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以华应龙、徐长青等两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以其一节经典课为例,通过阅读文献、观看课例视频及访谈的方法,对其运用教材的特点进行研究,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两位教师运用教材生成课堂教学内容的特点,最终得出一些教师运用教材的启示。
关键词: 运用教材 生成 课堂教学内容
开展教师运用教材的策略研究,帮助新教师更快找到适合自己运用和解读教材的方法很有必要。随着科技发展时代进步,新课程不断改革,要求教师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将重心从教材向学生发展转移,教师更需要好好利用教材,分析教材,研究教材才能更好教学生,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下面我们一起走近华应龙和徐长青两位特级教师,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教材的。
一、对华应龙教师的研究
(一)教师华应龙个人风采及相关教育思想的概述
1.个人风采。
华应龙,男,1966年6月出生,江苏南通人,中共党员。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系“北师大版”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委、分册主编。中国教育电视台多次播放其教学录像,中央电视台在“当代教育”专栏、《人民教育》在“名师人生”专栏做了专题报道,《中国教育报》推出了“华应龙教育教学艺术系列报道”。现任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著有《我这样教数学》、《我就是数学》、《个性化备课经验》等著作。
2.教育思想概述。
华老师的教学中充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他在教学中注重“人本功能”的回归。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而学生在发展成长中又少不了出错,华老师的“融错教育”思想又很好地抓住了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而细致全面地让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出现一些常见错误。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执著于教学设计中的课前预设,而是始终以一颗开放的心,带领学生共同探求和学习,牢牢把握教学目标,在学生需要教的地方再给予引导帮助,正所谓:教师因为需要教。
(二)教师华应龙对《课标》的理解与认识
(三)教师华应龙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對教材内容的处理
以华应龙老师《圆的认识》为例进行以下分析:
1.华老师通过个人分析处理分析,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加。
(1)华老师以“头脑奥林匹克·寻宝游戏”开始引入此堂课,以游戏开头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寻宝中创造“圆”,在轻松的氛围中引出学习重点。
(2)本节课中,华老师还引入古代“大方无隅”及《墨经》中“圆,一中同长也”的名句,形象地描述出了圆的特征,与古文相联系,学数学之余也可体会古人书中的道理;
(3)使用课件演示了正多边形逐渐变成圆的过程,形象生动地比较了正多边形与圆的区别和联系。
(4)华老师出示了树枝(圆规的雏形),正所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将圆规还原到了生活中,合理巧妙而又自然地解释出了圆规的由来。
2.华教师通过分析处理分析,对教材内容进行删改。
(1)华老师在课程一开始删去了教材中“生活中的圆”、“哪种方法更公平”的几幅图引入整节课,而是采用寻宝游戏引入,相比较课本中直接给出几种生活中的圆形让学生寻找圆的不同及给出的三幅图让学生比较那种更公平的例题,更容易让学生体会圆的特征,为后面画圆做充分铺垫;
(2)华老师将课本中“想一想”中的“人们在围观时自然情况下呈圆形”一类问题改变成“篮球场上的解释‘圆’”,充分利用了教材提供的素材且加入了自身的理解和改变,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到圆在生活中的应用道理。
(3)华老师将开始删去的例题放到了课程最后,在学生掌握了圆的特征及画法时再让学生欣赏性地体会生活中圆的特征,不失为锦上添花。
3.华老师通过个人分析处理分析,对教材内容进行保持。
华老师按照教材在引导学生找到“宝藏”所在位置后,让学生尝试画圆,并对画圆要领进行一定的描述和评论。画圆是圆的认识和学习圆特征的关键所在,当学生真正会画圆了,便也了解了圆的特征。
4.华老师通过个人分析处理分析,对教材内容进行生成。
本节课,华老师在教学生画圆时,让学生“欣赏”自己所画的圆,同时提到“画圆并不是件太简单的事”,让学生体会画圆要注意的事项及画圆工具的使用问题,引起了学生对画圆过程思考,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注意到画圆应该注意和考虑的问题。
(四)教师华应龙对教材以外的生活资源利用分析
1.《圆的认识》一课中,篮球场上解释“圆”,华老师对NBA篮球赛录像的应用;
片段节选:
师:是什么?篮球场的中间是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要做成圆形呢?看过篮球比赛吗?我们一起来注意一下篮球比赛是怎么开始的(课件播放NBA开赛录像)。
师:现在明白为什么了吗?
