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魏晋是一个生命色彩浓郁的时代,是士人个体生命意识觉醒的时期。曹丕是魏晋文人中的佼佼者,也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他的一生,伴随着时代的变迁,每一步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曹丕的作品反映了他的生命意识,他通过“立言以不朽”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的生命格调:或清醒地批驳游仙生活,表达自己积极向上的生命价值观;或哀叹自己在政治斗争中举步维艰;或悲愁生命短暂、时光易逝;或感伤社会群体的悲惨生活。看似外冷内热,作品却处处体现了他的“辛酸泪”。
[关键词]曹丕;生命意识;人生价值
[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2-0042-03
生命意识贯穿了魏文帝曹丕的一生。在研究曹丕作品时,建安风骨是不可或缺的主题。那么,建安风骨又是什么?钱志熙先生在《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中指出:“建安风骨是建安文人的生命情调在他们所追寻的诗歌世界中的呈现。”在这里,我们主要研究曹丕的生命情调。魏文帝曹丕传世的作品并不多,从今存的作品中可以看出,生命意识及其表现是其创作的主要内容。那么,什么是生命意识呢?生命意识是人对生命本体、生命价值的认识与体验。
余秋雨先生在《文化随笔三篇》中认为,魏晋时期的文化人格中,曹氏父子为“慷慨英雄型”文化人格。或许“一个人可以掩饰和伪装自己的行为动机,却无法掩饰和伪装自己的生命格调”。在世人眼中功过不一的魏文帝曹丕,在文学领域毫无保留地阐释了他的生命格调。
清人沈德潜说:“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曹丕努力表达自己的个人情感,其中充满了进退两难的精神徘徊,有着细腻的情感。他的作品具有现实主义精神,或提倡积极用世,或表达对人民深切的同情,或反映社会面貌,或表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他的作品至情、至深。
曹丕,字子桓,曹操次子,出生于汉灵帝中平四年(187),卒于黄初七年(226)。曹丕“生于中平之季,长于戎旅之问”,多次随父征战,人生的艰难充斥着他的心灵。建安十六年(211),被封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二十二年(217),立为魏太子;曹操逝世后,嗣位为丞相、魏王;后汉献帝在延康元年(220)禅位于他,一直到公元226年去世。在他短暂的40年中,连续多年的战乱、疾病、灾荒使他感受到生命的短促。曹丕在《典论·自叙》中说:“上以四方扰乱,教余学射,六岁而知射。又教余骑马,八岁而能骑射矣。以时之多故,每征,余尝从。”可以说,曹丕对战争的残酷是有亲身体验的。
综观曹丕短暂的一生,他怀疑过亲情,他同样被亲情怀疑、抛弃,陪伴他一生的文学成为了他一生的慰藉。
一、曹丕明晰的个体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观
自东汉中晚期以来,文人群体的文学意识日益觉醒,文人的思想有了较大的转变。知识界有一种恢复理性的趋向,其主题是恢复对自然中的事物之理以及对于生命本身的理性认识。而这一主题无疑是与神仙道化思想相对的。这一点,曹丕给了我们明确的回答。他立足于现实,摆脱“虚妄”的束缚。曹丕对神仙之说有批评的意见,这是他对生命的本质有着自己独到认识的体现,如在《折杨柳行》中,先以夸张的语气夸说仙事、后斥其虚妄就是明证,全诗如下:
西山一何高,高高殊无极。
上有两仙僮,不饮亦不食。
与我一丸药,光耀有五色。
服药四五日,身体生羽翼。
轻举乘浮云,倏忽行万亿。
流览观四海,茫茫非所识。
彭祖称七百,悠悠安可原。
老聃适西戎,于今竞不还。
