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法替尼引起痤疮样药疹二例

来源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zhou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法替尼属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现广泛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该药物的主要毒性反应之一为皮肤不良反应,最常见为痤疮样药疹,本文报道2例服用阿法替尼后出现痤疮样药疹的患者.
其他文献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文山州2011-2020年外出流动麻风患者人群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示2011-2020年文山州新发现麻风病例434例,其中外出流动患者129例(29.72%).129例患者中,男101例,女28例,年龄11~57岁,其中≤14岁3例;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114例,88.37%),其次是学生(7例,5.43%);患者主要来自丘北县(49例)和广南县(45例).患者外出省份主要为广东省(60例,46.51%),浙江省(33例,25.58%),福建省(13例,10.08%);病例
目的:利用荧光染色法检测健康皮肤和炎症性皮损的真菌阳性率及定植数量.方法:门诊收集正常皮肤及银屑病、特应性皮炎、湿疹和玫瑰糠疹患者,采集每位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皮脂溢出部位(面部、胸部和背部)、干燥部位(双上肢)、潮湿部位(腹股沟、腘窝、肘窝)、头皮及足底部位的皮损皮屑,利用真菌荧光染色试剂快速染色,随机选择30个视野计数真菌(孢子)数量,数据使用R 3.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收集457例患者和888名健康对照,健康对照头皮和皮脂溢出部位的真菌检出率高分别为95%和96%,足底真菌检出率最低(44
目的:评价免疫荧光染色法在皮肤活检组织真菌染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组织病理和组织培养确诊的43例皮肤真菌病患者对其石蜡包埋切片分别进行免疫荧光染色、PAS染色.结果:43例皮肤真菌病中PAS染色阳性27例(62.8%),免疫荧光染色阳性30例(69.7%),免疫荧光染色法较PAS染色阳性率有所提高,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种方法均阴性患者5例,两种方法联合真菌检出阳性率为88.4%.结论:免疫荧光染色是提高皮肤活检组织中真菌检出的重要补充.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6月我科收治的51例麻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4例,女17例;35例首诊考虑麻风,16例误诊.皮损主要位于面颈部、躯干、四肢,表现为弥漫性浸润性斑片、斑块,其中伴眉毛脱落(21例)、尺神经粗大(1例)、感觉异常(13例)、畸形(1例),皮疹处瘙痒(2例).临床分型:结核样型(TT)2例、界线类偏结核样型(BT)2例、中间界线类(BB)2例、界线类偏瘤型(BL)10例、瘤型(LL)34例、未定类麻风(I)1例.I型麻风反应5例(9.8%)、II型麻风反应12例(23.52
获得性血友病A(acquired hemophilia A,AHA)死亡率为15%~42%,约50%左右的AHA为特发性,而另外50%与一些基础疾病有关,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肿瘤、药物过敏、皮肤病(如银屑病,大疱性类天疱疮)等.本文报道一例大疱性类天疱疮合并获得性血友病,采用泼尼松、人凝血酶原复合物联合环孢素治疗后取得了显著疗效.
观察一例硬化性苔藓在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下的图像特征,并回顾相关文献.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毛囊角栓,表皮厚度略薄,表皮突变平,真皮乳头水肿,真皮浅层纤维排列致密,折光度增高,浅层血管周围见少量炎细胞浸润,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高度相符.
血管扩张是系统性硬皮病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但是少见于局限性硬皮病.本文报道1例57岁女性以毛细血管扩张为突出表现的乳房局限性硬皮病患者.
患者,男,62岁.因右手红斑、结节5个月就诊.发病前右手中指远端指节被海鱼刺伤,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感染性肉芽肿.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体外释放定量试验(TB-IGRA)检测结果阳性.诊断为感染性肉芽肿.给予利福平、克拉霉素治疗后病情好转.
持续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样蕈样肉芽肿是皮肤T细胞淋巴瘤中的罕见类型,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皮肤镜、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本文报道1例持续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样蕈样肉芽肿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
患者,女,42岁.双手掌多发斑丘疹45天.曾按寻常疣治疗效果不佳.皮损组织病理: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肥厚,真皮浅层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实验室检查:TPPA(+),RPR 1:64(+).诊断:二期梅毒.予以苄星青霉素240万U治疗,每周1次,治疗3次皮损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