2.华应龙老师在《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中引入有关足球和足球明星的资源,上了一堂精彩的数学课。
片段节选:
师:假如今年的世界杯比赛中,中国队获得一个宝贵的罚点球的机会,由你来决定,你将会安排哪位运动员来主罚这个点球?
华老师在有关这节课的阐述中提到:小学生所学习的数学是属于每个学生自己的,应是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经验相关联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数学只有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才能更具活力,学生才能更具创造性②。可见生活中资源的引用对于小学生数学的学习来说很关键也很重要。
(五)教师华应龙结合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反思
华应龙教师《圆的认识》一课教学反思:
华老师以“花未全开月未圆”概括了这节课的教学情况。整节课上结束,学生更多的是享受。非常成功,非常享受。即使拖堂了还是不想下课。整体感受就是教是因为需要教,在学生需要教师教的时候出手,效果真是不错。 1.整堂课好在哪呢?
在不添加任何额外的知识点的基础上,华老师从不同角度使学生感受到几种表象后的本质是相同的,使学生体验到了解事物“本质特征”的意义所在,让学生在学习了解圆的“规矩”的同时学到了解决探讨问题的规则所在。
2.这堂课还有什么缺陷呢?
这节课拖堂了,有些东西是不是应该舍去?本节课以“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为何要这样做”—“一定要这样吗”五个问题为教学主线,为了突出主题华老师准备了两个环节讨论学习,最后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圆,是否应当删繁就简?这节课有许多地方引用古文,是不是太夸张了③?
教师每天面对变化不定的课堂,不定的课堂教学的情况,当经验帮不上忙的时候,反思便是一种对提升自己教学非常有帮助的手段。
二、对徐长青教师的研究
(一)教师徐长青个人风采及相关教育思想的概述
1.个人风采。
徐长青,“简约教学”的创始人,天津红桥区文昌宫民族小学副校长,中学高级、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骨干培训者、数学奥林匹克教练。中国数学教改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海威教育中心客座教授,山西省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专家指导委员会顾问。曾任世界小学生数学邀请赛中国领队兼教练。
2.教育思想概述。
徐老师提倡简约教学,强调教学简约而不简单,用最简单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介也可以将课讲得很生动,学生学得很起劲。并且徐老师提到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两个发展水平是指学生独立探究所能达到的水平和在别人帮助引导下所能达到的水平。同时提出“三不讲”原则:一学生已经会的教师不讲,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来说,学生已经会的教师多讲无意;二学生自己可以学会的不讲,这就是所说的学生可以独立探究所能达到的区域;三学生怎么学也不能学会的不讲,这个因人而异,超越一些学生学习的接受范围,同时突出学生主体性,强调因材施教。
(二)教师徐长青对《课标》的理解与认识
徐老师认为,就教学来讲,教学内容是规定的,教学目标也是规定的,教学起点虽然不是规定的,但不是我们創造的,是由学生创造的,我们强调以学助教,以学观教,以学论教,以学评教,所以教学目标不仅在于老师对教材的理解,而且在于教师对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理解。
(三)教师徐长青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以徐长青老师《烙饼中的数学》一课为例进行以下分析(课本内容见附录):
1.徐老师通过个人分析处理分析,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加。
(1)徐老师在《烙饼中的数学》一课中,课前用“怎么发纸更快”的小活动做铺垫自然而又巧妙地引入华罗庚先生的统筹与优化的思想,板书了“一题多解,多种选优”八个字进一步解释统筹与优化。
(2)徐老师在总结完烙饼规律之后加入了现代化的高科技——电饼铛,让学生发生认知冲突,更深刻体会到规律和经验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经验也会有所变化,给学生拓展了新的思路。
2.徐老师通过个人分析处理分析,对教材内容进行删改。
徐老师将教材后面的沏茶练习删去,但他的课堂教学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要求,学生也掌握了统筹与优化思想,并且成了一个有丰富“经验”的人。
3.徐老师通过个人分析处理分析,对教材内容进行保持。
《烙饼中的数学》一课中,徐老师沿用教材中关于怎么烙饼时间最短,最快吃到饼的问题,这也是“烙饼”一课的关键和精华所在。
4.徐老师通过个人分析处理分析,对教材内容进行生成。
(1)徐老师在《烙饼中的数学》一课中,并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按顺序从一张饼的时间讲到六张饼的时间,然后拓展到一百张饼的时间,而是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顺序,由两张饼的时间到四张饼的时间再到三张饼的时间……徐老师根据学生认知的发展顺序,自然而又流畅地将本课程的关键讲了出来。
(2)用学生的手当“饼”,教师的手当“锅”,取自师生自身,不借助任何外界教学媒介,让学生真实体验了烙饼过程。
(3)渗透进了“一题多解,多种选优”的统筹与优化的数学思想,将数学课上到了更高深的一个层次。
