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教育的研究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3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人类社会所秉承的发展观念也在不断进行改变与更新。以往以生态环境的破坏作为社会经济与生产力发展的代价,造成了自然生态的严重破坏,为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理念逐渐被当代社会群众所认可。大学生作为新时代发展生产的主力军,做好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教育工作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主要围绕着当前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行讨论与分析。
  一、深入了解生态文明素养教育
  (一)认识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教育的含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随着世界经济与生产力发展过程中逐渐开始备受关注的一项建设事业,其实“生态素养”这个词语最早可以追溯到1992年,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有人意识到生态文明素养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认识到生态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大卫·奥尔就是生态素养的最早提出者,他认为承认生态素养这个观念,就需要人类社会从全球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出发,去认识和考察这整个人类世界,一个具有良好生态素养的人,在进行一系列改造活动的过程中,是可以将人类与自然两者联系在一起,并且正确认识到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著名的教育家卢卡斯提出过“关于环境的教育”以及“在环境中的教育”,将生态环境与教育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开始重视对学生生态素养的教育和培养。在当前社会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素养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将生态素养的培养视为一个完整体系的创新教育,不能够将其单独划分成为一个学科,只有将生态素养教育与其他类别教育融合在一起,才能够真正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教育系统。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教育的意义
  在大学阶段注重对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教育,是当前时代赋予我们的时代责任与任务。在过去的几十甚至上百年之中,人类社会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牺牲作为经济与生产力发展的代价,在谋求社会经济进步的过程中,不惜对生态环境进行过度的开发与利用。而当今社会人类意识到人类的发展必然离不开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只有合理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才能够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之间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在人类思想意识的觉醒之下,时代就赋予了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责任与任务,进行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教育成为建设过程中的必然之路。
  二、目前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教育现状
  我国的专家学者对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进行了大量的的调查研究工作,根据调查研究结果以及所得的数据来看,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由于我国对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教育发展起步较晚,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往往将生态素养教育割裂成为一个单独的学科,但是想要形成一个真正的生态教育体系,就需要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每一个学科之中。其次,在大学生自身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我国大学生受到整个教育体系的影响,在义务教育以及高中教育阶段很少甚至没有接受到生态文明素养教育,这就导致已经进入大学阶段的学生在生态环境方面所具备的素养也相对较低,自身持有的生态保护意识较差,在生态环境建设的过程中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相对薄弱。以上所述,都成为当前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教育过程中面临的尚未解决的问题,究其原因,与学校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学校没有牢牢抓住对学生在生态素养教育过程中的德育建设,导致学生在面对社会中存在的与生态文明理念相背离的现象时往往无动于衷。
  三、如何有效进行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教育
  (一)重视学校科学调研与教研
  认识到我国大学阶段对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教育发展起步相对较晚,与西方先进的思想理念相比,我们需要充分借鉴西方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在网络上搜集寻找关于生态文明素养教育的科研与文献,教师定期开展科研活动,进行学科研究成果的交流,教研活動开展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不断进步。
  (二)将生态文明素养融入每一个学科体系
  生态文明素养教育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学科,而是与每一个学科相互融合并且结合在一起的,只有这样才能够称为一个完整的生态文明素养教育体系。例如,在大学阶段进行思想政治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将生态文明素养教育融入到马克思主义理念之中,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唯物辩证法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通过对思修的讲解与延伸,增加课堂内容的同时,让学生自然而然的接受生态文明素养教育才是最佳教育途径。
