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出身豪门却散尽万贯家财,终身不娶却热烈追求同性,脾气暴躁而性格孤僻,渴望自杀却最终罹患绝症。
也许你觉得他打了一手“烂牌”,可他却认为自己的人生是个“大满贯”。他在临终前留言:“告诉他们,我度过了极好的一生。”
他是维特根斯坦,一个哲学天才,一个丰富而古怪的人。走进他的精神世界,品味他的一生,感悟他如何过上“极好的一生”,也许对我们普通人有所启迪。
①
极好的一生,不在于过程波澜壮阔,而在于心境归之平和。
维特根斯坦的一生有太多的高光时刻、炫目瞬间,而他总是以“逆行”的姿态,给世人留下深刻的背影。
1889年,他出生于维也纳钢铁大王家庭,是一个典型的富二代,生活环境优渥。父亲1913年去世,留下巨额财产。没有坐享其成,24岁的维特根斯坦散尽家财,孤身来到挪威一个叫舒登的村子,进行语言逻辑研究。
没有世俗的牵绊,远离红尘的喧嚣,沉浸于哲学研究的极乐世界,物我两忘,天人合一。这段日子里,他孕育了第一部著作《逻辑哲学论》。
《逻辑哲学论》给维特根斯坦带来盛名。对于一般研究者来说,仅凭这一部著作,就可以光环加顶、享誉世界。
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举。他没有陶醉于成名的喜悦,而是认为所有的哲学问题都已经解决,自己也该“消失”。于是一个人前往奥地利南部山区做一名乡村小学教师——乡村生活虽物质贫乏,内心却很丰盈。
1929年,40多岁的维特根斯坦重返哲学界,来到剑桥大学教书,和罗素、摩尔被称为哲学界的“剑桥三剑客”。1933年,他开始着手撰写《哲学研究》。1947年,坚信“哲学教授”是“一份荒唐的工作”的维特根斯坦辞职,再次遁隐,专心思考写作,在爱尔兰过着孤独的生活。
在每个波澜壮阔的“巅峰”时刻,维特根斯坦都没有感到太多的快乐,果断地选择“断舍离”,从而保持心境的平和,成就最大的幸福。《道德经》有言:“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只有内心平和,才能摆脱俗务纠缠,享受岁月静好。
平和需存静气。汉代名臣郑崇身居高位,尽管宾客盈门、车水马龙,但却心如止水、廉洁清白,他“臣门如市,臣心如水”让后人折服。人心如同池中水,不停搅动,容易浑浊不堪;长久沉淀,反而晶莹剔透。平和既是一种心境,更是一种力量。
平和需有定力。生活满是诱惑,我们必须保持警惕。既不能左顾右盼、止步不前,更不能魂飞魄散、不能自拔。程颢、程颐兄弟俩去朋友家赴宴,有歌伎助兴。弟弟程颐见此拂袖而退,哥哥程颢却尽兴而归。程颐为此事诘责哥哥。程颢说出了那句直击人心的名言:“昨日‘座中有伎’,而我‘心中无伎’。”爱物而不为物所役,求知而不为知所障,入世而不为世所拘,有欲而能为欲之主,如此方能定心自在。
平和需内心净。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都感慨:“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每一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贼”。名、利、权、色等欲望杂念往往会遮蔽良知,驱使着你随波逐流。唯有自省慎独,保持心底澄净,方能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作为哲学天才,维特根斯坦无疑是特立独行的,但其行为背后彰显的理念却极有价值。正如杨绛先生所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②
极好的一生,不在于无病无痛,而在于含笑前行。
“肉体无痛苦,精神无纷扰”,这是哲学家伊壁鸠鲁心目中理想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是苏轼面对残酷的现实发出反讽式呐喊。这些“童话”都是骗人的。
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吗?假如人人皆为公卿,芸芸众生如何安放?现实很残酷,每个人或多或少、或早或迟都要与苦痛邂逅,关键在于如何寻找到救赎之路。鲁迅开出这样的“药方”: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年轻时候,维特根斯坦有长达九年的孤独、痛苦时光,心中不断滋生自杀的念头。在老师罗素的鼓励下,他将所有的精神力量投入到理论研究中,得以短暂抵御死之诱惑。在山区当教师的日子里,抑郁症又一次来袭,迫使他不得不在痛苦中结束了六年的教学生涯,回到维也纳。晚年开始出现健康问题,1951年,维特根斯坦死于前列腺癌。
即使一生受到精神和肉体的双重病痛打压,他直面人生的灰暗,迸发出了惊人的能量,依然觉得自己一生非常幸福。
未曾长夜痛哭者,不足与语人生。接受已经发生的,改变可以改变的,这是我们面对病痛唯一的救赎之路。
史铁生直言,生病也是生活体验的一种,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得天昏地暗。等到又生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这才是面对现实“妥协”后最好的生活态度。
人应该如何度过一生?
