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上的秽物去哪儿了?

来源 :初中生学习·博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ui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些人是不是一直都这么认为:飞机厕所里冲掉的秽物,会直接排放到空中……谢天谢地,这绝对不是真的!
  真实情况是,飞机厕所里冲掉的秽物其实是被储存在飞机上的一个废水箱中,等飞机落地后,才会由专用的污水处理车将其转运到合适的地点。
  早期是“带盖的桶”
  如果你乘坐的是一款老式飞机,比如1937年款的英国水上飞机,就真有可能是在寒冷的高空气流中“天屎散花”了——因为它的客舱里就有一个“直排厕所”。
  但后来为了改善如厕的舒适性,航空设计师开始在机舱内布置稍微“友好”一点的厕所,比如英国惠灵顿轰炸机里就布置了一个小厕所—— 一个带盖的桶。不过据英军士兵反映,不到万不得已他们都不会用那玩意儿,因为比起尿到瓶子里、拉到纸盒里,然后再打开窗丢出去,那个马桶实在是糟透了。
  但一些航空先驱很快就采用了英军的这个设计。
  1927年美国飞行家林白驾驶着“圣路易斯精神号”单引擎飞机,用33.5小时的时间成功飞越了大西洋,他因此成为各种名流的座上客。英王乔治五世也接见了他,据会谈记录记载,国王当时曾弯下腰凑近林白问他:“我很好奇,你驾驶飞机的时候是怎么行方便的?”林白回答说:“我的驾驶座前面有个漏斗,漏斗通过一根管子接在一个铝罐上。在着陆之前,我把那个铝罐丢在法国了。”
  所以,理论上林白是可以一边“嘘嘘”一边摆酷的。而当法国人在巴黎的航空俱乐部外面朝阳台上的林白欢呼的时候,一定不知道这个帅小伙曾在他们头顶上倒夜壶来着。
  “真空马桶”民航时代才面市
  到了民航时代,一架飞机动辄坐几十、上百人,靠汽油桶和纸盒子肯定是完成不了任务的。更重要的是,随着喷气时代的来临,民航机越飞越高。高空的低温、低氧、低压让人很难忍受,于是出现了“增压客舱”这个概念。
  “增压客舱”是完全密闭的,能保证里面大约相当于3 000米海拔的气压,这样乘客就能舒适得多。而在高空客舱内外,会有不小的压力差。这就造成了一种情况——你没办法轻易开门往外倒东西,那会让客舱内的压力迅速减小。于是,最早的民航抽水马桶,其实跟我们现在家用的差不多,或者它的整个结构更像是设在北京鸟巢水立方附近的可移动式厕所。为了清洁马桶和管道,减少堵塞和水垢,马桶水里还会添加一些蓝色的清洁剂。
  但这种厕所毛病仍然很多。比如容易堵,爱反味儿。最要命的是,它要用大量的水,冲一次马桶就需好几升水,一个航次下来,几百升水就这样被用掉了。而这些水都是飞机的“死重”,那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要能少带点儿马桶水,就可以多带点油或者多拉几个乘客了。于是1975年,一个叫James M. Kemper的美国人获得了一项“真空航空马桶”的专利。这个设计是用一个真空泵在废水箱里制造低压,当按下冲水按钮时,废水管和马桶之间的阀门被打开,马桶里的秽物会被迅速吸进废水箱,同时,马桶内壁只需用少量水清洁——真空吸力加上马桶和管道内壁的不粘特氟龙涂层,让清洁变得很彻底,而且还会吸走难闻的气味,让厕所更清新。
  这个设计很成功,所以近40年来飞机上的厕所再没发生过革命性变化。唯一的问题可能是抽吸时的噪音很大,第一次用飞机厕所的朋友可能都曾被吓一跳。
  “侧漏”“蓝冰”难免发生
  今天我们看到的飞机洗手间,大部分都是在飞机制造厂被模块化生产出来的。一般每个废水罐的容积是200加仑,不到800升。通常情况下它还是够用的。一旦飞机落地,机场就会有专门的废水处理车开过来,将管道接上飞机的废水口,进行废水罐清理。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过关于飞机在空中“失禁”的报道。但是,“侧漏”有时候仍难免发生。