王乔假虚辞,赤松垂空言。
达人识真伪,愚夫好妄传。
追念往古事,愦愦千万端。
百家多迂怪,圣道我所观。
这首诗充分地体现了他的“避仙”思想,表现出他对自然生命的崇拜。
同时,社会的动乱、灾荒和疾病让曹丕认识到永恒的时间与有限的生命之间的距离,自觉地激发了他的生命意识。余冠英先生在《汉魏六朝诗论丛》中指出:“建安时代正当大规模农民起义冲破了旧社会的秩序之后。”此时大汉帝王的权威受到严重挑战,地方豪强乘机不断地扩充实力,新的割据势力正在一步步地崛起,曹氏家族,是时代的典型,而曹丕,更是一个走在时代风口浪尖上的人。他是一个关怀现实、热衷政治的人,同时是建安时代历史发展的见证者,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
曹丕是一个在动荡不安的时代始终保持着清醒的人,他积极追求人的价值,渴望建功立业,他的生命意识是宏大的。而以帝王之尊,哀民生之艰,是他生命意识最突出的表现,也是他的作品最具有人情味的主要原因。
曹丕在《善哉行》其一中说:“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知之。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今我不乐,岁月其驰。”慨叹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仿佛人生就是浮萍,而时间就像骏马一样疾驰,毫不留情。其实,曹丕在认识到有限的生命的同时,他的内心是清醒的,他自觉地认识到了必须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去创造无限的价值,他不断地向自我身心求索,并且突出了一种人生的情愁。
又在《大墙上篙行》中说:“四时舍我去,今我隐约欲何为?人生居天壤间,忽如飞鸟栖枯枝。我今隐约欲何为?”同样表达了曹丕对生命的思考与探索。
建安十六年(211),曹丕转任五官中郎将,作《猛虎行》一诗:“与君媾新欢,托配于二仪。充列于紫微,升降焉可知?梧桐攀风翼,云雨散洪池。”在曹操迟迟不立太子的情况下,曹丕一句“升降焉可知”,隐晦地说明身在王侯家的自己由于名分未定,前途未卜的忧心时时萦绕在自己的心上。曹丕以新妇初嫁暗喻,借以表明心志。
在《与吴质书》和《又与吴质书》中,曹丕可谓哀情徘徊,他在文中不仅表现了那个悲壮动荡的时代风貌,而且也衬托了文人的敏感、细腻的心灵。 建安二十二年(217),曹丕作《艳歌何尝行》:“男儿居世,各当努力。蹙迫日暮,殊不久留。”表达了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他的生命隋调是宏大的,理性是伴随他一生的财富,在混乱的年代里,也许正是因为他的太过清醒,才将自己推向人生的顶峰。
一个作家所具有的人格理想首先取决于他个人的品质。钱志熙先生认为建安诗人是注重现实的,但他们不是实用主义者,而是理想主义者,因为他们最大的愿望是追求生命活动的永恒价值。曹丕对人生作了全面的开拓,能文能武的他,一直努力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殷实。他在《典论·自叙》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建安初,上南征荆州,至宛,张绣降,旬日而反。亡兄孝廉子修、从兄安民遇害。时余年十岁,乘马得脱。”年纪轻轻的曹丕在经历战乱以及和亲人的死别之后,让他对生命的脆弱和祸福无常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而他与死亡擦肩而过,让他更彻底地认识到生命的可贵。
在《与王朗之书》中,曹丕把文章看做人生的一大功业。“生有七尺之形,死为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著篇籍。”可以看出,文学是他的生命价值的载体。他在《又与吴质书》中说:“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又在《典论·论文》中说:“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黄初三年(222),他又作《取士不限年诏》,从中都能看到曹丕渴望实现生命的价值,同时肯定生命的价值。