满心悲痛,但要含笑前行。
世上所有伟大的背后,其实都是苦难。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我们走上了结在地面上的薄冰层。在那里没有摩擦力,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条件是理想的,但恰因如此,我们也不能行走了。我们要行走,于是,我们要摩擦力。
请回到粗糙的地面上来!
③
極好的一生,不在于长袖善舞,而在于活出真我。
《世说新语》里有一则故事,王徽之居住在山阴。一夜大雪,眠起饮酒,赏雪吟诗。忽然怀念起好友戴逵,当时戴在剡溪,王连夜乘船去访戴,船行一夜方到戴门,而王不去见戴便回。人问他,他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乘兴而行,兴尽而返”,完全按照自己兴致行事,不遵循既定规范和常理常情,这种自由舒展的人生态度和生命价值,具有超越时空的魅力。
维特根斯坦的一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维特根斯坦积极入伍作战,他入伍的动机却不仅保家卫国那么简单,说自愿作战纯粹为找死,他想做点儿和纯智力工作不同的事情。他在战场上表现出了异常的勇敢和无畏。在战场上直面死亡的经历,让他感受了某种宗教体验。他的第一部著作《逻辑哲学论》,因此有了关于伦理、美、灵魂和生命意义的指向。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维特根斯坦留在剑桥教授哲学,并于1939年接替摩尔成为哲学教授。只要继续从事哲学研究,定然会被世人膜拜,也定然会收获无数荣耀。然而,维特根斯坦发现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人懂他。他毅然辞去教授职务,去医院做起了护工。这期间他试着销声匿迹,也真的无人问津。直到有一天,医院的一名主治大夫左看右看,觉得这个护工好像是维特根斯坦。怀着惶恐不安的心情,大夫走近他问道:“你是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他冷漠地看了医生一眼,“别告诉他们我是谁”。
人怎么才能活得开心?八面玲珑、左右逢源,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按惯常模式行事,自然可以得到大家认可,但那样委屈了自己,也蒙蔽了别人。
大道至简。一个人真正快乐就是重新走向澄澈,甚至复归到孩子般的单纯境界。
想起老掉牙的一则鸡汤:一个富翁看见渔夫躺着晒太阳,便责备他说:“大好时光,怎么不多打点鱼呢?” 渔夫反问道:“打那么多鱼干吗?” 富翁说:“卖钱啊。”渔夫再问:“卖那么多钱干吗?” 富翁说:“有了钱,就能像我这样,有自由,有快乐,悠闲地在这片美丽的海滩上散步。” 渔夫说:“我现在不正快乐地躺在沙滩上吗?”
富翁有富翁的追求,渔夫有渔夫的自在。在人生的道路上,你无需和别人争长论短,也无需总纠结于别人的想法和评价,只要你不触碰规则的高压线,不突破人伦底线,活得快乐、活得随心,便已足够。
斯蒂芬·金在《肖申克的救赎》中写道,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维特根斯坦是那只鸟,而你呢?
