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样”风里不“依样”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i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画家以葫芦为题材入画者可谓久远矣,作为民俗题材,多为画工为之。葫芦入画最初多为佛道人物所携之法器宝物,而花鸟画家涂写葫芦者已入明清矣,近现代画家亦多有此雅好。吴昌硕、赵之谦、齐白石、陈半丁、于非厂,朱屺瞻、王个、杨善深等大家都有葫芦作品传世,其中吴昌硕和齐白石的作品在数量上犹为可观,大师随手写来的“葫芦”,风格独具,个性天然。葫芦作品多以“依样”为题,这是延续了数百年的传统,因为这里面蕴含着一个故事。
  画家所题的“依样”源自“依样画葫芦”,断其句而全其意是文人画家题识的特点,这既是传统也是画家铨量考究的结果。“依样”其实和老百姓所说的“照葫芦画瓢”是一个意思,多是画家戏说自己所画的“葫芦”只是因循旧制、没有创新的意思,其实这只是谦虚而已。
  “依样”(依样画葫芦)能够广为人知,还要归功于宋太祖赵匡胤。故事记录在了宋人魏泰的《东轩笔录》里。五代时,陶谷由于文翰出众而成为一时之冠,在宋开国之后成为翰林院学士。当时赵匡胤任用的宰相都不以文翰论之,并且也不从翰林院选拔,而选拔的这些人,其文采和声望都不及陶谷。陶谷心中愤愤不平,就暗中指使他的党羽向太祖上疏,说他久在翰林院为国家这么效力,却没有得到升迁。他自己也上疏太祖表示不满。宋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显然,以草莽武夫出身的太祖认为翰林学士只是玩弄文字,不会创新,因此没有功劳可言。陶谷对太祖这个评价很不服气,遂作诗书于玉堂之壁,聊以排遣愤懑之情:“官职须由生处有,才能不管用时无。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太祖见其刻薄怨望,更是决意不用他了。
  其实“依样画葫芦”早在唐五代时即是俗语了,比喻那些遵循古制、墨守成规、不求创新的行为。这样文绉绉的一个词语,在老百姓的口口相传中也就成了现在我们常说的“依(照)葫芦画瓢”了。
  齐家依样
  白石老人爱画葫芦,但他更爱葫芦。我们经常见到的老人晚年的照片中,在他胸前常佩戴一枚小亚腰葫芦,这枚葫芦就系在他大褂的盘扣上。在郎静山和郑景康给他拍摄的照片中,葫芦都与老人形影不离,可见老人对它的喜爱。从这些照片中看,葫芦和拐杖成为了老人相伴之物,也可看作是老人的符号了。据说老人在自己的遗嘱中曾说,要将他生前使用的印章、木杖、落齿、怀表和胸前佩戴的葫芦一起随葬,不是挚爱之物,当不会让老人叮嘱家人也要地下相伴。
  据王鲁湘先生说,白石老人一生最后一件作品就是葫芦,也就是在中国嘉德2010年秋拍“张仃藏画”专场中的第1239号拍品。这件老人绝笔的作品在张仃先生生前一直秘藏于张宅,仅示密友借以缅怀白石先师。在王鲁湘先生的这段文字里也提及李可染先生对白石老人绝笔《葫芦》作品的追忆和感慨,可染说:“老人家画到这个岁数,胡涂了,连字都不会写了??人胡涂了,只能画自己最熟悉的对象,当然也就是最简单的对象,那只能是葫芦??老人完全是在胡涂状态下用本能在作画。这幅画最绝的是藤蔓,用笔用墨已经是天籁,是神在走,而不是手在走,笔墨中包孕的精气神完全超越了白石老人的身体健康的状态,是一种修养在完全自由自然自在自为的状态下释放。”可染慨叹之神游藤蔓,白石老人在另一件《葫芦》的题画诗,亦可解释这件作品中看是散漫的垂藤,曰:“客问余曰,君所画皆垂藤,未免雷同。余曰藤不垂,决无姿态,垂虽略同,变化无穷也??”可见葫芦题材在白石老人以画为主业的一生中的地位和意义——既是最熟悉的也是最简单的。老人把最普通的“葫芦”,通过生活观察和艺术实践升华为画理的阐释,这在白石老人的题画诗中也是俯拾皆是的。葫芦融化寓胸中,藤叶殊相墨不同;千尺万幅总相宜,横涂纵抹出神工。我想这样评价白石老人的这些作品是绝不为过的。