二、曹丕诗文生命感伤意识的多维度展现
生命感伤意识,是贯穿曹丕一生的情感思想。由于承接汉末这个特殊的时代,魏晋文人曹丕见证了社会的乱离、人民的苦难,时代加深了他对生命的悲剧体验。曹丕在《又与吴质书》中说:“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谓百年已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从他对好友的倾诉中,可以看出战乱、瘟疫、死亡给文人心灵上带来的打击和阴影,处在权力中心的曹丕戎马一生,却无法与天灾抗衡,他清醒着,痛苦着。曹丕的作品所表现出的悲哀情致,与他的生命感伤意识有密切的联系。
(一)生命感伤情绪
有人说文学在乱世中会产生一种别样的魅力,而魏晋时期的大背景更是给特殊的魏晋文学添加了养料。曹丕,一个将文学视为精神养料的人,是一个有着浓郁生命感伤情绪的诗人。曾与曹丕并肩作战的将士的死亡给曹丕造成了心灵冲击,如《陌上桑》中:“伴旅单,稍稍日零落。惆怅窃自怜,相痛潜。”曹丕在诗中用深沉的笔调描绘了战争的艰难,也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感受,看着昔日如同兄弟般亲密的将士死去,曹丕的内心是感伤的。
建安十六年(211),关中马超、韩遂等十部背叛曹操,拥兵十万,据潼关。曹操派曹仁督军抵抗,七月率大军西征,曹丕留守邺城,曹植抱病从征,曹丕写下《感离赋》:“建安十六年,上西征,余居守,老母诸弟皆从,不胜思慕。”表达了自己愿为国立功的心情,书写出与亲人离别的拳拳深情。同时,在《感物赋》中,曹丕描述自己见证了甘蔗的荣与枯,激发起郁积在心中的悲痛之情,产生了王权兴废无常的感叹。或许,他会像甘蔗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荣一时、枯一时,或许,他不愿成为时代兴废的牺牲品。
在兄弟曹冲病逝后,面对这个比自己小九岁的弟弟,曹丕悲痛地写下《曹仓舒诔》,他经常谦恭地说,如果仓舒活着的话,他自己未必能拥有天下,而在他宽喻曹操时,曹操却认为他失去聪慧爱子的不幸是曹丕最庆幸的事。面对亲人的怀疑,他又如何不为自己感伤?
(二)对生命短暂的哀叹
曹丕的感伤,是以生命短暂、时间易逝为源头的。曹操于建安二十五年(220)病逝,曹丕写下《短歌行》:“我独孤茕,怀此百离。忧心孔疚,莫我能指。人亦有言,忧令人老。嗟我白发,生一何早。”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戎马一生的父亲倒下了,这无疑给曹丕的精神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不禁发出“日仁者寿,胡不是保”的伤叹。在《芙蓉池作诗》中又说:“寿命非松乔,谁能得神仙?遨游快心意,保己终百年。”处于立嗣风波中不能自主的曹丕,面对良辰美景,内心的落寞也显而易见。黄初四年(223),曹丕在《大墙上蒿行》中说:“四时舍我驱驰,今我隐约欲何为。人生居天壤间,忽如飞鸟栖枯枝,我今隐约欲何为?”表达时间流逝,心中的寂寞之J隋。又在《柳赋》中通过赋柳抒发了一种时过境迁、岁月蹉跎的人生感伤。同时,他在《典论·论文》中也明确地表示出,古代的人宁可轻视一尺长的玉璧,也要重视一寸长的光阴,是因为害怕时光容易逝去,他说:“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他清醒着,却也痛苦地哀叹着生命的短暂。
(三)对人生价值的关怀
