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袋蒲公英

来源 :江河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stal19900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末的早晨,啁啾的小鸟唧唧喳喳捅破了窗扇。阳光,富含生机,凫游着伸进来,粘着温暖,经脉瞬间富丽堂皇起来——
  “伙计们,走向冬天,咱们开拔!”
  只有几个人的微信群,我一叫喊,马上闹腾起来。
  人到齐,车轱辘转动。作家临时兼职司机的帅哥问:“到哪儿去?”伙伴们一阵语塞,滑稽地沉默了一会儿,我说,上次遗落了一袋蒲公英……车,马上转向,上东荆河大堤,找太阳去!帅哥无音,车有声。
  这,便是心有灵犀的一个冬天,距离那个秋,又情趣了几个坡度。
  时间总是向前。那个秋,我们去看日落,在巍峨的东荆河大堤上,前面,是河床,河水面粼粼的波光,悄悄把红霞缓缓地剪裁,流水的线,光的线,断了接,接了又断;是河滩,托起的芦苇丛,白白的芦花,偏偏让晚虹衍生出诗意的羞,娇,颤;那串抖动的霞,现了隐,隐了又现;是停泊,抑或是匆匆而过的船或行人。秋虫喧嚣,这里,动了静,静了又动,争着辉,满满的恬然。
  最让我震撼的,是春天该有的却留在了秋天的小黄花。偉岸的堤坡上,有那么一大片一大片金色的细而长的小黄花,像极了江南女子撑着的一把把油纸伞,霞光映照下,以一个家族的霸气,开得娇艳无比,开得高高低低,一泻千里。它们中,除了热情绽放的,还有长得标致可爱的花苞,花苞似饱满圆润的桃心,又像一颗颗绿色的小灯塔;还有瓜子仁形细小的种子,拥着挨着挤着高举着一个个棉花糖的,好像要开一场盛大的宴会。它们的小集体整体呈现出来,就变成一个个毛茸茸的圆球了,圆得不可思议!风起,霞光里,像伞兵,像跳跃的镶着金边的霓彩,做着秋梦。
  这,便是蒲公英了。
  我想,蒲公英之所以有这样旺盛的生命力,不仅是因为它有着成千上万个像小伞兵似的种子,还因为它那不挑剔不高傲、生在哪里,哪里就是家这种随遇而安的品行吧?
  喜爱中,我忽然想起同事和我的一段对白:
  “你有痛风吧?告诉你一个土办法。”
  “痛风无药可治呀?”
  “不!我的痛风就好了。现在我吃喝无禁忌,什么都好了!”
  “什么秘方?”
  “喝蒲公英茶,好处多着呢!药店卖的不好,我只喜欢亲手采摘的,新鲜,我坚持喝了四年。”
  人们常说,痛风是人类不死的癌症,蒲公英居然有如此功效?
  阳光下,我们迈着悠闲的步子,在堤坡河滩甜蜜地采摘着或吐绿或芬芳的蒲公英。伙伴们见我稀罕这宝贝,忙不迭地在采撷中,拿出一只大大的一次性袋子,塞得满满的,顺带把情感一起塞了进去,甜美、满足,融入这充裕的夕阳,映红了心事。
  蒲公英的满脸笑意,赋予人生很多真情。它不能和人沟通语言,就用一张小小的花牵住人的眼睛,让你驻步留恋。
  这一袋充满希望生机盎然的蒲公英,一直延伸到冬季,于我,是一道友情充盈的风景。冬天,我们又来了,喊着叫着蒲公英,入画入情的,还有这一片干净的大堤——这是一部永远演不完的电视连续剧,目光的镜头给我们的是走进芦苇荡,或走出芦苇荡,如果可以,乐于创作的人,剧情可以凭着每一个人的水平去创编,可以把一对男女写得纯洁如水,升华的那样高洁,也可以给你编造出真真实实亲自目睹的爱情画面。但想象的空间不如现实的骨感,蒲公英连同许许多多的野草已经不再,枯萎的叶片、根茎已经灰飞散尽……
  “哇!好大的野嘎菜!”一声惊叫,伙伴们失望的眼神马上散发出异样的神光,只见河滩的田野里出现了一株、两株、一丛、两丛……肥硕嫩绿的野嘎菜。这让人想起在某次旅行时某对情侣夫妻喜滋滋拔野嘎菜甜蜜的劲头,大家分头行动,很快,一堆、两堆、三堆的野嘎菜排在我们面前。
  我们尽兴,忽然来了一位穿着红袄的村姑,带着一个孩子,也来采野嘎菜,就采了那么一两颗,悠闲地来,悠闲地去。
  “你怎么拔这么少?”我问。
  “我就是这附近的,想吃了随时都可以再来。”村姑说,“多留一些,给后来的人,让人家有个念想。”
  说的是那样随意,望着她的背影,我恍然。谢谢,那秋天的一袋蒲公英,让我在这冬日有了更多的收获!