(4)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经验的积累,用孩子已有的经验带动知识的学习,在学生得到初步结论时,提醒学生已有结论变成了自身经验,用有丰富经验的人来“夸奖”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徐长青老师对教材以外的生活资源利用分析
1.徐老师《烙饼中的数学》一课中最后将生活中常用到的电饼铛引入课堂当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将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在一起。
2.徐老师《重复》一课中,徐老师利用猜拳游戏和抢椅子游戏导入后,利用教室中学生体育课的运动器材——呼啦圈及教室中的椅子这些资源,辅助课堂教学,自然而不做作,机智且巧妙地达到了教学目的,让众多教师赞不绝口。
(五)徐长青老师结合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反思
徐长青教师《烙饼中的数学》一课教学反思:
徐老师在上《烙饼中的数学》时,想了以下四点:一是某些字词的理解。于学生而言,汉字是在语文课上学习的,但在数学课上以关键字词出现了,数学老师就应该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它们的意思。而且徐老师在课堂上经常强调一些跟讲授数学内容有关的关联词,并把这些关联词明确地写在了黑板上,让学生对重难点更加明确。二是重视学生的反应。他并不排斥一些聪明的学生带头“起哄”,其实是产生疑问。他认为应当让少数充满智慧的孩子带领更多孩子,孩子一定不一样。三是既要教给学生看得见的知识,又要教给学生看不见的隐含的知识。要带领孩子在无意识的情境中进行有意识的思考,这样才能教会孩子在生活中发现、提出甚至解决问题。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不可分开,数学让生活变得简单。一个优秀的老师善于在生活中寻找所教知识的原型,并把它补充进课堂,因为这样能走进学生。四是敢于面对学生的错误。优秀的老师敢于让学生把错误呈现在课堂上,每一次错误都是一次资源,任何一次错误都可能成为教学的起点,任何一个错误都是一个与学生对话的宝贵时机。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尽早发现错误,引导孩子,帮助孩子自己纠正错误才是老师的价值所在。 一節课上完并不意味着结束,也许正意味着教师教学中一个新的开始,每一次教学都是一次经验的积累,宝贵的资源,只有珍惜这些经验,这些资源,我们才能更上一层楼。
三、研究启示
通过分析两位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及对教材的运用,可以总结出以下启示:
1.教师要有独特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教育者要在不断实践探究中提高自身素养,解读教材和教学活动,逐渐形成特有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一味模仿他人风格或机械照搬照抄对教师自身的发展并无益处,尤其是新教师,对教师的学习应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即使是名师仍有不足。
2.教师要对教材理解把握要准确透彻。
笔者认为教师在运用教材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1)从宏观上理解教材,清楚教材的整体结构和脉络。在解读教材时先纵观全局,了解每一单元、每一课时的内容在整本书乃至整个小学阶段所在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
(2)运用教材,挖掘教材编排的根本目的。认真研究教材,找到教材背后设置本节教学内容的真正原因,追本溯源,才能在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找到背后的目的,才能通过这个教材帮助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而不仅仅是使用教材传授知识。
(3)把教材用活,将处于静态的教材内容活化。教材作为知识储备和传递的一种媒介,在教师尚未加工处理之前只是以一种思考的结果或答案呈现在师生面前。而教师处理教材内容的意义,就在于像动画片将静态的漫画演绎出来一样,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地呈现给学生,将这个知识的形成过程讲解出来。
(4)教材内容生活化。学生在学习时,书本上的内容有些是抽象的,是不具体的,并不能真实地感知到,所以容易出现学生不理解的情况。而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将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数学课堂中,可以让学生更具体、直观而又形象地学习到数学知识,并且不枯燥乏味,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恰当将生活中的资源运用于课堂中对于学生的学习很有帮助。
因此,教师牢牢把握课堂教学总体目标,准确解读教材,优化教学设计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3.教师要认真对待课后教学反思。
每个教师都是在不断反思中成长,对于教师而言,教学反思既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又是一种有益无害的行为。教师不断反思,多次进行反思,既能不断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合理的地方,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更有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教然后而知困,困而后能改”不管对老师还是对学生都颇有益处。
注释:
①华应龙.着眼人本,关注过程[J].陕西教育,2004,(7):8-9.