  葫芦为蔓生攀缘藤本植物,是寻常百姓家的常物。一架葫芦藤生满架,绿油油的葫芦千垂百挂于绿叶黄花间,既是夏季的一个纳凉避暑之地,也可当作菜来食用,亦可以做生活用器。生于湖南湘潭白石铺、以杏子坞老民自称的齐白石,就是由在普通的农家小院中和田间地头所见到的一架架葫芦储存了生活和视觉的记忆。这种乡土情结使老人在多年生活和艺术的历练中融化了生活和艺术,开创了属于自己的艺术表达形式,不仅使作品具有自然界本身的形式和生趣之美,而且充满生活气息和天真的情趣。白石老人洞穿人生三昧的题跋诗,朴拙、天然、生猛的齐氏书法,配以天运神功、鬼斧神器的画工,就汇成了20世纪文人画的“珠穆朗玛峰”。齐白石所完成的不是一个湘潭老民、雕花木匠和鬻画为生的画工的华丽转身,而是实现了平民的质朴和画工的飘零所汇集的对于乱世人生的辛辣感悟,以及老百姓对寻常巷陌的真善美最原始的追求和渴望,正是这些散发着最朴素人性芳香的作品让他鼎立于了20世纪的文人画坛。
  
  依样正大
  “依样”作为葫芦这一题材的标准式题识,白石老人也不例外,多首题画诗足以为证。当然,老人也常常不因循传统,“依样正大”、“好样”等题识也常配以葫芦,或许暗含其他深意。同样是画葫芦也同样题“依样”,白石老人和缶翁昌硕也有很大的不同。缶翁短跋通常以“依样”二字了事,长款则“依样”起首,别题相关内容。相较缶翁简明,白石则嗜在作品上题七绝一首,嵌以“依样”。这几首题画诗也常被引用借以阐释老人这一题材的作品,不妨录下一睹,看看齐白石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风翻墨叶乱犹齐,架上葫芦仰复垂。
  万事不如依样好,九洲多难在新奇。
  ——《葫芦》
  倒藤垂叶意绵绵,老去心思费转旋。
  作怪作奇非不可,不如依样老余年。
  ——《葫芦瓜》
  劫后残躯心胆寒,无聊更变却非难。
  一心要学葫芦诀,无故哈哈笑世间。
  ——《葫芦》
  白石老人这些题画诗,往往貌似就画论画,实则不然。他的葫芦里卖的不是“万事不如依样好”的守旧药,他也不是“一心要学葫芦诀”这等“抱着葫芦不开瓢”的齐木匠。“意中有意,味外有味”是樊樊山对齐白石诗的评价,这等知音是何等通晓齐白石啊!齐白石的诗和画是珠联璧合的整体,相互映像,互为一体,诗画合璧方能悟出他画中隐蕴的大境界。“万事不如依样好”和“不如依样老余年”很容易误读为画家的世界观是封闭的、保守的。事实上,画家的落脚点不在于“依样画葫芦”,而是对自己生逢乱世、家国沧桑以及游艺翰墨、衰年变法的慨叹!不论是社会的变革还是自己艺术的变革,痛苦与自我否定是必然的。画家之所以这么题,是在无奈之余的自我调侃,也是在社会变革和自我蜕变最艰辛处的压抑与获得新生之前的呐喊与释放。“依样”式的守旧、墨守成规向来不是齐木匠的真性情。两首题画诗亦能说明,“??是年秋八月,吾师沁园先生来寄萍堂,见而称之,以为融化八怪。命璜依样为之。璜窃恐有心为好,不如随意之传神??”,“此鼠子吃书图,为家人依样各画一幅,自厌雷同,故记及之,乙亥白石山翁。”恐怕这才是白石老人对“依样”的真态度吧。如若齐白石真是那个“一心要学葫芦诀”、亦步亦趋尊古临古和自我复制的齐阿芝,也就不会有今天的齐白石了。
  依样寻风
