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闻评论提升舆论影响力

来源 :新闻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qing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张报纸,尤其是版面有限的周报,在提供主流信息之外,还需具有思想深度和独到见解的观点——《北方周末报》凭借 “深度报道作主”的报道形式,以“深度新闻”解读第一新闻现场,以“深度评论”解读第二新闻现场,已形成立体报道新闻优势。
  《北方周末报》的言论经营实践证明,以新闻评论提升舆论影响力,是谋求新闻改革创新的成功探索。而着力经营言论这个重要的传统媒体的优势品牌,增加原创评论内容,把新闻做深做透,具体可概括为以下两方面突破。
  扩大评论规模 提高评论深度
  主流媒体的优势或特质应该就是价值观、价值判断,也就是说,主流新闻在深度整合分析的基础上,提供全面的解读、建设性的意见。而深度评论的核心则是对新闻事实给出判断和意见,有本报的高度、本报的见解、本报的声音,需要扩大评论规模,也需要提高评论深度。
  新闻评论的规模化经营,是通过充足的版面空间和不间断出版来体现的。其前提是评论稿源充足、评论质量进一步提升。《北方周末报》在二版开设的《总编辑“面对面”》专栏,初衷是为读者答疑解惑、为政府建言献策,用心与读者面对面沟通。这种敞开式沟通,创新“三贴近”来担当媒体的义务和社会责任。这种形式很快得到读者认可,互动内容也从区内延伸到区外,从民生拓展到政治、经济。同时,还带动了本报评论员、特约评论员提升评论质量的积极性。
  在扩大评论规模、提高评论深度的基础上,《北方周末报》于2011年9月15日进一步优评论版面,将原“新论”改版升級“评论周刊”,开设“舆论头条”、“周末议题”、“图说天下”、“围观中国”、“思想评论”、“经济观察”等特色栏目。“舆论头条”为特约新闻观察员文章,在国内报社择优聘任了一批资深媒体人,每周撰写焦点新闻之述评,刊发要求为“焦点问题、正确导向、权威观点”;“周末议题”突出“话题新闻、专题评论”,由本报主持人主持话题,邀请四位本报特约评论员“说新闻、讲道理”;“图说天下”的特点是“图说新闻、精彩点评”;此外,“围观中国”主要凸显本报新闻评论的客观性,特约评论员主要以全国各地政府公职人员为主,既传达了政府公职人员的声音,又为老百姓解读了政策。
  以受众为本位 激活观点市场
  新闻评论是《北方周末报》阐述立场观点,影响引导舆论的“杀手锏”,如何更有效地引领受众在纷繁复杂的多元世界中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最大限度地增进干部群众的共识,已成为新闻评论创新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此,《北方周末报》强调新闻与评论互相延伸,互相深化,为了增强传播效果,致力于评论的“新闻化”、“多元化”、“平民化”经营,进一步突出“小型化”、“版面化”、“形象化”特色……其中,新闻化具体表现为更强烈的时效性,更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笔者认为,评论的时效性能够更好的吸引读者眼球,有助于提高评论的影响力;追求现实针对性,就是要直面现实、关注民生,以受众为本位,激活本报的“观点市场”。评论的多元化特色,不是价值观多元,而是话题丰富多彩,贴近群众日常生活,新闻评论指向内容不同、对象不同、角度不同,于各类新闻事件、现象、问题,破解社会热点、焦点、疑点、难点。这与平民化的衔接,最大的魅力就在于用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的事儿,创新“三贴近”,更好的担当起主流媒体引导舆论的重任。
  突出“小型化”、“版面化”表现在本报社论、评论员文章,拒绝登载动辄几千字的大评论,而是以中小型为主,通常是千字文和百字文,大中小结合,积极向“短而精”的方向发展。化小言论受重视,因篇幅短小、取材广泛、有的放矢、事理融合、以小见大,备受读者青睐。2011年2月24日,《北方周末报》开办“图说天下”小言论专栏,配以新闻漫画,本报首席评论员撰稿,短到几十字,长到一二百字,要求“四两拨千斤”的效果。除此外,特聘漫画家嘎子陈为本报漫画家,靠艺术家的形象思维,利用漫画这种超语言的艺术,讽刺与幽默结合,把读者吸引到跃然纸上的纪实新闻故事中。
  激活观点市场,《北方周末报》推进新闻评论的“本地化”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为自己报纸的本地新闻配发评论;二是把本地党报、都市报、政府网站和外媒体报道的本地新闻作为评论由头;三是把发生在外地但是本地受众特别关注的新闻进行本地化处理,并结合本地类似情况做出评论。
  周报版面数量有限,比拼传播速度、信息厚度肯定处于弱势,优势在于深度、高度,而以新闻评论强化报纸的思想深度,不仅能够极大地丰富报纸的内涵,更能提高报纸品质,从而为报纸赢得高端读者市场,提升舆论影响力。
  责任编辑:胡达古拉
其他文献
近年来,根河市打造了以“敖鲁古雅风情,使鹿文化特色”品牌为中心,逐步做大做强了旅游产业,并以呼伦贝尔市“旅游景区建设”为良好契机,推动了根河市旅游业与文化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通过开展有效地旅游宣传推介,来根河市旅游观光的国内外游客与日俱增。  一. 以敖乡为依托,深度开发民俗资源,传承发展狩猎民族文化。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是我国唯一以使用驯鹿和狩猎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民族。敖乡也是国家珍贵保护动
