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语感能力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kel_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可见,以语感为核心组织教学活动是语文教学的本真所在。失掉语感的教学,语文课堂就没有了生机,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就成为一句空话。
  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致力于学生良好语感的培养呢?
  一、创设语境,培养语感
  精彩的朗读使课文深奥的内涵、优美的语言自然流畅,使学生的审美情感油然而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说:“艺术作品首先要激发儿童的思想感悟,其余的工作都应当是这些思想感悟的自然的结果。”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努力创设出浓郁的语感情境,使学生调动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最佳条件。如教学《威尼斯的小艇》第六自然段时,教师可配以优美的钢琴曲,并播放多媒体动画——威尼斯夜晚的景色。当学生们陶醉在优美的音乐和动人的画面景色时,教师轻轻地读起了课文。此情此景,使学生深深陶醉,在学生被感染的同时,他们也把握了这段课文的基调,有利于准确感悟语意。同时,浓郁的语感情境便于引导学生披文入境,去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触发语感。
  二、融情范读,熏陶语感
  在范读课文阶段,教师的范读可以起到“熏陶语感”的作用。教师在范读时,倘若能够动情、入境,用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经验直接给学生以熏陶,使学生对全文有一个准确、鲜明的感知,甚至进行深入的内心体验,学生将有可能迅速地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意蕴,从而获得“即时语感”。有些感情很浓的课文,教师投入自己的真情声情并茂地范读很快会给学生一些情绪上的感染,进而整体把握住课文蕴涵的感情。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在感悟小女孩所处的寒冷、凄凉的环境时,我配上低沉而悲伤的轻音乐,动情范读,学生静听,感悟当时的景象,使学生在听读中感受到强烈的语感熏陶,进入了课文的意境,增强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便会逐步使用规范的语言进行思维和表达。
  三、通过美读,积累语感
  美读是朗读的外在表现形式与朗读内容的完美统一。美读可以使儿童的心灵得到滋润,美读可以使学生的智慧受到激发。这是一种无意识的、欣赏性的一遍接着一遍地读,让学生通过读,跟着语感和作者走到一起,再把所体会到的文章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如《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感情十分深厚的文章,在教学中我先用沉重悲痛的语调范读课文创设情境,再让学生反复地进行感情朗读,将当时人们悼念总理无限哀思、肝肠寸断、催人泪下、庄严肃穆的悲壮情景再现了出来,学生对周总理无限崇敬、爱戴和深切怀念之情便油然而生,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想象朗读,训练语感
  语感和想象是紧密相联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利用形象思维,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出课文中所描写的景物,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感情上与作者产生共鸣。
  如教学《观潮》一文时,有这样一段话:“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其中“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等句子如不运用形象思维,便不会让人感受到大潮的雄伟、壮观。教学中,我通过播放录像激发想象,使其在语感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增强了学生对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的感性认识。可激发学生通过“白浪翻滚”联想到“白色城墙”的雄伟图景;由“浪潮越来越近”联想到“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时那浩浩荡荡的飞奔场面;由“声音”联想到“山崩地裂”的惊人气势。然后教师辅之以声情并茂的范读,把学生带到波涛汹涌的钱塘江大潮边,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语感。
  五、感悟主题,升华语感
  语言文字的训练是语言内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又与小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心理过程相一致,它不是一个纯客观的认知过程。而是一个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与理性统一的感悟过程,每个人对文章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创新的见解,只有带领学生去感悟语言,才能实现与作者心灵的对话,对文章的内容、感情、道理进行内化,从而使学生达到“其言皆如出吾之口,其情皆如出吾之心,其境皆如出吾之胸”的境界。
  1.感悟文中形。
  语感的产生是以“感”为主,它离不开具体生动的想象,依靠想象使人对语言的感受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2.感悟文中情。
  训练学生的语感,就是把语言的理解与情感的体味结合起来,使学生能透过文字感受作者那起伏的情感。
  总之,我们应该充分把握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因素,研究语感教学的规律,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学生对语言敏锐的直觉能力,使学生不仅能“读”且能“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跃上一个更高的层次。
其他文献
踏上教坛虽有二十多年,但我一直困惑于如何进行作文教学。由于语文课本中主要是从写作内容上做了界定,没有系统的作文训练,所以,大多数作文课是老师提供一个题目,或者是让学生自拟题目,扔给他们两节课,并责令他们按时上交。学生只好硬着头皮,绞尽脑汁,“造”出大量的劣作。在批改作文的时候,除了苦恼怎么没有几个写作天分好的学生,我也常常反思自己在作文指导上的不足,反思如何改变现状。通过阅读一些相关的文章,特别是
期刊
思维特质是指在特定情况下思维的意愿及运用思维的技能。研究不同类型学生在地理解题中思维特质的差异,有助于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建构知识及提取知识的规律,把握学生解题的心理特质,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在指导学生解题时采取差异化对策,最终提高指导实效。下面笔者以一道地理综合题为例,力求探究不同类型学生的不同解题心理和解题策略。  【综合题例题】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可见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那么,在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耳听口诵——语感训练的万能之匙
期刊
“投一石能激起千层浪”,教师一句鼓励性的语言或是一个肯定的目光,好比是这一“石头”,能给学生一种强悍的动力,激发起积极性。教学实践中,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地思考探索,从而得到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主宰课堂,大多是单向传递教学信息,使学生失去了自主学习和独立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抑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用自己的思维代替学生丰富多元的
期刊
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从而使学生养成“会写”的“本事”。但是很长时间以来,学生作文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使话不会说、情不会抒、大话空话等“毛病”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细查起来,最大的原因还是多年承袭下来的较为封闭的作文教学方法导致的。本人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针对作文教学的方式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拓展“入文”内容,放开作文形式  要主动放开作文教学思想,让学生知道“作文”是用来体现
期刊
目前,我国中学生由于受到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和教育方法、升学压力的影响,学生的心理疾患日趋严重,打架斗殴、伤人毁物、离家出走、自残自杀等事件屡有发生。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坚守课堂教育这一主阵地,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不断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语文课因其综合性的特点,其潜在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尤为突出。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而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呢?   一、用
期刊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  下面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创造学习情境,促进学生主动思维  农村小学生的思维依赖性强,较多处于被动思维状态。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抓住时机,创造情境
期刊
有人这样形容数学:“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作为一门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能否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是摆在高中新生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除了学习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因素等外部因素外,同学们应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和改进学法,本文拟就此问题谈点看法。  一、高中数学
期刊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较高质量的思维。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生探求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保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敢问、想问、会问、善问,是我们数学教学成功的关键。  一、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敢问  小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要
期刊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和发展机遇。深化素质教育已到了攻坚阶段,学科课堂教学做为落实、实施、深化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应该突出素质教育的重点,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江泽民主席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则是几乎人人都有、人人都能进行的创造过程,可利用原有的知识、技能创造出新事物或方法。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也说:“创新要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