②华应龙.用现实有趣的素材激活课堂气氛[J].江苏教育,2002,(2B):41-42.
③华应龙.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05-207.
参考文献:
[1]华应龙.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05-207.
[2]华应龙.用现实有趣的素材激活课堂气氛[J].江苏教育,2002(2B):41-42.
[3]华应龙.着眼人本,关注过程[J].陕西教育,2004,(7):8-9.
[4]华应龙.记我的一次反思教学经历[J].人民教育,2004,(22):25-26.
[5]孔凡哲,史宁中.教师使用教科书的过程分析与水平测定[J].上海教育科研,2008,(3):4-9.
[6]孔凡哲,汲长艳.数学教师如何提高教科书评判水平[J].中学数学月刊,2012,(05):1-4.
[7]李德胜.创造性使用材料与开发课程资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6):38-39.
[8]梁靖云.教材解读——有效教学的前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2):46.
[9]严家丽,孔凡哲.国内“教师使用教科书”的研究现状及其反思[J].上海教育科研,2013,(5):51-52.
关键词: 运用教材 生成 课堂教学内容
开展教师运用教材的策略研究,帮助新教师更快找到适合自己运用和解读教材的方法很有必要。随着科技发展时代进步,新课程不断改革,要求教师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将重心从教材向学生发展转移,教师更需要好好利用教材,分析教材,研究教材才能更好教学生,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下面我们一起走近华应龙和徐长青两位特级教师,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教材的。
一、对华应龙教师的研究
(一)教师华应龙个人风采及相关教育思想的概述
1.个人风采。
华应龙,男,1966年6月出生,江苏南通人,中共党员。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系“北师大版”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委、分册主编。中国教育电视台多次播放其教学录像,中央电视台在“当代教育”专栏、《人民教育》在“名师人生”专栏做了专题报道,《中国教育报》推出了“华应龙教育教学艺术系列报道”。现任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著有《我这样教数学》、《我就是数学》、《个性化备课经验》等著作。
2.教育思想概述。
华老师的教学中充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他在教学中注重“人本功能”的回归。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而学生在发展成长中又少不了出错,华老师的“融错教育”思想又很好地抓住了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而细致全面地让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出现一些常见错误。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执著于教学设计中的课前预设,而是始终以一颗开放的心,带领学生共同探求和学习,牢牢把握教学目标,在学生需要教的地方再给予引导帮助,正所谓:教师因为需要教。
(二)教师华应龙对《课标》的理解与认识
(三)教师华应龙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對教材内容的处理
以华应龙老师《圆的认识》为例进行以下分析:
1.华老师通过个人分析处理分析,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加。
(1)华老师以“头脑奥林匹克·寻宝游戏”开始引入此堂课,以游戏开头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寻宝中创造“圆”,在轻松的氛围中引出学习重点。
