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凤羽:“辽报”30年是生命中的完美经历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si_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或“大事”构成历史的骨架,“身影”和“故事”则是历史的血肉。
  回首30年中国传媒改革的风雨路,留在我们记忆里的不应该仅仅是冰冷的数字,或是庄严肃穆的大事记,更应该是一个个充满梦想与希望的身影,一段段镌刻着时代印记的故事。本期传媒人物——辽宁日报传媒集团社长姜凤羽,就是其中之一。
  ——编者
  
  1978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在神州大地吹响之时,姜凤羽进入《辽宁日报》,开始传媒生涯;2008年,全国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姜凤羽已成为中国报业领军人物之一。投身报业30年,姜凤羽的故事本身就是报业改革发展的样本和见证。
  2008年10月1日,记者赴辽宁日报传媒集团专访姜凤羽。初见姜凤羽,高大、声如洪钟……北方人的豪气与热情在这位报业领军人物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与姜凤羽的交谈过程中,他总是以“我们家”来称呼辽报传媒集团,也许这是北方人的习惯用语,但在记者看来,这种习惯是他对置身其中30年的辽报集团饱含深情的忘我与融合,更体现了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
  
  “范敬宜对我影响至深”
  
  1978年,姜凤羽成为《辽宁日报》农村部的一名记者,也从这里开始了他的30年报业生涯。1978年到1992的14年间,党报一统天下,《辽宁日报》的发行量达到40多万份,那时报道的主旋律是宣传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以及所取得的成就。而辽报人对于办报有着更高的追求,不仅注重新闻的真实性和实效性,在版面、标题、内容等各方面也力求体现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姜凤羽在工作期间,认识了许多良师益友,包括对他影响至深的业界泰斗范敬宜先生。
  姜凤羽刚进入《辽宁日报》工作时,是负责农村报道的记者,范敬宜时任《辽宁日报》农村部主任。30年后的今天,谈起那段与范敬宜相处的往事,姜凤羽肃然起敬。
  那时,年轻的姜凤羽把范敬宜比作教科书,把他的好文章制成简报,时时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农村是改革的主题之一,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没有被基层干群立即接受和贯彻,围绕着“大包干”争论不断。此时,以新闻报道形式将中央精神及时有效地传达、引导和解释既能推进改革进度,又能提高人民群众的理解水平。范敬宜长期深入农村,对“大包干”后产生的积极效果感同身受,采写了《莫把开头当过头》等一批优秀的新闻并得到了《人民日报》的转载。
  姜凤羽说:“范敬宜先生的《莫把开头当过头》一文在《辽宁日报》刊发后,我们在抚顺农村采访,从收音机里得知《人民日报》转载了此文,并配发编者按号召新闻工作者要像范进宜同志一样深入农村实际,采写符合三中全会精神的好报道。范敬宜先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领悟以及对表达方式的运用,让我受益匪浅。”
  姜凤羽认为,像范敬宜这样的一批传媒人,在改革开放初期,深刻领悟和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并以精彩的新闻消息和深刻的短评促进改革开放的进行,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国家繁荣富强坚守了舆论阵地。
  到现在说起范敬宜的好文章,姜凤羽仍然如数家珍,如《莫把开头当过头》、《早无堵门人,夜无电话声》等,他认为这些文章不仅真实、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而且讲究文字色彩,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功底,至今仍是值得业界学习的榜样。姜凤羽感慨,辽报传媒集团能够有现在的发展,正是得益于老一辈辽报人的精神,得益辽报一贯以来的“家风”。
  “我在范老的领导下工作四五年,对范老厚重的文化底蕴、敏锐的政治洞察力、精深的新闻工作功底、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功夫,感同身受。时至今日,中国传媒人更应以‘ 贯彻政策,服务人民’为责任,一方面要深入领悟贯彻中央的有关政策,为树立科学发展观做好舆论工作;另一方面要做好媒体,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传播形式,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姜凤羽说。
  
  “我庆幸生活在这一时代”
  