曹丕的感伤与他的人生价值观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建安十八年(213),在立嗣斗争的夹缝中生存的曹丕写下了《丹霞蔽日行》:“月盈则冲,华不再繁。古来有之,嗟我何言?”这是他在困境中的心境与宣泄,是处在下位的屈辱与得势上位之间的叫嚣。建安二十二年(217),他在《艳歌何尝行》中说:“男儿居世,各当努力。蹙迫日暮,殊不久留。”“奈何父老心皇皇,独悲谁能知?”诗中揭露批判富家子弟的骄奢淫逸、不营事务的生活,号召世家男儿应当努力奋斗,因为岁月匆忙,不会停留,鼓励人应在有限的光阴里实现无限的价值。而他的这一思想,在《典论·论文》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曹丕认为,文章是治理国家的一种事业,是人生不朽的大事,它的生命力是无穷无尽的,所以他想要成一家之言,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对社会群体的关注-
曹丕的感伤也与他对社会群体生命的关怀有关,他以帝王之尊,哀百姓之痛,充分体现出了文人的敏感情怀。在《见挽船士兄弟辞别诗》中,拟兄弟口吻,表现战乱时代悼离伤别的感情。又在《燕歌行》中突出表现了思妇对远征的丈夫的怀念之情,此诗最能代表曹丕诗歌的风格,情深意婉,音节和谐。
同时,描写思妇情思、游子之愁,以及寡妇、出妇等社会问题的具有现实性的作品,也在曹丕的笔下表现得淋漓尽致。《寡妇诗》、《寡妇赋》、《代刘勋妻王氏杂诗》、《出妇赋》等,都体现了曹丕对他人生命的关注和对社会群体的关怀,特别是《出妇赋》,深切控诉了封建社会的“七出”之律对妇女的迫害,表达了对不幸者的同情。他以一种哀伤的情思,去揣度别人的心怀,这使他的生命意识绚丽夺目。
总之,曹丕作品中浓郁的生命意识展示了他的生命情调和生命格局,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执着追求。他的精神是自由的,思想是独立的,不论对个体生命的关注,还是对群体生命的关怀,都表现了他蓬勃的生命热情。曹丕的一生都被时代涂上了感伤的色彩。他哀叹自己在政治斗争中举步维艰,并且悲愁生命短暂、时光易逝,同时感伤社会群体的悲惨生活。他的人生被设定了航标,他一直在为时代、使命而活。只有在文学中,他才能展示自己宏大的生命格调。曹丕,一个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的人,他的多重--身份,注定了他矛盾的一生。他是善于权术的五官中郎将,是有谋略的丞相,是有野心的太子,是心系天下的帝王。多重身份让他成为权力中心的人物,他如同箭靶中央的圆心,-+~留意便会被命中。他和父亲、兄弟之间的关系,更是微妙到不可思议,集文人与帝王身份于一身的矛盾生命格调,注定了他不平凡的一生,也成就了他超人的文学才华。
[关键词]曹丕;生命意识;人生价值
[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2-0042-03
生命意识贯穿了魏文帝曹丕的一生。在研究曹丕作品时,建安风骨是不可或缺的主题。那么,建安风骨又是什么?钱志熙先生在《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中指出:“建安风骨是建安文人的生命情调在他们所追寻的诗歌世界中的呈现。”在这里,我们主要研究曹丕的生命情调。魏文帝曹丕传世的作品并不多,从今存的作品中可以看出,生命意识及其表现是其创作的主要内容。那么,什么是生命意识呢?生命意识是人对生命本体、生命价值的认识与体验。
余秋雨先生在《文化随笔三篇》中认为,魏晋时期的文化人格中,曹氏父子为“慷慨英雄型”文化人格。或许“一个人可以掩饰和伪装自己的行为动机,却无法掩饰和伪装自己的生命格调”。在世人眼中功过不一的魏文帝曹丕,在文学领域毫无保留地阐释了他的生命格调。
清人沈德潜说:“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曹丕努力表达自己的个人情感,其中充满了进退两难的精神徘徊,有着细腻的情感。他的作品具有现实主义精神,或提倡积极用世,或表达对人民深切的同情,或反映社会面貌,或表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他的作品至情、至深。
