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宫颈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妇科收治的10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其进行诊断,以手术后病理组织检查为标准,分析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宫颈癌的诊断情况。结果: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宫颈癌检查分期准确率为90.0%;磁共振检查分期诊断与FIGO临床分期在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等指标比较上t=19.9532、7.2000、5.3304、30.1364、6.051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高,对病情分期诊断准确,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技术;宫颈癌;临床诊断
宫颈癌是临床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位居第一[1]。临床癌症的准确分期是手术病理组织检验分期,但因患者选择化疗、放疗等治疗方式,临床较难实现手术病理组织检查分期;但目前仍以FIGO临床分期对宫颈癌进行病情分期,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治疗方案。FIGO临床分期主要以妇科医师对患者行盆腔检查并结合肾盂造影、胸片、直肠镜以及膀胱镜等检查进行判断,准确性较差[2]。笔者以手术后病理组织检查为标准,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患者进行宫颈癌诊断,并进行分析比较,取得较满意效果,现进行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妇科收治的10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在26岁~75岁,平均(56.3±11.2)岁;病程在3个月~8年,平均(3.1±1.3)年;所有患者在术中均经手术病理组织检查证实为:鳞状细胞癌65例、腺癌35例。根据FIGO2000宫颈癌的分期标准分为[3]:21例Ⅰb期、63例Ⅱa期、16例Ⅱb期。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阴道发生非接触性出血、排液,或是不规则出血以及性生活后出血等,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组织检查结果进行比较,通过2位高年资妇科医师对患者进行宫颈癌分期。
1.2方式
采用GE磁共振进行检查。常规MRI采用超导3.0MRI扫描仪。扫描参数设置:TE为120ms,TR为3000-4600,层厚为8.0mm,视野范围在280mm-400mm,间隔为1.0mm,矩阵为256×256。100例患者均于治疗前3d~7d行MRI检查,T2WI成像方位分为冠状位、横断、矢状位,均行宫颈纵轴的垂直FSET2WI扫描,此次扫描层厚为5.0mm。所得MRI图像均由核磁共振科室和妇科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进行阅片[4]。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医学研究通过SPSS14.0软件对临床治疗过程中收集的相关数据资料加以分析处理。不同患者之间数据资料差异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统计学处理方法为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统计学处理方法为χ2检验法,如果两组患者之间数据资料P<0.05,说明两者间数据资料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磁共振检查影像学提示10例患者无异常,诊断为Ⅰa期,剩余90例诊断为宫颈癌,诊断正确率为90.0%;其中Ⅰb期15例、Ⅱa期65例、Ⅱb期10例。主要影像学征象为宫颈增厚,肿瘤仅在宫颈间质发生病变;磁共振信号提示为中等,对阴道有不同程度的侵犯,对宫颈旁及其他组织表现为不同程度侵犯或未侵犯,肿瘤与直肠前臂脂肪间隙不清晰,但无明显侵犯。
3讨论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年轻化上升趋势。其主要是因为感染乳头状瘤病毒(HPV)引起此类疾病,发病早期患者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故临床确诊的患者多为中期或是晚期,给女性患者的身心均造成伤害[5]。临床在其治疗前对其进行正确的分期有利于治疗方案的确定,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但是妇科检查对此类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低,极易发生漏诊、误诊,临床分期的准确临床也较低下。目前,临床对宫颈癌的诊断多借助影像学检查,而磁共振成像技术拥有良好的多方位成像技术且其对软组织具有较高的分辨率,故使用此种检查方式对宫颈癌的诊断分期具有重要意义[6]。
本文对宫颈癌患者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诊断取得较满意效果,通过对研究数据的分析可得: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宫颈癌诊断准确率在90.0%高于FIGO临床分期的78.0%,且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宫颈癌诊断的特异性为93.0%,敏感性为81.0%,阴性预测值为93.0%,阳性预测值为83.0%与FIGO临床分期的51.0%、80.0%、60.0%、68.0%,组间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说明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宫颈癌的诊断准确性高,其对宫颈癌诊断各方面指标均优于传统FIGO临床分期。主要是因为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软组织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即使是肿瘤对子宫内部产生侵袭也可清晰地反馈;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从人体多方位进行观察,从而对宫颈病变部位进行真实、准确、客观的诊断,包含病变的程度、范围、部位以及淋巴转移情况等均有良好的反馈[7]。
综上所述,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宫颈癌病变分期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对术前评估病情分期具有重要意义,故其可作为临床对宫颈癌分期的首选辅助检查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左勤学,别红艳.策论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宫颈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11):4802-4803.
[2] 林棋,许凯华,陈金银等.3.OT磁共振"类PET"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疗,2011,30(26):91-92.
[3] 吴斌,柯桂好,彭卫军等.MR血氧水平依赖性成像监测宫颈癌治疗前后乏氧状态的临床初步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3,47(11):1009-1013.
[4] 王成双,佐满珍,陈晓红等.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及灌注加权成像在宫颈癌诊疗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1):1918-1920.
[5] 双泽良,吴海根,胡兰等.CT、PET/CT及MRI在宫颈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医学,2012,13(8):127-130.
