算法的落实进行了积极探索。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政府应该如何强化预算管理。(12分)
1.图解示例
答案:严格执行人民代表大会审批通过的预算;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按照预算法的要求编制预算和执行预算;运用检查、审计等行政手段强化预算监管;公开预算,增加财政收支的透明度,接受权力机关和社会监督。
2.图解解析
(2)依据设问,框定原理。综合思考设问四点要求,框定该题所需政治生活原理的具体内容。即政府的职能、宗旨、工作的基本原则、具体要求;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政府威信的树立等。
(3)根据材料,取舍原理。依据“重新修订的《预算法》规定”和“国务院出台的《决定》”等内容,应保留的原理有:政府依法行政;我国行政监督体系;政府威信的树立等,并对上述原理展开细化。
(4)组织答案,原理与材料融合。例如与“政府依法行政”相联系的材料是:“政府等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从措施角度组织答案:政府要严格执行人民代表大会审批通过的预算,按照预算法的要求编制预算和执行预算。这样组织的答案做到了时政的“形”与原理的“神”相互交融,时政色彩浓厚。
图解法用直观的框图展示了审题的全貌和答案的由来,形象地勾勒出设问、材料、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人耳目一新、茅塞顿开,考生也不再需要为解答政治主观试题犯愁。
为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研究了大量的政治主观试题,总结出图解该类试题的方法。
一、图解法的解题步骤
图解政治主观试题要做到两个步骤:一是审题,二是答题。如图1。
审题要“两审”, 即“审设问”和“审材料”。 “审设问”需明确三点,即“知识范围”、“思考对象”和“设问角度”,有的题还要审“行为主体”。
审材料是指根据设问要求分析材料,寻找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和段落,提取与设问要求、原理相符的有效信息,再依据材料、设问筛选与设问相关的原理或知识点。如图1,箭头右指方向为审题过程。
答题是在审清试题的基础上组织答案的过程,与审题的过程相反。审题过程是归纳概括的过程,答题过程是运用原理分析材料的过程,让原理、知识点走进材料,实现原理与材料的有机结合。如图1,箭头左指方向为答题过程。
二、举例说明
以2015年高考新课标I卷38题第一问为例。
【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财政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作用,财政预算的编制和管理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材料一:2014年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
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精神,按照新修订的预算法,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财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管理的通知》,地方各级政府为预算法的落实进行了积极探索。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政府应该如何强化预算管理。(12分)
1.图解示例
答案:严格执行人民代表大会审批通过的预算;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按照预算法的要求编制预算和执行预算;运用检查、审计等行政手段强化预算监管;公开预算,增加财政收支的透明度,接受权力机关和社会监督。
2.图解解析
(2)依据设问,框定原理。综合思考设问四点要求,框定该题所需政治生活原理的具体内容。即政府的职能、宗旨、工作的基本原则、具体要求;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政府威信的树立等。
(3)根据材料,取舍原理。依据“重新修订的《预算法》规定”和“国务院出台的《决定》”等内容,应保留的原理有:政府依法行政;我国行政监督体系;政府威信的树立等,并对上述原理展开细化。
(4)组织答案,原理与材料融合。例如与“政府依法行政”相联系的材料是:“政府等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从措施角度组织答案:政府要严格执行人民代表大会审批通过的预算,按照预算法的要求编制预算和执行预算。这样组织的答案做到了时政的“形”与原理的“神”相互交融,时政色彩浓厚。
图解法用直观的框图展示了审题的全貌和答案的由来,形象地勾勒出设问、材料、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人耳目一新、茅塞顿开,考生也不再需要为解答政治主观试题犯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