(摘自新华社手机频道)
也许你觉得他打了一手“烂牌”,可他却认为自己的人生是个“大满贯”。他在临终前留言:“告诉他们,我度过了极好的一生。”
他是维特根斯坦,一个哲学天才,一个丰富而古怪的人。走进他的精神世界,品味他的一生,感悟他如何过上“极好的一生”,也许对我们普通人有所启迪。
①
极好的一生,不在于过程波澜壮阔,而在于心境归之平和。
维特根斯坦的一生有太多的高光时刻、炫目瞬间,而他总是以“逆行”的姿态,给世人留下深刻的背影。
1889年,他出生于维也纳钢铁大王家庭,是一个典型的富二代,生活环境优渥。父亲1913年去世,留下巨额财产。没有坐享其成,24岁的维特根斯坦散尽家财,孤身来到挪威一个叫舒登的村子,进行语言逻辑研究。
没有世俗的牵绊,远离红尘的喧嚣,沉浸于哲学研究的极乐世界,物我两忘,天人合一。这段日子里,他孕育了第一部著作《逻辑哲学论》。
《逻辑哲学论》给维特根斯坦带来盛名。对于一般研究者来说,仅凭这一部著作,就可以光环加顶、享誉世界。
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举。他没有陶醉于成名的喜悦,而是认为所有的哲学问题都已经解决,自己也该“消失”。于是一个人前往奥地利南部山区做一名乡村小学教师——乡村生活虽物质贫乏,内心却很丰盈。
1929年,40多岁的维特根斯坦重返哲学界,来到剑桥大学教书,和罗素、摩尔被称为哲学界的“剑桥三剑客”。1933年,他开始着手撰写《哲学研究》。1947年,坚信“哲学教授”是“一份荒唐的工作”的维特根斯坦辞职,再次遁隐,专心思考写作,在爱尔兰过着孤独的生活。
在每个波澜壮阔的“巅峰”时刻,维特根斯坦都没有感到太多的快乐,果断地选择“断舍离”,从而保持心境的平和,成就最大的幸福。《道德经》有言:“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只有内心平和,才能摆脱俗务纠缠,享受岁月静好。
平和需存静气。汉代名臣郑崇身居高位,尽管宾客盈门、车水马龙,但却心如止水、廉洁清白,他“臣门如市,臣心如水”让后人折服。人心如同池中水,不停搅动,容易浑浊不堪;长久沉淀,反而晶莹剔透。平和既是一种心境,更是一种力量。
平和需有定力。生活满是诱惑,我们必须保持警惕。既不能左顾右盼、止步不前,更不能魂飞魄散、不能自拔。程颢、程颐兄弟俩去朋友家赴宴,有歌伎助兴。弟弟程颐见此拂袖而退,哥哥程颢却尽兴而归。程颐为此事诘责哥哥。程颢说出了那句直击人心的名言:“昨日‘座中有伎’,而我‘心中无伎’。”爱物而不为物所役,求知而不为知所障,入世而不为世所拘,有欲而能为欲之主,如此方能定心自在。
平和需内心净。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都感慨:“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每一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贼”。名、利、权、色等欲望杂念往往会遮蔽良知,驱使着你随波逐流。唯有自省慎独,保持心底澄净,方能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作为哲学天才,维特根斯坦无疑是特立独行的,但其行为背后彰显的理念却极有价值。正如杨绛先生所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②
极好的一生,不在于无病无痛,而在于含笑前行。
“肉体无痛苦,精神无纷扰”,这是哲学家伊壁鸠鲁心目中理想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是苏轼面对残酷的现实发出反讽式呐喊。这些“童话”都是骗人的。
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吗?假如人人皆为公卿,芸芸众生如何安放?现实很残酷,每个人或多或少、或早或迟都要与苦痛邂逅,关键在于如何寻找到救赎之路。鲁迅开出这样的“药方”: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年轻时候,维特根斯坦有长达九年的孤独、痛苦时光,心中不断滋生自杀的念头。在老师罗素的鼓励下,他将所有的精神力量投入到理论研究中,得以短暂抵御死之诱惑。在山区当教师的日子里,抑郁症又一次来袭,迫使他不得不在痛苦中结束了六年的教学生涯,回到维也纳。晚年开始出现健康问题,1951年,维特根斯坦死于前列腺癌。
即使一生受到精神和肉体的双重病痛打压,他直面人生的灰暗,迸发出了惊人的能量,依然觉得自己一生非常幸福。
未曾长夜痛哭者,不足与语人生。接受已经发生的,改变可以改变的,这是我们面对病痛唯一的救赎之路。
史铁生直言,生病也是生活体验的一种,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得天昏地暗。等到又生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这才是面对现实“妥协”后最好的生活态度。
人应该如何度过一生?
