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新生从中学升入大学后,生活、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往往在学习、生活、工作、交友、感情等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从免费师范生新生适应问题的研究入手,通过个人基本情况、既往生活史与当前生活情景、原因分析、处理过程与方法、案例反思几方面给出了一些辅导建议,希望能给高校免费师范生的新生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工作参考和研究素材。
关键词:新生;适应不良;成长辅导
大学生活对于一些刚刚走出农村,步入城市学习生活的公费定向培养的新生们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模式,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初进大学的大多数新生会产生大学生活适应期的心理问题,尤其是部分心理素质差、家境贫困的新生,适应性问题尤为凸显,值得我们去关注。
1.个人基本情况
陈某,女生,15岁,某高校六年制免费师范生一年级新生。其父母都是农民,家庭经济条件差。陈某性格内向文静,学习成绩一直很优异,其在上入校以前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没有集体生活的经验。该生自报到入校后,表现低调、少言少语、紧张、自卑、情绪低落。在新生军训的第三天,出现频繁哭笑、哭笑不止、言情举止怪异的异常情况。及时去医院检查,进行“分裂样精神病查因”,最终诊断为病毒性脑膜脑炎和中度抑郁症。因为需要住院治疗,所以该生不得不办理了休学手续。
2.既往生活史与当前生活情景
小陈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乡下孩子,家中还有一个年幼的妹妹,父母都是农民,文化水平低,家庭经济条件差。因为该生自幼喜欢画画,但又没有注意眼视力的爱护,所以读小学时就成了高度近视,入校时,近视度数达到了一千五。父母迫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没有办法让其得到有效的治疗,还时常数落埋怨该生不争气,连视力都保证不了。所以该生自幼很自卑,生活很简朴,在家里很少讲话,也很少出去玩,学习成绩一直很优异,是父母眼中的乖乖女。初中毕业,其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选择就读中招六年制免费师范生。
入校报到时,小陈独自来校报到。一般的同学都是用行李箱装行李的,但是她是用肥料袋装行李的,穿着打扮特别简朴。跟老师和同学打交道,声音特别小,还不敢看对方,总是低着头。寝室室友也反映,她平时说话少,喜欢独来独往,有时候情绪比较低落,有时候会一个人坐着发呆,衣食住行特别节省,家人很少打电话给她。在一次迎新主题班会中,每个新生都要上台发言,该生流露出心声:到了大学,发现其他同学懂很多东西,既会玩、又会学、还会生活,而自己则像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似的无知,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所以感到孤独、痛苦、自卑。
3.原因分析
在辅导员老师、室友和其父母多次谈话中,了解到该生自幼性格内向、文静、多疑、自卑,但是对自己要求严格,凡事要求完美。因为高度近视,常年处于一个紧张的状态,心理上又担心又害怕,加之家境贫困,父母的教养方式比较单一粗暴,其也没有交过什么朋友,长期压抑着自己的情绪,所以形成了自卑、多疑、悲观的心理特征。升入大学来到一个新的环境,生活和学习上都产生了一些不适应,新生军训相对高强度的训练则成为导火线,引发了该生的身体、心理异常。
4.处理过程与方法
(1)谈心——增进信任。从该生来校报到开始,本人便对其尤为关注。鉴于该生家境贫困,本人为其争取了一套免费的生活用品,并提供了一些勤工俭学的机会,安排同乡的新生跟其一起学习生活,并将其特殊情况及时告知教官,军训时多加以关注。在迎新班会中给予该生正面的鼓励,私底下多次找该生谈话,了解了一些成长经历,师生逐步建立起信任。
(2)借力——专业治疗。借助于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从专业的角度对其进行心理测试和心理辅导,给予了及时的干预和鉴定。也借助于医院的治疗,通过更专业的医学治疗对其病情和心理疾病给予治疗。
(3)合力——家校联系。主动和陈某家长联系,报告陈某在校期间的表现,分析其异常行为的成因,感化启发其家长,在今后的教养中给予子女更多的关爱。
(4)关爱——互动跟踪。该生住院后,办理了休学手续,在住院期间和回家休养期间,我经常利用电话、短信、QQ、微信跟其交流,追踪其病情治疗康复情况,给予其心理辅导,以期该生能早日复学。
5.案例思考
(1)学生心理工作处理要及时。要坚持学生生命安全为第一的工作原则,对于突发的学生事件,要及时了解、及时排查、及时上报,制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2)处理事件要冷静、细致、及时。冷静分析、科学评估、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很重要,需要通过多下寝室、多走访学生,以深入的了解学生情况,这样才利于突发事件的处理和解决。
(3)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对贫困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及早发现学生的困扰,及时排解,要有耐心和爱心。
参考文献:
[1]郭念峰.心理咨询师[M].2005年8月第一版
[2]陈正学.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研究[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5.
