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职教育与西部小康社会建设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houya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民族地区在西部小康社会的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民族地区高职教育不仅能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对精神文明的建设也尤为重要。但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在西部小康社会建设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民族地区 高职教育 小康社会 经济建设
  [中图分类号] G40-05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08-0005-04
  一、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在西部小康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规划。我国西部地区面积69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72.0%。其中民族自治地方面积为596万平方公里,占西部地区的86.3%。[1] 因而西部地区小康社会建设的成败是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的重大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着眼于人力资源开发和提高人的素质,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在我国起步较晚。尽管这些年来,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鼓励其发展,但由于多种原因,高职教育的发展尤其是民族地区高职教育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不少问题。加强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已势在必行。它关系到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发展能力提升的关键性环节。[3] 因此,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对推进西部小康社会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国劳动者素质的地区差距比较大,人才的区域分布不尽合理。从城乡劳动者素质差异来看,大批低素质的劳动人口积淀在农村,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农村。[4]因此,在我国西部小康社会建设中,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必须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尤其要为所在民族地区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的调整、高新技术的发展、传统农业的改造等都需要大批的高职人才。因为,高职毕业生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有一定的岗位动手能力,是西部地区小康社会建设急需的人才。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小康社会建设中不仅具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而且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与学习型社会中也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和谐社会建设分别从法律、道德、伦理层面提出指标和要求,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着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5]终身教育理念要求人们终身不断学习,即经过一个不断的持续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6] 我国小康社会建设不仅要与工业现代化进程相统一,而且还要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加强高职教育有利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这是对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积极响应,特别在西部地区小康社会建设中尤显重要。准确把握高职教育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过程中,高职教育始终都是最为活跃的部分,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发展。如,高职毕业生回到基层,也能够影响西部农民的精神面貌,在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速西部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二、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在西部小康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农业的产业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当前,西部地区农民的人均收入和农村的初级卫生保健等项目指标都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因此,西部地区小康社会的建设,一系列重大问题都和西部的“三农”有关。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7]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三农”问题解决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而农村的主要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核心,以资源开发为基础,对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形式,按照种养加工、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经营原则,形成一条龙的生产经营机制,在组织上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使农业走上自我积累、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良性发展轨道。农业产业化道路已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但从目前我国农业整体发展水平来看,农业产业化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其中两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劳动力素质障碍和农业技术障碍。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也是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主体。农民自身文化科技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生产经营决策,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农业产业化的实现。而发展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可以为农业的发展注入高素质的科技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而且在这些人的带动下,形成以点串线、以线带面的局面,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素质,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同时,发展民族高职教育可以克服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技术障碍。我国农业生产之所以能用世界上较少的土地养活世界上最多的人口,解决温饱并自给有余,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杂交水稻等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落后,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发展民族地区的高职教育特别是高职农业技术教育,可以为西部地区农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注入新的生产理念,加速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
  (二)有利于加快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
  十六大报告提出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是相对传统工业化而言的,是以发展经济学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以中外工业化实践经验教训为基础提出来的。新型工业化是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其实质是工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过程,是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工业转变的过程,这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战略意义。[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地区高职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对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作出了贡献,但我国国民素质尤其是西部地区国民素质仍然偏低,人才总量相对不足,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严重紧缺,专业技术领域人才和技术工人后继乏人,已成为制约许多行业发展的瓶颈。发展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可以为西部地区输送大量的技术人才,消除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力资本约束,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可以为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与技术应用提供持续的强大动力,并且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实现已有技术的广泛应用。   (三)有利于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