  于是,我又开始想念春天。
  到了春天,中小城市有着城市的美名,还有田野风光,青山绿水紧紧的相连到一起,当春光明媚的阳光从立春照耀大地那一刻起,我们就踏上采摘蒲公英的行动中。那种情感,不是为了一袋蒲公英,也许是为了一袋更能装饰朋友情感的向往。
  春天,天空飘来的细雨如丝,是应该降到梅树上呢,还是降在芳草之上?是不是春雨又为蒲公英下了一场?春天,阳光下的视野是透明的,小路弯弯,当我们走到一起时,不需要说一句甜蜜的话。但在遥远的镜头下,却是一副千古绝唱的封面。春天的田野,到处是蒲公英的身影,也许,我们会采摘很多,但,我们必须把更大更好的留下来,大自然的一切不是某一个人的,而是很多人共享的。我们要给更多的朋友留下足够的向往,让他们走进田野风光,在热爱蒲公英的同时,也能获得一袋满满的情感。
其他文献
初秋的早晨,一辆披着晨曦的城市公交车稳稳地停靠在永安街头。永安堡通公交了!永安堡通公交了!乡亲们奔走相告。这是一个平凡的日子,微风、暖阳。然而,这平凡中又蕴含着不平凡。武汉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改造全面完成,城乡交通从此不再受阻,乡村出行翻开了新篇章。  城乡公交一体化,这是历史的飞跃,其影响绝不亚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汉阳县农村全面供电。公交车开到家门口,这是乡亲们梦寐以求的事。“上车一小步,社会变革一大步
期刊
村东头祁姓家屋后是一片杉树林。那树叫刺沙树。那些针刺一样的叶子常年从粗壮的枝杆上密密匝匝地往外延伸。这是当年“明剅村”最庞大的一片树林了。  谷雨时节,麻雀,斑鸠,燕子,还有些不知名的鸟儿,不请自来,哗啦啦赶集一样飞到杉树林。它们白天在树梢上追逐嬉闹,啼声一浪接一浪。夜晚,鸟儿们伸出指爪,不时地回头,警觉地环顾一下四周,然后蹲在一截随风轻轻晃动的枝干上入寐。  那年,我十岁多,大我几岁的堂兄是一个
期刊
老街把在码头靠力气吃饭的搬运工人称为小脚,天赐在码头做小脚。  天赐说自己要打码头,创家业。  那时,老街已近黄昏。夕阳落在西关城墙边沿,阳光撒向人间稀少的街道,青石板路幽幽反射着金色的阳光,微风把老高头烧饼铺的幌子轻轻浮动,幌子的影子被拉得很长。  天赐往嘴里塞着麦香喷薄的烧饼,嘴巴有力地咀嚼吞咽,喉结上下欢快地舞动,一碗白开水咕咚咕咚将满嘴的干巴烧饼送进肚皮。  天赐抹了抹嘴巴,对啃着烧饼的牙
期刊
酸水从胃里往喉咙口窜,眼看就要突破禁区,陈晓丽使劲长吸一口气,把酸水強行压回胃。  可能用力过猛,下身竟有了暖意。  晚饭后洗澡时才发现,暖意的出处,是尿失禁了。  陈晓丽把内裤对着卫生间的镜子检阅再三,除了尿渍,她找不到可以替代的词语,不是白带,不是别的分泌物。  对一个儿子都成了家的女人来说,这点生理常识,是必知的。  还有一点必知的生理常识,陈晓丽很想绕过去。  为此,陈晓丽破例在洗完澡后又
期刊