期刊
近年来,在内蒙古自治区国税局组织的创新工作评选中,包头市国税局《综合绩效考评管理应用系统》、《移动短信服务平台》等8个项目获得“创新质量奖”、7个项目入围“创新项目库”,获奖数量在全区国税系统荣居首位。  包头国税局何以获得如此殊荣?  解放思想,观念创新是关键。为深入开展创新工作,包头市国税局及时成立了创新项目评估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评估推荐创新项目,调查复核创新项目成效,宣传推广创新项目的经验做
期刊
对于那些相信奇迹的人来说,创作是这世界上真正的奇迹之一,用一行行文字填满面前的屏幕,或者将缤纷的颜料涂抹在空白的纸上,一无所有之物在下一刻就充满意义,这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永远令人敬畏。而最美丽的奇迹,不就是曾经荒芜颓败的土地,如今焕发生机,山花烂漫吗?  是啊,世间已经有那么多的欣赏、赞美、崇拜和向往送给作者们,奇迹的创造者。但是另一些人,那些为奇迹的舞台拉开帷幕而又退回幕后的记录者、培育者和挑选者
期刊
在信息传播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随着公众选择媒体的空间进一步扩大、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传播条件的极大改善,“人人皆记者”成为可能,全民手中都有“麦克风”遂成现实,传统的话语格局和新闻传播格局随之被打破,主流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之间在市场上展开的竞争更趋激烈,如何在竞争中树立权威地位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我认为必须把握好如下几个方向:导向是前提,制度是基础,素质是保障,责任是关键,创新是动力。这几
期刊
在电视新闻的发展规律当中,唯一不变的规律是变化。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自我超越,才能保持新闻的生命力与竞争力。  3年前,呼伦贝尔电视台开办了一档新闻节目——《身边新闻》。3年来,作为以时政新闻为主的《呼伦贝尔新闻》和作为以民生新闻为主的《身边新闻》,经常在呼伦贝尔市各种重大事件的报道中“不期而遇”,两个栏目各展所能,在报道上的相得益彰不仅丰富了新闻内容,也为这两个栏目如何创新节目提供了更多的思考。 
期刊
“一纸千斤重,责任记心中,我们是边城办报人,满怀豪情写人生……”这是满洲里日报社的报歌,在满洲里日报办报人中传唱,责任根植每个办报人的心中。为百姓解难,为政府分忧,用情,用爱在边城大地谱曲。满洲里日报社树立了党报与人民群众同呼吸的社会形象,赢得了理解和支持。  党报思路:平民视角  作为党报,积极准确有效地宣传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是报人的首要职责,而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报纸,必须要适应读者的需要。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当今世界发展较快,具有很大影响力的电视新闻,更需要创新。只有创新,电视新闻才能有新鲜感,才能满足观众不断增加的新要求。面对新的挑战,作为一名电视新闻记者,我们需要思考。时代要求我们,不仅要有努力勤奋的工作态度,还要有创新的时代精神。要做到这一点,用心才能出新。  一.用心学习积极探索  美国著名的新闻学家普利策曾经说过:“社会是航行在大海上的一艘大船,记者就是那船头的瞭望
期刊
坚强的信念从不动摇,奋进的脚步从未停止,当时间指向“十二五”开局之际,通辽国税人以敢为人先的勇气,脚踏实地的工作,站在了纳税服务工作的新起点。通辽国税系统在确立了“全诚权e”纳税服务品牌后,在这面品牌的旗帜下,一项项科学完善的机制、优化服务的制度、惠民服务的举措先后诞生,引领着通辽国税纳税服务工作不断攀越新高峰。  以先进的理念树立服务品牌  随着社会发展,服务品牌已成为许多行业关注的核心,生产制
期刊
新闻播音是一门涉及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语言文学、播音学以及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的新兴艺术专业,它一方面继承了播音专业的部分理论与成功教学经验,另一方面又兼容并蓄、开拓创新地融入了主持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内容。播音员只有通过提高自身素质、塑造良好形象、培育自信魅力,在价值创造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形象表现力、特色感染力、新闻引导力和发展创新力,才能为所有新闻播音的承接受益者奉献一起“感官盛宴”。  ——实现
期刊
“群众办报”在当今新媒体、新技术层出不穷,传播迅捷、交流互动便利的新形势面前好像是“老话题”了。但是从这一思想的形成到发展,特别是报刊等传统媒体的传播力提升面临极大挑战的情况下,群众办报的方针,在新闻传播的实践中却显得越来越重要。  诸多研究者认为,所谓媒体传播力就是指一个媒体通过各种传播方式的组合,将信息扩散,导致尽可能好的传播效果的能力。它包括传播的信息量、传播速度与精度、信息的覆盖面及其影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