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大棋局”中的巴以和平

来源 :当代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wfee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以“法塔赫”和“哈马斯”为首的巴勒斯坦各派别和解步伐加快,奥巴马新政府高调支持巴以“两国方案”并频出新举措,温和阿拉伯国家也为之积极奔走、摇旗呐喊,不免使人觉得和平可期。但与此同时,内塔尼亚胡谋求组建“大联合政府”的组阁过程拖沓、曲折,巴以围绕以被俘士兵的换囚谈判一波三折,双方低烈度冲突和恶性攻击屡有发生,又令人感到巴以现状依旧是“山重水复”。在美国主导的中东“大棋局”中,巴以和平究竟占有何等地位、和谈路线能否延续、和平进程何去何从?再度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民族危机,巴勒斯坦各派“求同存异”
  
  随着以色列大选尘埃落定,内塔尼亚胡为首的以色列右翼力量强势上升并将组建新政府几成定局。巴勒斯坦各派别都认识到巴民族解放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与以色列单打独斗无异于飞蛾扑火,弥合分歧、一致对外也许才能争得维护巴权益的“最后机会”。在加沙军事冲突中遭受沉重打击的哈马斯也亟须通过内部和解来改善自身处境,重整旗鼓。于是,在民族大义和生存危机的共同驱动下,巴各派别于2009年3月10-19日在埃及斡旋下重启和解对话并取得积极进展。各派同意巴解组织恢复有效运转并进一步发展;同意在2010年1月25日前同时举行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和立法委員会选举,并在同期选举新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进而产生新的巴解执委会;同意组建临时性民族团结过渡政府,其任期将与本届巴立法委员会的任期同时结束;就巴安全机构改组后的数量、名称和职责达成一致。
  虽然这些共识的取得标志着巴内部和解迈出重要一步,但各派别在对以立场、过渡政府组建及其纲领和选举办法等实质问题上依然存在分歧,比如坚持和平谈判的同时还要不要武装抵抗?过渡政府以无党派专业人士为主还是由各党派人士出任?选举实行单一选区制还是比例代表制?恰恰这些分歧是决定巴内部和解能否取得突破和成功的关键。如果无法在关乎未来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上统一思想,过渡政府只会是搁置矛盾、拖延时间的工具,巴内部再次爆发冲突的隐患仍无法彻底消除。
  
  权力更达,以色列党派“合纵连横”
  
  如果说巴勒斯坦各派别为自身生存而加快协调立场的话,以色列各党派围绕着权力分配也进行了一场激烈“角逐”。尽管利库德集团领导人内塔尼亚胡在得到议会右翼党派的支持后已超出全部120个议席的半数,但65席的微弱多数难以保证其未来政府的稳定性和有效施政。为得到最广泛的党派支持,打消国际社会对“纯右翼”政府的忧虑,内塔尼亚胡通过种种手段延揽前进党、工党等中左党派人阁,并经总统佩雷斯批准后获得两周的组阁延期。作为此次选举中的最大黑马,“以色列我们的家园党”党首利伯曼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一向出言不逊、对阿拉伯人持激进立场的他出任外长更令其处在风口浪尖上,强硬的内塔尼亚胡和利伯曼主导下的以色列外交政策对巴以未来将产生何种影响成为整个中东乃至世界主要媒体关注的话题。而前总理巴拉克领导下的工党在此次组阁过程中瞻前顾后、态度不断反复,不仅招致选民的不满,也使工党内部的分裂和内讧公之于众。就在各党派为部长席位和财政预算争得不可开交之际,行将下野的看守内阁总理奥尔默特也想利用巴方对以右翼力量的忌惮有所“斩获”,为自己不太光彩的任期挽回些许颜面。他积极推动在开罗同哈马斯举行的换囚谈判,以图用在押巴武装人员换回被俘超过千日的以国防军士兵沙利特。但哈马斯认为奥尔默特“出尔反尔”、多次变更谈判条件,拒绝更大让步,最终导致谈判破裂。
  内塔尼亚胡此次拖沓、曲折的组阁过程中出现的“众生相”,既暴露了以特殊政治体制下各党派漫天要价、相互纠缠的复杂状况,预示了内氏未来的执政之路不会一帆风顺,也充分反映了以政府政策缺乏连续性、实用主义至上的一面,使人们对巴以冲突缘何持续六十多年而难以解决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战略转圜,美国政府“积极调整”
  
  作为中东地区的主要支配力量,美国政府的中东政策直接影响着地区形势的发展。在布什八年任期几无作为、黯然收场后,中东地区民众对奥巴马实现‘‘转变”寄予厚望。
  在金融危机持续发展、美国内经济形势不断下滑的艰难局面下,重振经济、凝聚民心是奥巴马执政伊始的当务之急,适当收缩、转移重心、推行更灵活务实的外交政策成为其调整中东政策的主要方针。自2009年1月20日正式就职以来,奥巴马通过任命中东特使、给予阿拉伯电视台首访机会、在伊朗新年前夕发表专门讲话等一系列行动展示了他有别于布什的一面。而美军从伊拉克撤出方案的宣布和对阿富汗增兵计划标志着美当局战略重心的转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高调出席在沙姆沙伊赫举行的加沙重建国际会议,并宣布美将提供9亿美元的援助。在她就任后首访巴以期间,同双方领导人进行深入对话,强调美将致力于推动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敦促以方停止兴建新的非法定居点,在“和平路线图”基础上实现双方复谈。美新任中东特使米切尔也遍访中东多国,会晤各国政要,为美中东政策调整“投石问路”。这一切都展示了奥巴马政府在中东问题上的务实与灵活。
  但同时应看到,美中东政策尚在调整之中,还没有最终定型,且以色列作为其地区战略盟友的定位并未改变,美国推动巴以乃至阿以和解的最终目的在于减轻多线牵制的压力,以便更好地集中精力应付其他热点。在美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内政仍居首位的前提下,中东问题特别是巴以问题在奥巴马当局外交政策中居于何种位置,仍值得继续观察。
  