  但凡能为画史改道、另辟仙境、引来天外仙山的大师,都不是因循守旧“依样”的主儿。他们都是在传统中摸爬滚打了几十年,浸染了传统而又绝弃旧尘,斩荆披棘,一生坎坷仍为画坛开辟新鲜的视觉样式。“依样”风里不“依样”,就是他们既不依传统的“样”,也不拷贝、复制自己的“样”。“依样”所依的只是包括葫芦在内的传统题材,所不依的就是自己对笔墨、构图、风格与意蕴的独特认识和自我调控——这才是他们的“新样”,也正是他们所秉承的开一家之风的精神,是他们风格的一种具体体现。
  在明代及明之后的花鸟画领域,最富盛名也最有创造性的,就要数徐渭、朱耷、郑燮、吴昌硕和齐白石了。后者三人对于前代的敬仰可从印文和诗文题跋中感知一二,清代郑板桥曾刻有一方印,印文为“徐青藤门下走狗郑燮”;吴昌硕的绘画多从徐渭、朱耷来,在书画题跋中多次提到,并说“既而学画,于画嗜青藤、雪个”;白石老人更有诗曰:“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他们对于前辈的艺术成就以及其创新精神,绝不仅仅是赞叹、钦佩所能表达的,而是可以匍匐于脚下做牛做马为走狗的。何以至此,看看他们是否“依样”即知。徐渭《画百花卷与史甥,题曰“漱老滤墨”》诗云:“葫芦依样不胜楷,能如造化绝安排。不求形似求生韵,根拔皆吾五指裁。”板桥翁也有“少年学画守规成,老大粗疏法尽无;但得宋元气韵在,何需依样画葫芦。”徐文长、郑燮绘画风格的形成正是与他们在艺术上敢于冲破藩篱、大胆创新的精神分不开的。对于一生钟情徐渭、朱耷和郑燮的吴昌硕和齐白石来说,正是继承了“何需依样画葫芦”的气概才推陈出新,风格独具,成为20世纪中国画坛的两座高山。
其他文献
关于老字号的藏品,或许看起来貌不惊人,但实际上,外表的平凡,并不等同于就没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无论是薄薄的一张税票,还是那早已褪色的老照片,每一样老物件、老资料,都是沟通今时与往昔,联接传统与现代的有力载体。  老字号的历史为何耐人寻味,因为它所讲述的,实际上就是时代的故事、人的故事。每个故事都会有自己的观众。特别是在当年影像等记录设备不够发达的局面中,历史长河的迷蒙性质催生出了一个极富文学色彩的词
期刊
张一元早在20世纪的30年代,就在京城第一家使用留声机招徕顾客。当年,张一元茶庄在门市用高音喇叭播放歌曲、戏剧等当时的“流行音乐”,进行商业造势,招徕顾客。  “北有王麻子,南有张小泉。”王麻子剪刀创立于清朝顺治八年,是著名的中华老字号。数百年来,王麻子刀剪产品以刃口锋利、经久耐用而享誉民间。新中国成立后,“王麻子”剪刀依然火遍全国,成为百年老字号的杰出代表。在生意最好的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期刊
更多情况下,收藏只是一种个人化、个性化的陶冶性情的雅好,然而,一个人的收藏往往是积累藏品易,研究总结、增进学识难,即使付出大量的时间与代价也未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集木成林,好汉三帮,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藏家彼此间的交流探讨、互通有无就成了收藏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邀三五好友,杯酒笑谈,品藏说事,这对于很多收藏者来说都是再普通不过的交流方式了。而如今,这类雅聚渐成规模放大、效应放大之势,或天南海北共聚
期刊