  “三农”问题是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难点,但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不能只依靠农业,而必须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以城市和城镇的发展带动农村的全面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 问题。农村城镇是城乡经济的纽带,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本营,是使农村向城市化迈进的阶梯和桥梁。[9]城市化不仅仅是一个农业人口向非农业转化的过程,更是一个通过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的变迁、人口素质的提高、城市功能的增强、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来实现社会经济资源合理配置,城乡协调发展的过程。发展民族地区高职教育,促进西部地区城市化是西部地区经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必经之路。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进程长期以来比较缓慢,城市化水平较低,而发展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可以加速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在影响和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多种因素中,其作用非常突出。[10]民族地区的高职教育发展能够促进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是西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可以促进西部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城市化的内在质量。高职教育通过培养服务性人才,可以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从而促进城市化发展。
  (四)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和促进民族大团结
  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所在的西部地区迫切要求加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上。在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增强民族团结,巩固边疆和国家统一,做好民族工作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加速民族地区和民族所在的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归根到底还是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民族地区的高职教育又在西部的高等教育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展民族地区高职教育能够连接西部地区的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全面提高西部人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素质。对于民族地区来说,加大资金的投入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但发展经济学理论及欠发展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实践都证明,劳动力素质及科教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同时,又是实现落后地区“后发优势”的根本性因素。[11] 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在加快民族的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和民族大团结。
  三、发展民族地区高职教育促进西部地区小康社会建设
  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地区高职教育获得了迅猛发展,学校数量增加,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效益明显,有力地推动了西部小康社会的建设。同时,就民族地区高职教育进一步适应小康社会建设的要求来看,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对高职教育发展重要性、重要作用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高职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双师型师资力量薄弱,专业设置、专业内涵发展竞争力、整体办学实力有待提升,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创新,与企业合作办学的力度有待强化等。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西部小康社会建设,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进一步推进民族地区高职教育的发展。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把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列入西部地区小康社会建设的战略规划
  随着西部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也逐渐从社会的边缘走向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中心,并凸显出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因此,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改变旧的思维模式,把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列入西部地区小康社会建设的战略规划,这对民族地区高职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首先,要摒弃学生、家长和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歧视,认为“学高职”就是“做工匠”,觉得不光彩。正如潘懋元教授所说:“中国也是很奇怪,人人都要找职业,但‘职业’两个字标在校名上就感到不光彩。”因此20世纪80年代办的120多所职业大学,差不多都悄悄地把“职业”两个字抹掉了。为此,提高西部地区人们对高职教育发展的认识就显得极为重要。其次,将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列入西部地区小康社会建设的战略规划。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内在联系,二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西部地区教育一旦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制约其可持续发展。所以,只有确保西部地区教育尤其是民族地区高职教育不滞后于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才能保障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才能保证西部地区小康社会建设顺利健康发展。为此,应当把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列入西部小康社会建设的战略规划之中,从战略的高度大力推进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切实提高民族地区高职教育的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西部小康社会建设的需要。
  (二)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要有前瞻性
  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的前瞻性,关系到其发展的主导性和全局性问题。为确保民族地区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应注重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的理论研究、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前瞻性。一是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理论研究的前瞻性。作为高职教育发展的理论研究工作者,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地了解和掌握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发展问题,从实际出发,以创新的精神,提出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具有前瞻性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对策,这是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尽可能少走弯路、确保其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二是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规划的前瞻性。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规划,包括其高职院校发展规划,应该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和西部小康社会建设规划的要求,从战略的高度全面系统地规划高职教育的发展,以确保其发展的前瞻性、规范性、主动性和效益性。三是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学科专业建设的前瞻性。就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的内涵来说,学科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龙头,它涉及高职院校发展的定位、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办学基本条件建设等问题。为此,学科专业建设要遵循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外部规律,注重学科专业建设的内涵发展,使学科专业建设适应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的前瞻性需要。四是民族地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前瞻性。人才培养的前瞻性是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一般说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是有一定周期的,所培养的人才要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使人才培养具有前瞻性。这就要对该地区各行各业需求的人才有前瞻性的预测,并且有针对性地、有前瞻性地培养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这样,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就能够更好地为西部小康社会建设提供人才服务。   (三)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要有地域性特点