  30年如歌岁月,30年春华秋实,从普通的农村报道记者到传媒集团的当家人,姜凤羽亲身参与、见证了中国传媒业改革创新的每一个轨迹,也形成了对中国传媒业发展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姜凤羽认为,总结中国传媒业改革30年的历史成就,“三部曲”是其中的关键词。
  首先,改革开放30年,报纸业态三部曲实现传媒多元化。1978年到1997年,是报纸的“独奏”年代,那时候的报纸基本上是党报,读者很多,权威性极高,《辽宁日报》的发行量在那个年代就达40余万份;1993年至2000年,是报纸的“合奏”岁月,各类生活类报纸、都市类报纸、文摘类报纸和晚报类报纸兴起,是中国报业发展的重要阶段;2000年至今,是传媒的“交响乐”时代,以数字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出现后,互联网、手机报、二维码等形式使得传媒领域“繁花似锦”。经过这三个阶段的发展,中国报纸的发展水平已经达到甚至超过西方国家水平。传媒的多元化及兼容性,极大地满足了受众对接受信息形式的不同需求。
  其次,改革开放30年,新闻产品形态三部曲实现内容人文化。1992年以前,媒体坚守舆论阵地,新闻以指导工作为主,为改革开放宣传思想、经验和成就,表现为单向的灌输式传播。之后,为满足读者阅读需求的多元化,晚报、都市报和各种分众类报纸兴起,新闻产品开始差异化,覆盖生活、社会、经济和娱乐等各方面。虽然仍旧是单向传播,但对读者的人文关怀逐渐增多,让读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关的信息。2000年后,随着互联网等数字媒体的兴起,新闻的即时性、互动性、多样化让读者享受到更为充足的内容产品。与此同时,宣传艺术发生重大变革,从以前单向、枯燥的灌输到现在浓厚的人文关怀,媒体逐步走向服务读者之路。
  再次,改革开放30年,传媒技术三步曲实现技术现代化。中国传媒的技术进步,短短30年,三大跨越,从初始的“铅与火”到“告别铅与火”,再到现在“取消纸和笔”,实现了信息传输的数字化和印刷产品的现代化。截至目前为止,中国的传媒技术,包括数码等技术产品都不比西方国家差。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传媒人以其博大智慧和创新精神,推动传媒创新发展,既保证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又全时空地报道新闻,并与受众全方位地互动,还以优秀的服务去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这些变化,都是中国传媒30年来巨大成就的象征。我很庆幸生活在这一时代”,姜凤羽说,“当我回头看这30年来的风雨历程,甚感充实。对报业改革30年进行一个历史性的回顾,是报人的责任,这有助于新时期传媒的创新发展。”
  
  “尽心尽力做好每件事”
  
