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形态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运用社会形态理论,马克思拨开了历史发展中的层层迷雾,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始面貌。马克思对社会形态理论的两重划分——“五形态论”与“三形态论”,对于全面理解并科学把握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科学定位现中国所处的阶段有着重大的意义,而且也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三形态论”;“五形态论”;社会形态理论;当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61D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142-01
一、“三形态论”与“五形态论”
(一)马克思的“三形态论”。
所谓“三形态论”,就是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的人类社会历史的三种形态划分,即“人对人的依赖关系的社会,人对物的依赖关系的社会,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马克思晚年,又提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原生形态、次生形态和再次生形态。”①在这里,我们很清晰的看到马克思主义“三形态论”的两种划分。
对于第一种划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为:“人—他人”,“人—它物”,“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样一来,按照其中分别代表着的社会特色,正好说明了“他人”具有政治性的人的因素,“它物”具有经济性的物的因素,“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具有文化性的生产教育因素。
关于“他人”、“它物”、“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主要社会特色,可分别以古代的奴隶社会形态、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形态为代表。因此,由马克思主义“三形态论”可以认为,从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再到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化方向和一般规律。②
对于第二种划分,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原生形态按其历史特征因素“他人”,可表示为“人”;在原生形态的基础上,因为增加了新的因素“它物”,于是得到次生形态的“物”;在次生形态的基础上,因为增加了新的因素“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于是又得到再次生形态“自主”。
这里,马克思“三形态论”的第一种划分,是从不同社会特色方面划分的;第二种划分,是从不同发展阶段方面划分的;两者既有不同又互为补充,因而是统一的。
因此,“人对人的依赖关系的社会”,就是“原生形态”,就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就是奴隶社会形态。同理,“人对物的依赖关系的社会”,就是“次生形态”,就是现代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就是“再次生形态”,就是未来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第一种划分与第二种划分的“他人”、“它物”、“自主”是可以相互等同的。③
(二)马克思的“五形态论”。
所谓“五形态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具体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环节描述,即人类社会从古到今分别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包括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④由于社会主义往往被认为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有人将它作为独立形态排列出来,位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因此,“五形态论”又称为“六形态论”。
“三形态论”和“五形态论”之间的关系可以作一个简单说明:“三形态论”的原生形态,对应着“五形态论”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次生形态,对应着资本主义社会;再次生形态,对应着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二、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的当代意义
对“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的理论划分,认清它们之间的关系,不仅是研究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必经之路,而且有助于科学认识当前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程。
第一,有助于科学地认识当前我国社会形态,明确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做一切事情都要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在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第二,马克思的社会形态论可以指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而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一经出现,便极大地冲击着束缚在人们身上的血缘的、宗法的关系,将人从直接的依赖关系中解放出来,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前提。显然,马克思也曾强烈谴责了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上的“物的依赖关系”,但相对于前一种社会形态而言,它能使人的社会关系更加丰富,更能促进人的发展。我国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规律。
第三,有助于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与发展。当前社会是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共存的社会,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最为本质的区别在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社会分配制度的差异。从“五形态说”我们可以得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来自其生产方式的先进性,但是从生产力角度来看,当前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都相对落后,所以必须广泛借鉴资本主义先进成果,大力发展生产力;从生产关系角度来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无法摆脱其落后、衰败的命运,但是它积极借鉴了社会主义的先进成分,从而缓和了社会矛盾。从这些角度来看,为了进一步发展生产力、为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了社会稳定,彼此之间保持共同发展意义重大。
第四,有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从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两重划分标准出发,有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首先,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现实来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仅是党的基本路线的中心,是发展改革的兴国之要,更是对马克思社会划分“五形态说”的科学理解与具体运用。其次,从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来看,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人的发展与解放。最后,从中国共产党的科学领导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出来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就必然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然也会在未来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中进一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注解:
①项启源.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形态演进的研究[J].2001年第2期.
②朱云川.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论”刍议[J].2008.9.
③朱云川.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论”刍议[J].2008.9.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参考文献:
[1]项启源.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形态演进的研究[J].
[2]朱云川.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论”刍议[J].2008.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4]朱云川.对恩格斯论经济学的“逻辑的研究方式”的一点认识[J].探索.2001年第2期.
