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过上极好的一生

来源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denaclair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出身豪门却散尽万贯家财,终身不娶却热烈追求同性,脾气暴躁而性格孤僻,渴望自杀却最终罹患绝症。
  也许你觉得他打了一手“烂牌”,可他却认为自己的人生是个“大满贯”。他在临终前留言:“告诉他们,我度过了极好的一生。”
  他是维特根斯坦,一个哲学天才,一个丰富而古怪的人。走进他的精神世界,品味他的一生,感悟他如何过上“极好的一生”,也许对我们普通人有所启迪。
  ①
  极好的一生,不在于过程波澜壮阔,而在于心境归之平和。
  维特根斯坦的一生有太多的高光时刻、炫目瞬间,而他总是以“逆行”的姿态,给世人留下深刻的背影。
  1889年,他出生于维也纳钢铁大王家庭,是一个典型的富二代,生活环境优渥。父亲1913年去世,留下巨额财产。没有坐享其成,24岁的维特根斯坦散尽家财,孤身来到挪威一个叫舒登的村子,进行语言逻辑研究。
  没有世俗的牵绊,远离红尘的喧嚣,沉浸于哲学研究的极乐世界,物我两忘,天人合一。这段日子里,他孕育了第一部著作《逻辑哲学论》。
  《逻辑哲学论》给维特根斯坦带来盛名。对于一般研究者来说,仅凭这一部著作,就可以光环加顶、享誉世界。
  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举。他没有陶醉于成名的喜悦,而是认为所有的哲学问题都已经解决,自己也该“消失”。于是一个人前往奥地利南部山区做一名乡村小学教师——乡村生活虽物质贫乏,内心却很丰盈。
  1929年,40多岁的维特根斯坦重返哲学界,来到剑桥大学教书,和罗素、摩尔被称为哲学界的“剑桥三剑客”。1933年,他开始着手撰写《哲学研究》。1947年,坚信“哲学教授”是“一份荒唐的工作”的维特根斯坦辞职,再次遁隐,专心思考写作,在爱尔兰过着孤独的生活。
  在每个波澜壮阔的“巅峰”时刻,维特根斯坦都没有感到太多的快乐,果断地选择“断舍离”,从而保持心境的平和,成就最大的幸福。《道德经》有言:“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只有内心平和,才能摆脱俗务纠缠,享受岁月静好。
  平和需存静气。汉代名臣郑崇身居高位,尽管宾客盈门、车水马龙,但却心如止水、廉洁清白,他“臣门如市,臣心如水”让后人折服。人心如同池中水,不停搅动,容易浑浊不堪;长久沉淀,反而晶莹剔透。平和既是一种心境,更是一种力量。
  平和需有定力。生活满是诱惑,我们必须保持警惕。既不能左顾右盼、止步不前,更不能魂飞魄散、不能自拔。程颢、程颐兄弟俩去朋友家赴宴,有歌伎助兴。弟弟程颐见此拂袖而退,哥哥程颢却尽兴而归。程颐为此事诘责哥哥。程颢说出了那句直击人心的名言:“昨日‘座中有伎’,而我‘心中无伎’。”爱物而不为物所役,求知而不为知所障,入世而不为世所拘,有欲而能为欲之主,如此方能定心自在。
  平和需内心净。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都感慨:“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每一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贼”。名、利、权、色等欲望杂念往往会遮蔽良知,驱使着你随波逐流。唯有自省慎独,保持心底澄净,方能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作为哲学天才,维特根斯坦无疑是特立独行的,但其行为背后彰显的理念却极有价值。正如杨绛先生所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②
  极好的一生,不在于无病无痛,而在于含笑前行。
  “肉体无痛苦,精神无纷扰”,这是哲学家伊壁鸠鲁心目中理想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是苏轼面对残酷的现实发出反讽式呐喊。这些“童话”都是骗人的。
  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吗?假如人人皆为公卿,芸芸众生如何安放?现实很残酷,每个人或多或少、或早或迟都要与苦痛邂逅,关键在于如何寻找到救赎之路。鲁迅开出这样的“药方”: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年轻时候,维特根斯坦有长达九年的孤独、痛苦时光,心中不断滋生自杀的念头。在老师罗素的鼓励下,他将所有的精神力量投入到理论研究中,得以短暂抵御死之诱惑。在山区当教师的日子里,抑郁症又一次来袭,迫使他不得不在痛苦中结束了六年的教学生涯,回到维也纳。晚年开始出现健康问题,1951年,维特根斯坦死于前列腺癌。
  即使一生受到精神和肉体的双重病痛打压,他直面人生的灰暗,迸发出了惊人的能量,依然觉得自己一生非常幸福。
  未曾长夜痛哭者,不足与语人生。接受已经发生的,改变可以改变的,这是我们面对病痛唯一的救赎之路。
  史铁生直言,生病也是生活体验的一种,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得天昏地暗。等到又生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这才是面对现实“妥协”后最好的生活态度。
  人应该如何度过一生?
