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责任”、“良知”、“信仰”是教育人的根,“生命”、“道德”、“学识”是求学者的本。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成就“根”与“本”的桥梁。传统教学是以教促学,以教定学。而现代教育思想则要求我们以学促教,以学定教。这是一场革命!让我们教育人勇敢投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中去吧……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强调“惟教”、“惟师”;而在现代教学中,则强调“惟学”、“惟生”的高效课堂模式。前者追求功利,后者着眼发展。前者让学生生厌,教师“苦不堪言”,后者使学生快乐,亦使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
在现代教学中,学生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小学高年级学生表现欲强,渴望得到认可和赞赏,同时也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近两年来,我校高年级组大胆地进行了“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卓有成效。
一、学习新理论,更新旧观念,用心灵感悟“高效课堂”
在学习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的时候,要研究它的原理和指导思想,不能简单地模仿,否则往往效果不佳,会半途而废。单是机械地模仿几个步骤和技巧,不在思想观念上改革是不行的。为此,根据课题研究计划,在准备阶段(2012年5月——2012年6月),我们课题组成员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通过组织研读李炳亭先生的《高效课堂22条》和《我给传统课堂打0分》,我们不仅对传统教育和传统课堂重新进行了认识,更对高效课堂模式有了清晰的了解;通过研读由郭瑞、梁恕俭老师主编的《解读现代课堂常识与行动》,使我们认识到课改的重大意义,不仅仅是一线教师“技术性的”改模式,更在于领导阶层从思想上,教育工作者从灵魂深处“改观念”。唯有如此,我们的课堂才会呈现“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研读了由李炳亭、褚清源和张志博老师合著的《课改立场》,更使我们认清了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良知,坚定了我们的课改信念。
为搞好研究课题,我们请教专家同行,并结合实际,共同制定出研究方案,制定了实施方法。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真切的感受到,决不能如有些“专家”所说,“规定在课堂上教师讲几分钟,学生学几分钟”,把活生生的课堂教学变成教条。“先学后教”应该是从上课到下课,学习的全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教师由讲授者变为组织者,要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老师有时放不开,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学,是因为不相信学生的能力,所以一定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好。许多教师只所以喜欢满堂灌,是唯恐把知识讲不细,学生听不明白。考试不及格,传统的观点总认为教师讲得少,就是教师不负责,希望老师多讲。这些不是方法问题,是思想观念问题,说到底就是对学生信不过。思想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永远不会进行到底。
过去我们认为教师讲得越细,学生学得就越容易,课堂教学效率会更高。但是我们没有想到,这样做会养成许多学生不动脑筋的习惯,只是被动地听课,不愿主动地学习。其实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自学都能够解决,老师的讲反而更耽误时间。高效课堂实践证明,平时老师需要讲十几分钟的内容,学生自学三、四分钟就可以了。学生自学几分钟就开始做题,不会的再回头看例题或相互讨论,基本就能做练习题了。这个过程是个不断反馈的过程,不是看一遍就全部会了。这样,学生自学积极性更大,效率更高。因为老师规定学生自学几分钟就要做练习题,学生有一种紧迫感,不认真看就不会做练习题,落在别人后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所以学生自学比被动地听老师讲课积极得多,这样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突出了出来。
二、探索新模式,论证新课题,用实践检验“最佳学法”
通过研究学习,我们把“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与我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针对我校学生的底子薄,自学能力差,接受式学习已成主要学习方式的前提下,要是完全按照“先学后教”的方式、方法,不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我们在“先学后教”这种教学模式下,开展了具有我校特点的“先学后教”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一)指导学法,激发学习动机
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学生自己探索,既是60年代国外先进课程理论的精髓,也是当今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觉参与学习,在新课前,我们根据学生实际,与学生共同探讨预习,明确自学方法和要求。如在英语单词教学中,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方法“魔法音标”,让学生对音标产生兴趣,学会了音标,学习单词就比较容易了。
(二)多法结合,优化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学习方式改革的重要特点,是拓宽学习情感交流渠道的重要方法,必须以学生扎扎实实的独立学习为基础。例如,在孙老师教学“圆的周长”时,让学生积极地动脑、动手,探索出圆周长与圆直径的关系,为计算圆的周长打下基础。她激励学生:“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就发现了这个关系并计算出圆周率。同学们经过研究也发现了这个规律,你们真是当代的小祖冲之。”这样的积极评价,如同助燃剂,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了强劲的推动作用。因而,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正确、肯定的评价,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获得“在数学学习中不断成功”的感受,从而尝到“失败是成功之母”的乐趣。
(三)课堂表演是促进学生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
教育目标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可以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身体运动领域。而课堂表演恰恰能兼顾三者,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在教学中,我们常常让学生即兴上台表演,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培养发展性能力,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张老师在教学英语《What can you do?》时,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分别担任角色,上台表演,其他同学任导演,通过指导和评论间接参与表演,同学们的个性化阅读把枯燥的英语课文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让课堂更生动,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力求语言形象生动,有趣味性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生动、有趣的语言,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堂上教师包含浓郁情感的语言,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极强的感染力。教师要善于用语言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深奥的道理形象化,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以加深学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教学中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能拨动学生心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五)练习评定,培养学习习惯
课内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检验教学效果培养学习习惯的必要手段。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重要作用,会使学生终身受益。我们进行中高年级语文教师研讨交流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之后,引导学生当堂完成作业,严格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如: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一边读一边圈、点、划、记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外阅读的习惯。具有鲜明的"实践——认识——再实践"活力的"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增强了师生情感,创设了一个愉悦和谐的学习环境,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六)运用多媒体化静为动,提高学生主动探究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有着巨大的优势,因为它图文并茂,可以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加深理解知识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电子白板的优势,把图片情境由静态变动态,把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淋漓尽致的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为学生构建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一种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尝试、探求、发现的境界之中,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能得到充分、有效地发挥,整体教学效果提高,优化教学过程。
