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完全性切除术5年后的晚期复发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sac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手术5年后无复发患者晚期复发的风险和意义.方法 以496例行完全性切除术的Ⅰ期、ⅡA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术后前2年每3个月至门诊复查1次,2年后每6个月复查1次.包括查体、影像学检查和检查肿瘤标志物,必要时进行病理学检查.5年无复发者336例继续随访3年,并收集相关的临床、病理资料,主要观察终点是肺癌复发,数据收集至2011年1月.采用Kaplan-Meier法估算无复发生存率,Log-rank法进行生存率显著性检验,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晚期复发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496例患者术后5年109例死于肺癌复发,33例死于其他原因,18例带瘤生存,336例无复发.无复发者继续随访3~36个月,中位27个月.随访期中34例(10.1%)发生晚期复发,局部复发(纵隔淋巴结复发6例、同侧肺复发3例、胸膜播散2例、其他2例)13例(38.2%),远处转移(多器官转移8例、单器官转移13例中对侧肺脏5例、肝脏3例、中枢神经2例、其他3例)21例(61.8%).单因素分析发现吸烟、癌胚抗原、分化程度、瘤内淋巴管浸润、瘤内血管浸润、胸膜受累和病理分期是影响3年无复发生存率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瘤内血管浸润和瘤内淋巴管浸润是影响晚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完全性切除术5年后的NSCLC患者仍存在晚期复发风险,尤其是有瘤内血管浸润和淋巴管浸润的患者,对于该类患者术后5年继续随访是有必要和有意义的。

其他文献
阵发性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常常会发展成为持续性房颤,其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时间越晚,转复的难度越大[1-2].1995年,Wijffels等[3]验证了房颤本身能引起心房电生理机制改变的假说,并提出房颤引起房颤(AF begets AF)的理论.自此,AF时心房的重构过程成为AF研究的热点,但AF时心房重构的具体机制仍不明确.现就microRNA与AF的心房重构过程
期刊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于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最重要的检索工具之一。
期刊
目的 比较EuroSCORE≥7分的高危冠心病患者体外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效果的优劣.方法 2008年9月至2011年3月,145例EuroSCORE≥7分冠心病患者以抽签方式随机分为体外循环组(on-pump组,71例)和非体外循环组(off-pump组,74例),onpump组17例患者自愿选择非体外循环手术、6例未完成术后随访,均予以剔除;off-pump组2
目的 总结同期行手术治疗儿童室间隔缺损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同期手术治疗84例室间隔缺损(VSD)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患儿,男33例,女51例;年龄2个月~6岁,平均(15.6±6.9)个月;体质量3~ 20 kg,平均(10.6±3.2) kg.患儿术前肺动脉压32~85 mm Hg,中重度肺动脉高压45例,术前多有反复肺部感染.VSD直径0.
2002年2月至2007年10月采用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G)共150例,现总结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本组中男67例,女83例;年龄13 ~72岁,平均31.2岁.Osserman Ⅰ型(眼肌型)82例,Ⅱ型41例(Ⅱa型28例、Ⅱb型13例),Ⅲ型21例,Ⅳ型6例.合并甲亢31例、视神经炎8例.AchR抗体>2.99 μmol/L 97例,<2.99 μmol/L 57例.术后病理诊
期刊
胸部手术易引发术后各类并发症,尤其是肺部并发症,严重者将导致患者死亡.所以,预防胸部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近年来,胸外科手术中高龄患者增加,如何避免高龄且肺功能差的患者发生术后肺部并发症,越来越受到关注.盐酸氨溴索(沐舒坦)可促进排除呼吸道内黏稠分泌物,减少黏液滞留,因而显著促进排痰,改善呼吸功能[1],已广泛用于伴痰液分泌不正常及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慢性肺部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喘息
期刊
2009年4月至2012年1月,我们为500例患者实施了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检查,现总结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本组男325例,女175例;年龄22 ~ 84岁,平均57.01岁. 术前胸部CT发现肺内、纵隔病变和(或)叶支气管以上淋巴结、纵隔淋巴结肿大≥1.0) cm.所有患者均无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等手术禁忌证,患者或其家属术前均被告知检查程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期刊
目的 探讨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室间隔厚度对主动脉瓣跨瓣压差的影响.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接受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273例,全部为单纯主动脉瓣狭窄.根据手术时使用的主动脉瓣不同品牌,将患者分为3组:Regent组、On-x组、其他品牌组.定义术后跨瓣压差大小为:轻度(0~30 mm Hg,1 mm Hg=0.133 kPa)、中度(30 ~60 mm Hg)及重度(大于60 mm Hg)
目的 评价Fontan类手术治疗心房异构、内脏异位合并心脏畸形的效果.方法 2002年4月至2010年12月,25例心房异构、内脏异位合并心脏畸形共行手术治疗28次.男10例,女15例,年龄2~18岁,平均(9.1±5.5)岁.右心房异构18例,左心房异构7例.左心室双入口合并肺动脉狭窄15例,左心室双入口和双出口合并肺动脉狭窄5例,右心室双出口合并肺动脉闭锁2例,合并肺动脉狭窄1例,二尖瓣和三尖
体重低于3 kg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纠治手术在我国还未普遍开展.现总结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外科治疗24例体重3.0kg以下的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婴的体会,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全组男13例,女11例;体质量1.69~2.97 kg,平均(2.56 ±0.33) kg.早产儿8例,双胞胎2例.出生后2 ~ 84天手术;术前诊断、术前状态、术前处理及麻醉/体外循环、手术处理情况见表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