曹丕,字子桓,曹操次子,出生于汉灵帝中平四年(187),卒于黄初七年(226)。曹丕“生于中平之季,长于戎旅之问”,多次随父征战,人生的艰难充斥着他的心灵。建安十六年(211),被封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二十二年(217),立为魏太子;曹操逝世后,嗣位为丞相、魏王;后汉献帝在延康元年(220)禅位于他,一直到公元226年去世。在他短暂的40年中,连续多年的战乱、疾病、灾荒使他感受到生命的短促。曹丕在《典论·自叙》中说:“上以四方扰乱,教余学射,六岁而知射。又教余骑马,八岁而能骑射矣。以时之多故,每征,余尝从。”可以说,曹丕对战争的残酷是有亲身体验的。
综观曹丕短暂的一生,他怀疑过亲情,他同样被亲情怀疑、抛弃,陪伴他一生的文学成为了他一生的慰藉。
一、曹丕明晰的个体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观
自东汉中晚期以来,文人群体的文学意识日益觉醒,文人的思想有了较大的转变。知识界有一种恢复理性的趋向,其主题是恢复对自然中的事物之理以及对于生命本身的理性认识。而这一主题无疑是与神仙道化思想相对的。这一点,曹丕给了我们明确的回答。他立足于现实,摆脱“虚妄”的束缚。曹丕对神仙之说有批评的意见,这是他对生命的本质有着自己独到认识的体现,如在《折杨柳行》中,先以夸张的语气夸说仙事、后斥其虚妄就是明证,全诗如下:
西山一何高,高高殊无极。
上有两仙僮,不饮亦不食。
与我一丸药,光耀有五色。
服药四五日,身体生羽翼。
轻举乘浮云,倏忽行万亿。
流览观四海,茫茫非所识。
彭祖称七百,悠悠安可原。
老聃适西戎,于今竞不还。
王乔假虚辞,赤松垂空言。
达人识真伪,愚夫好妄传。
追念往古事,愦愦千万端。
百家多迂怪,圣道我所观。
这首诗充分地体现了他的“避仙”思想,表现出他对自然生命的崇拜。
同时,社会的动乱、灾荒和疾病让曹丕认识到永恒的时间与有限的生命之间的距离,自觉地激发了他的生命意识。余冠英先生在《汉魏六朝诗论丛》中指出:“建安时代正当大规模农民起义冲破了旧社会的秩序之后。”此时大汉帝王的权威受到严重挑战,地方豪强乘机不断地扩充实力,新的割据势力正在一步步地崛起,曹氏家族,是时代的典型,而曹丕,更是一个走在时代风口浪尖上的人。他是一个关怀现实、热衷政治的人,同时是建安时代历史发展的见证者,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
曹丕是一个在动荡不安的时代始终保持着清醒的人,他积极追求人的价值,渴望建功立业,他的生命意识是宏大的。而以帝王之尊,哀民生之艰,是他生命意识最突出的表现,也是他的作品最具有人情味的主要原因。
曹丕在《善哉行》其一中说:“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知之。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今我不乐,岁月其驰。”慨叹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仿佛人生就是浮萍,而时间就像骏马一样疾驰,毫不留情。其实,曹丕在认识到有限的生命的同时,他的内心是清醒的,他自觉地认识到了必须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去创造无限的价值,他不断地向自我身心求索,并且突出了一种人生的情愁。
又在《大墙上篙行》中说:“四时舍我去,今我隐约欲何为?人生居天壤间,忽如飞鸟栖枯枝。我今隐约欲何为?”同样表达了曹丕对生命的思考与探索。
建安十六年(211),曹丕转任五官中郎将,作《猛虎行》一诗:“与君媾新欢,托配于二仪。充列于紫微,升降焉可知?梧桐攀风翼,云雨散洪池。”在曹操迟迟不立太子的情况下,曹丕一句“升降焉可知”,隐晦地说明身在王侯家的自己由于名分未定,前途未卜的忧心时时萦绕在自己的心上。曹丕以新妇初嫁暗喻,借以表明心志。