(2)本节课中,华老师还引入古代“大方无隅”及《墨经》中“圆,一中同长也”的名句,形象地描述出了圆的特征,与古文相联系,学数学之余也可体会古人书中的道理;
(3)使用课件演示了正多边形逐渐变成圆的过程,形象生动地比较了正多边形与圆的区别和联系。
(4)华老师出示了树枝(圆规的雏形),正所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将圆规还原到了生活中,合理巧妙而又自然地解释出了圆规的由来。
2.华教师通过分析处理分析,对教材内容进行删改。
(1)华老师在课程一开始删去了教材中“生活中的圆”、“哪种方法更公平”的几幅图引入整节课,而是采用寻宝游戏引入,相比较课本中直接给出几种生活中的圆形让学生寻找圆的不同及给出的三幅图让学生比较那种更公平的例题,更容易让学生体会圆的特征,为后面画圆做充分铺垫;
(2)华老师将课本中“想一想”中的“人们在围观时自然情况下呈圆形”一类问题改变成“篮球场上的解释‘圆’”,充分利用了教材提供的素材且加入了自身的理解和改变,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到圆在生活中的应用道理。
(3)华老师将开始删去的例题放到了课程最后,在学生掌握了圆的特征及画法时再让学生欣赏性地体会生活中圆的特征,不失为锦上添花。
3.华老师通过个人分析处理分析,对教材内容进行保持。
华老师按照教材在引导学生找到“宝藏”所在位置后,让学生尝试画圆,并对画圆要领进行一定的描述和评论。画圆是圆的认识和学习圆特征的关键所在,当学生真正会画圆了,便也了解了圆的特征。
4.华老师通过个人分析处理分析,对教材内容进行生成。
本节课,华老师在教学生画圆时,让学生“欣赏”自己所画的圆,同时提到“画圆并不是件太简单的事”,让学生体会画圆要注意的事项及画圆工具的使用问题,引起了学生对画圆过程思考,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注意到画圆应该注意和考虑的问题。
(四)教师华应龙对教材以外的生活资源利用分析
1.《圆的认识》一课中,篮球场上解释“圆”,华老师对NBA篮球赛录像的应用;
片段节选:
师:是什么?篮球场的中间是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要做成圆形呢?看过篮球比赛吗?我们一起来注意一下篮球比赛是怎么开始的(课件播放NBA开赛录像)。
师:现在明白为什么了吗?
2.华应龙老师在《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中引入有关足球和足球明星的资源,上了一堂精彩的数学课。
片段节选:
师:假如今年的世界杯比赛中,中国队获得一个宝贵的罚点球的机会,由你来决定,你将会安排哪位运动员来主罚这个点球?
华老师在有关这节课的阐述中提到:小学生所学习的数学是属于每个学生自己的,应是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经验相关联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数学只有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才能更具活力,学生才能更具创造性②。可见生活中资源的引用对于小学生数学的学习来说很关键也很重要。
(五)教师华应龙结合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反思
华应龙教师《圆的认识》一课教学反思:
华老师以“花未全开月未圆”概括了这节课的教学情况。整节课上结束,学生更多的是享受。非常成功,非常享受。即使拖堂了还是不想下课。整体感受就是教是因为需要教,在学生需要教师教的时候出手,效果真是不错。 1.整堂课好在哪呢?
在不添加任何额外的知识点的基础上,华老师从不同角度使学生感受到几种表象后的本质是相同的,使学生体验到了解事物“本质特征”的意义所在,让学生在学习了解圆的“规矩”的同时学到了解决探讨问题的规则所在。
2.这堂课还有什么缺陷呢?
这节课拖堂了,有些东西是不是应该舍去?本节课以“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为何要这样做”—“一定要这样吗”五个问题为教学主线,为了突出主题华老师准备了两个环节讨论学习,最后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圆,是否应当删繁就简?这节课有许多地方引用古文,是不是太夸张了③?
