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和无淋巴结转移的贲门癌患者血液流变性变化的临床意义

来源 :中国微循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h20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有和无淋巴结转移的贲门癌患者血液流变性变化。方法 用NXE-4锥板式粘度计测300S^-1、100S^-1、40S^-1、20S^-1、10^-1、SS^-1、2S^-1时的全血表观粘度和血浆粘度。用常规方法测Fg、Hb、HCT、ESR。结果 有淋巴结转移的贲门癌患者全血表观粘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在病程的不同阶段,血液流变性的变化不同,这种变化有其特定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阿司匹林赖氨酸盐与口服阿司匹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前列环素(PGI2)与血栓素的影响。方法:60例UA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赖氨酸盐组(治疗组)30例,阿司匹林组(对照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大鼠腺泡细胞中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及半胱天冬酶caspase的第二个线粒体激活因子/低等电点的IAP直接结合蛋白(Smac/DIABLO)的表达及其与AP严重程度的关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s,PPARs)是一类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超家族成员。近年来,PPARγ在心室重塑中的作用受到人们的广泛
《金瓶梅》中的潘金莲和《妻妾成群》中的颂莲形象有很大的相似性,她们在自我意识上都有一定程度的觉醒,并试图以妾的身份冲破封建一夫多妻制的束缚,寻求自身的解脱。但是在
本文旨在研究严重烧伤病人回吸收时的微循环变化特点2。作者采用WX-753B型微循环显微镜和XG-8型图象处理系统,观测了50例年龄18-38岁,烧伤面积31%-91%,的严重烧伤病人回吸收时足甲襞微循环。对照组为年龄18-36岁
目的 了解急、慢性盆腔炎妇女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特点。方法 随机选择急性盆腔炎患者22例,慢性盆腔炎39例,以及正常妇女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高切和低切粘度、血浆粘度、血沉、血球压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患者在常规降压药物应用的基础上,同时进行血液稀释治疗,并观察对甲襞微循环及血流变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WHO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的患者80例,其中Ⅱ期以上62
根据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特点,在英语课堂教学之外增加语言实践活动,对于增强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高职传统公共英语课堂教学英语实践能力训
目的探讨脑淋巴引流途径的生理意义和在缺血性脑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摘除颈部浅、深淋巴结并结扎其输入和输出淋巴管的方法建立脑淋巴引流阻滞(CLB)大鼠模型 ,大脑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时近曲小管功能情况。方法 同期对33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0例正常人测定晨尿Alb/Cr比值和测定晨尿α1-MG、TRU、IgG浓度。结果 (1)正常白蛋白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