在《与吴质书》和《又与吴质书》中,曹丕可谓哀情徘徊,他在文中不仅表现了那个悲壮动荡的时代风貌,而且也衬托了文人的敏感、细腻的心灵。 建安二十二年(217),曹丕作《艳歌何尝行》:“男儿居世,各当努力。蹙迫日暮,殊不久留。”表达了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他的生命隋调是宏大的,理性是伴随他一生的财富,在混乱的年代里,也许正是因为他的太过清醒,才将自己推向人生的顶峰。
一个作家所具有的人格理想首先取决于他个人的品质。钱志熙先生认为建安诗人是注重现实的,但他们不是实用主义者,而是理想主义者,因为他们最大的愿望是追求生命活动的永恒价值。曹丕对人生作了全面的开拓,能文能武的他,一直努力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殷实。他在《典论·自叙》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建安初,上南征荆州,至宛,张绣降,旬日而反。亡兄孝廉子修、从兄安民遇害。时余年十岁,乘马得脱。”年纪轻轻的曹丕在经历战乱以及和亲人的死别之后,让他对生命的脆弱和祸福无常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而他与死亡擦肩而过,让他更彻底地认识到生命的可贵。
在《与王朗之书》中,曹丕把文章看做人生的一大功业。“生有七尺之形,死为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著篇籍。”可以看出,文学是他的生命价值的载体。他在《又与吴质书》中说:“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又在《典论·论文》中说:“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黄初三年(222),他又作《取士不限年诏》,从中都能看到曹丕渴望实现生命的价值,同时肯定生命的价值。
二、曹丕诗文生命感伤意识的多维度展现
生命感伤意识,是贯穿曹丕一生的情感思想。由于承接汉末这个特殊的时代,魏晋文人曹丕见证了社会的乱离、人民的苦难,时代加深了他对生命的悲剧体验。曹丕在《又与吴质书》中说:“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谓百年已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从他对好友的倾诉中,可以看出战乱、瘟疫、死亡给文人心灵上带来的打击和阴影,处在权力中心的曹丕戎马一生,却无法与天灾抗衡,他清醒着,痛苦着。曹丕的作品所表现出的悲哀情致,与他的生命感伤意识有密切的联系。
(一)生命感伤情绪
有人说文学在乱世中会产生一种别样的魅力,而魏晋时期的大背景更是给特殊的魏晋文学添加了养料。曹丕,一个将文学视为精神养料的人,是一个有着浓郁生命感伤情绪的诗人。曾与曹丕并肩作战的将士的死亡给曹丕造成了心灵冲击,如《陌上桑》中:“伴旅单,稍稍日零落。惆怅窃自怜,相痛潜。”曹丕在诗中用深沉的笔调描绘了战争的艰难,也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感受,看着昔日如同兄弟般亲密的将士死去,曹丕的内心是感伤的。
建安十六年(211),关中马超、韩遂等十部背叛曹操,拥兵十万,据潼关。曹操派曹仁督军抵抗,七月率大军西征,曹丕留守邺城,曹植抱病从征,曹丕写下《感离赋》:“建安十六年,上西征,余居守,老母诸弟皆从,不胜思慕。”表达了自己愿为国立功的心情,书写出与亲人离别的拳拳深情。同时,在《感物赋》中,曹丕描述自己见证了甘蔗的荣与枯,激发起郁积在心中的悲痛之情,产生了王权兴废无常的感叹。或许,他会像甘蔗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荣一时、枯一时,或许,他不愿成为时代兴废的牺牲品。
在兄弟曹冲病逝后,面对这个比自己小九岁的弟弟,曹丕悲痛地写下《曹仓舒诔》,他经常谦恭地说,如果仓舒活着的话,他自己未必能拥有天下,而在他宽喻曹操时,曹操却认为他失去聪慧爱子的不幸是曹丕最庆幸的事。面对亲人的怀疑,他又如何不为自己感伤?