  满心悲痛,但要含笑前行。
  世上所有伟大的背后,其实都是苦难。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我们走上了结在地面上的薄冰层。在那里没有摩擦力,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条件是理想的,但恰因如此,我们也不能行走了。我们要行走,于是,我们要摩擦力。
  请回到粗糙的地面上来!
  ③
  極好的一生,不在于长袖善舞,而在于活出真我。
  《世说新语》里有一则故事,王徽之居住在山阴。一夜大雪,眠起饮酒,赏雪吟诗。忽然怀念起好友戴逵,当时戴在剡溪,王连夜乘船去访戴,船行一夜方到戴门,而王不去见戴便回。人问他,他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乘兴而行,兴尽而返”,完全按照自己兴致行事,不遵循既定规范和常理常情,这种自由舒展的人生态度和生命价值,具有超越时空的魅力。
  维特根斯坦的一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维特根斯坦积极入伍作战,他入伍的动机却不仅保家卫国那么简单,说自愿作战纯粹为找死,他想做点儿和纯智力工作不同的事情。他在战场上表现出了异常的勇敢和无畏。在战场上直面死亡的经历,让他感受了某种宗教体验。他的第一部著作《逻辑哲学论》,因此有了关于伦理、美、灵魂和生命意义的指向。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维特根斯坦留在剑桥教授哲学,并于1939年接替摩尔成为哲学教授。只要继续从事哲学研究,定然会被世人膜拜,也定然会收获无数荣耀。然而,维特根斯坦发现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人懂他。他毅然辞去教授职务,去医院做起了护工。这期间他试着销声匿迹,也真的无人问津。直到有一天,医院的一名主治大夫左看右看,觉得这个护工好像是维特根斯坦。怀着惶恐不安的心情,大夫走近他问道:“你是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他冷漠地看了医生一眼,“别告诉他们我是谁”。
  人怎么才能活得开心?八面玲珑、左右逢源,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按惯常模式行事,自然可以得到大家认可,但那样委屈了自己,也蒙蔽了别人。
  大道至简。一个人真正快乐就是重新走向澄澈,甚至复归到孩子般的单纯境界。
  想起老掉牙的一则鸡汤:一个富翁看见渔夫躺着晒太阳,便责备他说:“大好时光,怎么不多打点鱼呢?” 渔夫反问道:“打那么多鱼干吗?” 富翁说:“卖钱啊。”渔夫再问:“卖那么多钱干吗?” 富翁说:“有了钱,就能像我这样,有自由,有快乐,悠闲地在这片美丽的海滩上散步。” 渔夫说:“我现在不正快乐地躺在沙滩上吗?”
  富翁有富翁的追求,渔夫有渔夫的自在。在人生的道路上,你无需和别人争长论短,也无需总纠结于别人的想法和评价,只要你不触碰规则的高压线,不突破人伦底线,活得快乐、活得随心,便已足够。
  斯蒂芬·金在《肖申克的救赎》中写道,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维特根斯坦是那只鸟,而你呢?
