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研究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序贯疗法在甲真菌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以2010年2月~2013年2月间本院收治的甲真菌病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使用伊曲康唑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方法之上使用特比萘芬进行序贯疗法,对比两组治疗3、6个月后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3、6个月时的总有效率(94.74%、100.00%)均高于对照组(76.32%、81.58%);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26%)低于对照组(21.05%),两组指标的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序贯疗法在甲真菌病治疗中作用明显,是安全有效的方法,适合普及使用。
关键词:伊曲康唑;比萘芬序;序贯疗法;甲真菌病
甲真菌病是常见的因霉菌、酵母菌、皮肤癣菌感染导致的慢性浅部类真菌病,发病率约为15%[1]。对甲真菌的临床治疗方法多为特比萘芬短程连续治疗法或伊曲康唑间歇冲击治疗法。随着治疗甲真菌病需求的增加,相应地也对甲真菌病的治疗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本研究采用伊曲康唑联和特比萘芬序贯疗法进行甲真菌的治疗,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0年2月~2013年2月间在本院进行甲真菌病治疗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其中治疗组38例,22例为男性,16例为女性;年龄在18~5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75~2.36)岁;病程4个月~12年,平均病程为(4.16±1.34)年;其中19例为指甲真菌病,12为指甲真菌合并趾甲真菌病,7例为趾甲真菌病。对照组38例,21例为男性,17例为女性;年龄在19~5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44±2.41)岁;病程3个月~13年,平均病程为(4.67±1.69)年;其中17例为指甲真菌病,15例为指甲真菌合并趾甲真菌病,6例为趾甲真菌病。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200mg伊曲康唑(海南康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80494)服用,中餐晚餐各一次,连续服用1个星期,停药3周后疗程结束。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方法之上给予250mg特比萘芬(齐鲁天和惠世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70218)服用,中餐晚餐各一次,持续一周,停药3周后疗程结束。指甲真菌病的治疗需进行2个疗程,分别在治疗3、6个月后复诊。趾甲真菌病的治疗需进行3个疗程,分别在治疗4、6、9个月后复诊。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1.3效果评价标准
真菌镜检、培养均呈阳性,病甲的消退小于20%为无效;真菌镜检、培养均呈阳性,病甲消退在20%~60%之间为有效;真菌镜检、培养呈阴性,病甲消退大于60%,甲板光滑明亮为显效[3]。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经由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X2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在治疗3个月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个月后两组的总有效率均有所提高,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依然高于对照组,两个时间段的总有效率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3、6个月的治疗效果对比(n/%)
注:与对照组相比,aP<0.05。
2.2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治疗组中有1例出现恶心,1例出现胃部不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对照组中出现1例出现双上眼睑水肿,2例恶心,2例胃部不适,3例无症状血转氨酶轻微上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05%。经处理后症状均痊愈。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X2=4.1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论
流行病学的相关研究显示,甲真菌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发病群体多为年龄大于50的成人或糖尿病患者,该病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伊曲康唑、灰黄霉素、特比萘芬被推荐为治疗甲真菌病的药物,但灰黄霉素效果不明显且不良反应较多,而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因具有安全性高、组织渗透性较好、疗效显著的特点,成为了治疗甲真菌疾病的常用药物[4-5]。本研究对治疗组患者采用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序贯疗法对甲真菌病进行治疗,治疗后3、6个月时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少于对照组。由此可见,采用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序贯疗法对甲真菌病进行治疗效果明显,适合普及推广。
参考文献:
[1]党育平,袁小英,李东光,刘玮.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序贯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7):3044-3045.
[2]徐霄.国内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的分析评价[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22):65-66.
[3]吴紫筠,吴青云.3种给药方案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J].海峡药学,2014,26(07):109-110.
[4]刘海波,刘芳,桑红.特比萘芬治疗甲真菌病的系统评价[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4,27(06):608-614.
[5]蔡召統,陈莲英,许富,黄真荣.伊曲康唑联合特比萘芬间歇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2013,14(10):58-60.
关键词:伊曲康唑;比萘芬序;序贯疗法;甲真菌病
甲真菌病是常见的因霉菌、酵母菌、皮肤癣菌感染导致的慢性浅部类真菌病,发病率约为15%[1]。对甲真菌的临床治疗方法多为特比萘芬短程连续治疗法或伊曲康唑间歇冲击治疗法。随着治疗甲真菌病需求的增加,相应地也对甲真菌病的治疗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本研究采用伊曲康唑联和特比萘芬序贯疗法进行甲真菌的治疗,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0年2月~2013年2月间在本院进行甲真菌病治疗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其中治疗组38例,22例为男性,16例为女性;年龄在18~5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75~2.36)岁;病程4个月~12年,平均病程为(4.16±1.34)年;其中19例为指甲真菌病,12为指甲真菌合并趾甲真菌病,7例为趾甲真菌病。对照组38例,21例为男性,17例为女性;年龄在19~5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44±2.41)岁;病程3个月~13年,平均病程为(4.67±1.69)年;其中17例为指甲真菌病,15例为指甲真菌合并趾甲真菌病,6例为趾甲真菌病。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200mg伊曲康唑(海南康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80494)服用,中餐晚餐各一次,连续服用1个星期,停药3周后疗程结束。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方法之上给予250mg特比萘芬(齐鲁天和惠世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70218)服用,中餐晚餐各一次,持续一周,停药3周后疗程结束。指甲真菌病的治疗需进行2个疗程,分别在治疗3、6个月后复诊。趾甲真菌病的治疗需进行3个疗程,分别在治疗4、6、9个月后复诊。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1.3效果评价标准
真菌镜检、培养均呈阳性,病甲的消退小于20%为无效;真菌镜检、培养均呈阳性,病甲消退在20%~60%之间为有效;真菌镜检、培养呈阴性,病甲消退大于60%,甲板光滑明亮为显效[3]。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经由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X2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在治疗3个月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个月后两组的总有效率均有所提高,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依然高于对照组,两个时间段的总有效率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3、6个月的治疗效果对比(n/%)
注:与对照组相比,aP<0.05。
2.2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治疗组中有1例出现恶心,1例出现胃部不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对照组中出现1例出现双上眼睑水肿,2例恶心,2例胃部不适,3例无症状血转氨酶轻微上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05%。经处理后症状均痊愈。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X2=4.1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论
流行病学的相关研究显示,甲真菌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发病群体多为年龄大于50的成人或糖尿病患者,该病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伊曲康唑、灰黄霉素、特比萘芬被推荐为治疗甲真菌病的药物,但灰黄霉素效果不明显且不良反应较多,而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因具有安全性高、组织渗透性较好、疗效显著的特点,成为了治疗甲真菌疾病的常用药物[4-5]。本研究对治疗组患者采用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序贯疗法对甲真菌病进行治疗,治疗后3、6个月时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少于对照组。由此可见,采用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序贯疗法对甲真菌病进行治疗效果明显,适合普及推广。
参考文献:
[1]党育平,袁小英,李东光,刘玮.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序贯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7):3044-3045.
[2]徐霄.国内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的分析评价[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22):65-66.
[3]吴紫筠,吴青云.3种给药方案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J].海峡药学,2014,26(07):109-110.
[4]刘海波,刘芳,桑红.特比萘芬治疗甲真菌病的系统评价[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4,27(06):608-614.
[5]蔡召統,陈莲英,许富,黄真荣.伊曲康唑联合特比萘芬间歇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2013,14(10):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