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我国所得税会计的认识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yan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0—0066—03
  摘要:新会计准则已经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核算理念全面渗透到所得税会计核算中。本文将以所得税会计的基本理论为前提,详细阐述新会计准则中的的一些变化与创新,以及由暂时性差异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计量和列示。最后,根据我国的具体实际,对我国所得税会计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以实现与国际会计准的趋同。
  关键字:所得税会计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基本理论 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
  1994年6月,我国财政部颁布了《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明确企业可采用应付纳税法或纳税影响法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2000年12月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对所得税的处理又作了一些规定,但没有太大的变化。后来,根据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统计,绝大部分都采用应付纳税法进行核算,因其理论上的缺陷以及实务上也被许多国家摒弃,与国际主流趋势相距甚远。因此,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简称新准则),统一规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标志着我国迄今为止已经基本建立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接轨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一、所得税会计中的基本理论
  1.1收入费用观与资产负债观
  收入费用观是指以利润表为核心报表,将企业已实现的收益和为实现收益所消耗的费用进行期间配比来计算当期收益。它强调收益是收入与费用的配比。资产负债观是以资产负债表为核心报表,按净资产(所有者权益除外)期末比期初的净变化来计算收益,收益的确认不需要考虑“实现”问题。它提出了“全面收益”的概念。新准则实现了从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的演进,反映所得税会计的确认和计量所依赖的理论基础更加关注经济交易的实质,即所得税会计要将所得税相关的经济活动所形成的资产或负债的增减变动,相应的体现到所得税的确认和计量中。这样不仅克服了配比原则的缺陷,还可以提高企业在会计报表中对财务状况和未来现金流量做出恰当的评价和预测。
  1.2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
  会计收益也称账面收益,是一个期间内扣除所得税费用前的净损益,会计收益体现在利润表上的是利润总额。应税收益是指一个期间内根据税务部门的规定确定的利润(亏损),所得税据此计算。财务会计与税法规定由于目的不同,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难以一致。财务会计是根据权责发生制确定利润总额,其目的是尽量精确地计量企业的经营成果,以实现财务会计对外报告的目标。税法规定是根据国家政治权利的需要,有时会采用收付实现制来确认应税收益,其目的是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所以,它们之间产生的差异,一般在日常会计处理上以会计准则为依据,确定利润总额,纳税时再根据税法规定调整,以计算出正确的应税收益。
  1.3计税基础
  新准则引入了“计税基础”这一概念,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中非常重要的概念。计税基础就是按税法计算企业应交纳所得税的依据,通俗的讲,就是用税法当期做出来的账所得到的账面价值。它是暂时性差异概念的基础。
  资产的计税基础就是指企业收回资产的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某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如计提折旧和减值准备的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等都会造成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存在差异。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以抵扣的金额,即某一项负债在将来支付时不能抵扣的金额。如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务等原因确认的预计负债、应交的罚款和滞纳金等会导致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
  1.4暂时性差异、时间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
  新准则所得税核算对象注重由原来的永久性差异、时间性差异转为暂时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是指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某一时间发生,在以后各期还可能继续发生,但是不能在以后的时期转回。所以这种差异只影响当期,不影响其他会计期间。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永久性差异不会形成暂时性差异。因此,暂时性差异不包括永久性差异,永久性差异也不属于暂时性差异。
  时间性差异是指税法和会计准则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某一会计期间产生,但可以在以后一期或若干期间内转回。暂时性差异是由于资产负债表上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不同造成的差异。该差异在以后年度资产收回或负债清偿时,会产生应税利润或可抵扣税额,随着时间推移将会消除。所以,时间性差异一定是暂时性差异,但暂时性差异不都是时间性差异。暂时性差异还包括未作为资产、负债确认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可抵扣亏损及税款抵减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等。本文认为,时间性差异是利润表债务法下的应用概念,揭示的是某个时期内的差异,强调差异的形成和转回。而暂时性差异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的应用概念,揭示的是某个时点上的存在的差异,强调差异的内容。因此,暂时性差异能反映会计和税法上的所有差异,能给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比较全面的信息。所以,新准则中摒弃了时间性差异,引入了暂时性差异。
  1.5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
  根据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纳所得税额的影响,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应纳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纳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主要产生于以下情况:(1)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该差异代表的是该项资产未来经济利益总额小于未来应纳税额,从而导致现在少纳税,将来多缴税,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账面价值—计税基础=账面价值—(账面价值—未来期间按税法可予以抵扣的金额)=未来期间可税前抵扣的金额,该差异实质上是税法规定该项负债在未来期间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由于负债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意味着该项负债未来期间可以税前抵扣的金额为负数,即应在未来期间应纳税额的基础上调增,增加未来期间的应纳税额,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上述两种情况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将来都会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主要产生于以下情况:(1)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该差异意味着该项资产在未来期间产生的经济利益总额少,按照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多,从而会减少企业未来期间的应纳税额,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该差异意味着该项负债未来期间可以税前抵扣的金额为正数,即应在未来期间所得额的基础上调减,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纳税额,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这两种情况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将来都会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本文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形成的本质是,某项资产或负债何时被确认为收入和费用。