  期待转变,阿拉伯国家“解囊相助”
  
  长期以来,以沙特、埃及等国为首的温和阿拉伯国家在配合美中东政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巴以和谈与阿以和解的积极推动方。2008年年底加沙冲突爆发后,由于沙特、埃及等国与叙利亚、卡塔尔等国在如何解决危机上存在分歧,阿拉伯国家内部出现严重分裂,最终无法在支持巴勒斯坦问题上采取统一、有效的行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冲突的及时解决。在发现自身内部出现分裂不仅于事无补反而有利于以色列乘虚而入后,温和阿拉伯国家紧紧抓住美中东政策调整和当前地区形势发生微妙变化的契机,通过一系列举措弥合阿拉伯国家内部分歧,为实现巴内部和解和巴以和平仓糙良好条件。在2009年3月初举行的加沙重建国际会议上,沙特、科威特、卡塔尔等海湾国家慷慨解囊,捐助近17亿美元,为加沙恢复重建、缓解当地人道主义危机提供了宝贵援助。3月11日,沙特国王阿卜杜拉邀请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和科威特埃米尔萨巴赫聚首利雅得举行小型峰会,被外界广泛认为是沙特、埃及改善同叙利亚关系的“关键之举”,有助于阿国内部统一立场、在推动“法塔赫”与“哈马斯”方面达成共识。3月底,第21届阿拉伯国家联盟首脑峰会将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开幕,阿盟秘书长穆萨已明确表示,巴勒斯坦内部和解和中东和平将是本届阿盟峰会的重要议题。
  
  寻求和平,中东棋局各方继续博弈
  
  尽管当前巴以和平面临着良好局面和机遇,包括联合国、阿盟、欧盟和中国、俄罗斯等大国在内的国际社会也一直在为推动中东各方“铸剑为犁”进行着不懈努力,但需要看到的是,一定要在美国主导的中东“大棋局”中通盘考量巴以和平的未来。
  经过六十余年的争夺和喧嚣,巴以和平不仅仅受耶路撒冷最终地位、难民回归、边界划分等棘手技术性难题的制约,其背后潜藏的地缘政治意义和利益纠葛决定了该问题的解决已超出当事方自身控制,巴以关系的回暖同整个中东地区局势走向及大国关系的互动密不可分。在伊朗核问题前置、伊拉克问题和阿富汗问题久拖不决的客观现实下,巴以问题能否实现突破早已不仅仅取决于各方的良好意愿,更仰仗整个地区热点问题的互动和博弈,难免成为各方相互利用、讨价还价的“筹码”。在当前巴勒斯坦内部和解还未达成最终协议、以色列新内阁刚刚组建、美中东政策仍不明晰、地区国家犹在观望的特定阶段,巴以之间全面、公正的和平很难一蹴而就。
  
  (责任编辑:文博英)
其他文献
中美战略对话的背景 进入2l世纪,尤其是“9·ll”事件后,中美关系的发展呈现出相对稳定的态势。具体表现为:两国的高层交往不断密切,相互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双方在反恐、防扩
以玉米粉为原料进行了灵芝深层发酵的研究,得出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3%、蛋白胨0.4%、蔗糖1%、pH为5.5。在此基础上,还做了装液量、接种量等因素及微量元素锌、铜对灵芝菌丝生长的
从日本引进的三樱椒为辣椒栽培品种中的簇生椒变种.针对生产中品种严重混杂退化,产量低、品质劣、商品性差的问题,探讨了其生物学特性及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正】 为充分发挥邮电网络综合优势,改善服务质量,增强邮政储蓄业务的社会竞争力,1993年9月7日,原邮电部召开第六次部长办公会,专题研究全国邮政储蓄计算机联网问题,决定充
中阿传统友谊源远流长    1、中阿文明交往具有悠久历史和深远影响。阿拉伯世界西起大西洋东至阿拉伯海,北起地中海南至非洲中部,面积约为1420万平方公里,连接亚、非两大洲,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阿拉伯地区曾经孕育了著名的古代文明,如古埃及文明、亚述文明、巴比伦文明、腓尼基文明等。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交往可以上溯到2000多年以前。陆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紧密相连。伊斯兰教早在中国
对重穗型8761,中穗型9133和多穗型温6小麦品种的高产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穗型9133的成产三因素比较协调,在生产上容易获得高产。
本文对我省城市化战略进行井字型构想,认为在实施我省城市化战略时,既要注意合理的省域布局,以便有重点地推进,又要结合省内各地区的特点,采取相适应的城市化模式。
记者:2008年是中国和伊拉克建交50周年您对两国的关系如何评价?大使:2008年是两国建交50周年,伊拉克方面也举行了庆祝活动。两国的关系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的丝绸之路,当时
世界瞩目的首届核安全峰会,历时两天,于2010年4月13日在美国华盛顿闭幕。包括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内的47个国家的领导人或代表,以及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和欧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出席了这次会议。与会各国代表签署了《华盛顿核安全峰会公报》和《华盛顿核安全峰会工作计划》,不仅就全球范围内加强核安全和应对核恐怖主义威胁达成了广泛共识,而且表达了与会各国为维护和强化国际核不扩散体制共同行动的意愿。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