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平台的骨科临床实习教学设计与实践

来源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e_ho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基于微信平台的骨科临床实践教学的设计实施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骨科实习的62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为教学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人。对照组按照大纲要求实施传统教学;实验组在传统教学基础上,进行相关课程的微信资源制作、推送、交流学习。出科时两组学生均行理论和操作考试、综合素质评定、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以及问卷调查;运用SAS 9.0进行统计,组间比较行t检验或CMH-卡方检验。

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87.52±5.45)vs.(82.61±7.70)]、操作考试成绩[(94.36±2.60)vs.(92.26±3.01)]、综合素质评分[(95.94±1.61)vs.(93.42±2.81)]、对教师教学的评分[(94.58±2.06)vs.(92.55±1.69)]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在自身学习动力(P=0.035)、文献学习情况(P=0.013)、课程安排(P=0.007)、教师教学满意度(P=0.029)、对专业的认可度(P=0.040)方面的评价优于对照组。

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骨科临床实践教学有效可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值得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对分课堂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在本科生中随机选取一个教学班(117人)为实验班,进行对分课堂教学;另选一个班(115人)为对照班进行讲授式教学。期末时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均接受统一考试,实验班学生同时接受教学情况问卷调查。采用SPSS 19.0对两班考试平均成绩行t检验。结果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分别为(72.21±7.42)分和(69.77±8.89)分,差异具有
高效、实用及个体化的床旁教学,是麻醉科规培住院医师临床教学的内在要求。为此,在床旁教学中必须打破传统,创新形式和方法。互动式教学有机地将以问题为中心、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为中心、以教授对象为中心结合起来,促使接受麻醉专业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积极主动参与临床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从而有利于培养其临床思维。
目的调查医学生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现状及其教育现状。方法2016年11月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某医学院学生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及其教育现状。使用SPSS 20.0对问卷数据作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与秩和检验。于2017年4至5月分层随机抽取30名学生进行访谈,深入探究医学生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现状。结果发放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816份。接受自我职业生涯管理教育的学生(30.15%,246人)自评总分高于没有接
目的探讨黑龙江省麻醉医生工作-家庭冲突对工作满意度及离职倾向的影响。方法采用纸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阶层回归分析检验工作-家庭冲突对工作满意度及离职倾向的影响。结果麻醉医生工作-家庭冲突的均值为(2.99±0.57),麻醉医生工作-家庭冲突对工作满意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β=-0.248,P<0.01);对离职倾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32
超声专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既需要重视理论教学,更讲究"看图说话",即以大量的超声病例为基础,训练住院医师从超声图像中寻找、发现并判别病变,从而形成敏锐的识别诊断能力。本研究利用即时通信工具微信建立虚拟学习平台,通过该平台实施病例教学,可以避免时间和场地的限制,使得师生之间交流更快捷。根据问卷调查,住院医师普遍认为该培训模式可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提升专业能力,希望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加入该培训模式。住院
目的探讨混合式学习在刺法灸法学"毫针刺法"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针灸推拿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按照班级分为两组,实验组38人,对照组34人,分别采用混合式学习和传统方式进行"毫针刺法"授课。"混合式学习"为线上微信社区操作练习打卡与线下课堂学习相结合。比较两组学生的课后测试成绩,同时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价混合式学习效果。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数据比较行t检验。结果实验组"
为推进专业建设与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建设的有效对接,从人才培养目标、岗位工作能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四方面,探讨高职药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建设过程。确立了面向生物医药行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着重分析核心岗位工作群的素质能力要求,探讨了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及建设"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
目的探讨"理论授课-离体-在体-总结-离体-在体-考核"双循环强化训练模式(dual-cycle intensive training mode,DCITM)相对于传统"理论授课-离体-在体-考核"单循环基础训练模式(basic training mode,BTM)在心血管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手术基本技能培训中的效果。方法8名心血管外科专业在读研究生依次接受BTM和DCITM小班冠脉搭桥血管吻合术基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机制的学科,在医学教育课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也是医学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在此,结合自身教学体会及病理生理学学科特点,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不充分、教学设计不扎实和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提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积极做好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扎实做好课堂教学设计,合理应用各种授课方法和技巧等,以提高病理生理学教学效果。
分子生物学技术是生物医药相关专业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基础实验课程。结合近年来本课程团队的教学经验,探讨将传统的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重新设计,改革为研究生主导的研究性实验课程翻转课堂。即,依据研究生科研工作方式,促其在课前研读实验原理、试剂说明、选取和设置对照,利用在线平台充分开展讨论;在课堂上各实验小组进行操作、分析讨论实验结果,教师引导研究生的技术操作以达成实验教学目标、注重考查学生实验设计和结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