由于会计和税法上对某些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时间不同,产生其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不一样,从而导致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最后形成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二、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2.1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1)确认
  递延所得税资产产生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时应以未来期间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企业有明确证据表明其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而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则以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2)计量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按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与适用所得税税率计算的结果,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所得税中明确规定不能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情况除外。具体公式如下:
  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期末余额×适用税率
  本期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
  2.2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1)确认
  递延所得税负债产生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除所得税准则中明确规定可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外,企业对于所有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均应确认为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2)计量
  资产负债表日,对于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按照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预期收回该资产或清偿该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计算,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具体公式如下:
  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期末余额×适用税率
  本期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
  2.3其他特殊情况
  (1)除企业合并以外的其他交易或事项中,如果该项交易或事项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所产生的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与其计税基础不同,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该交易或事项发生时不确认为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因为,这样会违背历史原则,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2)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和税款递减,应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处理,并应以很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3)按照所得税准则,因税收法规的变化,导致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发生变化的,企业应对已确认的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按照新税率重新计算,并调整其金额。除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关调整金额应计入所有者权益以外,其他情况下因税率变化产生的调整金额应确认为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2.4所得税费用
  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
  (1)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是指按照所得税准则规定当期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金额的综合结果,但不包括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的所得税影响。
  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
  (2)当期所得税
  当期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针对当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交纳给税务部门的所得税金额。
  应纳所得税额=会计利润±调整项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
  三、所得税的列示
  我国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来核算所得税,除了在利润表中列示的所得税费用外,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分别作为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同时也增加了在附注中的信息披露。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2号—所得税会计》的做法,即将所得说按照流动性进行分类。特定资产或负债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应当分别对应相应的资产或负债。如果递延所得税的产生无法归属于特定的资产或负债,则应以暂时性差异与其转回年度的长短为依据,划分为流动的或非流动的。这种做法,虽然能方便报表使用者对企业未来期间的纳税收益或损失有一个直观、清晰地判断。但是,由于我国新准则的实施已经给会计人员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再加上企业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准则的规定,所以目前还不能完全达到这样一个高度。
  四、我国在所得税会计应用上的思考和建议
  4.1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优势
  (1)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会计观念的重大转变,有利于进一步与国际惯例接轨。目前,国际间贸易往来日益密切,跨国经营日趋普遍,客观上要求不同国家和地区财务报告具有更强的可比性。所以,我国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顺应会计的国际发展趋势,统一了核算方法,避免了以前多种核算方法的混合使用,增加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有助于与国际接轨。