  四、结语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将生态文明素养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面对当前时代赋予大学生新的时代任务,大学教育需要认识到为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为时代培养生态文明的建设者与发展者,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为山东轻工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新时代”及其丰富的内涵为“西商品牌”建构进行了时代背景的框定。研究以时代背景为逻辑起点,结合地域商业历史文化确定“西商品牌”定位与品牌形象,通过“产品品牌—企业品牌—行业品牌”三个层次的品牌体系支撑和丰满“西商品牌”规划;研究充分调动“软传播”、“硬传播”、联合传播、互动传播及整体协同传播具有针对性的传播样式,结合“经典叙事”与“后经典叙事”,“日常生活叙事”与“宏大叙事”,借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
期刊
科技发展必然导致人类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变革,人工智能未来会全面取代人类的工作。在家装设计领域,VR虚拟成像技术虽然目前只能作为智能设备的前端,但它提升了人们对于设计方案的体验,提高了设计师与客户的沟通效率,改变了人机交互的方式,更让普通人进行DIY家装设计变得更容易。因此,这项技术在家装设计行业领域的未来发展,必然会对设计师的岗位造成巨大影响。  科技的发展给传统的行业带来冲击,淘汰原有工作岗位,
期刊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传统化的高校招标采购控制机制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发展趋势。本文基于新形势背景下,首先介绍了加强高校招标采购内部控制机制的必要性,接著分析了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重点提出了一些建设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这发展的背后,却屡次发生腐败性问题。从相关事件中可以看出,部分高校招标采购内部控制制度处于空缺状态。因
期刊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商业文化教育的现状,并整理出影响高职院校开展商业文化教育的主要因素。其次重点探讨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商业文化教育强化的有效措施,从学生自身角度与教育教学角度两方面进行,帮助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教学质量,为学生营造出有利于综合能力提升的学习环境。  一、高職院校经管类专业商业文化教育现状  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在开展商业文化教育中,由于教育人员自身重视程度不足,导
期刊
本课题以沈阳市交通及基础设施建设行业为例,着重研究沈阳市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过程中如何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问题,通过打造产融结合新型经营模式,构建战略运营和集团化管理模式,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国有企业精细化经营管理水平等具体措施。全面提升国企运营效率。  一、研究目的、意义及适用领域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加快沈阳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这既是沈阳国企自身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国家社会协调发展的重
期刊
城市公交是党和政府为民服务的重要领域,是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株洲公交成立于1958年,是市属直管公益性、服务性国有企业,拥有在册员工近3000人,运营线路77条,运营车辆1089台。在打造新公交时代的进程中,株洲公交以市民为中心,以找准群众需求、满足群众需求为方向,不断深化公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前,公交改革已在逐步展开,公交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等都
期刊
最近几年来,在新电改政策提出之下,增量配电业务正在顺利开展中,相关部门鼓励社会对增量配电进行投资,但是传统电网投资也对供电企业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增量配电业务放开是电力体制改革中的重要点,其能够让社会资本参与到配电网的建设中,加快配电网的发展进程。在这种情况下,供电企业的配网规划、建设以及服务等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在供电企业的发展与经营的角度上出发,对增量配电改革对供电企业形成的影响进行分析有
期刊
现代社会经济与科技快速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公共管理体系的构建,符合国家行政改革基本要求,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也具有一定促进作用。本文以和谐社会作为整体环境,对其公共管理体系框架进行分析,进一步从政府工作方式转变、扩大市场主体准入、政事分开这几方面入手,探讨公共管理体系的构建途径,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公共管理社会化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行政工作效率,并促进行政资金的
期刊
在事业单位文秘工作进行中,所整理出的档案资料属于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管理项目,可以说在具体行动中,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借助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来保证文秘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的相融合,可以为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在本文中,就通过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问题的探讨,来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给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文秘工作是事业单位的管理职位,提高办公部门的行政工
期刊
电商扶贫是当前较为理想的扶贫方式之一,如何通过电商扶贫,需要整合社会各种电商资源。高职院校拥有较为完备的教育资源,通过技术培训、网店推广等具体路径参与精准扶贫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旨在探寻高职电商教育资源助力精准扶贫路径,实现产教融合。  精准扶贫是贯彻落实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扶贫开发新思想新战略新部署的必然要求,是科学扶贫的重要基础。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调研扶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