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构建师生互动平台、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和加强学生社会实践五方面探讨了“向地理课堂要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8-049-1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效率,必须从每个环节入手,细节决定成败,把各项地理教学的工作要求细化、具体化,然后做细做实。这样,“向地理课堂要质量”才有保障。那么,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呢?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是引导学生提高的场所,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好一个指导者、组织者和激励者的角色。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只注重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问题情景,从而使教师所教与学生所学、所需能有机结合。也就是说教师的教育观念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课堂的效果。
因此,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法。在课上,我经常让学生自己去学,自己去体会,然后问:“你学到了什么?”“将你学到的知识怎样列成体系?”“还有什么疑问?”当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问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学生学习的爱好会更浓,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
二、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读图时一般要按以下步骤:1.读图先定位,这是哪儿,然后什么时间,最后是发生什么事,我们再去研究。进行空间定位很重要。空间定位怎么定位呢?一般来说,先看纬度,再看海陆,再看相互的关系。位置是定热量关系,海陆位置是定水分关系。再有根据一些相关的信息,比如一些典型的湖、河等典型地形区可以帮助你确定这个位置在哪儿。2.分析这个区域的自然要素特征(地形、气候、土壤、水源、植被等)。3.分析这个区域的人文特征(经济、交通、城市、人口、环境等)看着这样的一幅区域图展开想象:在这样一个纬度海陆范围之内,气候、地形、水的状况下,人类的衣食住行该怎么安排呢?衣食住行实际上就是工业、农业、交通、城市、人口等这样的一些活动,于是你围绕着这样的活动,去把相应的区位因素回忆起来,进行区域分析。4.分析了自然、人文要素之后,就去推断这个地区的区位优势是什么?自然要素中是气候最优越还是地形还是水文呢?人文因素当中是劳动力最丰富,还是资金最丰富,去找它的优势。找到优势,再找劣势,优、劣势找到之后就可以确定出这个地区中的核心问题了。
三、构建师生互动平台
在新课程下,“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是目前比较普遍的教学形式,其优点在于:①师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上共同探讨问题,摈弃了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的刻板教学。②创建起和谐课堂氛围,学生在没有思想压力和紧张情绪前提下轻松、愉快地体验获取知识的快乐。③促进了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培养了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把学生的思维从书本中解放出来。④适宜大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学,有较好的适用范围。但是,如果教学组织失败,交流互动就成为僵硬、刻板的教学,那么教学效果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就没有多大的差别了。
“师生互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是绝对权威,不能以尊长的姿态与学生交往,而应以平等的姿态加入学生的交往。二是教师要建立多层次的互动,因为在教学中的互动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每一方面的层次都会对教学产生影响,充分利用多层次的教学互动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三是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教学的互动性,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保证。
四、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在掌握地理学科知识和常规地理教学方法、手段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掌握与地理学科有关的学科知识,以及现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真正做到常教常新。
例如,在讲长江沿江地带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中的酸雨时,首先向学生介绍酸雨的形成。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酸性气体,与大气中的水蒸气相遇,就会形成硫酸和硝酸小滴,使雨水酸化,这时落到地面的雨水就成了酸雨。煤和石油的燃烧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祸首。其危害可举例说明:重庆是我国酸雨危害最严重的城市,那里重工业发达,大气污染严重。加上地形、气候的因素,风速极低,相对浓度大,污染物难以向外扩散。重庆每年因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48亿元。这样,不仅使学生了解了酸雨的形成及危害,而且引起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为学习化学打下了基础。
五、加强学生社会实践
