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今的社会生活差异很大,这些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其中,“衣”的概念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实例。
古代所说的“衣”,是泛指从头到脚的全部装束。为了区别不同部位和作用的“衣”,人们便常在“衣”前再冠以一个词,如头衣、体衣、足衣等。
头衣,又称元衣,顾名思义,它是指覆盖在头上的装束,即帽子。其还有许多具体的名称,如冠、冕、弁、帻等。
“冠”既是各种头衣的总称,也专指贵族男子所戴的帽子,主要用于束拢住头发。古时的“冠”,形制很简单。它一般是由冠圈、冠梁两部分组成。冠圈套在发髻上,冠梁从前到后,压住头发。冠圈的两侧各有一条丝带,便于在下巴处系结,以使冠稳固地戴在头上。在冠的基础上,还衍生出许多名目的冠,如通天冠、进贤冠、远游冠等。
“冕”在古代是贵族配戴的用于祭祀的头衣。“冕,大夫以上冠也。”(《说文解字》)它是由冠、冕板、冕旒等几部分组成的。
“弁”是古代贵族配戴的一种比较尊贵的礼服帽子,有皮弁、爵弁等。
“帻”,又称帻头、帧巾,是平民百姓日常配戴的头衣。这种头衣是罩在头部发髻上的一块方巾,要一直覆盖到前额。不过,帻的颜色在不同历史时期或朝代是不一致的。先秦时期,百姓多以黑帻覆头,故有“黔首”之称。古代一些朝代爆发的农民起义,如黄巾军、红巾军等,就是用黄色、红色帻巾覆头,以区别官军。
头衣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被视为是很神圣的装束,常代表一个人的尊严。按照礼仪制度的规定,凡成年男子必须戴冠。若应该戴而未戴头衣,或轻易摘去头衣,都会被视为无礼。即所谓“君子死,冠不免”。(《左传·哀公十五年》)
我国自古以来,社会普遍认为步入成年是一个人一生的新起点和转折点。从此以后,他就将进入社会,学会自己的生活,更需要逐步懂得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方法。所以子女长大成人,多被视为是人生的一一件大事。在古代社会中,当子女长到成人的年龄时,还要为他(她)举行专门的成年典礼。
古代男子年满二十岁(虚岁)时,要举行“冠礼”,即加冠以示成年。古代的女子也有自己的成年典礼,是在十五岁(虚岁)时举行。届时将其头发盘起,再插入笄(簪子)加以固定,以示其成年,故称“笄礼”。只是由于我国古代社会盛行“男尊女卑”的思想,所以笄礼仪式远不及冠礼隆重。
举行冠礼的场所,均选择在宗庙。这是因为宗庙里供奉着祖先和先人们的牌位,在此举行冠礼,意在告诉故去的亲人,家族内又有一位后代长大成人。
冠礼的主持者是即将接受冠者的父亲。在举行冠礼前,受冠者的父亲要先进行占卜,以确定行礼的时间和参加儿子冠礼的来宾。而后就将举行冠礼的日期一一告知所邀请的来宾。
到举行冠礼时,行礼的席位被安置在宗庙的阼阶(堂前东阶)北端。待来宾到后,受冠者被家人从东堂领出就席。然后由来宾为他梳头、挽髻,盘发后再用簪固定头发,最后用黑色的帛束发。
之后,在父亲的主持下,请事先选定的一位来宾十分庄重地为他加冠,即将冠戴在他的头上。不过,加冠绝非简单地将冠戴在头上。根据《仪礼·士冠礼》的规定,冠礼的仪式主要是加冠。加冠共有三加,即始加、再加、三加。每一加要分别戴上不同的帽子。程序是先由授冠者将冠或者弁庄重地戴在受冠者的头上,并接受众人的祝贺,然后再摘掉,进入下一加或结束冠礼。三加所授的冠,有着不同寓意。
