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中地区地膜马铃薯品比试验研究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wtzw0n9c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覆盖地膜能有效促使中晚熟品种适宜浙中地区栽培方式,扩大筛选基数。探究了地膜覆盖适宜的品种以及自留种相关问题,用以提高农民效益。本试验表明,N108和N143适宜浙中地区地膜覆盖种植,“秋薯-春种”还具有一定的困难。
  关键词:马铃薯;品比试验;地膜覆盖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11-0116-03 中图分类号: S532.037 文献标志码: B
  地膜覆盖是中原二作组早春马铃薯主要栽培措施之一[1],能够有效解决早春冻害等问题[2]。可以提早播期,提早成熟,提早上市,错开集中上市时间,有效提高农民效益[3,4]。对于浙中地区覆盖地膜,既是提高产量及经济效益的优良栽培技术,又是提高成本及减少环境污染的一大途径[5]。所以解决农户效益的基础,就是确定适宜的品种。而“秋播无种薯,春播种薯贵”,也是浙中地区成本与效益的难关。本文通过马铃薯品种地膜覆盖的品种比较,选择适宜地膜覆盖的优良品种,解决适宜品种及种薯问题,提高农民整体效益,也为下一步试验提供相应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金华市金东区傅村镇,前作为甘薯,试验田块为泥质沙壤土,肥力中等,土壤有机质含量19.8 %、碱解氮107.0 mg/kg、有效磷15 mg/kg、速效钾53 mg/kg,pH 值4.92,排灌条件较好。12月底结合翻耕整地,施腐熟鸡粪7 500 kg/hm2作基肥,播種前条施复合肥(N∶P∶K=15∶15∶15)750 kg/hm2。
  1.2 试验材料
  供试的11个马铃薯品种(品系)分别为中薯5号、N108、N143、中薯3号(以下简称中3 CK1)、东农303(以下简称东农CK2)(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提供)、希森3号、费乌瑞它和兴佳2号(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提供)。其中兴佳2号分为浙江5月收获春薯良种(以下简称兴2-1)、浙江10月收获秋薯良种(以下简称兴2-2)、浙江自繁原种(以下简称兴2-3)和东北原种(以下简称兴2-4)。
  1.3 试验设计与方法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行距0.8 m,株距20.8 cm,种植密度60 000株/hm2,3行区,长7.64 m、宽2.4 m,小区面积18.34 m2,参照《马铃薯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6],按期记载植株长势情况,并实收测产。
  各种薯剔除小于70 g的小种薯,余下均切割成35~50 g、至少带一个芽眼的薯块,用磷肥和多菌灵混合拌种,播种后覆盖0.01 mm的白色地膜。其他田间管理同当地马铃薯田块。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候期
  11个材料的物候期存在较大差异(表1),东农 CK2出苗期最早、生育期最长,但东农303是极早熟品种,生育期过长,会导致薯型变化不均匀、不规则,商品性变差,与农户需求不相符,经济效益降低,建议覆膜早收。当地农户种植东农303,一方面是为了小型薯出售,上市较早,效益较高;另一方面是降低收获人工成本,尽早播种下一茬作物,增加收益。兴2-2出苗最晚,休眠期不够,出苗率达90.33%时,日期为3月31日。其他出苗期和出苗率基本正常,波动较小。收获期以适应当地生产决定,并非所有品种成熟期达到。
  2.2 植株形态特征
  兴2-2出苗期晚,导致其株高是参试品种(系)中最矮的,为47.0 cm,主茎数最多,为3.6个;其他兴佳2号表现正常,其中浙江自繁原种兴2-3长势最旺。所有参试品种(系)中3 CK1株高最高,为68.8 cm,主茎数也少,为1.2个(表2)。金华地区春薯一般采用白色地膜覆盖,而且由于土层较浅,黏性高、易结块,造成露青,对匍匐茎一般要求中长较好。兴佳2号匍匐茎较短,容易出现露青,建议中期培土。
  2.3 块茎性状
  各参试材料均没有发生二次生长。中薯5号、兴2-3、兴2-4、希森3号、N108和中3 CK1都发现裂薯,而自留种兴2-1和兴2-2未发现裂薯。各品种均发现露青,一方面匍匐茎较短,另一方面结薯集中,覆盖土层薄,而且当地种植中很少中耕培土。
  马铃薯疮痂病是近年来金华地区发生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商品性,选育品种N108和N143抗病性较好,发病率低于CK,而秋季自留种兴2-2出苗迟,发病率轻。兴2-4在4个兴佳2号中表现抗性较好。费乌瑞它抗性较弱(表3)。
  2.4 产量比较
  试验结果(表4)表明,品系N108和N143与对照有显著性差异。N143平均单薯重达104.6 g,单株结薯数6 个,商品薯率最高,为90.0%,折合产量39 782 kg/hm2,居第二位,比对照增产25.51%。兴2-4折合产量第一位,为42 341 kg/hm2,平均单薯重为138.4 g,单株结薯数最多,为5.1个。兴佳2号系列中,东北原种产量稳定,其次为浙江自繁原种,而秋季自留种产量极低。希森3号与往年产量相比差异较大,但整个生育期内与往年相比并没有差异性表现。
  3 讨论