在现代教学中,学生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小学高年级学生表现欲强,渴望得到认可和赞赏,同时也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近两年来,我校高年级组大胆地进行了“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卓有成效。
一、学习新理论,更新旧观念,用心灵感悟“高效课堂”
在学习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的时候,要研究它的原理和指导思想,不能简单地模仿,否则往往效果不佳,会半途而废。单是机械地模仿几个步骤和技巧,不在思想观念上改革是不行的。为此,根据课题研究计划,在准备阶段(2012年5月——2012年6月),我们课题组成员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通过组织研读李炳亭先生的《高效课堂22条》和《我给传统课堂打0分》,我们不仅对传统教育和传统课堂重新进行了认识,更对高效课堂模式有了清晰的了解;通过研读由郭瑞、梁恕俭老师主编的《解读现代课堂常识与行动》,使我们认识到课改的重大意义,不仅仅是一线教师“技术性的”改模式,更在于领导阶层从思想上,教育工作者从灵魂深处“改观念”。唯有如此,我们的课堂才会呈现“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研读了由李炳亭、褚清源和张志博老师合著的《课改立场》,更使我们认清了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良知,坚定了我们的课改信念。
为搞好研究课题,我们请教专家同行,并结合实际,共同制定出研究方案,制定了实施方法。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真切的感受到,决不能如有些“专家”所说,“规定在课堂上教师讲几分钟,学生学几分钟”,把活生生的课堂教学变成教条。“先学后教”应该是从上课到下课,学习的全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教师由讲授者变为组织者,要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老师有时放不开,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学,是因为不相信学生的能力,所以一定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好。许多教师只所以喜欢满堂灌,是唯恐把知识讲不细,学生听不明白。考试不及格,传统的观点总认为教师讲得少,就是教师不负责,希望老师多讲。这些不是方法问题,是思想观念问题,说到底就是对学生信不过。思想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永远不会进行到底。
过去我们认为教师讲得越细,学生学得就越容易,课堂教学效率会更高。但是我们没有想到,这样做会养成许多学生不动脑筋的习惯,只是被动地听课,不愿主动地学习。其实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自学都能够解决,老师的讲反而更耽误时间。高效课堂实践证明,平时老师需要讲十几分钟的内容,学生自学三、四分钟就可以了。学生自学几分钟就开始做题,不会的再回头看例题或相互讨论,基本就能做练习题了。这个过程是个不断反馈的过程,不是看一遍就全部会了。这样,学生自学积极性更大,效率更高。因为老师规定学生自学几分钟就要做练习题,学生有一种紧迫感,不认真看就不会做练习题,落在别人后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所以学生自学比被动地听老师讲课积极得多,这样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突出了出来。
二、探索新模式,论证新课题,用实践检验“最佳学法”
通过研究学习,我们把“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与我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针对我校学生的底子薄,自学能力差,接受式学习已成主要学习方式的前提下,要是完全按照“先学后教”的方式、方法,不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我们在“先学后教”这种教学模式下,开展了具有我校特点的“先学后教”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一)指导学法,激发学习动机
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学生自己探索,既是60年代国外先进课程理论的精髓,也是当今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觉参与学习,在新课前,我们根据学生实际,与学生共同探讨预习,明确自学方法和要求。如在英语单词教学中,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方法“魔法音标”,让学生对音标产生兴趣,学会了音标,学习单词就比较容易了。
(二)多法结合,优化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学习方式改革的重要特点,是拓宽学习情感交流渠道的重要方法,必须以学生扎扎实实的独立学习为基础。例如,在孙老师教学“圆的周长”时,让学生积极地动脑、动手,探索出圆周长与圆直径的关系,为计算圆的周长打下基础。她激励学生:“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就发现了这个关系并计算出圆周率。同学们经过研究也发现了这个规律,你们真是当代的小祖冲之。”这样的积极评价,如同助燃剂,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了强劲的推动作用。因而,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正确、肯定的评价,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获得“在数学学习中不断成功”的感受,从而尝到“失败是成功之母”的乐趣。
(三)课堂表演是促进学生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
教育目标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可以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身体运动领域。而课堂表演恰恰能兼顾三者,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在教学中,我们常常让学生即兴上台表演,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培养发展性能力,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张老师在教学英语《What can you do?》时,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分别担任角色,上台表演,其他同学任导演,通过指导和评论间接参与表演,同学们的个性化阅读把枯燥的英语课文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让课堂更生动,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力求语言形象生动,有趣味性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生动、有趣的语言,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堂上教师包含浓郁情感的语言,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极强的感染力。教师要善于用语言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深奥的道理形象化,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以加深学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教学中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能拨动学生心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五)练习评定,培养学习习惯
课内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检验教学效果培养学习习惯的必要手段。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重要作用,会使学生终身受益。我们进行中高年级语文教师研讨交流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之后,引导学生当堂完成作业,严格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如: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一边读一边圈、点、划、记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外阅读的习惯。具有鲜明的"实践——认识——再实践"活力的"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增强了师生情感,创设了一个愉悦和谐的学习环境,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六)运用多媒体化静为动,提高学生主动探究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有着巨大的优势,因为它图文并茂,可以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加深理解知识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电子白板的优势,把图片情境由静态变动态,把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淋漓尽致的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为学生构建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一种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尝试、探求、发现的境界之中,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能得到充分、有效地发挥,整体教学效果提高,优化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