始加,戴缁布冠。这是一种用黑色的帛制成的帽子,表示该男子从今以后可以治人、治家,即可以成家立业。
再加,戴皮弁。这是一种用白鹿皮缝制而成的冠,表示该男子从今以后要为国家服兵役。
三加,戴爵弁。这是一种形似爵状的冠,表示该男子从今以后可以进入宗庙参加祭祀祖先的活动。
三加所授冠的寓意,不仅标志着受冠者已经长大成人,可以娶妻生子,组成自己的小家庭,更是在教育受冠者从今以后必须要承担对家庭和家族、对妻子儿女、对国家的责任和义务。应该说,冠礼实际是对年轻人进行的一次人生教育,使他更加明确自己今后将肩负的责任和义务。
加冠之后,在场的家人和来宾要向受冠者敬酒,表示祝贺。然后,受冠者从西阶下,去拜见自己的母亲。之后,再回到受冠处,接受父母或来宾给他起的“字”。从此,除了名外,他还有了字。因此,古人有冠或字都标志着已经进入成年。“男子二十,冠而字。”(《礼记·曲礼下》)
最后,受冠者身着礼服、礼帽。带着礼品,去拜见自己的兄弟姐妹。冠礼仪式遂告结束。
如是诸侯行冠礼,则在三加之后还有四加,戴玄冕;若是帝王行冠礼,则还有五加,戴衮冕。
冠礼上所授的冠,多属于礼帽,而非成年人日常生活中戴的头衣。不过,自从行冠礼后,受冠者就必须要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礼仪场合中戴各种与活动内容相符的头衣,这也是一种对他人礼貌和尊重的表示。
冠礼自西周形成一套固定的仪式后,也被后代所沿袭。只是加冠的程序逐渐简化,有的朝代减为两加,甚至一加,但仪式依然隆重。对受冠者进行责任、义务教育的内容,世代相袭。直至今天在一些中学为年满18岁的学生举行成年仪式,也正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传承和弘扬。(文章代码:0925)
责任编辑 常汝先
古代所说的“衣”,是泛指从头到脚的全部装束。为了区别不同部位和作用的“衣”,人们便常在“衣”前再冠以一个词,如头衣、体衣、足衣等。
头衣,又称元衣,顾名思义,它是指覆盖在头上的装束,即帽子。其还有许多具体的名称,如冠、冕、弁、帻等。
“冠”既是各种头衣的总称,也专指贵族男子所戴的帽子,主要用于束拢住头发。古时的“冠”,形制很简单。它一般是由冠圈、冠梁两部分组成。冠圈套在发髻上,冠梁从前到后,压住头发。冠圈的两侧各有一条丝带,便于在下巴处系结,以使冠稳固地戴在头上。在冠的基础上,还衍生出许多名目的冠,如通天冠、进贤冠、远游冠等。
“冕”在古代是贵族配戴的用于祭祀的头衣。“冕,大夫以上冠也。”(《说文解字》)它是由冠、冕板、冕旒等几部分组成的。
“弁”是古代贵族配戴的一种比较尊贵的礼服帽子,有皮弁、爵弁等。
“帻”,又称帻头、帧巾,是平民百姓日常配戴的头衣。这种头衣是罩在头部发髻上的一块方巾,要一直覆盖到前额。不过,帻的颜色在不同历史时期或朝代是不一致的。先秦时期,百姓多以黑帻覆头,故有“黔首”之称。古代一些朝代爆发的农民起义,如黄巾军、红巾军等,就是用黄色、红色帻巾覆头,以区别官军。
头衣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被视为是很神圣的装束,常代表一个人的尊严。按照礼仪制度的规定,凡成年男子必须戴冠。若应该戴而未戴头衣,或轻易摘去头衣,都会被视为无礼。即所谓“君子死,冠不免”。(《左传·哀公十五年》)