  浙江省属于马铃薯中原二作区,但部分地方每年一般会种植三茬作物,春季马铃薯未达到成熟便已收获,致使块茎膨大期淀粉和干物质积累量不足,地膜覆盖可以有效改进部分品种的适宜性。全生育期较短也成为金华地区筛选适宜品种的特异性条件,而地膜覆盖也能有效促进出苗期提前。通过本次品种(系)进行栽培试验,N108和N143表现良好,适宜金华地区种植。兴佳2号各个不同来源中,东北原种表现最好,浙江自繁种较东北原种差一些,可能还是受繁种期气候影响。“秋薯-春种”中休眠期的打破依旧是值得关注的一个主要难点,地膜覆盖对其影响较弱。自留种表现不稳定,退化情况不一,其优点是成本低。东北原种较优异,但成本高,这也是农民成本与效益的主要矛盾,“春播-秋繁”是有效降低种薯成本的理想化途径,其中还有很多难题等待解决。近年来,疮痂病是困扰很多农户的主要病害,本次试验中抗性一般,各有优缺点,其中抗疮痂病方面都要优越于对照。但由于浙江地区马铃薯春秋两种,田块连作,以及自留种的退化,更易造成疮痂病发生。
  王迪轩等[7]等研究表明,综合控制生育环境和贮藏环境可有效控制休眠期。寇爽等[8]研究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有效调节马铃薯休眠期。张小静等[9]研究了块茎品质与环境因子的互相关系和作用机理,作为特异性气候,运用当地大棚设施等解决限制因素,探讨是否可以筛选出休眠期适宜、抗病和增产增收的优良品种。
  参考文献:
  [ 1 ] 沈升法,吴列洪,李兵.春马铃薯早收栽培的块茎生育规律[J].浙江农业学报,2016,28(03):389.
  [ 2 ] 郭建武,高慧敏,孙英焘,等.早春马铃薯冻害减产的生理机制及生产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06): 35-36.
  [ 3 ] 郭得志,薛玉凤.马铃薯覆草覆膜早熟高产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04 (11): 38-39.
  [ 4 ] 蔡仁祥.浙江省马铃薯产业现状与主粮化对策[J].中国马铃薯,2016,30(02): 118-121.
  [ 5 ] 尚文艳,刘海顺,崔海明,等.承德地区早春错期地膜马铃薯膜上覆土次数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8(02):55-56.
  [ 6 ] 刘喜才,张丽娟.马铃薯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 7 ] 王迪轩.合理控制马铃薯的休眠期[J].湖南农业,2012(12):21.
  [ 8 ] 寇爽,宋峥,郑雪坳,等.五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及硼酸对马铃薯微型薯生产及休眠期的影响[J].中国马铃薯,2017,31(02):65-70.
  [ 9 ] 张小静,李雄,陈富,等.影响马铃薯块茎品质性状的环境因子分析[J].中国马铃薯,2010,24(06): 366-369.
  (收稿日期:2018-08-16)
其他文献
针对不同的砧木对红松异砧嫁接苗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红松异砧嫁接到砧木类树种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今后的红松异砧嫁接技术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2月18日,记者如约见到了刚刚离京返并的大丰种业负责人。他手里捧着农业部颁发的《大丰30植物新品种权证书》,满脸喜悦,"大丰30终于可以有理有据地进入维权时代啦!"原本简单一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其质量和产量直接影响着粮食安全。介绍了当前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对策,为广大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通过2013年丽江市玉米新品种适应性鉴定试验,确定了适合在丽江市推广的7个玉米主导新品种,其中中晚熟品种罗单六号、金滇3号和园玉093适宜在全市1 200~2 400 m海拔区推广,中
白刺花是优良的蜜源植物,拟对其种子进行物理取油,并通过生化分析和临床试验,了解其保健功效。
2069件:2015年,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量突破2 000件大关,达到2 069件。70%:截至2015年底,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总量为15 552件,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超过申请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实现了现代化的农机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业的发展。对现代化的农机管理进行了思考和分析,并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从而提出各项整改措
介绍了玉米节水灌溉的相关概念、技术要点及研究进展,以为内蒙古的玉米种植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最近,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基因组国家重点实验室院士李家洋、中国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钱前等提出了理想株型与杂种优势相结合的未来
分析近年赤峰市松山区玉米螟发生情况及重发原因,并为今后更好防控玉米螟提出对策。