  (2)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注重暂时性差异,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期末资产、负债的影响,确认所有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符合“资产负债观”,用真实的、客观存在的资产与负债作为计量标准,可以避免企业确认收入与费用时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减少人为操纵利润的几率。此外,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侧重暂时性差异转销时引起的未来现金流量的变化,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按实际或预计变动的税率进行调整后,能反映出企业当前和今后纳税影响有关的现金流量,有助于投资者对企业财务状况和未来现金流量做出恰当的评价和预测。   (3)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实现了税法和会计的分离。由于会计的目标是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税法的目标是保证国家财政收,两者之间的差异不可避免。随着经济发展、各种经济现象增多,我国会计制度和税法也在向各目标不断靠拢,这将产生更多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其中包括许多非时间性的暂时性差异。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能处理所有经济业务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能适应这种发展的需要。
  4.2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带来的挑战
  (1)增加了会计处理的成本和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的难度。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企业首先对所有资产、负债进行重分类,再逐项比较其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之间是否存在暂时性差异,据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并对其所得税影响追溯调整年初留存收益。同时,当所得税税率发生变动时,还要调整所得税费用。这些都会相应的增加会计处理的成本和企业会计核算的难度。
  (2)给企业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准则增加了大量的职业判断与信息披露工作,需要会计人员拥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会计人员只有准确理解并掌握这些相关内容,才能达到所得税会计准则制定和实施的目的。
  4.3我国所得税会计应用的建议
  首先,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强化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切实提高他们在实务中的具体处理能力。其次,加强对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实施过程的监督。各部门要严格执行相关经济法规,加强对企业会计核算质量的监督管理,努力为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最后,由于我国经济体系还不完善,加之资本市场发育尚不成熟。我认为,在新准则下,我们应实行双轨过渡制度,小型企业允许其继续使用应付税款法,大中型企业使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样企业可以经过一个过渡期,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各方面条件都成熟后再按新准则统一实行。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2010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2]周建龙. 对我国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问题的思考[J].技术经济,2007(3)
  [3]王琳,刘君. 资产负债观与所得税[J].税务与会计,2006.8
  [4]徐晓琴. 浅析我国所得税会计[J].会计论坛,2008.3
  [5]刘泉军. 新会计准则引发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6(3)
  [6]周庆华. 所得税会计的基本理论[J].现代商业,2008(6)
  [7]齐岩. 所得税会计的研究[J].财税论坛,2011.11
  [8]蔡育玲. 试析新所得税准则对企业的影响[J].现代商业,2007.9
  [9]刘沛东,杜晓梅. 所得税会计之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概念辨析[J].财会月刊,2011.10
  [10]商丽萍,齐梅. 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探析[J].现代管理,2009.7
  [11]郭会英. 中所得税会计准则比较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5)
  [12]王桂林. 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演变与国际趋同[N].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4
  [13]张玉龙. 试论所得税会计的发展与完善[N].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7.
其他文献
利用无像差自聚焦理论研究了梯度折射率非线性Kerr介质中高斯光束的传输特性,得到了高斯光束光斑半径和波面曲率半径的表达式。解析结果清楚地表明了衍射、自聚焦以及梯度折射
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终身教授Christopher Earls Brennen(克里斯托弗.E.布伦南)教授所著的泵专业经典著作Hydrodynamics of Pumps中文版由江苏大学出版社于2012年6月正式出版,精
简要介绍直线感应加速器(LIA)加速腔物理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讨论了加速电压及其平顶和腔参数的关系.对腔的耦合阻抗与束流不稳定性的关系作了概念性介绍,分析了降低耦合阻抗的途径.并
自2001年开始的大规模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进行到现在已有十年时间,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新农村社区建设在各地陆续展开,这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并提供了新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文章在对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优势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中教师的能力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当前多媒
择校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事物,能够出现并且有很大的发展,说明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教育公平是择校问题出现的基础,成本和收益是家庭进行择校的重要依据,供给和需求是学校选择出
用电子束蒸发方法淀积制备X射线激光稀土元素Yb薄膜靶,将薄膜靶在不同的环境气氛中进行氧化。用X射线光电子谱(XPS)、俄歇电子谱(AES)和X射线衍射(XRD)方法研究了Yb薄膜靶表面氧化层的元素价态、组分
为了降低内转子的表面粗糙度,提出了一种利用磨料流对内转子表面实现均匀化加工的抛光方法.采用与内转子壁面等宽度的方法设置模芯,通过建立均匀化流道,改善壁面的剪切应力分
利用光束传输模式程序对高功率多程激光放大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所用方法和所得结论对高功率激光放大系统的设计有应用意义。
以Ge为例,研究了双电子复合代替自电离与双电子俘获对离子布居的影响,通过解包括双激发态和自电离与双电子俘获过程的速率方程组,研究了类F离子与类Ne离子基态对19.6nm与23.6nm激光线上,下能级的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