  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该地区小康社会建设服务。因此,它的区域性特点最为明显。它同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13]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的实践证明,紧紧围绕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办学,突出区域性特点,就能够取得显著的办学效益,并且能够为西部地区小康社会建设作出显著的贡献。这方面,有的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与地方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合作办学关系,积极进行校企办学合作、教产结合,形成了校企双方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并且非常有效地推进了西部小康社会建设。
  (四)树立“经营学校”、“创立品牌”高职教育发展理念,促进民族地区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各高校将逐步成为一个自主办学的实体。为了谋求高等教育的更快发展,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必须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在行动上主动适应,在高校内部形成“经营学校”、“创立品牌”的机制,借鉴企业运作的相关经验,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但是,经营学校不能像经营企业那样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只能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前提下,参照市场运作的方法管理学校,同时注重社会需求的导向作用,依靠教育资源的合理使用来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促进民族地区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的外部,政府要切实重视和支持高职教育发展,加大投入的力度,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充分发挥其在小康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同时,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应该树立有为才有位、有精品才有品牌的理念,应该深入研究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和科技发展的需要,积极面向市场,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主动争取企业的“人才培养订单”,走产教集合的路子,才能更好地寓教于产,以产促教,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扩大服务面。[14]特别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切实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以树立高职教育的品牌形象,促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五)加强就业教育,突出创业教育,不断丰富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内涵
  由于社会用人单位对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的认同度还不够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如,加强高职毕业生就业教育,使毕业生转变择业观念,实现多元化就业。同时,高职院校应该以社会岗位群需求为驱动力,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求支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拓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市场。[15] 特别应该强调的是,还要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培训,并且要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在吸纳高职院校已有经验和借鉴外国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创业教育模式,全社会还要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创业环境,让那些有创业激情和创业基础的高职毕业生在西部地区小康社会建设中大显身手。这样,不但有利于开发新的就业岗位和有利于他们个人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西部小康社会建设。
  总之,高职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高职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西部地区生产者的素质水平,进而决定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更影响着西部地区的小康社会的建设。在新世纪,只要民族地区高职教育遵循教育规律,抓住历史赋予的机遇,一定能够获得长足的发展,一定能够在西部地区小康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 [11] 赵显人.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4.44.
  [2]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A].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J].2006,(1):10.
  [4] [7] 李君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综论[M].南昌:江西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50.135.
  [5] 朱善路.教育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基[N].中国教育报,2005-04-19.
  [6] 张健,徐文龙.中国教育新走向[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209.
  [8] 吴松.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173.
  [9] 刘传江,郑凌云 .城镇化与城乡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21.
  [10] 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29.
  [12] 叶春生.二十年的实践与探索——高等职业教育论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27.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87.
  [14] 杭中茂.职业教育观[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0:45.
  [15] 人大复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J].2006,(1):12.
  [16] 叶春梅.高职实训任务驱动教学法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2,(1):68.
  [17] 花美莲.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J].大学教育,2012,(1):79.
  [责任编辑:刘凤华]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阶段人们对于教育事业的要求开始变得越来越高。在农村中小学的教学当中,由于受到经济条件、人才限制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农村中小学教育管理一直以来都是人
池莉是非常受欢迎的女性作家,她笔下的女性形象都根源于生活,也融合了作者对女性的认知和女性生活的思考。她作品里的女性随着她创作的进步,也转变着自身的形象,在时代的大潮
研究了φ70mm核用离心萃取器的传质性能。以30%TRPO-煤油-HNO3为体系,在转速3000r/min、总流量40~100L/h、流比1/3.0~3.0/1的操作条件下,硝酸的传质级效率达85%以上。以含Nd3+的30%T
教师是一份光荣的职业,尤其是从教十八年中越发的有所体感,令我体悟最深的却是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应是作为教师工作的一项重头戏。众所周知学校的教育工作是以班级的教育教学
研制了一种带有无源辅助网络的全桥移相脉宽调制零压开关(FB PSPWMZVS)高精度磁铁稳流电源,并在电磁铁磁场测量中得到应用,其电流稳定度在8h内优于±1×10-4。
研制了一套微机控制医用 57Co泛面源全自动参数测量及数据处理系统.通过对国产与美国Du Pont公司产泛面源的比对测量,表明该测量系统能够满足57Co泛面源辐射场分布均匀性的测
根据储存环高频系统束流负载理论,研究计算了合肥光源注入过程中高频系统的大失谐角工作模式和调谐工作模式.综合考虑两种模式利弊,给出了更为灵活的注入模式.对于合肥光源,
在高压综合实验装置(HPITF)上进行核电厂反应堆一次系统冷管段小破口失水事故(SBLOCA)模拟实验,破口方向为冷管段底部,破口面积为1%(NSB-7工况)实验再现了核电厂发生小破口失水事故时的热工水力学现象,实
利用MCNP4C程序计算1种高灵敏度环境中子剂量当量仪的响应曲线。计算结果在感兴趣能量区间与ICRP建议书中的H^*(10)曲线符合较好。对MCNP程序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了计算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