1  就这样开始了,空虚中的爱情。  砂子滑落,时间在你的手上流动,  欲望的手,要是我轻轻战栗,  这只手它可以被我抓住吗?  被我触摸被我融化被我带向无名的空中。  就这样开始了,哀伤和甜蜜,瞬间的火焰,  手指和手指的寻觅,花朵无处倾诉。  手和手的迷失,像层层叶子被风吹动,  时间开启了什么样的庭院,黑暗又腐朽,  但是,银子的声音在低低荡漾。  2  镜子给了我太大的空间,  镜子在摇动
期刊
五月的一天早晨,超高医生按时醒来,他觉察到周围有点异样。这一天,镇卫生院的超高医生突然发现自己获得了一种特别的能力——他能听得懂窗外叽叽喳喳的鸟语了。  发现自己能听懂鸟语,超高医生着实有点兴奋。这多好哇!能听懂鸟们说话,就能进入另外一种神秘世界。超高医生一直认为,鸟、兽的世界,其精彩决不亚于人类世界。超高医生对神秘世界一直抱有某种好奇。  超高医生喜欢听鸟叫声。自家私房对面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公园,
期刊
張家口  历史的一道重门  自古兵家必争  连绵不绝的山脉  雄奇险峻的壕城  嚼碎过王朝的骸骨  宫廷的腐败荒淫  壮士的血缨  汇进马蹄践迸的火星  从寂静山林  贫瘠的乡村红色土地  洪流般的解放之伍哟  爆响了沉重的炮声  最后一个王朝缺口了  张家口开放了崭新里程  革命、共和国、人民政权  张家口,一道钢铁的门  岿然!永固!长镇  桑干河上  太阳曾经照在桑干河上  我从您这里读到 
期刊
孤雪  我的心中藏着一首写雪的诗  它美好如雪,优秀如雪  洁白如雪,纯粹如雪  孤傲、绝对  我一直不把它拿出示人  我怕它如雪般融化,被玷污  终无意义地存在  我让它仅有着雪的想象与情感  在寒冷黑暗中保持  警觉与反光  冬至之诗  水从高山上一路流下来  越来越温暖地进入大海  雪从空中轻缓缓飘落人间  那么巨大的美也不声张  树叶悄悄地改变了颜色  它老去的面容有着恒久的尊严  小草为
期刊
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是为了苟活优游于世界,还是为了某种信仰而无法言说。其实,在这红尘羁绊、江南水岸、冷月镜花,众生万象里,我们背起行囊,只为心中的梦想,山一程,水一程,内心的家园最风尘,最苍茫,或许是黄尘古道、大漠风沙,或许是郁郁山峰、汤汤浩渺,或许是山青水碧、石桥烟柳。个个背井离乡,甘愿浪迹天涯,去探寻深邃的因果故事。  追梦,或许三年五载,或许穷其一生。漫漫征程,长风浩荡,游子们一往情深,如此
期刊
陈老师说今天会有沙尘暴,让大家放学后早点回家。四点半放学后,我背着绿色的帆布小书包走出教室。抬头看了看天,果真不假,东面的小半边天原本展现出的灰蓝色已被灰黄色吞噬。我开始害怕了。而有的同学还在教室里打闹着,玩耍是比做作业和回家更让人有兴趣投入的事。  沙尘暴是什么?对于我这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似乎没有太深的印象吧?大家都说,咱们这地方一年刮两次风,一次刮半年。刮大风是常见的,风一刮起来,卷着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