我国自古以来,社会普遍认为步入成年是一个人一生的新起点和转折点。从此以后,他就将进入社会,学会自己的生活,更需要逐步懂得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方法。所以子女长大成人,多被视为是人生的一一件大事。在古代社会中,当子女长到成人的年龄时,还要为他(她)举行专门的成年典礼。
古代男子年满二十岁(虚岁)时,要举行“冠礼”,即加冠以示成年。古代的女子也有自己的成年典礼,是在十五岁(虚岁)时举行。届时将其头发盘起,再插入笄(簪子)加以固定,以示其成年,故称“笄礼”。只是由于我国古代社会盛行“男尊女卑”的思想,所以笄礼仪式远不及冠礼隆重。
举行冠礼的场所,均选择在宗庙。这是因为宗庙里供奉着祖先和先人们的牌位,在此举行冠礼,意在告诉故去的亲人,家族内又有一位后代长大成人。
冠礼的主持者是即将接受冠者的父亲。在举行冠礼前,受冠者的父亲要先进行占卜,以确定行礼的时间和参加儿子冠礼的来宾。而后就将举行冠礼的日期一一告知所邀请的来宾。
到举行冠礼时,行礼的席位被安置在宗庙的阼阶(堂前东阶)北端。待来宾到后,受冠者被家人从东堂领出就席。然后由来宾为他梳头、挽髻,盘发后再用簪固定头发,最后用黑色的帛束发。
之后,在父亲的主持下,请事先选定的一位来宾十分庄重地为他加冠,即将冠戴在他的头上。不过,加冠绝非简单地将冠戴在头上。根据《仪礼·士冠礼》的规定,冠礼的仪式主要是加冠。加冠共有三加,即始加、再加、三加。每一加要分别戴上不同的帽子。程序是先由授冠者将冠或者弁庄重地戴在受冠者的头上,并接受众人的祝贺,然后再摘掉,进入下一加或结束冠礼。三加所授的冠,有着不同寓意。
始加,戴缁布冠。这是一种用黑色的帛制成的帽子,表示该男子从今以后可以治人、治家,即可以成家立业。
再加,戴皮弁。这是一种用白鹿皮缝制而成的冠,表示该男子从今以后要为国家服兵役。
三加,戴爵弁。这是一种形似爵状的冠,表示该男子从今以后可以进入宗庙参加祭祀祖先的活动。
三加所授冠的寓意,不仅标志着受冠者已经长大成人,可以娶妻生子,组成自己的小家庭,更是在教育受冠者从今以后必须要承担对家庭和家族、对妻子儿女、对国家的责任和义务。应该说,冠礼实际是对年轻人进行的一次人生教育,使他更加明确自己今后将肩负的责任和义务。
加冠之后,在场的家人和来宾要向受冠者敬酒,表示祝贺。然后,受冠者从西阶下,去拜见自己的母亲。之后,再回到受冠处,接受父母或来宾给他起的“字”。从此,除了名外,他还有了字。因此,古人有冠或字都标志着已经进入成年。“男子二十,冠而字。”(《礼记·曲礼下》)
最后,受冠者身着礼服、礼帽。带着礼品,去拜见自己的兄弟姐妹。冠礼仪式遂告结束。
如是诸侯行冠礼,则在三加之后还有四加,戴玄冕;若是帝王行冠礼,则还有五加,戴衮冕。
冠礼上所授的冠,多属于礼帽,而非成年人日常生活中戴的头衣。不过,自从行冠礼后,受冠者就必须要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礼仪场合中戴各种与活动内容相符的头衣,这也是一种对他人礼貌和尊重的表示。
冠礼自西周形成一套固定的仪式后,也被后代所沿袭。只是加冠的程序逐渐简化,有的朝代减为两加,甚至一加,但仪式依然隆重。对受冠者进行责任、义务教育的内容,世代相袭。直至今天在一些中学为年满18岁的学生举行成年仪式,也正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传承和弘扬。(文章代码:0925)
责任编辑 常汝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