[5]洪光东.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1期.
作者简介:郭莎莎,女,山西省长治市人,就读于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
关键词:“三形态论”;“五形态论”;社会形态理论;当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61D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142-01
一、“三形态论”与“五形态论”
(一)马克思的“三形态论”。
所谓“三形态论”,就是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的人类社会历史的三种形态划分,即“人对人的依赖关系的社会,人对物的依赖关系的社会,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马克思晚年,又提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原生形态、次生形态和再次生形态。”①在这里,我们很清晰的看到马克思主义“三形态论”的两种划分。
对于第一种划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为:“人—他人”,“人—它物”,“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样一来,按照其中分别代表着的社会特色,正好说明了“他人”具有政治性的人的因素,“它物”具有经济性的物的因素,“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具有文化性的生产教育因素。
关于“他人”、“它物”、“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主要社会特色,可分别以古代的奴隶社会形态、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形态为代表。因此,由马克思主义“三形态论”可以认为,从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再到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化方向和一般规律。②
对于第二种划分,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原生形态按其历史特征因素“他人”,可表示为“人”;在原生形态的基础上,因为增加了新的因素“它物”,于是得到次生形态的“物”;在次生形态的基础上,因为增加了新的因素“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于是又得到再次生形态“自主”。
这里,马克思“三形态论”的第一种划分,是从不同社会特色方面划分的;第二种划分,是从不同发展阶段方面划分的;两者既有不同又互为补充,因而是统一的。
因此,“人对人的依赖关系的社会”,就是“原生形态”,就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就是奴隶社会形态。同理,“人对物的依赖关系的社会”,就是“次生形态”,就是现代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就是“再次生形态”,就是未来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第一种划分与第二种划分的“他人”、“它物”、“自主”是可以相互等同的。③
(二)马克思的“五形态论”。
所谓“五形态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具体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环节描述,即人类社会从古到今分别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包括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④由于社会主义往往被认为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有人将它作为独立形态排列出来,位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因此,“五形态论”又称为“六形态论”。
“三形态论”和“五形态论”之间的关系可以作一个简单说明:“三形态论”的原生形态,对应着“五形态论”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次生形态,对应着资本主义社会;再次生形态,对应着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二、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的当代意义
对“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的理论划分,认清它们之间的关系,不仅是研究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必经之路,而且有助于科学认识当前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程。
第一,有助于科学地认识当前我国社会形态,明确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做一切事情都要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在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第二,马克思的社会形态论可以指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而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一经出现,便极大地冲击着束缚在人们身上的血缘的、宗法的关系,将人从直接的依赖关系中解放出来,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前提。显然,马克思也曾强烈谴责了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上的“物的依赖关系”,但相对于前一种社会形态而言,它能使人的社会关系更加丰富,更能促进人的发展。我国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规律。
第三,有助于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与发展。当前社会是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共存的社会,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最为本质的区别在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社会分配制度的差异。从“五形态说”我们可以得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来自其生产方式的先进性,但是从生产力角度来看,当前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都相对落后,所以必须广泛借鉴资本主义先进成果,大力发展生产力;从生产关系角度来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无法摆脱其落后、衰败的命运,但是它积极借鉴了社会主义的先进成分,从而缓和了社会矛盾。从这些角度来看,为了进一步发展生产力、为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了社会稳定,彼此之间保持共同发展意义重大。
第四,有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从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两重划分标准出发,有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首先,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现实来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仅是党的基本路线的中心,是发展改革的兴国之要,更是对马克思社会划分“五形态说”的科学理解与具体运用。其次,从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来看,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人的发展与解放。最后,从中国共产党的科学领导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出来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就必然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然也会在未来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中进一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注解:
①项启源.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形态演进的研究[J].2001年第2期.
②朱云川.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论”刍议[J].2008.9.
③朱云川.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论”刍议[J].2008.9.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参考文献:
[1]项启源.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形态演进的研究[J].
[2]朱云川.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论”刍议[J].2008.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4]朱云川.对恩格斯论经济学的“逻辑的研究方式”的一点认识[J].探索.2001年第2期.
[5]洪光东.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1期.
作者简介:郭莎莎,女,山西省长治市人,就读于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