(二)对生命短暂的哀叹
曹丕的感伤,是以生命短暂、时间易逝为源头的。曹操于建安二十五年(220)病逝,曹丕写下《短歌行》:“我独孤茕,怀此百离。忧心孔疚,莫我能指。人亦有言,忧令人老。嗟我白发,生一何早。”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戎马一生的父亲倒下了,这无疑给曹丕的精神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不禁发出“日仁者寿,胡不是保”的伤叹。在《芙蓉池作诗》中又说:“寿命非松乔,谁能得神仙?遨游快心意,保己终百年。”处于立嗣风波中不能自主的曹丕,面对良辰美景,内心的落寞也显而易见。黄初四年(223),曹丕在《大墙上蒿行》中说:“四时舍我驱驰,今我隐约欲何为。人生居天壤间,忽如飞鸟栖枯枝,我今隐约欲何为?”表达时间流逝,心中的寂寞之J隋。又在《柳赋》中通过赋柳抒发了一种时过境迁、岁月蹉跎的人生感伤。同时,他在《典论·论文》中也明确地表示出,古代的人宁可轻视一尺长的玉璧,也要重视一寸长的光阴,是因为害怕时光容易逝去,他说:“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他清醒着,却也痛苦地哀叹着生命的短暂。
(三)对人生价值的关怀
曹丕的感伤与他的人生价值观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建安十八年(213),在立嗣斗争的夹缝中生存的曹丕写下了《丹霞蔽日行》:“月盈则冲,华不再繁。古来有之,嗟我何言?”这是他在困境中的心境与宣泄,是处在下位的屈辱与得势上位之间的叫嚣。建安二十二年(217),他在《艳歌何尝行》中说:“男儿居世,各当努力。蹙迫日暮,殊不久留。”“奈何父老心皇皇,独悲谁能知?”诗中揭露批判富家子弟的骄奢淫逸、不营事务的生活,号召世家男儿应当努力奋斗,因为岁月匆忙,不会停留,鼓励人应在有限的光阴里实现无限的价值。而他的这一思想,在《典论·论文》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曹丕认为,文章是治理国家的一种事业,是人生不朽的大事,它的生命力是无穷无尽的,所以他想要成一家之言,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对社会群体的关注-
曹丕的感伤也与他对社会群体生命的关怀有关,他以帝王之尊,哀百姓之痛,充分体现出了文人的敏感情怀。在《见挽船士兄弟辞别诗》中,拟兄弟口吻,表现战乱时代悼离伤别的感情。又在《燕歌行》中突出表现了思妇对远征的丈夫的怀念之情,此诗最能代表曹丕诗歌的风格,情深意婉,音节和谐。
同时,描写思妇情思、游子之愁,以及寡妇、出妇等社会问题的具有现实性的作品,也在曹丕的笔下表现得淋漓尽致。《寡妇诗》、《寡妇赋》、《代刘勋妻王氏杂诗》、《出妇赋》等,都体现了曹丕对他人生命的关注和对社会群体的关怀,特别是《出妇赋》,深切控诉了封建社会的“七出”之律对妇女的迫害,表达了对不幸者的同情。他以一种哀伤的情思,去揣度别人的心怀,这使他的生命意识绚丽夺目。
总之,曹丕作品中浓郁的生命意识展示了他的生命情调和生命格局,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执着追求。他的精神是自由的,思想是独立的,不论对个体生命的关注,还是对群体生命的关怀,都表现了他蓬勃的生命热情。曹丕的一生都被时代涂上了感伤的色彩。他哀叹自己在政治斗争中举步维艰,并且悲愁生命短暂、时光易逝,同时感伤社会群体的悲惨生活。他的人生被设定了航标,他一直在为时代、使命而活。只有在文学中,他才能展示自己宏大的生命格调。曹丕,一个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的人,他的多重--身份,注定了他矛盾的一生。他是善于权术的五官中郎将,是有谋略的丞相,是有野心的太子,是心系天下的帝王。多重身份让他成为权力中心的人物,他如同箭靶中央的圆心,-+~留意便会被命中。他和父亲、兄弟之间的关系,更是微妙到不可思议,集文人与帝王身份于一身的矛盾生命格调,注定了他不平凡的一生,也成就了他超人的文学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