课堂教学并不仅仅局限于教室,还应该让课堂中的知识传授活动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在应用中学习知识,使课堂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以往地理课堂教学只重视书本知识,不重视实践能力,理论脱离实际。素质教育提倡在实际中运用。重视和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搞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就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而言,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联系非常紧密。因此,不但上课时要结合实际经常教学生用学到的理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让学生体会到地理课程的实用性。因为,到课外观察是学习地理所必须的,也是搞好地理课堂教学所必须的,有时候教室以外是我们最好的课堂。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8-049-1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效率,必须从每个环节入手,细节决定成败,把各项地理教学的工作要求细化、具体化,然后做细做实。这样,“向地理课堂要质量”才有保障。那么,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呢?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是引导学生提高的场所,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好一个指导者、组织者和激励者的角色。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只注重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问题情景,从而使教师所教与学生所学、所需能有机结合。也就是说教师的教育观念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课堂的效果。
因此,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法。在课上,我经常让学生自己去学,自己去体会,然后问:“你学到了什么?”“将你学到的知识怎样列成体系?”“还有什么疑问?”当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问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学生学习的爱好会更浓,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
二、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读图时一般要按以下步骤:1.读图先定位,这是哪儿,然后什么时间,最后是发生什么事,我们再去研究。进行空间定位很重要。空间定位怎么定位呢?一般来说,先看纬度,再看海陆,再看相互的关系。位置是定热量关系,海陆位置是定水分关系。再有根据一些相关的信息,比如一些典型的湖、河等典型地形区可以帮助你确定这个位置在哪儿。2.分析这个区域的自然要素特征(地形、气候、土壤、水源、植被等)。3.分析这个区域的人文特征(经济、交通、城市、人口、环境等)看着这样的一幅区域图展开想象:在这样一个纬度海陆范围之内,气候、地形、水的状况下,人类的衣食住行该怎么安排呢?衣食住行实际上就是工业、农业、交通、城市、人口等这样的一些活动,于是你围绕着这样的活动,去把相应的区位因素回忆起来,进行区域分析。4.分析了自然、人文要素之后,就去推断这个地区的区位优势是什么?自然要素中是气候最优越还是地形还是水文呢?人文因素当中是劳动力最丰富,还是资金最丰富,去找它的优势。找到优势,再找劣势,优、劣势找到之后就可以确定出这个地区中的核心问题了。
三、构建师生互动平台
在新课程下,“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是目前比较普遍的教学形式,其优点在于:①师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上共同探讨问题,摈弃了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的刻板教学。②创建起和谐课堂氛围,学生在没有思想压力和紧张情绪前提下轻松、愉快地体验获取知识的快乐。③促进了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培养了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把学生的思维从书本中解放出来。④适宜大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学,有较好的适用范围。但是,如果教学组织失败,交流互动就成为僵硬、刻板的教学,那么教学效果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就没有多大的差别了。
“师生互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是绝对权威,不能以尊长的姿态与学生交往,而应以平等的姿态加入学生的交往。二是教师要建立多层次的互动,因为在教学中的互动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每一方面的层次都会对教学产生影响,充分利用多层次的教学互动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三是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教学的互动性,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保证。
四、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在掌握地理学科知识和常规地理教学方法、手段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掌握与地理学科有关的学科知识,以及现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真正做到常教常新。
例如,在讲长江沿江地带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中的酸雨时,首先向学生介绍酸雨的形成。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酸性气体,与大气中的水蒸气相遇,就会形成硫酸和硝酸小滴,使雨水酸化,这时落到地面的雨水就成了酸雨。煤和石油的燃烧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祸首。其危害可举例说明:重庆是我国酸雨危害最严重的城市,那里重工业发达,大气污染严重。加上地形、气候的因素,风速极低,相对浓度大,污染物难以向外扩散。重庆每年因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48亿元。这样,不仅使学生了解了酸雨的形成及危害,而且引起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为学习化学打下了基础。
五、加强学生社会实践
课堂教学并不仅仅局限于教室,还应该让课堂中的知识传授活动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在应用中学习知识,使课堂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以往地理课堂教学只重视书本知识,不重视实践能力,理论脱离实际。素质教育提倡在实际中运用。重视和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搞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就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而言,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联系非常紧密。因此,不但上课时要结合实际经常教学生用学到的理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让学生体会到地理课程的实用性。因为,到课外观察是学习地理所必须的,也是搞好地理课堂教学所必须的,有时候教室以外是我们最好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