  (摘自新华社手机频道)
其他文献
自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射的行星探测航天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2018年退休后,其继任者“凌日系外行星勘测卫星”(简称“苔丝”)就被人们寄予厚望。  “苔丝”的主要目标,是在开普勒发现的基础上,继续搜寻太阳系以外的“新世界”,扫描超过20万颗太阳系附近的明亮恒星,以寻找围绕它们公转的行星及其上可能的生命迹象。  2020年年初,NASA发布公报说,“苔丝”发现了一颗与地球大小相近且位于
期刊
荷马史诗《奥德赛》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奥德赛率领船队在大海上航行,中途遇到了巫术女神瑟茜(Circe),瑟茜告诉他们,在前方的道路上他们会遇到女妖赛莲(Siren),如果被赛莲优美的歌声所迷惑,船只就会触礁沉没。  往下走将有两条路可供选择,一条路上会遇到海洋女神安菲特里忒(Amphitrite),她会用风浪和烈火摧毁过往的船只;另一条路上居住着女海妖斯库拉(Scylla)和怪物卡律布狄斯(Char
期刊
最近看到一个老师讲钢琴课。他说,在弹琴的时候,你要能同时扮演三个角色。第一个角色,他在下手之前就能听到声音,能提前聽到最理想的版本。第二个人就是实际去弹的人。那第三个人,是一个坐在很远的地方,简单地聆听的一个人。  这是个很有趣的说法,写作也是一样。你在下笔之前,就应该能想象出自己要写的东西大体是什么样,一边写还要一边能想象一个陌生的读者在阅读的时候的感受,还能指挥那只正在写的手把它实现出来。  
期刊
2002年,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博士生路易斯发明了我们经熟悉的验证码,即用一排人为扭曲、奇形怪状的字符来判断当下程序的使用者是人还是机器。机器无法自动识别这些变形的字符,验证码可以用来防止互联网上广泛存在的恶意机器注册。恰恰在这个时候,《纽约时报》正面临着一个令人头疼的任务:他们试图把一百多年的历史报纸全部电子化,当时最可行的方法就是通过扫描进行光学字符识别。但是,
期刊
艾森特是一名即將毕业的大学生。这天下午,艾森特来到了郝斯特教授的办公室。  “教授,您知道,我的各科成绩都不好,有可能无法顺利毕业。我的女朋友凯瑟琳威胁我,如果我拿不到毕业证,就跟我分手。所以,我恳求教授放我一马,让我顺利毕业。”他可怜兮兮地说道。  “我不会那样做的。但我有一个办法可以帮到你。”郝斯特教授说。  “真的?什么办法?”艾森特惊喜道。  “现在离毕业考试还有3个月的时间。你每晚8点到
期刊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由50个古怪又奇妙的科学事实组成的科普书。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飞跃,人类对世界的理解不断加深,这一切都揭示了一个远比我们想象中更为奇怪的宇宙。作者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向我们阐释了宇宙中所暗藏的巨大能量,也揭示了关于生命存在的有趣细节,让人在脑洞大开之余,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发掘那些控制我们日常生活的隐藏真理,有助于解释我们存在的巨大复杂性,也能够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对万事万物
期刊
大师说他想要一件新衬衫过生日,这让弟子们非常高兴,他们张罗着购买了小镇上最好的布料,請了村庄里的裁缝来给大师量了尺寸,裁缝答应:“按照上帝的意愿,衬衫能在一周内做成。”  一个星期转眼过去,一弟子去找裁缝,大师兴奋地等待他的新衣裳的到来。弟子却空手而归,转述裁缝的话:“有点儿耽搁,不过,按照上帝的意愿,明天能够做好。”  可是第二天,裁缝却说:“非常抱歉,还有点儿没完工。明天再来,如果上帝愿意的话
期刊
漫畫
期刊
雪的前奏  雪在天地间不疾不徐地漫扬,仿佛预示一件事情的发生。  雪的静谧与悠然,像积蓄,像酝酿,甚至像读秒。我常在路上停下来,仰面看这些雪,等待后面的事情。雪化在脸上,像蝴蝶一样扑出一小片鲜润。这时最好有歌剧唱段从街道传来,如黑人女高音普莱丝唱的柳儿的咏叹调,凄婉而辉煌,以锻金般的细美铺洒在我们身边。  这时,转身仰望,飞雪自穹庐间片片扑落。这样,雪之华美沉醉就有了一个因缘或依托。1926年4月
期刊
下雪天,一只鹿从后院的竹林跌到小学校的院子里了。学校的孩子们把它活捉之后养熟了。就凭这件事,大体上明白了这个温泉村的山如何青,人情如何美了。  这个村,只有一辆人力车,而且很滑稽。  看起来足有150斤重的一個大汉坐在车上,一个豆大的小个子家庭妇女摇摇晃晃地拉着车走。  “这可不是笑话。大叔腿有毛病,所以大婶只好那么拉着他去洗温泉呀!”  虽然家长这么叱责,可是孩子们对于这可笑的事儿还是不能不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