满心悲痛,但要含笑前行。
世上所有伟大的背后,其实都是苦难。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我们走上了结在地面上的薄冰层。在那里没有摩擦力,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条件是理想的,但恰因如此,我们也不能行走了。我们要行走,于是,我们要摩擦力。
请回到粗糙的地面上来!
③
極好的一生,不在于长袖善舞,而在于活出真我。
《世说新语》里有一则故事,王徽之居住在山阴。一夜大雪,眠起饮酒,赏雪吟诗。忽然怀念起好友戴逵,当时戴在剡溪,王连夜乘船去访戴,船行一夜方到戴门,而王不去见戴便回。人问他,他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乘兴而行,兴尽而返”,完全按照自己兴致行事,不遵循既定规范和常理常情,这种自由舒展的人生态度和生命价值,具有超越时空的魅力。
维特根斯坦的一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维特根斯坦积极入伍作战,他入伍的动机却不仅保家卫国那么简单,说自愿作战纯粹为找死,他想做点儿和纯智力工作不同的事情。他在战场上表现出了异常的勇敢和无畏。在战场上直面死亡的经历,让他感受了某种宗教体验。他的第一部著作《逻辑哲学论》,因此有了关于伦理、美、灵魂和生命意义的指向。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维特根斯坦留在剑桥教授哲学,并于1939年接替摩尔成为哲学教授。只要继续从事哲学研究,定然会被世人膜拜,也定然会收获无数荣耀。然而,维特根斯坦发现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人懂他。他毅然辞去教授职务,去医院做起了护工。这期间他试着销声匿迹,也真的无人问津。直到有一天,医院的一名主治大夫左看右看,觉得这个护工好像是维特根斯坦。怀着惶恐不安的心情,大夫走近他问道:“你是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他冷漠地看了医生一眼,“别告诉他们我是谁”。
人怎么才能活得开心?八面玲珑、左右逢源,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按惯常模式行事,自然可以得到大家认可,但那样委屈了自己,也蒙蔽了别人。
大道至简。一个人真正快乐就是重新走向澄澈,甚至复归到孩子般的单纯境界。
想起老掉牙的一则鸡汤:一个富翁看见渔夫躺着晒太阳,便责备他说:“大好时光,怎么不多打点鱼呢?” 渔夫反问道:“打那么多鱼干吗?” 富翁说:“卖钱啊。”渔夫再问:“卖那么多钱干吗?” 富翁说:“有了钱,就能像我这样,有自由,有快乐,悠闲地在这片美丽的海滩上散步。” 渔夫说:“我现在不正快乐地躺在沙滩上吗?”
富翁有富翁的追求,渔夫有渔夫的自在。在人生的道路上,你无需和别人争长论短,也无需总纠结于别人的想法和评价,只要你不触碰规则的高压线,不突破人伦底线,活得快乐、活得随心,便已足够。
斯蒂芬·金在《肖申克的救赎》中写道,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维特根斯坦是那只鸟,而你呢?
(摘自新华社手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