“西游漫记——张光宇艺术作品展”日前在苏州博物馆现代艺术厅展出。本次展览展示了张光宇先生130件左右的作品,包括他以苏州、无锡为背景的水彩写生,部分人物肖像,《西游漫记》和《新西游漫记》原稿以及动画片《大闹天宫》的人物设计草图,全面地呈现张光宇先生作为一名“杂家”于漫画、装饰艺术、文学插图、电影美术等多个门类及领域之骄人艺术成绩。展览将持续至2月24日。  张光宇13岁开始学艺,在50年漫长的艺术
期刊
在影视剧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小徒弟唯唯诺诺地跟着师傅身后,师傅说什么,便要牢牢记下,没准,这就是自己将来当掌柜的要诀。其实,师傅带徒弟,有着千百年的传承历史。  每一个行当都有着自己的讲究。以我们最为熟悉的中医为例,过去的医家对于煎药极为重视,所谓“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煎药用水是煎药成败的关键。在众方之祖的《伤寒杂病论》中,对于煎药用水已经十分讲究。概论下来有普通
期刊
对于老字号的理解,更多是由老字号本身带来的经济效益,而不是老字号品牌的传承。这也是现在许多城市的老字号有其名而无实的根本原因。  每座城市都有记忆,而每个记忆又有一个切入的点。城市记忆的切入点,就是那些曾经存在过的老字号。  以笔者所熟悉的居于长江、位于南京与武汉之间的安庆为例,民国之前为安徽省老省城。作为安徽政治、文化、教育以及经济中心,安庆老城熙熙攘攘的繁华街道,繁华街道上鳞次栉比的老字号,都
期刊
德清窑的黑釉器色黑如墨,庄重而大气;德清窑的青釉器翠色欲流,澄澈而灵动。近日,为清晰展示德清窑的发展脉络,全面揭示德清窑的特征内涵,浙江德清县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名为“玄翠孑霓—德清窑馆藏精品与瓷窑址考古成果展”的展览。现从诸多展品中遴选出数件德清窑精品,以期通过具体翔实的器物赏析,使读者能进一步认知和解读德清窑。  东汉时期 东汉晚期是德清窑的滥觞期,因此发现的窑址数量并不多,主要集中在德清的二都
期刊
清 翡翠雕童子戏象摆件  高13.3厘米,宽10.8厘米。一童子侧坐于大象背上,另一童子从后方趴伏,一手扶前边童子之肩,一手抚摸象背,彼此嬉笑相戏。大象体态丰腴,侧首回视,象鼻在地上托卷,表情温顺。童子戏象是清代常见的吉祥题材玉雕,“骑象”谐音“吉祥”,整器有“喜庆吉祥”、“太平有象”的美好寓意。  清 茶晶雕坐佛  高8.6厘米,宽8.9厘米,直径7.6厘米。此件作品以颜色深沉近似墨色的茶晶
期刊
有些事是难以忘怀的。此刻我正在欣赏石涛的《杜甫诗意册》,并不是原作,而是一本高仿的复制品,印工极佳,仿旧如旧,令人把玩不已。原作为美国纽约一位华人收藏家收藏,去年9月的一个晚上,我在纽约拜访了这位收藏家,他拿出收藏的许多古今名迹给我看,让我大饱眼福。我们一边看一边聊,忘乎所以,等到感觉稍有倦意的时候,一看时间,已经是第二天早晨四点一刻了—这本册页的原作我就是那个晚上欣赏的。前不久这位收藏家到了北京
期刊
在笔者收藏的唱片中,有一套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唱片。今年是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再次聆听经典之作,意义非同寻常。  《东方红》是一部表现我党战斗历程、热情讴歌毛泽东思想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周恩来总理亲自倡议和领导了这部作品的创作、排练和电影摄制工作,从确定主题思想、安排重大情节,到歌词、朗诵词的修改定稿,周总理都花费了心血。1964年10月1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