  如果废水排水口出现渗漏,在高空低温环境下漏出来的液体会很快结冰。这也存在一种危险,一旦冰块在气流冲击下破碎并脱离飞机,就有可能撞坏飞机本身。在上个世纪70、80、90年代,波音727飞机就各发生过一起渗漏结冰撞击事件,所幸都没有造成严重损失和人员伤亡。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到现在,媒体报道的天降“蓝冰”事件已有30多起。还好,除了有“蓝冰”砸漏房顶,甚至有人好奇地舔食后造成了肉体上轻微的、精神上极大的损害之外,再没有更严重的后果了。
  当然,如果没有砸到飞机,这些冰块在飞机下落过程中会慢慢融化。只有冰块体积实在很大时,才有可能在飞机落地时仍看得到冰块。
  编辑/申冬梅
其他文献
首先,我要坚持的就是: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既不能帮你获得学位,也不能助你谋生糊口,不能教会你驾船,也不能告诉你如何发动一辆有故障的汽车。但它们将使你的生活更丰富、更充
老汉是方圆百里有名的驾船高手,在海上风风雨雨几十年,不知遭遇了多少巨浪和风暴,遭遇了多少险恶和灾难,可每次,他都能化险为夷,死里逃生。一位年轻人想拜老汉为师,跟他学习
这世界上的好东西,常常是聪明人用笨办法做出来的。  1993年,冯小刚初生牛犊、意气风发,和王朔一起开了好梦公司,“磨刀霍霍”准备在影视圈大干一场。在王朔的牵线搭桥下。他认识了刘震云,王朔还向他推荐了刘震云的小说《温故1942》。  那时的冯小刚还没拍过一部电影,有一次他刚好和刘震云在北京参加一个会议,趁着会议间隙他问刘震云:“如果你信任我,我想把《温故1942》拍成一部电影。”刘震云摇摇头:“不
今年六月,哈尔滨将举办首届国际仿人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参加比赛的机器人都必须有胳膊有腿,和真人相似。眼下,中国机器人正在积极备战中。  请看新华社的报道:  More than 100 universities from about 20 countries are expected to send humanoid robots to compete in 16 events in five c
一天,儿子突然对我说:“妈妈,你跟我说的好多话,听起来都是自相矛盾的。”我愣了一下。是这样吗?怎么会是这样?嗯,好好想一想,为你,我究竟说过多少自相矛盾的话?——我说:“你要多吃一些
2013年12月14日,在北冰洋的广阔海面上,一群来自多个国家的动物学家们刚刚结束了他们的南极考察之旅,正归心似箭地乘科考船踏上归途。"快看,逆戟鲸群!"突然,站在船头的人兴奋地
因为各种原因,我所在的复旦大学有很多韩国留学生,所占比例在全国高校中数一数二。中国人对于韩国留学生评价正负均有,但是慢慢相处下来,我发现抛开情绪,韩国同龄人身上有很
在面试的会议室里,一位来应聘娱乐记者的女孩儿吸引了主考官的目光。她不漂亮,也不是名校出身,刚刚毕业,没有相关工作经验,但电脑基础技能很娴熟,懂摄影和视频基础制作,文笔
国学大师陈寅恪,博览群书,被誉为是"盖世奇才"、"教授的教授"、"全中国最博学之人",素有"活字典"、"活辞书"之誉。早在柏林大学读书期间,陈寅恪就被人们称为是"读书的种子"。陈寅恪在日本
电影《2046》里有一个经典镜头,梁朝伟对着一个树洞诉说自己的秘密。现代人似乎有更多心里话无处倾吐,于是一款名叫“秘密”的软件悄然走红,因为是匿名,人们乐此不疲,在秘密圈晒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