教师每天面对变化不定的课堂,不定的课堂教学的情况,当经验帮不上忙的时候,反思便是一种对提升自己教学非常有帮助的手段。
二、对徐长青教师的研究
(一)教师徐长青个人风采及相关教育思想的概述
1.个人风采。
徐长青,“简约教学”的创始人,天津红桥区文昌宫民族小学副校长,中学高级、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骨干培训者、数学奥林匹克教练。中国数学教改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海威教育中心客座教授,山西省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专家指导委员会顾问。曾任世界小学生数学邀请赛中国领队兼教练。
2.教育思想概述。
徐老师提倡简约教学,强调教学简约而不简单,用最简单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介也可以将课讲得很生动,学生学得很起劲。并且徐老师提到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两个发展水平是指学生独立探究所能达到的水平和在别人帮助引导下所能达到的水平。同时提出“三不讲”原则:一学生已经会的教师不讲,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来说,学生已经会的教师多讲无意;二学生自己可以学会的不讲,这就是所说的学生可以独立探究所能达到的区域;三学生怎么学也不能学会的不讲,这个因人而异,超越一些学生学习的接受范围,同时突出学生主体性,强调因材施教。
(二)教师徐长青对《课标》的理解与认识
徐老师认为,就教学来讲,教学内容是规定的,教学目标也是规定的,教学起点虽然不是规定的,但不是我们創造的,是由学生创造的,我们强调以学助教,以学观教,以学论教,以学评教,所以教学目标不仅在于老师对教材的理解,而且在于教师对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理解。
(三)教师徐长青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以徐长青老师《烙饼中的数学》一课为例进行以下分析(课本内容见附录):
1.徐老师通过个人分析处理分析,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加。
(1)徐老师在《烙饼中的数学》一课中,课前用“怎么发纸更快”的小活动做铺垫自然而又巧妙地引入华罗庚先生的统筹与优化的思想,板书了“一题多解,多种选优”八个字进一步解释统筹与优化。
(2)徐老师在总结完烙饼规律之后加入了现代化的高科技——电饼铛,让学生发生认知冲突,更深刻体会到规律和经验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经验也会有所变化,给学生拓展了新的思路。
2.徐老师通过个人分析处理分析,对教材内容进行删改。
徐老师将教材后面的沏茶练习删去,但他的课堂教学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要求,学生也掌握了统筹与优化思想,并且成了一个有丰富“经验”的人。
3.徐老师通过个人分析处理分析,对教材内容进行保持。
《烙饼中的数学》一课中,徐老师沿用教材中关于怎么烙饼时间最短,最快吃到饼的问题,这也是“烙饼”一课的关键和精华所在。
4.徐老师通过个人分析处理分析,对教材内容进行生成。
(1)徐老师在《烙饼中的数学》一课中,并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按顺序从一张饼的时间讲到六张饼的时间,然后拓展到一百张饼的时间,而是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顺序,由两张饼的时间到四张饼的时间再到三张饼的时间……徐老师根据学生认知的发展顺序,自然而又流畅地将本课程的关键讲了出来。
(2)用学生的手当“饼”,教师的手当“锅”,取自师生自身,不借助任何外界教学媒介,让学生真实体验了烙饼过程。
(3)渗透进了“一题多解,多种选优”的统筹与优化的数学思想,将数学课上到了更高深的一个层次。
(4)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经验的积累,用孩子已有的经验带动知识的学习,在学生得到初步结论时,提醒学生已有结论变成了自身经验,用有丰富经验的人来“夸奖”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徐长青老师对教材以外的生活资源利用分析
1.徐老师《烙饼中的数学》一课中最后将生活中常用到的电饼铛引入课堂当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将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在一起。
2.徐老师《重复》一课中,徐老师利用猜拳游戏和抢椅子游戏导入后,利用教室中学生体育课的运动器材——呼啦圈及教室中的椅子这些资源,辅助课堂教学,自然而不做作,机智且巧妙地达到了教学目的,让众多教师赞不绝口。
(五)徐长青老师结合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反思
徐长青教师《烙饼中的数学》一课教学反思:
徐老师在上《烙饼中的数学》时,想了以下四点:一是某些字词的理解。于学生而言,汉字是在语文课上学习的,但在数学课上以关键字词出现了,数学老师就应该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它们的意思。而且徐老师在课堂上经常强调一些跟讲授数学内容有关的关联词,并把这些关联词明确地写在了黑板上,让学生对重难点更加明确。二是重视学生的反应。他并不排斥一些聪明的学生带头“起哄”,其实是产生疑问。他认为应当让少数充满智慧的孩子带领更多孩子,孩子一定不一样。三是既要教给学生看得见的知识,又要教给学生看不见的隐含的知识。要带领孩子在无意识的情境中进行有意识的思考,这样才能教会孩子在生活中发现、提出甚至解决问题。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不可分开,数学让生活变得简单。一个优秀的老师善于在生活中寻找所教知识的原型,并把它补充进课堂,因为这样能走进学生。四是敢于面对学生的错误。优秀的老师敢于让学生把错误呈现在课堂上,每一次错误都是一次资源,任何一次错误都可能成为教学的起点,任何一个错误都是一个与学生对话的宝贵时机。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尽早发现错误,引导孩子,帮助孩子自己纠正错误才是老师的价值所在。 一節课上完并不意味着结束,也许正意味着教师教学中一个新的开始,每一次教学都是一次经验的积累,宝贵的资源,只有珍惜这些经验,这些资源,我们才能更上一层楼。
三、研究启示
通过分析两位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及对教材的运用,可以总结出以下启示:
1.教师要有独特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教育者要在不断实践探究中提高自身素养,解读教材和教学活动,逐渐形成特有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一味模仿他人风格或机械照搬照抄对教师自身的发展并无益处,尤其是新教师,对教师的学习应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即使是名师仍有不足。
2.教师要对教材理解把握要准确透彻。
笔者认为教师在运用教材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1)从宏观上理解教材,清楚教材的整体结构和脉络。在解读教材时先纵观全局,了解每一单元、每一课时的内容在整本书乃至整个小学阶段所在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
(2)运用教材,挖掘教材编排的根本目的。认真研究教材,找到教材背后设置本节教学内容的真正原因,追本溯源,才能在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找到背后的目的,才能通过这个教材帮助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而不仅仅是使用教材传授知识。
(3)把教材用活,将处于静态的教材内容活化。教材作为知识储备和传递的一种媒介,在教师尚未加工处理之前只是以一种思考的结果或答案呈现在师生面前。而教师处理教材内容的意义,就在于像动画片将静态的漫画演绎出来一样,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地呈现给学生,将这个知识的形成过程讲解出来。
(4)教材内容生活化。学生在学习时,书本上的内容有些是抽象的,是不具体的,并不能真实地感知到,所以容易出现学生不理解的情况。而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将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数学课堂中,可以让学生更具体、直观而又形象地学习到数学知识,并且不枯燥乏味,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恰当将生活中的资源运用于课堂中对于学生的学习很有帮助。
因此,教师牢牢把握课堂教学总体目标,准确解读教材,优化教学设计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3.教师要认真对待课后教学反思。
每个教师都是在不断反思中成长,对于教师而言,教学反思既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又是一种有益无害的行为。教师不断反思,多次进行反思,既能不断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合理的地方,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更有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教然后而知困,困而后能改”不管对老师还是对学生都颇有益处。
注释:
①华应龙.着眼人本,关注过程[J].陕西教育,2004,(7):8-9.
②华应龙.用现实有趣的素材激活课堂气氛[J].江苏教育,2002,(2B):41-42.
③华应龙.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05-207.
参考文献:
[1]华应龙.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05-207.
[2]华应龙.用现实有趣的素材激活课堂气氛[J].江苏教育,2002(2B):41-42.
[3]华应龙.着眼人本,关注过程[J].陕西教育,2004,(7):8-9.
[4]华应龙.记我的一次反思教学经历[J].人民教育,2004,(22):25-26.
[5]孔凡哲,史宁中.教师使用教科书的过程分析与水平测定[J].上海教育科研,2008,(3):4-9.
[6]孔凡哲,汲长艳.数学教师如何提高教科书评判水平[J].中学数学月刊,2012,(05):1-4.
[7]李德胜.创造性使用材料与开发课程资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6):38-39.
[8]梁靖云.教材解读——有效教学的前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2):46.
[9]严家丽,孔凡哲.国内“教师使用教科书”的研究现状及其反思[J].上海教育科研,2013,(5):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