[3]张坤.大学新生适应生活了吗?当新生遭遇“大学冷漠症”[N].北京日报,2011-11-12.
[4]聂松竹.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9,(8):93-94.
关键词:新生;适应不良;成长辅导
大学生活对于一些刚刚走出农村,步入城市学习生活的公费定向培养的新生们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模式,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初进大学的大多数新生会产生大学生活适应期的心理问题,尤其是部分心理素质差、家境贫困的新生,适应性问题尤为凸显,值得我们去关注。
1.个人基本情况
陈某,女生,15岁,某高校六年制免费师范生一年级新生。其父母都是农民,家庭经济条件差。陈某性格内向文静,学习成绩一直很优异,其在上入校以前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没有集体生活的经验。该生自报到入校后,表现低调、少言少语、紧张、自卑、情绪低落。在新生军训的第三天,出现频繁哭笑、哭笑不止、言情举止怪异的异常情况。及时去医院检查,进行“分裂样精神病查因”,最终诊断为病毒性脑膜脑炎和中度抑郁症。因为需要住院治疗,所以该生不得不办理了休学手续。
2.既往生活史与当前生活情景
小陈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乡下孩子,家中还有一个年幼的妹妹,父母都是农民,文化水平低,家庭经济条件差。因为该生自幼喜欢画画,但又没有注意眼视力的爱护,所以读小学时就成了高度近视,入校时,近视度数达到了一千五。父母迫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没有办法让其得到有效的治疗,还时常数落埋怨该生不争气,连视力都保证不了。所以该生自幼很自卑,生活很简朴,在家里很少讲话,也很少出去玩,学习成绩一直很优异,是父母眼中的乖乖女。初中毕业,其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选择就读中招六年制免费师范生。
入校报到时,小陈独自来校报到。一般的同学都是用行李箱装行李的,但是她是用肥料袋装行李的,穿着打扮特别简朴。跟老师和同学打交道,声音特别小,还不敢看对方,总是低着头。寝室室友也反映,她平时说话少,喜欢独来独往,有时候情绪比较低落,有时候会一个人坐着发呆,衣食住行特别节省,家人很少打电话给她。在一次迎新主题班会中,每个新生都要上台发言,该生流露出心声:到了大学,发现其他同学懂很多东西,既会玩、又会学、还会生活,而自己则像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似的无知,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所以感到孤独、痛苦、自卑。
3.原因分析
在辅导员老师、室友和其父母多次谈话中,了解到该生自幼性格内向、文静、多疑、自卑,但是对自己要求严格,凡事要求完美。因为高度近视,常年处于一个紧张的状态,心理上又担心又害怕,加之家境贫困,父母的教养方式比较单一粗暴,其也没有交过什么朋友,长期压抑着自己的情绪,所以形成了自卑、多疑、悲观的心理特征。升入大学来到一个新的环境,生活和学习上都产生了一些不适应,新生军训相对高强度的训练则成为导火线,引发了该生的身体、心理异常。
4.处理过程与方法
(1)谈心——增进信任。从该生来校报到开始,本人便对其尤为关注。鉴于该生家境贫困,本人为其争取了一套免费的生活用品,并提供了一些勤工俭学的机会,安排同乡的新生跟其一起学习生活,并将其特殊情况及时告知教官,军训时多加以关注。在迎新班会中给予该生正面的鼓励,私底下多次找该生谈话,了解了一些成长经历,师生逐步建立起信任。
(2)借力——专业治疗。借助于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从专业的角度对其进行心理测试和心理辅导,给予了及时的干预和鉴定。也借助于医院的治疗,通过更专业的医学治疗对其病情和心理疾病给予治疗。
(3)合力——家校联系。主动和陈某家长联系,报告陈某在校期间的表现,分析其异常行为的成因,感化启发其家长,在今后的教养中给予子女更多的关爱。
(4)关爱——互动跟踪。该生住院后,办理了休学手续,在住院期间和回家休养期间,我经常利用电话、短信、QQ、微信跟其交流,追踪其病情治疗康复情况,给予其心理辅导,以期该生能早日复学。
5.案例思考
(1)学生心理工作处理要及时。要坚持学生生命安全为第一的工作原则,对于突发的学生事件,要及时了解、及时排查、及时上报,制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2)处理事件要冷静、细致、及时。冷静分析、科学评估、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很重要,需要通过多下寝室、多走访学生,以深入的了解学生情况,这样才利于突发事件的处理和解决。
(3)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对贫困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及早发现学生的困扰,及时排解,要有耐心和爱心。
参考文献:
[1]郭念峰.心理咨询师[M].2005年8月第一版
[2]陈正学.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研究[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5.
[3]张坤.大学新生适应生活了吗?当新生遭遇“大学冷漠症”[N].北京日报,2011-11-12.
[4]聂松竹.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9,(8):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