  正如姜凤羽所言,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传媒业达到空前的繁荣,而随着网络和数字化的发展,传统的纸质媒体受到了很大挑战。所谓青山遮不住,唯有勇立潮头,不断创新,适应规律才是王道。对此,姜凤羽有着清晰的认识,他本人就是一个“网迷”,每天早上7点起床就打开电脑浏览“自家”的e报,工作之余几乎生活在网上。正是由于对新的技术与形势的高度重视与准确把握,姜凤羽加速培养辽报集团数字新媒体等新兴业务。
  2006年,辽宁日报报业集团成为“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首批成员单位,创办了东北地区第一家手机报——辽宁手机报,并拥有45万用户;同年,辽宁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更名为辽宁日报传媒集团,加快多元化发展步伐。姜凤羽提出整合报业资源,辽报传媒集团与铁岭日报社开展战略合作,推出《辽沈晚报・铁岭版》,取得了很大成效,避免了因重复建设、同质化而造成的国有资产及资源的流失和浪费。目前,投资4.5亿元的辽报传媒集团新址——传媒大厦正在建设当中,辽报传媒集团将以此为契机,建设覆盖区域的传媒文化集团。
  姜凤羽认为报业未来的趋势是以数字传播为主要载体,但纸质媒体仍然会与之并存。作为领头人,他对集团未来的发展规划,已然成竹在胸。
  第一,通过跨地区、跨媒体联合重组,实现集团化和集约化。集团化和集约化是现代企业的象征,中国传媒单位组织形式的集团化和经营形式的集约化,既能节约大量的成本,又能整合资源横向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
  第二,通过与国情结合,不断深入体制和机制创新。中国传媒的改革发展,必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能套用西方的模式。在体制和机制创新方面,辽宁日报传媒集团的目标是在坚守舆论阵地的同时,履行媒体的责任,尊重市场规律,适应受众需求。因此,改革必须从实际出发,综合评估阅读需求和阅读市场,让同城媒体尽可能少的同质化,减少重复建设,培养读者健康向上的阅读习惯。据了解,辽宁日报传媒集团已经将集团的业务经营部分剥离出来,由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拥有一些独立法人。其中集团旗下《时尚生活导报》是一份生活消费类周报,与《精品购物指南》以股份制形式合作。将办报和经营分开,采取集团控股的方式,合作既顺利又愉快,今年便已实现盈利。
  第三,通过打造传媒品牌,掌握对外宣传主动权。传媒品牌涉及到公信力、权威性、美誉度和知名度等四大方面,只有做好这几大方面,才能成为读者喜闻乐见的媒体品牌,才能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因此,适应传媒规律,打造传媒品牌是传媒人的责任。中央电视台的很多频道就是品牌,让受众在享受中以舒适的形式补充知识。辽宁日报传媒集团将以打造一流传媒品牌要求自身,努力实现“能力强、品质优、实力厚”的目标,保证做大做强党的舆论阵地,甚至主动出击,掌握话语主动权,实现中国传媒的对外宣传价值。
  第四,通过建设传媒集团的企业文化,落实科学发展观。企业文化是辽宁日报传媒集团的“企业魂”,给企业员工的生命和工作注入活力。让姜凤羽十分自豪的是,目前辽宁日报传媒集团“精气神”十足,从党委班子到全体职工都有一股蓬勃向上的气势。“企业文化的打造需要对新事物的吸收、善于捕捉前沿信息,并实事求是地加以努力。我们将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将辽宁日报传媒集团打造成综合品质高的一流企业,保证集团健康、持续地发展。”
  最后,建设一支优秀的编采和经营管理队伍,打造一支优秀的传媒团队。制胜之法,一切靠人。目前,辽宁日报传媒集团高层、中层和编采人员素质比较高,但仍然缺乏人才,尤其是在“做强做优主导产业,着力发展相关产业,积极介入多元产业”之机,需要大量的人才。辽宁日报传媒集团除以良好的分配政策保证在编和聘用员工的收入平衡外,还将采用一系列措施,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
  “我们未来的目标是把集团建设成一个以数字传播为主载体的多元化新闻文化传播体。尽心尽职地做好每件事,是我们的责任,也是兴趣使然。30年来,我一直没有离开辽宁日报,因为我对这份工作有浓厚的兴趣。兴趣给了我激情,我将这段工作经历作为生命中一段美好的经历,乐意为其奉献我所有的精力。”姜凤羽说。
其他文献
《传媒 》去年第10期曾刊发我对尹明华所著《千日之旅总编辑思考》一书的评论《思维,不断地开启并开拓着》。时隔一年,在我看到作者又一部宏篇力作并阅读其重要章节后, 心头不禁闪过又一个题目《脚步,不停地超越并跨越着》。  这两部有关传媒的专著足以证明,尹明华是一个勤于思考、善于钻研的著述者,又是一个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实践者。在传媒这片耕耘易、收获难的土地上,他不停地总结、不停地探索、不停地实践,故而
期刊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灾区道路交通瘫痪、电力供应中断、电话手机不通、电视无法收看,各大主流纸质媒体和网络传媒在此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大新闻类报刊以其及时的报道和较高的可信度成为公众获取最新动态的源头,而一些非新闻类媒体,如时尚类报刊,也迅速行动起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社会责任。  精品购物指南报社(以下简称“精品”)一方面继承了一贯的“以变应变”的特点,调整工作中心,改变版面内容风格,将刊物的