[6] 杨东,张洪文,刘辉等.CT、MRI及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CT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4,41(3):220-223.
[7] 胡智斌,姚海泉.低场强MRI在早中期子宫颈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1,09(1):56-57.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技术;宫颈癌;临床诊断
宫颈癌是临床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位居第一[1]。临床癌症的准确分期是手术病理组织检验分期,但因患者选择化疗、放疗等治疗方式,临床较难实现手术病理组织检查分期;但目前仍以FIGO临床分期对宫颈癌进行病情分期,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治疗方案。FIGO临床分期主要以妇科医师对患者行盆腔检查并结合肾盂造影、胸片、直肠镜以及膀胱镜等检查进行判断,准确性较差[2]。笔者以手术后病理组织检查为标准,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患者进行宫颈癌诊断,并进行分析比较,取得较满意效果,现进行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妇科收治的10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在26岁~75岁,平均(56.3±11.2)岁;病程在3个月~8年,平均(3.1±1.3)年;所有患者在术中均经手术病理组织检查证实为:鳞状细胞癌65例、腺癌35例。根据FIGO2000宫颈癌的分期标准分为[3]:21例Ⅰb期、63例Ⅱa期、16例Ⅱb期。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阴道发生非接触性出血、排液,或是不规则出血以及性生活后出血等,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组织检查结果进行比较,通过2位高年资妇科医师对患者进行宫颈癌分期。
1.2方式
采用GE磁共振进行检查。常规MRI采用超导3.0MRI扫描仪。扫描参数设置:TE为120ms,TR为3000-4600,层厚为8.0mm,视野范围在280mm-400mm,间隔为1.0mm,矩阵为256×256。100例患者均于治疗前3d~7d行MRI检查,T2WI成像方位分为冠状位、横断、矢状位,均行宫颈纵轴的垂直FSET2WI扫描,此次扫描层厚为5.0mm。所得MRI图像均由核磁共振科室和妇科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进行阅片[4]。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医学研究通过SPSS14.0软件对临床治疗过程中收集的相关数据资料加以分析处理。不同患者之间数据资料差异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统计学处理方法为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统计学处理方法为χ2检验法,如果两组患者之间数据资料P<0.05,说明两者间数据资料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磁共振检查影像学提示10例患者无异常,诊断为Ⅰa期,剩余90例诊断为宫颈癌,诊断正确率为90.0%;其中Ⅰb期15例、Ⅱa期65例、Ⅱb期10例。主要影像学征象为宫颈增厚,肿瘤仅在宫颈间质发生病变;磁共振信号提示为中等,对阴道有不同程度的侵犯,对宫颈旁及其他组织表现为不同程度侵犯或未侵犯,肿瘤与直肠前臂脂肪间隙不清晰,但无明显侵犯。
3讨论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年轻化上升趋势。其主要是因为感染乳头状瘤病毒(HPV)引起此类疾病,发病早期患者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故临床确诊的患者多为中期或是晚期,给女性患者的身心均造成伤害[5]。临床在其治疗前对其进行正确的分期有利于治疗方案的确定,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但是妇科检查对此类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低,极易发生漏诊、误诊,临床分期的准确临床也较低下。目前,临床对宫颈癌的诊断多借助影像学检查,而磁共振成像技术拥有良好的多方位成像技术且其对软组织具有较高的分辨率,故使用此种检查方式对宫颈癌的诊断分期具有重要意义[6]。
本文对宫颈癌患者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诊断取得较满意效果,通过对研究数据的分析可得: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宫颈癌诊断准确率在90.0%高于FIGO临床分期的78.0%,且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宫颈癌诊断的特异性为93.0%,敏感性为81.0%,阴性预测值为93.0%,阳性预测值为83.0%与FIGO临床分期的51.0%、80.0%、60.0%、68.0%,组间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说明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宫颈癌的诊断准确性高,其对宫颈癌诊断各方面指标均优于传统FIGO临床分期。主要是因为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软组织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即使是肿瘤对子宫内部产生侵袭也可清晰地反馈;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从人体多方位进行观察,从而对宫颈病变部位进行真实、准确、客观的诊断,包含病变的程度、范围、部位以及淋巴转移情况等均有良好的反馈[7]。
综上所述,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宫颈癌病变分期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对术前评估病情分期具有重要意义,故其可作为临床对宫颈癌分期的首选辅助检查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左勤学,别红艳.策论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宫颈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11):4802-4803.
[2] 林棋,许凯华,陈金银等.3.OT磁共振"类PET"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疗,2011,30(26):91-92.
[3] 吴斌,柯桂好,彭卫军等.MR血氧水平依赖性成像监测宫颈癌治疗前后乏氧状态的临床初步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3,47(11):1009-1013.
[4] 王成双,佐满珍,陈晓红等.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及灌注加权成像在宫颈癌诊疗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1):1918-1920.
[5] 双泽良,吴海根,胡兰等.CT、PET/CT及MRI在宫颈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医学,2012,13(8):127-130.
[6] 杨东,张洪文,刘辉等.CT、MRI及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CT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4,41(3):220-223.
[7] 胡智斌,姚海泉.低场强MRI在早中期子宫颈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1,09(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