期刊
近年来,文化体制改革在中央的强力推动之下已全面提速。随着新闻出版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的确定,新闻出版领域开始了脱胎换骨的变革。作为新闻出版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报刊,将面临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科技报刊路在何方?整合传媒资源,打造科技传媒小航母,不失为一条发展壮大之路。山西省科协所属的山西科技报刊总社(以下简称“报刊总社”)的探索实践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    整合资源打造科技传媒基地 
期刊
2004年,山城重庆,《重庆时报》坐拥华商报系上亿资本呼啸而至,一时硝烟四起。  2004年的《传媒》,曾对重庆冠之以“报业第四城”,对《重慶时报》加盟战团的重庆报业进行了重点关注。  五年里,重庆的经济得到重大发展,甚至有专家呼吁将重庆、成都、西安连成一线,打造中国第四增长极,与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并驾齐驱。重庆,已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第四城。  在报业发展上,经历五年激战的重
期刊
策划人语  辉煌30年,这是新中国最灿烂的历史。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中国传媒业,一样在这30年中沐浴春光,茁壮成长。  但无论多少文字,都无法承载这30年的历史功绩;无论如何描述,都无法表达这30年带给中国的现在与未来的历史意义;无论如何纪念,站在历史的面前,都只是一种形式。中国传媒业通过30年的发展,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信息上的享受,在社会观念、生活方式、经济水平上的改变更多。  作为传媒行业的高
期刊
从理性的角度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传媒业所走过的路程、所经历的事件、所收获的经验,进行深度的梳理、总结、提炼,绝对是必要的;不过从感性的层面谈谈30年来对传媒业发展的生活体验,也许不失为一种重要的补充。至少有三。  其一,生活之必需。记得在改革开放之前,我们的传媒家族不仅品种单调、成员很少,而且更多的是政治说教和政治必需,这里当然会有不少合理的成分,但说它与民众的关系更多时候是油水关系,实不为过
期刊
本刊讯 (记者 彭波) 2008年10月24日到26日,由中国都市报研究会主办、《重庆晨报》承办的2008中国都市报研究会总编辑年会在重庆举行。来自《南方都市报》、《楚天都市报》、《燕赵都市报》、《华西都市报》、《潇湘晨报》、《都市快报》等全国38家强势都市报的高层人员和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等10所高校新闻传媒学院的专家,以及新浪、网易等网络媒体的代表,围绕“面
期刊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正处于工商业大发展时期,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以往那种悠闲的阅读方式也受到了强烈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卢斯于1923年创办了《时代》周刊,着力于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明镜》周刊则创办于二战结束不久的1947年。创办人鲁道夫奥格斯坦在创立初期,就定下两条基本原则:只写自己想看而在其他报刊上看不到的文章;不论敌友,绝不向任何权威低头。  无论是《时代》周刊还是《明镜》周刊,都因
期刊
5年前的10月,世界传媒大享默多克在中国演讲时曾讲过这么一句话:“传媒业不仅是一项具有巨大盈利价值的产业,更是一项能够极大地造福于社会、提升人们社会素质的公共事业。因此,传媒产业的兴旺发达,不但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兴旺发达的标志,甚至是其福祉所系。”今天,站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门槛上,回望中国传媒走过的30年历程,再来审视默多克的这句演讲词,便能更深刻地理解传媒“福祉”的含义:这30年改变和成就了中
期刊
数字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作品创作和传播提供了革命性的技术支持,但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公众因数字和网络技术而拥有了获取和使用作品的极大便利;另一方面,公众与权利人在直接经济利益上的对立变得前所未有的尖锐。如何保护权利人的权利,规范数字、网络环境下的传播行为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  为应对这一问题,我国于2001年10月27日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